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6|回复: 0

随笔: 元灭南宋的杂感 (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3 05: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寡言

近几年看到不少谈元朝灭宋的“故事”。 感情丰富的, 声称“崖山之后无中国”, 我觉得这只证明那段历史还需要拿出来研究一下。 如果对历史了解稍微多一点, 大概不会相信蒙古铁骑灭了南宋的故事。



首先谈一下两边人口。 元史说忽必烈登位第二年人口为一百四十一万户,包括刘整投降元朝带过去的三十万户。 攻打南宋前为一百九十五万户。 南宋官方数字,嘉定十六年(1223年)南宋约有户1410万户, 七千多万人。 两边人口之比大约为一比七, 南宋占绝对优势。

下个问题是攻打南宋之前元朝人口中有多少蒙古人和色目人。 从草原看, 蒙古草原上能容纳的游牧族总数大体在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 成吉思汗时代几次用兵人数都在十万上下,远不及所谓匈奴控弦四十万, 有草原经验的蒙古人总数应该在百万以下。

当时广义蒙古帝国也许包括两三百万游牧族人, 分属四大汗国和”无数小汗国"。 成吉思汗妻妾众多,不太可能只有六个儿子,而且四个同母。 成吉思汗子女众多,但母系似乎起决定影响,四大汗国的大汗都是元配孛兒帖之子。 其他儿子多不见史书,但另有所属才更合理。

不管怎么,忽必烈势力只不过是“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 从人口讲甚至无法继承拖雷系全部人力。进入中原成为元朝核心实力只是拖雷系一部分。

为什么说只是拖雷系统的一部分, 草原资源是游牧族兴起的重要原因。 蒙古人不可能放弃自己原来的基地进入内地, 成吉思汗虽然灭国无数,以强奸敌人妻女为乐趣,但从来没有想过进入内地,享受另外一种文明生活。直到蒙哥,蒙古人中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不愿放弃草原生活,元史蒙哥传说蒙哥性喜畋猎,自谓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为一明证。蒙哥为保守派, 所以蒙哥在世, 忽必烈不能大力推广汉化政策。

从这个意义, 进入内地的蒙古人只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 也因此,才有反对汉化的阿里不哥和汉化忽必烈争位的战争。站在阿里不哥那边的是蒙古草原上的蒙古贵族, 占在忽必烈这边的是“亲汉“的蒙古人色目人以及汉人军阀。

那么进入中原的蒙古人大概有多少呢? 元宪宗八年,蒙哥忽必烈等三路攻宋, “军四万,号十万,分三道而进”, 攻打南宋的军力比由旭烈兀率领西征的军队还少。由此看来,进入中原定居的蒙古人不过几十万, 很可能在五十万以下, 前在另外一贴里面估计蒙古和色目人一两百万,恐怕估计过高。

至于色目人,也许可以从目前回族人口做点估计。 目前回族人口千万,占全国人口千分之7-8。反推回去,大概也在五十万以下。

综合上面分析, 攻打南宋前,蒙古人和色目人在北方大体占人口10-15%。 元朝统一中国后,大体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二。 和清朝统一中国时满人在中国总人口比例相仿。



蒙哥攻打四川打了败仗。这一点也不奇怪。 蒙古骑兵精于野战而拙于攻城。 攻城还得靠步兵。 蒙古西征军在匈牙利打破欧洲联军,在匈牙利逗留近一年,破城无数,但还是对一些石头城堡无可奈何。 蒙古人撤军后,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回国后大建石头城堡。13世纪后半叶,匈牙利建造了166座皇家城堡132私人城堡。

蒙哥死后,如果阿里不哥即位, 也许蒙古人最终会放弃南侵的企图,中国仍旧以江为界,南北分治。 但是汉化的忽必烈击败了阿里不哥, 又有刘整投降元朝。

刘整,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县)人,祖上几辈生活在关中地区。金朝将领。 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名将孟珙麾下,宝祐二年(1254年)随李曾伯入蜀,选拔为将,屡建战功。景定元年(1260年)四月,升任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景定二年(1261年)六月,刘整召集手下官员,杀死反对投降蒙古者,开门迎接刘元振入城,率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 被蒙古任命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

至元四年(1267),刘整入朝,向忽必烈献策,说:“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正式向元朝提出先攻襄阳的策略。 当刘整第一次入朝献策,劝说元朝抓住时机力攻南宋时,当时是“廷议沮之”,由于元宪宗蒙哥大举猛攻的失败,使元朝一度丧失了吞灭南宋的信心。在刘整的力劝下,世祖曰:“朕意决矣!”才最终坚定了信心。才最终坚定了信心。

水军的优势原来由宋军掌握,又是刘整出谋划策,并亲自为元朝训练出一支水军。《元史.·刘整传》记载说:“(中统)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乘驿以闻,制可。既还,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请注意刘整本是北人,对水军应该也是外行。 能为元朝训练出水军, 还得靠原来南方的水手。

南宋最后一战崖山之战, 亡于海上而不是陆地。 元朝水军作用至大。 这点不能不说清楚。

临安之战后, 元朝派出伯颜和刘整为代表, 接受南宋投降。 这不能不看成对刘整功劳最大的肯定。

元朝第二次征日,东路军为蒙古和汉军一万九千人, 高丽军一万人, 乘900战舰,外加高丽水手一万七, 从高丽出发。 原来贾似道女婿范文虎等原南方将领率江南军十万,乘战船三千五百艘,从宁波出发, 会合后东路军负责作战, 江南军负责后勤。 从此,也可以看出元朝军力。



元朝能接纳刘整,和忽必烈汉化已近北方汉化有关。蒙古人灭金,在北方造成极大灾难。 但蒙古人毕竟人数太少,不能不靠汉人。 当时不少金国将领被俘投降了金国。崖山一战指挥张弘范之父张柔即为投降将领中佼佼者。不投降的也有不少, 完颜陈和尚为著名者。

《金史 完颜陈和尚传》记载:三峰山之战后,蒙古军乘胜攻入钧州,陈和尚领军士顽强进行巷战,到最后钧州完全被元军占领,陈和尚自己从避隐处走出,对元军说:“我 是金国大将,要见你们的大帅。”元军以数名骑兵左右夹之,带到元帅帐前。蒙古军帅问他是谁?曰:“我就是忠孝军总领陈和尚。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 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如我死于乱军之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天明明白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 蒙古元帅令其投降,陈和尚宁死不屈。蒙古元帅令先斫足折胫,后豁口至耳,陈和尚喷血而呼,至死不绝。蒙古元帅也被感动,捧酒到陈和尚面前,祝曰:“好男 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时年41岁。

为什么张柔之类愿意投降,原因很复杂, 身为汉人非金人也许是一大因素。 张柔聚族党数千家,成为地方武装首领。 后被金朝收编, 任中都留守等官职。 在狼牙岭一战被俘投降。 后来在元朝灭金之战立下大攻, 被封为万户。 张柔为元初有名的藏书家, 藏书数万, 幕僚里面有一大批著名文人, 包括他救出的金朝最后一个状元王鹗。 王鹗后在元翰林院里面工作,十年间凡大诰命、大典册皆出其手。郝经更是元初名儒。张家灭金灭宋不假, 但也为保留中国文化做了一点事情。

郝经八代习儒, 金末大家元好问即出自其祖门下。 他一方面认为蒙 古的征服使“金源以来纪纲礼义,文物典章皆已坠没”,“天下之器 日益弊而生民日益惫”。但他又相信“天之所以兴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不在于人而在于道,在于必行力为之其次“,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蒙古君临中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他相信蒙古是可以像元魏、辽、金那样“附会汉法”、“致治成化”的。而蒙古统治者只要“能用士”、“能行中国之道”便可以为“中国之主”。但问题在于当时蒙古统治者“凭锋恃锐”,“攻取之计甚切而修完之计弗逮”,对生民百姓盘剥无度、竭泽而渔, 致使中原汉地民不堪命、疲敝已极。因此以“羽翼斯文”为终身使命的郝经期待着能“乘几挈会”,用夏变夷,以儒家的安邦经国之道去影响较为开明的蒙古统治 者,借他们之力“挽回元气,春我诸华”,逐步使乱世走向治世。  郝经的治学态度和用世精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北方汉族士人们的普遍观念,受到儒林前辈元好问和赵复等人的嘉勉赞许。

换句话,当时北地汉族士人和千年五胡乱华北方士族一样,走的是借助外族武力以儒复国的道路。 南北朝之际,南朝演化为玄学,颓废至极, 最后是北方儒家借隋唐而”复兴“, 这段历史郝经等大概熟之在心。

郝经后来出使南宋,被贾似道扣留16年,始终忠于元朝, 被称为南国苏武。他之被扣也是元朝向南宋发动最后战争的理由。 不叙。

所以元朝灭宋,并非全靠野蛮人的武力, 北地汉人态度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也就值得商榷。



蒙古人的政权有极强游牧族的色彩。 汉人从历史学习,蒙古人未尝不从历史中学习。 以当时蒙古人人口,要是迅速汉化,大概一两代后就不再有蒙古族了。 所以,蒙古族上层宁可保留自己的风俗,以抗汉化。 元末元朝上层能退回草原,不能不说这一政策是有成效的。

在另外一方面, 有利必有弊。坚持自己的宗教文化,势必产生一个两层皮的政权。从种种迹象看, 元朝和其他汗国有类似之处, 金帳汗国靠俄罗斯等国进贡维持自己的奢侈,又因间接统治而能保存自己的文化。 元朝上层也是靠”掠夺“维持,下面混乱不堪。

这也许是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是失之于宽,他必须用重典治乱世的原因。 谁是乱世的乱源呢? 蒙古人, 儒者, 非儒家地方官吏? 从种种史实看, 朱元璋似乎最恨的是官吏。 但元朝虽有科举,但在官吏提拔上并非主要渠道,元朝官吏未见得是儒家官吏。

明太祖给徐达等上谕说:“中 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罚无赦。”。 元祖宗功德在人, 实在不像朱元璋应该说的话, 在表面上, 朱对蒙古人,实在比对陈友谅张士诚等部下好太多了。

洪武三年, 明兵大胜,俘虏北元俘虏无算。 明史说”群臣请献俘。帝曰:“武王伐殷用之乎?”省臣以唐太宗尝行之对。帝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耳。若遇隋之子孙,恐不尔也。”遂不许。又以捷奏多侈辞,谓宰相曰:“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这也许能解释明初文人对元的态度。钱穆先生在”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发现,当时人们大都“仅言开国,不及攘 夷”,“心中笔下无华夷之别”。许许多多遗民的诗文还流露出强烈的思元情绪,即对元政权的怀恋、歌颂,和对朱明政权的愤懑不平,更有甚者有因元亡产生浓郁的悲伤、绝望情绪。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朱元璋为了让文人出仕为明朝 效力甚至不惜以死亡相威胁,然而仍有相当多的文人宁死不屈。即便是那些出仕明朝的文人们,仍然在各种场合或明或暗寄托怀念元朝的思想感情。刘基与陈旅、欧阳元等人在为宋濂的《宋学士集》作序时就还使用元朝年号,称元朝为本朝,表达了对故元的思念之情。钱穆对明初诸臣的这种遗民心态实在不理解。

不管怎么说, 当时华夷之别也许没有现在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普通南人生活中未见得有多少和蒙古人或色目人打交道的机会。 网上盛传的蒙古人担任保甲长,享有初夜权恐怕也只是清末民族主义者为了激励汉人写的故事。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类故事实太糟蹋自己祖先了。



历史是复杂的。 很多现在读到的“通俗史”,特别是网上的历史,有可能只是一种幻像。 我上面爬梳历史,希望能让大家看到更完整更真实的历史, 但也许我写的也只是一种幻像, 并非真正的历史。

写到这里不尽感慨。 因为人云亦云,中国人虽经受了大灾大难, 是否付了学费,但没有学到应该学的东西呢? 所以抛砖引玉,希望有诸多高明之士,愿意畅所欲言,探讨历史上的得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6 10:22 , Processed in 0.0425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