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共内战(1945-1950)历次重要战役全集(附作战地图)--- 连载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2:41:43 | 只看该作者


豫西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至16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向豫陕边区之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是年8月下旬,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率第4、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等部(亦称陈谢集团)由晋西南南渡黄河,创建豫陕鄂根据地,以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和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此时,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主力被西北野战军吸引于陕北米脂以北,原在豫西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0师等部则已尾追刘邓大军南下豫皖边。沿孟津至潼关间黄河南岸国民党军只有5个保安团担任河防;洛阳至潼关间,仅有正规军3个旅依托铁路进行机动防御,陇海路南鄂豫陕广大地区则更加空虚。陈赓、谢富治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当面敌情,以第4纵队为左路,第9纵队随后跟进;以第38军为右路,于8月22日盼和23日晨分别从邵源以南和茅津渡,采取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手段,渡过黄河,并乘胜向陇海路发展。至31日,相继攻占会兴、渑池、新安、宜阳,并以一部包围横水,威逼洛阳。此时,国民党军统口巾部为阻止陈谢集团南进,急忙从尾追刘邓大军南下的部队中抽调6个旅,连同驻洛阳地区守军共8个旅组成第5兵团;以位于陕州、潼关间的4个半旅组织陕东兵团,企图东西对进,夹击陈谢集团。另令胡宗南集团抽兵从陕北南撤,拱卫西安。中共中央军委鉴于兰州以东、长城以甫、平汉路以西,汉水以北的广大地区主动权业已转入己手的情况,遂令陈谢集团于9月2日转兵西进。至12日,陈谢集团连克虢略镇、卢氏、灵宝;接着,以一部兵力进逼潼关,一部兵力回师东进,配合第38军一部于17日攻克陕州。至此,将“陕东兵团”大部歼灭。留置于洛阳以西地区的第9纵队主力,解放嵩县、伊阳等城,并牵制了第5兵团。在陈谢集团逼近潼关时,国民党军统帅部从汉口、晋南、榆林等地空运兵力,以10个半旅在西安潼关地区布防,防止解放军西进;而洛阳地区的第5兵团兵力较弱。26日,陈赓、谢富治奉命率第4纵队主力隐蔽东返,10月2日,在铁门地区歼灭整编第15师师部及第64旅大部,仅师长武庭麟和少数人逃脱;整编第3师惧怕被歼由洛宁逃回洛阳。陈谢集团因天降大雨,不利再战,乃转入休整。
点评:陈谢集团1个半月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31000人,其中俘敌2万人,毙伤11000人,解放县城12座,并建立了3个军分区,为豫陕鄂根据地的建立和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2:42:35 | 只看该作者


胶东保卫战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至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一次反击作战。
8月上、中旬,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5个整编师,先后进占明水、益都及胶县、高密等地区,主力集结于潍县。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迅速结束山东战事,转用兵力于其他战场,制定了进攻胶东的“九月攻势”计划:以整编第8、第9、第25、第54、第64师和整编第74师第57旅共17个旅的兵力组成胶东兵团,由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兼胶东兵团司令官,在海空军支援下企图先取平度、莱阳,后取烟台,逐步将解放军压缩在胶东半岛,加以消灭。另以4个整编师守备滨海、鲁中、鲁南地区主要点线。
此时,华东野战军奉命以第2、第7、第9、第13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东兵团,许世友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并以第9、第13纵队于内线,采取半歼灭半击溃进犯军于运动中的作战方针,逐次抗击进攻之国民党军,由许世友率领;以第2、第7纵队及独立师、第10师等部于诸城地区作战,实行内外线密切配合,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由谭震林率领。中共中央华东局要求胶东党政军民充分认识当前的严重情况,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并从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前线部队;同时组织后方机关、学校、工厂、医院人员,一部分向渤海等地区转移,一部分就地疏散隐蔽,以减少损失。
9月1日,国民党军胶东兵团的整编第8、第9、第25、第54师分别由潍县、高密、胶县东犯;另将整编第64师控制于高密、平度附近,相机策应渲髁ψ髡健V?8日,国民党军占领灵山、掖县、莱阳等城。第9、第13纵队在广大民兵配合下,于沿途节节抗击,给进犯之国民党军以一定杀伤后,于19日反击进至招远县城西南道头之整8师第166旅,歼其一部,并乘势于22日夜转出外线,进入掖县东南大泽山区。范汉杰错误地判断解放军是失却战斗力而“溃逃”,即令整9师掉头尾迫,以整64师(欠156旅)由高密向北堵击。其余部队继续向烟台、蓬莱进犯,于30日侵占烟台。至此,敌虽占领了胶东解放区的10余座城镇,但已付出了伤亡1.4万余人的代价,兵力更加分散。
在范汉杰兵团主力进攻胶东的同时,其整64师第156旅于9日南犯诸城。华东野战军第2、第7纵队等部于当晚至11日发起诸城战斗,歼灭第156旅大部。继于24日挥戈北上,在高密以西朱阳地区,与由大泽山地区南下之第9纵队会合。
东兵团首长许世友为扭转胶东战局,调动进入胶东内地之国民党军主力回援,于10月2日发起胶河战役,当日,第2、第9纵队由朱阳地区北上,拟歼击整64师主力于饮马地区。当整64师先头部队进至饮马时,我军误认为系该师主力,当即全线出击,致使敌主力得以退守胶河东岸范家集、三户山地区。我连攻三天,歼灭三户山等地之敌两个团,残敌固守范家集待援。5日,范汉杰除令整9师增援外,并抽调第21l、第212、第156旅分别由潍县、高密等地多路驰援。我军立即改变决心,以一部兵力围困整编第64师主力,并阻击整编第9师西援;而以主力分别迎歼由潍县、高密出援的整编第45师于运动中。8日,第2纵队将第211旅歼灭于山阳庄地区,第7纵队等部将第212旅及第156旅包围于薛家集、郑家庄地区,并歼其一部。第9、第纵队各一部将整9师阻于红石山以东地区,并歼其一部。范汉杰被迫又从胶东内地调整编第8、第54师由蓬莱、牟平回援。10日,东兵团首长许世友鉴于调动国民党军的目的已达成,即主动撤出战斗。在此期间,第13纵队攻克掖县城,策应了主力作战。胶河之战,是我东线兵团在保卫胶东作战中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歼敌1.2万余人。从此,山东我军开始转入反攻,而范汉杰兵团则因戍守要点,防广兵单,逐步陷入被动。
胶河战役后,国民党军统帅部令整25师由烟台海运上海转用于大别山地区,令整9师经潍县空运中原。为了配合中原战场的作战,东兵团奉命截歼或阻止整9师他调。11月6日,当整9师由高密进至丈岭地区时,东兵团第7、第9纵队突然出击,歼其一部。13日,整9师在整“师接应下,回头向大沽河以东撤退。东兵团发起追击,先后收复高密、胶县、平度等城镇和广大地区,使胶东、滨海、鲁中三区再度连成一片。
胶高追击战后,国民党军范汉杰兵团被迫退守青岛、龙口、蓬莱、福山、烟台、威海等沿海点线;位于胶东腹地的莱阳县城仅以整54师一部及土顽5000人困守。东兵团于12月4日,以第7纵队发起莱阳战役,至10日歼灭国民党守军大部,残部为第13纵队第37师全歼,在此期间,第2、第9、第7纵队先后击退由青岛出援的国民党军8个旅的攻击,并予以重大杀伤。莱阳攻克后,海阳国民党守军在第13纵队围困打击下,于11日从海上逃跑,海阳遂为第13纵队收复。
点评:持续4个月的胶东保卫战,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62720人,其中俘敌26300人,毙敌36420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胶东的进攻,收复胶东大片地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形势,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战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2:43:15 | 只看该作者

洛阳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陈唐兵团和陈谢集团对据守河南省洛阳的国民党军发动的攻坚战。
解放军挺进中原(参见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被迫于1948年春将中原划分为8个绥靖区,以一部兵力守备重要城市和交通线,另以主力组成6个机动兵团,以便相互援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进一步打开中原战局,决定由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3个纵队(亦称粟兵团)挺进闽浙赣,创建新解放区,以调动中原国民党军一部主力回防江南,刘(伯承)邓(小平)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统一指挥陈(赓)谢(富治)集团和华东野战军陈(士榘)唐(亮)兵团,实行宽大机动,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
3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陈唐、陈谢两兵团发起洛阳战役,战役由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统一指挥。洛阳地处秦、晋、豫三省要冲,城防工事坚固,国民党军自诩为“金城汤池”。但守军战斗力不强,且裴昌会兵团已自潼关、洛阳间西调,胡琏兵团正自漯河东进,7日内不及回援;郑州孙元良兵团势孤力单,不敢单独往援。人民解放军乘此有利战机,第8、第9纵队于8日分别袭占偃师、新安、渑池,控制了阻援阵地。9日至11日午,攻城之第3、第4纵队扫清了洛阳外围大部据点,并攻占四关。当日,第3、第4纵队从东、西两面对城垣发起总攻。第3纵队在炮火掩护下,采取连续爆破、连续突击的战术,突破东门,后续部队立即投入战斗,乘胜向纵深发展攻击。第4纵队于12日午亦突破南门和西门,激战至14日晚,全歼国民党军青年军整编第206师师部及两个旅。
点评:此战,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9900人,其中俘敌15000,毙伤4900人。此战的获胜,切断其中原与西北战场的铁路联系,并提高了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为尔后夺取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战役中,我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严格遵守纪律,模范地执行城市政策,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派遣干部参加城市管理工作,为我军继续夺取大中城市和制订、执行新区城市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个战役,是我军挺进中原后对敌坚固设防的中等城市进行的首次攻坚战。由于我军在正确判断敌情的基础上,定下了先集中主力攻占洛阳然后视机打援的决心,并采取了远距离奔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思想和多梯队的、能连续突破外围阵地、城垣主阵地和核心阵地的攻城部署,因而取得了胜利。首先突破洛阳城的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第1营,战后被华东野战军前方委员会授予“洛阳营”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2:43:57 | 只看该作者

豫东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于河南省开封、睢县、杞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大规模攻城打援战役。
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治委员粟裕,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在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及其南北地区,寻机歼灭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等部,完成渡江准备的指示,率野战军第1、第4、第6、两广、特种兵纵队于5月30日南渡黄河,进至定陶、城武、曹县地区。
为配合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作战,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兖州战役,苏北兵团发起陇海路(天水至连云港)东段作战,中原野战军阻击平汉路(北平至汉口)之胡琏兵团和孙元良兵团东援。
国民党军统帅部为寻求与华东野战军主力进行决战,除令第4绥靖区部队固守菏泽、曹县、金乡等地外,急调邱清泉兵团(辖整编第5、第70师)由陇海路东返堵击,并抽调整编第83、第25、第72师及整编第63师1个旅向鲁西南增援。粟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6月3日关于要多方调动敌人,方能创造机会的指示,令由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的第3、第8纵队,于18日从扶沟地区东进,出敌不意地攻击开封。当晚第3、第8纵队袭占四关,激战至22日攻克河南省会开封,歼灭守军整编第66师等部3万余人。
这一胜利,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极大的混乱,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急令邱兵团(并指挥第83师)及第4;绥靖区部队回头向开封攻击前进,并以整编第75、第72师及新编第21旅组成区寿年兵团,经睢县、杞县迂回开封,企图重占该城,并寻找解放军决战,并宣称:战净能否胜利,全靠中原这次决战。粟裕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判断:邱兵团虽经一月的往返奔波和作战,已呈疲惫,但其战斗力较强,宜以一部兵力诱其西进,尔后寻机歼灭其较弱之一部。26日晨,第3、第8纵队撤出开封,诱邱兵团主力向通许方向前进。此时,区寿年兵团进抵睢县、杞县地区徘徊不前,与邱兵团已拉开40公里的距离。华东野战军即以第3、第8、两广纵队和正在由平汉路归建的第10纵队,组成阻援集团,在杞县以西阻击邱兵团;以第1、第4、第6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组成突击集团,于27日晚对区兵团发起攻击,战至7月2日晨,除将整编第72师困于铁佛寺外,歼灭区寿年兵团部、整编第75师等部,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和整编第75师师长沈澄年被生俘。
在此期间,邱兵团被阻击于杞县东南的过庄、桃林岗一线;胡琏、吴绍周兵团被中原野战军阻击于西坪地区;而以增援兖州的整编第25师及第3快速纵队(即伞兵纵队)、交警第2总队组成的西援豫东的黄百韬兵团,7月1日进抵睢县东北帝邱店附近。华东野战军遂以一部兵力监视已转入固守的整编第72师,以约3个纵队的兵力继续阻击邱兵团,以4个纵队的兵力于7月2日东进,歼灭立足未稳的黄百韬兵团。至7月6日,歼黄兵团3个团。因该部迅速收缩已转入防守,且西线邱兵团和东线援军整编第74师已迫近,华东野战军乃撤出战斗,转入休整。
点评:此战,是敌我主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经20天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部、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连同阻援战绩在内,共93970人,其中俘敌53610人,毙伤40360人。消弱了中原战场上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动摇了其据守战略要点的决心,提高了解放军的攻坚和野战能力,为进一步开创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新的有利形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个战役,向我军提供的重要经验是: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定下或修正自己的决心,不拘泥于原定的歼击目标;尽一切可能争取和保持战役的主动权,在敌重兵可能云集或可能多路来援而将使我陷入被动时,要善于分散调动敌人和敢于下决心撤出战斗,摆脱被动;有机地组织攻城和打援,必须攻敌必救之城,才能吸敌来援,求得打运动战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2:44:31 | 只看该作者

临汾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绥军区部队一部的配合下,对山西省临汾城国民党守军进行的一次攻坚战役。
临汾是晋南军事重镇,西有汾河,东、南、北三面都是平原,地形开阔,城垣坚固,易守难攻,历史上从未被攻克过。该城驻有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部第66师主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第30旅主力及6个保安团、2个补训团,共2.5万人。
年初,解放军攻克运城后,临汾成为国民党军在晋南的孤立据点。为全部解放晋南,并配合西北、中原人民解放军春季作战,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发起临汾战役,组成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任司令员的前方指挥所,统一指挥晋冀鲁豫军区第8、第13纵队和太岳军区及晋绥军区所属吕梁军区部队一部,共5.3万余人。以坑道爆破为主要攻城手段。
3月7日,战役第一阶段开始,第8纵队一部以火力封锁控制了城南机场,击毁运输机两架,使国民党军空运增援西北之计划破产。与此同时,其余各部队分别从南、东、北三面合围临汾城,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外围争夺战。至22日,拔除了崔疙瘩、火车站、高河店、尧庙等外围据点,逼进东关及城周围据点。23日和27日第13纵队两攻东关未克。4月1日前方指挥所调整作战部署,确定集中主要兵力先攻打东关,以第8纵队第23旅和第13纵队第37旅分别由东关南、北两翼攻城。10日黄昏,第23旅3条坑道同时爆破成功,第23、第37旅在火力掩护下攻占东关,守军第66师大部被歼。
15日,战役第二阶段——对城区进攻开始。根据前方指挥所的部署,第13纵队在南门至城东南角地段,第8纵队在城东南角至大东门地段,太岳军区部队在大东门至城东北角地段,分别以坑道爆破为主要攻城手段,以地面攻击配合地下挖掘,进逼临汾城。吕梁军区部队奉命于汾河西歼灭溃逃之守军。16日,攻城部队与守军展开以挖掘坑道与破坏坑道为中心的激烈战斗。国民党军的飞机和炮火不断轰击解放军阵地和挖掘坑道的部队,并加强了以挖掘防御坑道和实施爆破为主的反坑道作战。5月1日,前方指挥所调整部署,将第13纵队主力调至城东,会同第8纵队主力攻城。16日,第8纵队挖至城下的两条坑道完成装填炸药任务,为防止坑道再度被破坏,前方指挥所决定提前发起总攻。17日19时30分,两条坑道爆破成功,城墙被炸开两个缺口,突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乘爆破烟雾冲入城内,经过激烈巷战,至当日24时全歼国民党守军。
点评:此战历时72天,解放军在直接参加战勤的民工、民兵两万人和晋南地区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共歼灭国民党军2.5万人,其中俘敌22860人,毙伤2140人,俘国民党军第6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兼晋南武装总指挥梁培璜,拔除了国民党军在晋南地区最后一个据点,使太岳和吕梁解放区完全联成一片,有力地配合了中原和西北战场我军的作战,并为进军晋中消灭阎锡山部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临汾战役,是在晋南地区人民的全力支援下进行的。直接参加战勤的民兵、民工,达134个连,共2万余人;支援的作业器材,仅门板、木檩条即达14万余件,麻袋6万条,从而保障了作战的需要。
这个战役的主要特点和经验之一,是我军以坑道爆破为主要手段进行夺关攻城。因而,保证大量土工作业的完成,成为临汾之战战役保障的中心任务,其中包括大量土工作业的组织实施,有效地抗击敌人飞机、火炮对坑道的破坏,反击敌人的袭击、骚扰、挖洞、施放毒气、放水,等等,从而保证了坑道爆破的成功。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伤亡13500人。作战中,第8纵队23旅(旅长黄定基)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锦旗(参见临汾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0:53:03 | 只看该作者

晋中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及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1948年5月,在人民解放军攻克晋南军事重镇临汾(参见临汾战役)后,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为维持其统治局面,以5个军部、14个师、3个暂编总队,以及22个保安团、21个保警大队等,总兵力约13万人,布防于北起忻县、南到灵石、东至榆次、西至孝义、汾阳等15座城市的狭长地区,构成以太原为中心,以同蒲铁路(大同至风陵渡)为骨干的晋中防御地带,并以其第34、第43、第6l军各一部,及阎锡山“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共13个团组成“闪击兵团”,进行机动作战,以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并乘机大肆抢掠小麦。
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为保卫晋中麦收,削弱国民党军阎锡山部的有生力量,创造夺取太原的有利条件,以第1兵团第8、第13纵队,太岳军区部队,北岳、太行军区部队各一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部队一部,共49个团6万余人,由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统一指挥,采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运动战的方针,发起晋中战役。
6月11日,先以吕梁军区3个旅进至汾阳、孝义间打击抢粮的国民党军,并攻占仁岩等地;12日,太岳军区部队攻占灵石。13日,阎锡山令“闪击兵团”分别由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等地出动,企图歼灭吕梁军区部队于高阳镇地区。吕梁军区部队进行奋勇阻击,至17日双方形成对峙。第1兵团为诱使“闪击兵团”回窜,求得在运动中歼其一部,18日以第8、第13纵队从平遥、介休东南山地隐蔽北进,实施迂回,19日逼近平遥、介休间铁路线,并待机歼灭回窜之“闪击兵团”,21日,当“亲训师”、“亲训炮兵团”进至张兰镇以北地区时,第8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当即发起攻击,激战3小时,歼其大部,其一部退入张兰镇,24日与驻该镇的暂编第45师新兵团一起被太岳军区部队歼灭,“闪击兵团”余部撤回平遥。
在此期间,吕梁军区部队和第13纵队分别歼灭阎锡山部第70、第71和暂编第37师各一部。23日,继将由平遥北撤之第19军军部、暂编第40师,压缩于祁县西南北营村,24日将其主力歼灭于北营村,仅其先头团逃向祁县;阎锡山对解放军的迅猛攻势极为惊恐,急令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率暂编第10总队到太谷坐镇指挥,调整兵力,企图在祁县、平遥间与解放军决战。据此,第1兵团遂以小部队在祁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周旋,主力于29日挥师北上,乘虚直捣晋中腹地,在榆次、太谷、徐沟间开辟战场,创造战机。
为迫使赵承绶集团就范,徐向前令太岳军区和北岳、太行军区部队于3日大举破击榆次、太谷间铁路,攻克北阳、东阳车站。赵承绶在后路被切断的情况下,急令第71师、暂编第46师和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轮番猛攻董村阵地,企图打通北撤道路。太岳军区部队坚守阵地4昼夜。与此同时,北岳、太行军区部队也击退了由榆次南下增援的第68师,终于将赵承绶集团全部拦阻在太谷及其附近地区。
6日,陷于困境的赵承绶集团企图由榆次、徐沟间夺路北逃,恰入人民解放军的预设战场。7日晨,第13纵队与第8纵队一部分路追击,切断通向徐沟的道路;北岳、太行军区部队在太岳军区部队的协助下,自东阳镇地区向西猛插,截断了通向榆次的道路;7日晚,第8纵队主力一举歼灭祁县守军后,兼程北上,进入太谷以北地区;吕梁军区部队进到榆次西南永康地区。
至此,将赵承绶集团全部包围于大常、小常等村镇东西约10公里、南北不足5公里的狭长地域。8日,赵承绶集团为突出重围,分路向榆次、徐沟方向展开猛烈攻击,在解放军各部的坚决打击下,均未得逞。9日晚,第1兵团调整部署,采取紧缩包围,穿插分割,逐村攻歼的战术,于10日发起总攻。太岳军区部队激战至16日,歼灭赵承绶野战军总司令部和第33军(欠暂编第38师)全部,俘赵承绶。
此时,晋中地区其他各地国民党军惧怕被歼,纷纷向太原撤退。解放军当即乘胜追击,先后歼灭暂编第9总队和第43军军部,第70师和第61军军部,第69、暂编第37、第40师各一部。21日,解放军各部队直逼太原城郊,达成了对太原的合围,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徐向前率领仅以地方部队为主的6万人,连续作战一个月,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之师10万之众,堪称用兵奇略,深得毛泽东的赞赏。晋中战役历时40天,解放军连克县城14座,歼灭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保警团队7.4万人,民卫军等2.6万人,其中俘敌80770人,毙伤19600,共计100370人,保卫了晋中麦收,为尔后夺取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晋中战役的成功之处是:我军利用敌人的弱点,有效地调动了敌人,取得了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良好战机。首先,我军抓住敌人粮食极端困难,必然会组织抢收麦子的弱点,先敌以一部进入汾阳、孝义、灵石产麦区,调动了介休、平遥、祁县敌主力向西,然后以我之主力进击介、平、祁,歼灭了一部分回援之敌,开局一着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战役主动权。接着,我军利用赵承绶惧怕后路被切断而无法北返太原老巢的心理,以一部兵力切断了太谷敌北撤榆次通路,迫敌主力北撤,并在敌北撤途中迅速包围和各个歼灭了赵部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0:53:50 | 只看该作者

太原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至1949年4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对太原国民党守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
太原为山西省会,是华北战略要地,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所部10万余人据守该城。守军在城内外筑有各式堡垒、壕沟、暗道,形成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同时,分设东、南、西、北和市区防区,城东之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之卧虎山,城东南之双塔寺等要点均筑有永久性工事。
1948年7月晋中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1兵团等部乘胜进逼太原。为夺取太原,最后消灭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部,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指挥第1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和晋中军区部队共17个旅10万余人,举行太原战役。
10月2日,阎锡山调集7个师向城南攻击,企图向外扩张,破坏解放军的战役准备。徐向前抓住守军脱离防御阵地的有利战机,发起战役。4日夜,对进抵小店一带的国民党军6个师发起进攻。5日,第1兵团第8、第13、第15纵队分由太谷、榆次出击,第7纵队一部由清源东渡汾河参加战斗。经过11天激战,全歼阎锡山部暂编第44、第45师等部共1.2万余人,收复小店镇,攻占南畔村、西温庄、武宿机场、北营车站、石嘴子和城东北风阁梁等阵地,并以火力控制了城北机场,从南北两翼突破守军第1道防线。16日,攻城部队从南北两面向东山要塞发起攻击。至19日,相继攻占黑驼、百人梁、大窑头、大北尖、榆树坪、孟家井和牛驼寨等堡垒阵地,占领了东山主峰罕山及大部分守军阵地。国民党军第30军和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掩护下,对牛驼寨实施多次猛烈反扑,第7纵队等部与之激战3日,予以重大杀伤后撤出牛驼寨。26日,第1兵团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对城东的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4大要点展开全线攻击。守军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顽抗,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解放军连续攻击,多次打退守军反扑。至11月13日,攻占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等4个据点,歼守军2万余人,紧缩了对城垣的包围。
此时,东北野战军即将入关会同华北军区主力举行平津战役,为稳住北平傅作义集团,不使其南逃西撤,中共中央军委16日下达缓攻太原的电令。太原前线解放军除以一部对守军实施围困外,主力转入休整,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至次年3月,瓦解守军1.2万余人。
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和第4野战军炮兵第1师于3月由冀入晋,与第18兵团(1949年2月由第1兵团改称,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和第一野战军第7军(第7纵队改称)等部共32万人会攻太原。194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徐向前为书记,罗瑞卿、周士第为副书记的中共太原前线总委员会,成立人民解放军太原前线司令部,徐向前任书记和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所有参战部队。3月底,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由中央驻地返回西北途经太原前线,此时徐向前病重,不能指挥作战,由彭德怀负责总攻太原。
4月20日,解放军开始总攻太原外围。第20兵团和第7军1个师,由城东北、城西北进攻北区守军;第19兵团和晋中军区部队,由城南和城西南进攻南区和西区守军;第18兵团和第7军主力,由城东进攻仓库区,并配合第19、第20兵团进攻东南区和东北区守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和华北军区炮兵部队配合作战。各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采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围,各个歼敌的战法,迅速突破守军防线,相继占领城北新城、丈子头、城西南北汾河桥、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军营、城东郝家沟、剪子湾等阵地。至22日,全部攻占太原外围据点,歼国民党军12个师。4月24日晨,攻城部队在1300门火炮的支援配合下,对城垣发起总攻。第20兵团首先由小北门东侧突破城垣,第19、第18兵团也相继攻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至上午10时,全歼守军。
点评:此战,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1个军部、20个师,总计135874,其俘敌97179人,毙伤33385人,投诚5310人,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守备总司令兼第10兵团目全官王靖国等军政要员多人,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使山西全境解放。作战中解放军伤亡1.5万余人。太原战役是我军对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进行的一次阵地攻坚战,战役的主要特点是,我军在长达4个多月的围城期间,采取了围困、瓦解和攻击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在反复争夺外围据点中逐批地消灭了部分敌军,同时以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了敌军士气,从而在总攻之前就极大地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为最后以小的代价顺利围歼守敌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在战略和战役的主动权都操之于我,而我之兵力一时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对孤守城市之敌采取长期围困而后总攻的方针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济南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山东省会济南市国民党军发动的大规模攻坚战役。
一、战前敌我的基本情况和我军的攻济打援方针
1948 年8月,敌徐州“剿总”和华中“剿总”依据南京军事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各战略要点的防御工事和兵力,将原来的整编军改为兵团,连同原有的兵团共辖7个兵团,并进一步加强了几个主力兵团的兵力,分别配置在以徐州、信阳为中心的地区,以加强中原的防御。其中,徐州“剿总”共辖6 个绥靖区、4个兵团,连同特种兵及保安团队共70万余人,其部署是:第1、第2、第3、第4、第9、第11绥靖区共15个整编师42个旅分别防守淮阴、济南、台儿庄、菏泽、海州、青岛等地;第7兵团3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第2兵团4个整编师13个旅位于商丘、砀山地区,第13兵团2 个整编师6个旅位于固镇、蚌埠地区,第16兵团3 个整编师6 个旅位于郑州地区。另“剿总”直辖2 个整编师位于徐州。
中原、华东两野战军在战争第二年,经过内外线配合作战,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许多重要城镇和广大乡村,打通了中原、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在山东境内,除青岛、烟台、临沂、济南等孤立据点尚为敌盘踞外,其余已全获解放。此时,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1、第4、第8纵队位于毫县、涡阳地区,第3、第6、第10、两广纵队及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位于济宁、嘉祥、金乡地区,苏北兵团第2、第11、第12纵队位于沭阳、涟水地区,山东兵团第7、第9、第13纵队及渤海、鲁中南纵队位于莱芜、泰安地区休整;中原野战军主力位于宝丰等地区休整,准备雨季后对敌开展更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依据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于1948 年7 月14日指示华东野战军准备攻取济南,相机歼灭部分援敌,并指出:“如能在8、9两月攻克济南,则许谭全军可于10月间南下配合粟陈、韦吉打几个大仗,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要求华野首长据此考虑下步作战方案。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华东地区敌情,于8 月10 日提出了下步作战的3个方案:(一)集中华野全力进入豫皖苏及苏北地区,切断徐蚌铁路,孤立徐州,着重求歼徐州出援的敌人;(二)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以必要兵力阻击徐州可能北援的敌人;(三)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实施,但有重点地使用兵力,第一阶段先以一部夺取济南机场,主力求歼徐州援敌一部。第二阶段以一部兵力阻击援敌,主力转攻济南。通过比较,粟裕认为以执行第三方案为有利。鉴于徐州至济南间有公路与津浦路相平行,地形较开阔,膝县、邹县间及泰安以北各有一片山区,商丘北至济宁、汶上间全为平原,自徐州以北的利国驿向西北经济宁直达东平,有运河及微山、蜀山、东平等一连串湖泊,加上徐州敌军的部署,粟裕判断徐州之敌可能分两路沿津浦路及经鲁西南北援,因而准备将打援战场选择在汶河以北、泰安以西、肥城以南地区或邹县、膝县间地区,阻援战场选择在鲁西南金乡、巨野、嘉祥地区。8月12 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实行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并指出作战结果预计有三种可能:第一,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分援敌;第二,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第三,济南既未攻克,援敌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同时又指出,依中原作战经验,要估计到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即我不真攻济南,徐州援敌必缓缓推进,并不真援,使我无战机可寻。因此,“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在阻援、打援部署方面,军委指出:应将兵力全部置于嘉祥、巨野、兖州、济宁及其以南地区,“夹运(河)而阵”,以便随时转移兵力用于阻击或歼灭援敌。随后,粟裕依据军委指示,对战役的实施和兵力使用问题,作了初步部署。26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此次战役必须预先估计三种结果:(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我军应争取第一、第二种可能,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应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由以攻城为主,改变为以打援为主,待打胜援敌后再攻城。因此,攻城应留出必要的预备兵力,阻援、打援集团更应留出强大的预备兵力,以便在第三种情况下能够消灭援敌。同时,应构筑多道坚固阻援阵地。28日军委又强调指出:此役关系甚大,战役计划应以能应付最坏的情况为出发点,准备用20天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战役任务;鉴于济南能否攻克,取决于时间,而取得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住援敌并歼灭其一部,因此在兵力使用上,应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方向。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由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部队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
为策应华东野战军的攻济作战,中央军委确定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于豫西地区休整,待敌人在济南、徐州吃紧,第3、第16兵团被迫增援时,歼击其一部,使其不能东进参战。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前委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定下了以攻占济南为唯一目的,并求歼援敌之一部的战役决心。
二、敌人的企图和我军的部署与战役准备
济南是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和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的交会点和连结华东、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也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第2绥靖区所在地,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国民党军残存在山东省腹地的最后一个坚固设防城市,人口70万。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整编第96军(辖整编第2、第84师,独立嵌)、整编第73师等部,共3个整编师部、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约11万人,控制着东自韩仓,西至长清,南起中宫、张夏,北迄泺口、齐河之间地区。济南市区分为内城、外城和商埠。津浦路中段战役后,该城已处在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王耀武以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城郊100多个支撑点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筑有众多永备型和半永备型强固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企图长期固守。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我华东、华北解放区的联系,并钳制华东野战军不能全力南进,拒绝了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关于“退出济南,把军队撤至徐州”的建议,决定确保济南。
为加强济南守备兵力,蒋介石于8月上、中旬令青岛的整编第32师的第57旅和徐州的整编第83师的第19旅空运济南;9 月15日又令整编第74师于17 日开始由徐州空运济南。同时还拟定了一个所谓27万人的“会战计划”,即在济南遭到攻击时,以第2绥靖区王耀武部10万余人坚守济南,消耗疲惫我军,以第2、第7、第13兵团主力约17 万人由徐州北援,企图在兖州、济宁间击破华东野战军主力,解围济南。为加强防御力量,敌统帅部还决定以济南、青岛为主基地,北平、徐州为辅基地,集中战斗机162 架进行空中支援,另以重轰炸机42 架对我攻城、打援部队及后方运输线进行轰炸。
王耀武根据上述企图与济南北靠黄河,南依泰山,东有茂岭山、砚池山等高地,西面开阔的地形条件,确定了尽量缩小防御圈,加强要点守备,控制强大的预备队,适时进行反击的“防守要领”,具体部署是:以黄河南岸之泺口镇至城南马鞍山为分界线,分成东西两个守备区。西守备区由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指挥整编第2、第84师、独立旅及保安第8旅、特务旅、青年教导总队(相当于旅)等8个旅防守;东守备区由整编第73师师长曹振铎指挥该师及保安第6旅等3个旅守备;以第19、第57旅及拟由徐州空运来的整编第74师为总预备队。另以保安第4旅等地方保安团队防守长清、齐河等据点。整个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在日伪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筑成支撑点式的半永备型的城市防御体系。外围防御地带以齐河、长清、张夏、王舍人庄等地为警戒阵地,并沿鹊山、华山、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千佛山、马鞍山、腊山、药山之线构筑主要阵地,纵深达10 余公里,由160 余个支撑点组成。基本防御地带,以商埠为第一线阵地,外城为第二线阵地,年城为核心阵地。在各阵地上,都储备了大批粮食、弹药,准备长期坚守。
粟裕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当面敌情,于8 月下旬确定了如下部署:以总兵力的44%弱、约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即:以第3、第10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主力组成攻城西集团,由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首先攻占机场,断敌空援,并抓住一切有利战机攻占商埠,尔后在东集团协同下攻城;另指挥两广纵队及野司警卫团围攻长清之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围攻齐河之敌。以第9、渤海纵队为攻城东集团,由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指挥。首先肃清济南东郊之敌,尔后协同西集团攻城;另指挥渤海军区部队攻占泺口,控制黄河铁桥,尔后向南突击。以特纵炮1团(欠1个营)、炮3团(欠两个连)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隶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以第13纵队为攻城预备队。
以总兵力的56%强、约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兵团。即:以第4、第8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第3旅,位于金乡、城武、巨野、嘉祥地区,构筑若干道防御阵地,坚决阻击可能由商丘、砀山地区北援之敌;以鲁中南纵队4个团及第7纵队一部于官桥至膝县之间地区,构筑防御工事,节节阻击可能由徐州北援之敌;以第1、第6纵队、第7纵队主力、中野第11纵队及苏北兵团第2、第12纵队配属特纵炮兵第2团、第3团两个连,分别集结于济宁、充州和滕县以东地区,待机歼击沿津浦路北援之敌。以第11纵队和各军区地方武装在广大民兵配合下,积极向当面之敌出击,破坏津浦路、陇海路,牵制敌人,配合主力作战。并决定攻济战斗于9月16 日发起,预计以15 天至20 天时间攻克济南。9 月2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上述部署。夺取济南的某些准备工作,早在解放周村、潍县之后己着手进行。8 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在9 月15 日以前完成攻济及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和山东省党政领导机关,在华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下,全面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统一了作战思想,并颁发了“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部队依据各自任务,进行了战术演练;加强了对吴化文部的策反工作;军队后勤系统和地方支前系统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地部署了后勤保障工作,至战役发起前,已动员了50万支前民工。同时,为了做好接管工作,组成了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指定了城市警备部队,进行了接管和警备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攻城西集团9 月9 日自济宁、汶上,东集团13日自泰安、莱芜、章邱等地。分别向济南隐蔽开进。15日,两广纵队等扫除长清西南地区敌保安部队,并包围了长清城。此时,王耀武判断我军主攻方向在西面,遂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将第57旅由张夏、崮山等地撤入市区,准备转用于西郊。
16日午夜,我军发起全线猛攻,经一天激战,西集团歼灭长清齐河守敌后迅速迫近济南西郊。东集团一举攻克茂岭山、砚池山及回龙岭等制高点。王耀武又判断我主攻方向在东面,急将第19、第57旅东调,并以第15旅及刚空运抵济的整编第74师7个连,自七里河方向向我反击,另以一部增援燕翅山,妄图制止我军的攻势。随后,又将飞机场以西的整编第2师之第211旅调入市区,以增强机动兵力。17日,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第2兵团准备经鲁西南北援,第7、第13兵团分由新安镇及固镇地区向徐州集结,准备沿津浦路北攻。粟裕获此情报后,当日即令攻城兵团继续猛攻,令打援、阻援兵团迅速进入阵地,做好歼击援敌的准备。
17日,我攻城东集团在炮火支援下,依托有利地形,不断击退敌之反冲击,并乘胜攻克窑头、甸柳庄等地。攻城西集团也继续分路猛攻,至18日,攻克古城、玉皇山、簸箕山、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封锁了济南机场,迫使敌人中止空运。接着,我军攻城兵团首长为扩大战果,以攻城预备队第13纵队加入西集团作战。19日晚,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争取下,率整编第84师等部3 个旅约2 厅人起义,撤离战场。我军趁势猛攻,至20 日拂晓,占领商埠以西阵地。
我军的连续猛攻和吴化文部起义,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动摇了敌人坚守济南的信心,王耀武向统帅部请求突围,但遭蒋介石严词斥责,并令其坚决固守诗援。王耀武随即调整部署,除留1个营守千佛山,1 个团守马鞍山,以3 个旅又1 个团守商埠外,将主力撤入城内。南线之敌3 个兵团,在蒋介石督令下,正分别向商丘、徐州集结中。
20日,中央军委指示:王耀武部可能突围,应从各方面布置,不使漏网。同时指出:刘峙已令邱清泉兵团集结临城待命援济,应迅速集结打援兵团全力于邹、膝地区,准备歼击北援之敌。华东野战军首长随即令攻城兵团迅速向商埠以东和城垣攻击,并部署兵力防敌突围逃跑。同时又详细研究了徐州之敌北援情况,进一步修订了作战方案,以便随时迎击援敌。
攻城兵团首长依据军委和粟裕的指示,决定以两集团立即向商埠实施突击,以东集团继续肃清城外残敌,积极进行攻城准备。20 日黄昏,西集团经40 分钟的炮火准备和连续爆破,即多路突入敌阵地,至22 日午,完全占领商埠,汗敌两万余人。东集团也肃清了城东残敌,直逼城下。我攻占商埠后,敌认为我需经三五天的准备才能攻城,因此,将3 个旅集中内城,以4 个旅图置外城,积极加修工事,准备顽抗。
为了不给敌以喘息的机会,攻城兵团首长决定立即对外城发起攻击,并作了如下部署:东集团第9纵队配属坦克4辆于城东永固门正面及东南角突击;渤海纵队一部向城东北角佯攻,另一部位于城东北地区准备堵击可能突围逃窜之敌。西集团第13纵队由城西南永绥门及其以北实施突击;第10纵队由城西普利门及永镇门、小北门实施突击。第3纵队集结商埠为预备队。22日晚,攻城兵团各突击部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进行连续爆破,勇猛突击,经1 小时左右激战,分别突入外城,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至23日,除个别据点外,攻占外城。
退守内城之敌第15、第19、第57旅等部,妄图依托高厚城墙和坚固工事,作垂死抵抗。蒋介石也下令空军对我所占市区施行区域轰炸,投掷大量炸弹和燃烧弹,使得商埠和外城大片民房被炸起火。居民死伤和财产损失甚重。
南内城高8至12米,底宽10至11米,顶宽8至9米,并有上中下三层火力点。我军为迅速彻底歼灭济南守军,决定即刻对内城发起总攻。以第9纵队、渤海纵队由东南方向,第3、第13纵队。由西、西南方向实行突击。23日18时,我攻城兵团的全部火炮均参加了火力准备。1小时后,各突击分队发起攻击。王耀武率其残部拼死抵抗。19时53分,第9纵队第79团由东门南侧突破,一个多连登上城头,但因桥被守军打断,后续不继,血战1小时后,全部壮烈牺牲。第13纵队第109团突上城头两个营,遭守军连续反击,经两小时激战,除有两个连突入城内,据守少数房屋坚持战斗外,大部伤亡,突破口为守军重占,其余部队的攻击亦未成功。
在此紧急情况下,各攻城部队重新调整部署,开展火线军事民主,严密组织炮火、爆破、突击三者的协同和后续部队的跟进。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后,于24日2时25分,第9纵队第73团经过反复攻击,终于攻占城东南角,拂晓时,纵队主力与渤纵一部,源源入城与守军展开巷战。第13纵队第109团在已入城的两个连接应下,亦于拂晓攻上城头,主力及第3纵队亦跟随入城,向纵深发展攻击。战至21时,全歼守敌,济南宣告解放。马鞍山、千佛山守军分别于25日、26日缴械投降。王耀武化装逃至寿光县境,为我地方武装俘获。
此次战役,敌共出动战斗机375 架次,轰炸机71 架次,战斗轰炸两用机50 架次,实行狂轰烂炸,另以运输机27 架次空运部队及物资,但终未能挽救济南守军的覆殁命运。
由徐州北援之敌,虽经蒋介石严令督促,但因察知我打援兵团严阵以待,惧怕被歼,因而行动缓慢,至我军攻克济南时,敌第2兵团方进至城武、曹县地区,第7、第13兵团尚在集结中。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守敌,慑于我军声威,纷纷弃城逃窜。山东境内除青岛及南部边沿少数据点尚为敌占领外,其余全获解放。在此期间,中原野战军辗转活动于南阳、确山间及大洪山、桐柏山和许昌、漯河以西地区,有效地钳制了白崇禧集团各部,有力地策应了攻济作战。华东各军区及豫皖苏、冀鲁豫军区武装也积极向当面之敌发动进攻,计克沭阳、泗县、民权等城镇10余处,破铁路百余公里,截歼逃敌4700 余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作战。
各接管机构和卫戌部队,紧随作战部队之后进入济南市区,进行接管和担任警备,作战部队也一面作战,一面协助接管和警备,在战火弥漫中,积极地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博得了各界人士的同声赞誉。
华东野战军攻城兵团经过8昼夜连续作战,以伤亡2.6万人为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290人(其中俘敌61870人,起义2万余人,毙伤23420人),俘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等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炮800余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10 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进一步削弱了敌军士气,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人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振奋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增强了我军攻克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信心。山于济南的攻克,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津浦路徐州以北至天津以南段及胶济路青岛以西段全部为我所控制,从而大大地改善了支援前线的条件。同时,华东野战军也能全部南下,协同中原野战军在陇海路以南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逐次歼灭徐州地区的敌人。中共中央在9月29 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第13纵队第37师第109团在突破内城作战中起了重大作用,战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分别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的称号。
济南战役,是我军在敌人可能以重兵增援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城市攻坚战,在作战指导上的主要经验是:
         
      (一)从应付最困难的情况出发,作好战役的各项准备。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济南守敌兵力较多,工事坚固,援敌较多的情况,预先估计了三种情况和三种结果,多次指示华东野战军必须从最困难处着眼,精心进行战役部署和准备,争取最好的结局。遵照这些指示,华东野战军在攻城和打援、阻援两方面都留置了强大的预备队,预筹了各种情况下转用兵力的措施,认真地选择了打援、阻援战场。同时,战前详细地侦察了敌情、地形,加强了对吴化文部的策反工作;充分作好了粮弹供应、伤员治疗转运等后勤保障工作,从而使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比预定计划提前攻克了济南。
         
      (二)针对敌军行动的新特点,制订了正确的战役方针。我不真攻城,敌即不真增援;只有在我真攻城,而且在敌坚城之下受到相当损失之后,敌才会组织重兵增援,迫我在不利情况下进行决战,这是1948年上半年华东、中原战场上出现的敌人的新的行动特点。针对这一新特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正确地规定了以夺取济南为主的战役目的,并制定了攻城打援分工协作的战役方针,以及以一半以上的兵力用于打援和阻援方向的兵力部署原则。华东野战军坚决贯彻了上述指示,在以足够的兵力用于攻城的同时,集中更大的兵力于打援、阻援方向,从而保障了战役的胜利。这种作战目的与手段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关系,是在新的情况下,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原则的灵活运用和发展,对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充分发挥炮火和炸药的威力,实行有重点的多面攻击和连续突击。根据济南城高墙厚、工事坚固、多道阵地、防御纵深较大等特点,我军在战役部署上,组织了东、西两个突击集团紧密协同配合,实行有重点的多路攻击与连续突击,使敌人无法判明我之主攻方向而适时调整防御部署,陷入极度混乱。在战术手段上,主要采取火力、爆彼、突击相结合,利用强大炮火,辅之以大量炸药,在高大城墙上打开缺口,突击队适时投入战斗,迅速占领突破口,掩护二梯队向纵深和两翼发展,接应友邻突入城内,实行多路分割穿插,在巷战中逐批歼敌。攻济作战证明,这种攻城部署和攻城手段对付敌人据守的大城市是十分有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0:55:56 | 只看该作者

辽沈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同国民党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的战略性战役,与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秋,中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把主要战场由解放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并直接威胁其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和上海。国民党军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174万人被解放军分别钳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5个战场上,实行重点防御,在战略上已陷入被动。解放军总兵力则由原来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武器装备日益改善,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已具有进行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特别是城市攻坚战的能力。各解放区已联成一片,在战略上可以直接互相支援。
此时,在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国民党军38.8万余人,扩大解放区30.7万平方公里(参见东北夏季攻势、东北秋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冬季攻势后,部队进行了扩充与休整。到1948年8月,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另有地方部队(包括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各部队开展了大练兵和新式整军运动,军事和政治素质大为提高。此时,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获得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解放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人力物力比较充足,东北战场的形势更有利于解放军。
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遭到人民解放军连续打击后,非常处境困难。其总兵力虽然尚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孤立地区内,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由于北宁铁路(今北京-沈阳)若干段及营口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对此,其统帅部深感忧虑。为保存实力,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北宁铁路,将主力撤往锦州,以便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战场。但又顾虑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造成严重后果,因而未敢贸然决策,于是国民党军统帅部和卫立煌决定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的方针,企图保住现有占领区,以支撑全国战局,一旦形势不利,再经北宁线(北平至沈阳)从陆上或营口海上撤退。
整个形势表明,东北战场作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的军力和经济力均已超过国民党军,军队在数量上特别是质量上都占优势。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决战条件已经成熟。据此,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军事形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在东北战场上同卫立煌集团首先展开决战,并为东北野战军制定了南下北宁线,将卫立煌全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但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对此颇为却顾虑,徘徊于打长春或南下作战之间,到7月20日才初步确立南下北宁铁路作战的决心。但到8月份,仍以北宁路附近敌情严重、供应困难等原因而未作出南下作战的部署。经中央军委批评后,9月3日林彪才上报南下作战的大体部署。9月7日,中央军委就东北的作战方针发出指示,强调必须确立攻克锦(州)、榆(山海关)、唐(山)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必须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集团来援时敢于同其作战;必须有“攻锦打援”的通盘部署,既攻克锦州,又歼灭沈阳援军;必须据此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军需和处理俘虏事宜。
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可能入关作战,故决定对东北采取"暂取守势","北宁路暂不打通",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今分属内蒙古和辽宁、河北),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不能迅速入关,以利巩固华北,支撑全国战局的方针。据此,卫立煌决心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的方针。其部署是: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第60军计6个师及非正规军共10万人固守长春,牵制东北野战军部分主力不能向南机动;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辖第93军)和新编第5、第8军及第54军计14个师,连同非正规军共15万人防守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锦州、义县等北宁铁路沿线城镇及秦皇岛、葫芦岛两海港,主力防守锦州、锦西地区,维护东北与关内陆上及海上联系;卫立煌直接指挥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辖第53军)、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辖新编第3、第6军)、新编第1军和第49、第52、第71军及青年军第207师(相当于军)等共24个师(旅)30万人防守沈阳及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等外围据点,作为东北地区的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支援锦州,策应长春。另有驻沈阳的空军第1军区2个大队飞机45架参加作战。此外,华北"剿总"所属第13军2个师防守承德地区,第62军等4个师位于唐山至昌黎一线,与锦州地区范汉杰部衔接,相互支援。驻北平的空军第2军区也有支援东北作战的任务。
9月10日,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针和东北国民党军的态势,拟定如下作战计划: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北宁铁路除山海关、锦州、锦西以外各点之敌,切断关内外国民党军的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敌。其部署是:以第3、第4、第7、第8、第9、第11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第2纵队第5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第8师及骑兵师出击北宁铁路锦州至唐山段,攻占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以第12纵队和独立第5、第7、第8、第9、第10、第11师及炮兵纵队1个团、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继续围困长春,使守军不能撤逃沈阳;以第1、第5、第10、第6纵队和独立第2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分别集结在沈阳、长春之间和彰武、新立屯地区,准备截击由长春突围或由沈阳出援的国民党军。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在东北解放区地方政府组织的160万民工的支援下,于9月12日发起了规模巨大的辽沈战役。9月12日,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治委员黄克诚指挥第11纵队、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骑兵师由建昌营等地向北宁铁路滦县至兴城段出击,至17日攻克昌黎、北戴河,28日攻克绥中,包围兴城,吸引了锦西国民党军第54军向南增援。第4、第9纵队分别从台安、北镇出发,于16日包围义县。第3纵队和第2纵队第5师以及炮兵纵队一部由西安(今辽源)、四平等地经铁路输送于20日前后到达义县附近,接替第4、第9纵队对义县的包围任务。25日,第9纵队配合自四平以西南下的第8纵队攻占了锦州以北的葛文碑、帽儿山等要地,歼第93军暂编第22师2个团大部。27日,自四平地区南下的第7纵队,在第9纵队一部配合下,攻占了锦州以南高桥和西海口,第4纵队第12师进占塔山,将锦州与锦西守军割裂。28日,炮兵纵队以炮火封锁了锦州飞机场,切断了国民党军的空运。29日,第4纵队绕过锦州攻克兴城。10月1日,第3纵队、第2纵队第5师在炮兵纵队主力协同下攻克义县,全歼第93军暂编第20师。在义县战斗中,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牺牲。至此,国民党军东北、华北两大战略集团的陆上联系被切断,战略要地锦州成为一座孤城。与此同时,监视沈阳、长春守军的东北野战军第1、第5、第6、第10纵队和第2纵队主力,分别自九台、四平、清原、开原等地隐蔽南下,于9月中旬相继进至新民西北、锦州以北地区待机。第12纵队和6个独立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由第1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指挥,继续包围长春(参见长春战役)。
此时,蒋介石及卫立煌始判明东北野战军有在北宁线发动攻势并强攻锦州可能,深感形势严重。为解锦州之危,蒋介石于10月2日到沈阳,作如下部署:从关内急调第17兵团指挥第62军、第39军2个师、第92军1个师及独立第95师海运葫芦岛,连同原在锦西地区的4个师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增援锦州;以沈阳地区新编第1、第3、第6军和第71、第49军主力共11个师另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先向彰武及以南新立屯攻击,截断东北野战军的后方补给线,然后经阜新趋义县,协同"东进兵团"对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主力进行夹击;范汉杰集团继续固守锦州,长春郑洞国集团伺机向沈阳突围。10月2日,林彪曾一度考虑以主力回攻长春。3日,林彪、罗荣桓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决心"仍攻锦州",并调整部署,准备集中16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共25万人攻歼锦州之敌。4日,中央军委复电指出,这个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要求按照既定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10日,中央军委强调指出,战局很可能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锦州是山海关内外陆上交通的咽喉。市区周围环山,南傍小凌河、女儿河,地势险要。国民党军凭借市郊高地,以钢筋混凝土工事为骨干,构成若干支撑点式的独立坚守据点,作为外围阵地;依托小凌河、女儿河和城垣构成主阵地;以城内建筑物构成核心据点。其防御部署是:第6兵团部及所辖特种部队位于锦州城内;第93军暂编第22师防守城垣以西小凌河北岸地区,暂编第18师防守锦州以北地区;新编第8军第88师防守西郊飞机场一带,暂编第55师防守锦州城西南,暂编第54师配置于城东南;第184师防守东关及紫荆山;由沈阳空运锦州的第49军第79师(2个团)接替市郊部分高地的防守任务。10月4日晚,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编成3个突击集团:以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炮兵纵队主力附坦克15辆为北突击集团,从城北和西北向南实施主要突击;以第7、第9纵队和炮兵纵队一部为南突击集团,第8纵队附第1纵队炮兵为东突击集团,分别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实施辅助突击。另外,第2兵团指挥第4、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2个独立师扼守塔山一带阵地,控制锦州至锦西的濒海走廊,阻击"东进兵团"(参见塔山战役);第1纵队主力进至高桥地区为战役总预备队;第5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第1纵队第3师、独立第2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位于彰武东南地区,诱"西进兵团"北进(参见黑山战役),并配合第10纵队在新立屯以东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使其不能直接救援锦州;将长春方向的第12纵队南调开原以西通江口,视机转用于南线;增调5个独立师到长春方向,连同原围城的6个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共12个师,由第1兵团指挥,继续围困长春。
10月8日,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开始由新民和辽中分路西进。东北野战军以第5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在彰武东南地区采取运动防御,将其诱向西北方向;以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在新立屯以东地区,坚决阻击其向锦州增援。至13日,"西进兵团"进占彰武和新立屯以东地区,炸毁了彰武铁桥,切断了东北野战军的后方补给线,企图引诱攻锦部队回援。"东进兵团"于10日开始以3至5个师的兵力,在海、空军火力掩护下,向塔山实施连续猛攻,企图打通增援锦州的通道。第4纵队在第11纵队和独立第4、第6师的密切配合下,依托野战阵地,以坚守和阵前反击相结合,激战六昼夜,击退"东进兵团"数十次冲击,歼其6000余人,守住了塔山阵地,保障了攻锦部队的侧后安全,为攻克锦州赢得了时间。此即著名的塔山阻击战。10月9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在东西两翼阻援部队的保障下发起锦州之战,首先进行外围战斗,至13日,控制了锦州外围有利地形。14日10时,各突击集团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先以猛烈炮火集中摧毁城墙及附近的守军工事,打开了缺口。11时左右,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在炮火的掩护和坦克的支援下,发起猛烈冲击,迅速突入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打退守军步兵、坦克的多次联合反扑。接着,后续部队源源跟进,向守军纵深发展进攻。随后,东突击集团也突破了城垣。各部队采取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等战术手段,将守军插乱、割裂,然后在炮火、坦克的掩护下,以火力、爆破、突击相结合,对固守据点的守军实施攻击。15日拂晓前,各路攻城部队在锦州城内会师,歼灭了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和第6兵团部,守军仅剩约1万人固守锦州老城。当日中午,第7纵队和第2纵队一部向老城攻击,至18时全歼守军。锦州之战共歼灭守军10万余人,内俘范汉杰以下近10万人,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道路。在锦州作战中,东北国民党军共出动飞机1069架次,担负空运和空中支援任务。攻锦部队击落飞机15架(参见锦州战役)。19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指出:锦州之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
蒋介石在锦州城破之日再次飞抵沈阳,严令长春守军立即突围向沈阳撤退。但由于围城部队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在锦州失守后,长春守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率部起义,围城部队接管了长春东半城。19日,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率部投诚,长春和平解放。21日,郑洞国亦率其兵团部放下武器。
锦州城破、长春第60军起义后,蒋介石于10月18日第三次飞抵沈阳,部署总退却。他判断东北野战军攻锦作战伤亡很大,需经一个月以上休整补充才能再战,遂令"西进兵团"由彰武等地经黑山、大虎山向南,在"东进兵团"策应下夺回锦州,然后掩护沈阳守军经北宁铁路撤入关内;并将第207师第3旅及在沈阳的重炮、装甲部队均调给"西进兵团",以增强其进攻实力;第8兵团继续防守沈阳。另以第52军(辖第2、第25师)由辽阳南下,抢占营口,以备"西进兵团"前进受阻时改经营口会同沈阳守军从海上撤退。蒋介石唯恐卫立煌不执行命令,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指挥撤退行动。
10月18日,林彪、罗荣桓获悉"西进兵团"一部已占新立屯并继续南进,判断沈阳之敌有可能经锦州实行总退却,遂致电中央军委,建议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在辽西新立屯、黑山、沟帮子(锦州东北)地区打大歼灭战,各个歼灭总退却的国民党军。中央军委19日批准了这一建议,并指出,必须以一部兵力控制营口,堵塞沈阳之敌向营口的退路。20日,林彪、罗荣桓作出了举行辽西会战,以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分割包围的战法歼灭"西进兵团"的部署:以锦州地区的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和第1纵队主力、第6纵队第17师及炮兵纵队立即隐蔽地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急进,从两侧迂回包围"西进兵团";第5纵队由彰武西南移至阜新东北地区,第6纵队主力仍位于彰武东北地区;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由新立屯东北后撤至黑山、大虎山一线,组织坚守防御,阻止"西进兵团"向西南前进,以争取时间待主力赶到予以围歼;第4、第11纵队等部继续在塔山地区阻击"东进兵团";第11纵队一部和独立第4、第6师向山海关方向佯动,制造野战军主力入关的声势;第1兵团指挥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由长春南下铁岭、通江口地区,牵制沈阳守军;独立第2师由辽阳赶到营口,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退路。当日,林彪、罗荣桓还下达了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政治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乘敌在总撤退中的恐慌混乱,克服连续作战中的种种困难,与敌决战,全歼该敌。
10月21日,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在空军掩护下由新立屯向南攻击前进,23日到达黑山、大虎山地区,遭到阻击。24日,廖耀湘指挥第71军2个师和新编第1、第6军各1个师及第207师第3旅,在200多门重炮和200多架次飞机支援下猛攻黑山、大虎山阵地,企图夺取南逃通道。其主攻方向为黑山以东高家屯、石头山一线第10纵队第28师防守的阵地。第10纵队等部进行黑山阻击战,顽强抗击,打退国民党军整营、整团的多次猛烈冲击。经三昼夜激战,终于守住了阵地,阻止了"西进兵团"前进,为野战军主力从锦州东移争取了时间。此时,第1、第2、第3、第8纵队已进至北镇地区,威胁"西进兵团"右翼,加之"西进兵团"对黑山、大虎山久攻不下,廖耀湘被迫改变向锦州前进的决心,准备经台安渡过辽河向营口撤退。东北野战军立即以第7、第8纵队迂回其右侧后,与第5、第6纵队对其实施钳形突击;以第1、第2、第3、第10纵队从正面突击,采取边合围、边分割的手段,求歼"西进兵团";以独立第2师由营口以北向台安地区急进,断其退路。25日,当"西进兵团"先头部队第49军一部到达台安西北时,遭快速北上的独立第2师截击。同时第7、第8纵队也先后插入大虎山、台安之间,堵住了"西进兵团"南逃的通路。廖耀湘见向营口撤退无望,又急令各军向沈阳撤退,但为时已晚。第6、第5纵队从彰武、阜新地区南下,于25、26日分别插到新民、沈阳以西,切断了"西进兵团"向新民、沈阳的退路;其余各纵队由黑山、大虎山地区多路向东急进,终将"西进兵团"主力9个师13.4万人合围于黑山以东沿公路两侧地区,将另3个师合围于大虎山以东地区。廖耀湘严令部队突围未果。26日,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约120平方公里地域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向心突击,进行大规模围歼战。当晚,第3纵队第7师歼灭"西进兵团"指挥部,各纵队乘机向敌纵深猛烈穿插,分割围歼。激战至28日晨,全歼其兵团部及5个军部、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军主力和新编第6军全部,俘新编第6军及第49、第71军军长。廖耀湘化装潜逃到北镇,终被抓获。全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标志辽沈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参见辽西战役)。
卫立煌在"西进兵团"被歼后,感到大势已去,遂将据守沈阳外围据点的新编第1军之整编第53师和青年军第207师第1、第2旅调进沈阳,加强城防。随后他本人于10月30日匆忙乘飞机逃走。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第53军2个师、第207师2个旅、新编第1军1个师及4个守备总队(相当于师)、3个骑兵旅残部和地方保安部队约14万人,企图继续顽抗,或伺机经营口从海上撤逃。为全歼卫立煌集团余部,中共中央军委于10月27日电示东北野战军:以有力兵团(不少于3个纵队)星夜兼程东进,渡辽河,歼灭营口、海城一带之敌,阻塞敌人向海上的逃路。林彪、罗荣桓遂令刚到铁岭附近的第12纵队,在歼灭铁岭第53军第116师后,绕至沈阳西南攻占苏家屯;在开原地区的5个独立师、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向沈阳东郊、北郊逼进;独立第14师攻克本溪后,向沈阳南郊挺进;第1、第2纵队经新民、辽中东进沈阳西郊。至31日,各部队对沈阳构成了四面包围。第9纵队经海城以西直插营口;第7、第8纵队和独立第2师经辽中攻占辽阳、鞍山,切断沈阳到营口的通路,尔后向营口挺进。
11月1日凌晨,东北野战军向沈阳市区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第1、第2纵队从正西和西北方向攻击;第12纵队从南向北攻击;第1兵团指挥各独立师从正东和东北方向攻击。拂晓,各部队突破守军第一道阵地。守军除第207师有所抵抗外,其余部队在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纷纷放下武器投诚。2日,东北野战军占领东北最大工业城市沈阳市,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及1个兵团部、2个军部、6个师、3个骑兵旅、4个守备总队等共13.4万人,俘周福成(参见沈阳战役)。
在解放沈阳的同时,第9纵队和独立第2师东渡辽河,日夜兼程向营口疾进。10月31日进抵营口外围,对营口构成半圆形包围。11月1日,国民党军第52军一部为掩护其主力从海上撤走,对第9纵队七次反扑,有2个团一度突入第9纵队阵地,均被击退。第7、第8纵队于10月31日进占辽阳、鞍山、海城后,也直逼营口。2日晨,第9纵队在独立第2师协同下发起攻击,经3小时激战,攻占营口,歼守军1.4万余人,摧毁运输舰1艘、军用商船22只。第52军军部及第25师共1万余人乘船撤走。锦西、葫芦岛地区的国民党军,在"西进兵团"被围歼时,未敢北援,沈阳失守后,也于9日从海上撤走。东北野战军于10日占领锦西、葫芦岛。12日收复承德。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点评:辽沈战役历时52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人民解放军将大规模的运动战与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阵地阻击战相结合,先集中两倍半于敌的兵力,迅速攻克了战略枢纽锦州;攻锦州后迅速回师合围了廖耀湘兵团;在合围的同时,乘敌慌乱,猛烈进行穿插分割;同时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密切结合起来,争取了一部分敌军起义,加速了战役胜利进程,实现了中共中央军委提出的封闭国民党军一个战略集团在东北境内予以各个歼灭的决策,取得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此战,人民解放军以6.9万人的伤亡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连同各种特种兵部队和地方保安团队,合计47.2万余人,其中俘敌306200人,毙伤56800人,起义26000人,投诚83000人,这其中还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新编第1军和第6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被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领导机关授予该团“塔山英雄团”称号,此外,还涌现出董来扶等著名战斗英雄。辽沈战役期间,东北人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下,掀起支前热潮。支前民工达183万余人,出动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余辆,筹集和运送粮食1.1亿斤(5500万千克),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东北野战军得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也使东北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巩固和可靠的战略后方,对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0:56:25 | 只看该作者
锦州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据守辽宁省锦州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锦州西距山海关近200公里,东距沈阳230公里,是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与华北“剿总”连接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第6兵团部及2个军部、7个师及其他部队共10万余入,固守该市待援。为增援锦州,蒋介石从关内急调第39、第62军,第92军第21师,独立第95师,海运至葫芦岛,连同原驻守锦西的第54军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从沈阳调新1、新3、新6军,第49、第71军等共11个师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实行东西对进,夹击进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集中主力,首先攻占锦州的指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定以5个纵队16个师和炮兵纵队主力夺取锦州,以2个纵队8个师在锦西以北塔山、虹螺山一线组织坚守防御,阻击“东进兵团”(参见塔山战役),以3个纵队11个师置于彰武、新立屯地区,组织运动防御,节节阻击“西进兵团”(参见黑山战役),以1个纵队主力位于高桥地区,为战役预备队。锦州攻坚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扫清锦州外围据点。9日,外围作战开始,经过激烈争夺,至13日,由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炮兵纵队主力组成的北集团攻占锦州城西北的合成燃料厂及黑山师、团管区,城北的配水池、亮马山;由第7、第9纵队和炮兵纵队一部组成的南集团攻占罕王山,前出至女儿河北岸;东面第它纵队攻占大、小紫荆山、百官屯、北大营。防守上述据点的国民党军一部被歼,大部退守城内。在外围作战的同时,攻锦各纵队进行了攻城准备,将交通壕一直挖到守军的阵地前沿。第二阶段,总攻锦州城垣。14日10时,东北野战军集中火炮360余门,向锦州城发动猛烈轰击,为步兵突击扫除障碍。11时左右,突击部队迅速突入城内,在打退守军的多次反扑后,继续向纵深发展。后梯队及时投入巷战。15日拂晓,攻城部队胜利会师,歼灭范汉杰指挥所和第6兵团部。此时,残余守军约1.6万余人退守锦州老城,企图凭坚顽抗。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由南门和城东南角突破,第2纵队由城西北角突破,并迅速攻克该城,至18时战斗结束。
点评:此战,东北野战军伤亡24548人,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其中俘范汉杰以下官兵8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使东北战局急转直下,对国民党军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5 06:04 , Processed in 0.05946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