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揭晓 三名科学家分享(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05: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sper 于 2014-10-6 05:14 编辑

央视



3名获奖者。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欧基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梅-布莱特-莫索尔及丈夫爱德华-莫索尔因发现“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莫索尔夫妇是第五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夫妇。

  @果壳网#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约翰·奥基夫,迈-布里特·莫泽 (女)和丈夫爱德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大脑中负责定位系统的细胞。

  央视新闻#央视快讯#【因发现大脑中的“导航系统” 3人获诺贝尔奖】约翰·欧基夫、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你不知道的事实



诺贝尔奖奖章正面,雕刻的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的头像。

2014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6日开始逐项颁发。第一项是生理学奖/医学奖,将在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30分揭晓。

曾有多少人获得过这一奖项?

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截止至2013年10月14日,一共颁出了104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共有204名。据规定,各项奖金可由两个获奖者均分,但最多不超过三人;在这104次颁奖中,有38次是由一个获奖人获得,有32次由两个获奖人获得,有34次由三个获奖人获得。

这一奖项每年都有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奖者都比较少。在1915年至1918年间,以及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都没有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规定,如果当年无人得奖,则该奖金可留待翌年;第二年仍然没有人获得这一奖项,则奖金将交予基金会。每一项奖金在五年内至少应颁发一次,以鼓励得奖人能够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受到财政上的压力。

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有多大?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方面,从1901年至2013年,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58岁。年龄最大的获奖者是佩顿·劳斯,他获奖时87岁,1966年因“发现诱导肿瘤的病毒”而获奖。年龄最小的是弗雷德里克·班廷,他获奖时32岁,1923年因“发现了胰岛素”而获奖。另外,在获奖者中,最常见的两个生日是5月21日和2月28日。

有多少女性获得过这一奖项?


在这204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中,只有10位女性获奖者。此外,204人中有一对夫妻、两对父子和一对兄弟。

有没有人拒绝过这一殊荣?

曾有3位德国籍的获奖者被希特勒当局禁止接受诺贝尔奖。其中两位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而另一位最终没有拿到本该属于他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奖金有多少?

诺贝尔奖的奖金总是以瑞典的货币瑞典克朗颁发,在同一年里,各项奖金的数额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奖金数额有所变动,其幅度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

每年的奖金金额视诺贝尔基金的投资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当时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1992年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

奖章长什么样?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奖章背面。

诺贝尔奖的金质奖章约重270克,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的奖章背面图案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和词句也都不一样。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奖章背面雕刻着医药之神,膝盖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正在从岩石间汲取泉水来治愈一名患病的少女。

是否有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这一奖项?

目前还没有中国籍或华裔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但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今年诺奖预测,出生在香港的华裔科学家钱泽南是生理学/医学奖的热门人选,他发现了真核细胞转录因子。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是近代炸药的发明者,因此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对自己的发明用于破坏感到震惊,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遗嘱,用其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以表扬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分别奖励5个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喜闻自己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挪威女科学家高兴得手舞足蹈



  挪威科学家梅伊-布里特.穆瑟今天与丈夫及美裔英籍科学家欧基夫共获诺贝尔医学奖殊荣后,开心地跳起舞来,还喝起了香槟。

  3人因为发现大脑「内部定位系统」,荣获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

  梅伊告诉路透社,「这太棒了,简直是疯狂,我只能跳起来尖叫」;「我对我们获得的所有支持感到骄傲。人们相信我们,相信我们过去付出的努力,如今总算获得报偿」。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宣布穆瑟夫妇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时,梅伊正在实验室与同僚讨论实验数据。

  她说:「讨论过程非常有趣,我差点没接到电话。」

  挪威电视画面显示,梅伊在德伦希姆(Trondheim)的派对上开心地手舞足蹈,手上还拿着1杯香槟,她的同事则以生日快乐歌的曲调,唱着「祝妳得奖快乐」。

  她说,丈夫还在前往慕尼黑的飞机上,因此还不晓得自己得到诺贝尔奖。

  她告诉挪威国家通讯社(NTB),有人会带着花到慕尼黑机场迎接他,并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梅伊说:「我们拥有相同的看法,也都喜爱了解事物,并藉由与彼此及他人讨论,尝试处理我们有兴趣的问题,这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佳方式。」

  她说:「能够马上针对问题提出讨论,而不需花费一週两週或3週筹备1场会议,这会带来非常不同的结果。」

  51岁的梅伊透过电话告诉美联社,「这太疯狂了」。

  她说:「这对我们及所有一起共事和支持我们的人而言,是极大的荣耀。我们会继续努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突破。」

  挪威科技大学(NTNU)发言人说,当梅伊知道自己获奖时,她「需要花1分钟的时间,与她的团队一同欢呼」。

  不过穆瑟夫妇并非第1对共享诺贝尔奖的夫妇,曾一起荣获诺奖殊荣的还包括居礼夫妇(Marie & PierreCur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6 18:03:33 | 只看该作者



在北极研究神经科学的传奇学者:诺奖获得者莫瑟尔夫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刚给颁发的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John O'Keefe(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May Britt Moser(梅-布莱特);以及挪威科学家Edvand Moser(爱德华-莫索尔),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

  此次的诺奖得主莫瑟尔夫妇(Edvard 和May-Britt Moser)已经共事超过30年,结婚超过28年的事实并没有让他们对大脑科学的研究兴趣有丝毫减弱。他们会在早餐时间讨论这个话题,他们也会在清晨的实验室会议中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夏天夜晚,在附近的小餐馆吃饭时,夫妻俩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大脑究竟如何能够指引我们回家?May-Britt说:“要想走回家,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自身此刻的位置,我们要去往哪里,何时拐弯,何时停下。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竟然不会迷路!”
  

      如果说谁最了解回家的路,那么一定就非莫瑟尔夫妇莫属了。他们两人在2005年因为发现了小鼠大脑内的“网格细胞”而在学术界声名鹊起。这种奇特的神经细胞同样存在于人类的大脑内,它们的工作有点像是我们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让动物得以了解自身的位置。在那之后,莫瑟尔夫妇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前进,研究这些网格细胞如何与其他特定的神经细胞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细胞一起,构成了生物体完整的导航定位体系。对这些网格细胞的研究或将帮助了解记忆的形成机制,并解释为何当我们回想起过去的某些事件时,往往会伴随着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如某个房间,街道,或是景物。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这两人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一种“现象”。夫妻两人合作无间,相貌亲切,仿佛一个大脑分别长在了两个不同躯体之内。他们在位于挪威特罗姆瑟资金充裕的实验室内开展工作——这里是欧洲的遥远角落,距离北极圈只有大约350公里。他们共同发表文章,一起获得奖项——他们是一个整体。当然他们最近获得的奖项就是刚刚颁发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了。他们与曾经在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导师,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共同获得了这一殊荣。2007年,在他们仅40多岁的年纪时,莫瑟尔夫妇获得卡维里基金会的资助建立一个卡维里研究院,而全球一共只有17个这样的研究院。现在莫瑟尔夫妇已然是挪威的小小名人,而他们的实验室也已经成为一块磁石,吸引全世界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前往。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纳楚姆·乌拉诺夫斯基(Nachum Ulanovsky)表示:“他们的周围全都是极有学识之士。”乌拉诺夫斯基刚刚在今年9月份造访了莫瑟尔夫妇在特罗姆瑟的实验室。  

  莫瑟尔夫妇的工作将他们引向了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就像计算机利用程序语言进行运作,比如说Java,大脑似乎也有自己的运行语言——它们就隐藏在神经细胞激活的频率与持续时间,以及大脑回路中周期性涨落的神经电信号模式之中。这些信号让大脑得以反映外部世界,如声音,光纤,气味以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位置——当然是以一种它能够理解并进行运算的语言。有了网格细胞的发现,莫瑟尔夫妇首先闯入了这一大脑科学未知的领域,而现在,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将是继续前行。

  斯坦尼斯拉斯·地哈尼(Stanislas Dehaene)是巴黎法兰西学院的神经科学家,他说:“莫瑟尔夫妇的研究直指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他们正尝试理解认知现象背后的神经密码,从而将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甚至哲学统一起来。”

  相遇相知

  莫瑟尔夫妇分别在挪威的两座不同的北极岛屿上长大,在那里夏季似乎是永恒的,而在漫长的冬季,唯一照亮地面的似乎就只剩下天空中的北极光。他们两人都出身于非学术家庭,然后两人都去了同一所学校。但两人直到1983年都互相并不认识,尽管两人都在奥斯陆大学求学。两人都在迷惑,究竟自己要研究什么课题,而与此同时两人又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激情在于对神经科学以及大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上。

  然后突然之间,迸出火花。带着年轻人之间的罗曼蒂克故事,还有在学术上的好奇心,他们开始了一项使命——找出大脑控制行为的背后机制。两人前去拜访了该校具有显赫声望的电生理学家皮尔·安德森(Per Andersen)并请求跟随他做本科毕业课题。当时安德森正在开展对大脑海马体区域神经细胞活动的研究——这是大脑中一个与记忆有关的区域。此刻,两位年轻的学生决心将细胞的精确活动机制与动物行为联系起来。安德森与当时大多数的神经科学家一样,对像这样直接跨越如此巨大的一步心存疑虑。但是这两位年轻人非常坚持,他不答应他们就不肯离开他的办公室。于是他最后只能妥协,并未他们指定了一个听上去相当简单的课题:在保持小鼠对环境信息记忆能力的情况下,你最多可以切除小鼠大脑海马体的多大一部分?

  于是两位年轻人接受了这项挑战,并很快有了重大的发现。在当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海马体是均一的。但莫瑟尔夫妇发现海马体的一侧在空间记忆方面要比另一侧重要得多。这一经历让他们意识到详细大脑解剖工作的重要性,这一点后来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被证明是无比宝贵的一课。

  1984年,当时还是本科学生的两人登上了非洲坦桑尼亚境内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并在这里交换了订婚戒指。但因为山顶的温度实在太冷,他们两人不得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戒指交换,然后赶紧戴上手套。此时的两人已经设想好了他们未来共同生活的样子:先生孩子,然后去国外做博士后研究,最后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这一计划实现了——并且实现的速度要比他们原先的设想更快。甚至还在博士答辩完成之前,他们两人便双双收到了位于伦敦,约翰·奥基夫教授的实验室发来的博士后研究职位邀请。

  1970年代,奥基夫教授在小鼠大脑的海马体区域发现了一种被称作“位置细胞”的特殊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只有当小鼠抵达某一特定位置时才会被激活,比如靠近一个轮子,或是在门前的位置。在那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其他与导航相关的神经细胞,比如有些神经细胞在小鼠的头部转向某一特定方向时会激活,有些则是当视野中见到边界(比如笼子或房间的边界)时会激活。这一研究领域非常热门,而莫瑟尔夫妇一头扎了进去。

  1996年,莫瑟尔夫妇意外的收到位于特罗姆瑟的挪威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邀请。对于这项邀请两人显得犹豫不决:如果接受,那么就将意味着前往一个远离世界学术研究中心的偏远之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大学单打独斗。但是这个学校愿意给他们两人两个职位,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一个地方一同工作,并且研究领域也是对口的,这对他们吸引力很大。于是他们最终决定接受邀请,回到了挪威,此时一同回国的还有他们的两个小宝宝——一个蹒跚学步,另一个还是婴儿。

  在特罗姆瑟安顿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必须白手起家,在一间地下室里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实验动物设施。但在短短几年之内,他们便得到了欧盟研究委员会的一笔巨额资助。事情变得顺利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7 16: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21:43 , Processed in 0.0449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