eNewsTree.com

标题: 服用降血脂药物 胆固醇正常后…真正考验才来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4-12-18 11:30
标题: 服用降血脂药物 胆固醇正常后…真正考验才来
李树人






装过心血管支架、罹患心肌梗塞,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只要规律用药,几乎都能把数值压到理想值。此为示意图。(本报数据照片)


[ad7]  [/ad7]


偏爱红肉、油炸美食,又缺乏运动,50多岁许先生在几年前健检报告血液检查项目几乎满江红,随后就医,确诊为高血脂肪,低密度胆固醇超过200mg/dl,比许多人的总胆固醇数值还高,经医师评估后,建议服用降血脂药物,胆固醇数值逐渐降至正常值。

新冠疫情结束后,许先生至中国旅游三个星期,期间大吃大喝,常忘了服用药物。返台后回诊,抽血报告显示,低密度胆固醇竟从之前80mg/dl,骤升至178mg/dl,他自己吓了一跳,而医师也皱起眉头,问他「是否自行停药」。

台湾嘉义大林慈济医院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欣宁表示,在检查出高血脂后,务必规律用药,否则数据一定骤升。

从初级预防观点来看,低密度胆固醇如果超过190mg/dl,接受药物治疗,数值恢复正常,甚至更低,就可降低日后心血管风险。至于次级预防,例如,曾放过心血管支架、中风、心肌梗塞的患者,治疗目标就必须压至100mg/dl,甚至70mg/dl以下,将血管阻塞的风险降低。

黄欣宁举例,56岁陈先生为三高病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且曾脑中风,在治疗高血脂时,就必须更为谨慎,采用更高强度的降血脂药物,借此预防二次中风。


[ad2]  [/ad2]


怕副作用 不想终身吃药

国泰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李浩维说,降血脂药物效果良好,但排斥用药的病友大有人在,原因有二,一为副作用所致,二为不想终身用药。

常见降血脂用药可分为Statin类、Fibrates纤维酸盐类、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酸结合树脂、烟碱酸类等五大类,各有其优缺点,以Statin类药物为例,它是医师最常开立的降血脂药,可抑制肝细胞中的胆固醇合成相关酵素,借此降血脂。但副作用为头痛、恶心、疲倦,以及肌肉酸痛、肝功能指数上升。因此,患者初次服用前须确认肝肾功能。

此外,服用降血脂药的病友必须每三个月回诊抽血,检查相关数值,除了观察治疗效果,也由医师评估副作用高低,如果副作用让病友感到不适,影响用药意愿,就会更换其他类别药物。

黄欣宁指出,许先生就是最典型个案,规律用药期间治疗效果良好,但只是稍微放纵三周,就从80mg/dl升至178mg/dl。如果懒得回诊,又中断治疗,势必成为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族群。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