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明朝第一才子被贬,留下一首词,成千古绝唱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3-12-6 09:00
标题: 明朝第一才子被贬,留下一首词,成千古绝唱
历史大学堂






升庵,是杨慎的字,他是明朝时期一位文学巨匠,被誉为“明词第一人”和“明朝第一才子”。他的创作才华至今仍广受赞扬,特别是他所作的《临江仙》被广为人知,成为《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的开篇之作。

杨慎原居四川新都,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出生。他命中注定是一位状元,让他在正德六年(1511年)一跃成为文坛新星。然而,一场大礼议之争竟导致他被贬至云南保山,流放了将近四十年。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还重塑了他的人生观,他的诗词风格从六朝的艳丽曲调转为沉郁老练,其中融入了杜甫、李白的气质,偶尔也呈现出苏轼、黄庭坚的影子。

《明诗纪事》曾评价他说:“升庵诗,早岁醉心六朝,艳情丽曲,可谓绝世才华,晚年乃渐入老苍,有少陵、谪仙之格调。间入东坡,涪翁一派”

杨慎的才华早就有名,他在明朝时期就被称为“当代宗词”。即便到了清代,胡薇元在《岁寒居词话》中仍然认为他的词居于明代之首。

与杨慎一样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同代人解缙和徐渭相比,他的命运可以说是相对幸运一些。尽管如此,他在长期流放的岁月中依旧坚持写作,留下了两千多首诗词见证世事的变迁。这些作品宛如流水般众多,展示了历史长河的繁华。


[ad2] [/ad2]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临江仙》实际上是他晚年创作的,它是《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各章开篇和结尾的诗词之一,后来被收录进《二十一史弹词》。尽管很多人对此并不十分了解,但杨慎的名声和他的《临江仙》已经广泛传颂。

这首词展示了杨慎对英雄壮举的看法,他以江水东流来象征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反映出他对功名利禄和是非成败的淡泊态度。在四十年的边远流放中,杨慎的心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临江仙》中“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段,尤其显示了他对日常生活的亲切感受。他用简练的语言和通俗的表达方式,使即使没有文学基础的人也能理解,这种通俗易懂性成为词作流传的有力保障。

然而,如果不提及《临江仙》开篇的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们将遗漏了它成为一首极具影响力的词的重要原因。杨慎以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瞬间打动了世人,在短暂的人生中引发共鸣。

尽管《临江仙》也许不是杨慎最高成就的作品,但它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深思的哲理使其成为明代流传度极高的词篇。它就像一个普通渔村的居民与晚风畅谈往事一样简单而真实。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