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登的"卡特时刻"?阿富汗熄灯的最后“美国大兵”!(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1 08:0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agle 于 2021-8-31 08:07 编辑

转角24小时







美国在阿富汗大撤退行动的最后一架军机C-17「全球霸王」运输机,30日深夜23时59分终于自喀布尔国际机场(KBL)起飞,载走了美国驻阿大使与亲自上阵「压阵断后」的陆军少将多纳休(图)。 (取材自美国国防部)


native advertising





「82空降师的师长——多纳休少将(Chris Donahue)——是最后一个离开阿富汗的美国大兵。」美国在阿富汗大撤退行动的最后一架军机C-17「全球霸王」运输机,30日深夜23时59分终于自喀布尔国际机场(KBL)起飞,载走了美国驻阿大使与亲自上阵「压阵断后」的陆军少将多纳休。自此对于美国而言,这场耗时20年(美国史上最久)、耗尽2兆4050亿美金(美国史上最贵)的「无尽之战」,终于在多纳休少将踏上军机的那一刻,象征性地黯淡落幕。

奉命断后的多纳休少将,是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最后一位地面指挥官。原本军方与白宫的计划,是希望能尽可能把疏散行动展延到8月31日的「最后一刻」,但由于KBL机场周边遭遇ISIS-K恐攻不断的关系,前线美军才判断:「应该要提早撤收。」



图为最后一批美国军队撤离后,神学士鸣枪庆祝。(欧新社)


美军在喀布尔的疏运行动,一直持续到8月30日上午都还在继续——可是从周一上午开始,KBL机场周边的交通就已无法继续通行,就算部队苦守了一整天,在美军决定总撤收前的12个小时内,竟没有任何一位美国公民能接近机场,「因此前线部队才决定提前结束撤离行动。」

军方表示,在确定无法于「有限时间内」救走剩下的美国人与阿富汗盟友后。以多纳休少将为主的现场指挥。就开始进行打包行动——美军一方面开始摧毁机场周边的武器装备,像是带不走的轮式甲车,或者是阿富汗空军留下来的数十架各式军机。

此外,负责镇守喀布尔国际机场、直到最后一刻都还与美军并肩作战的阿富汗陆军机场守备队,其数百名军人与其家属,也都在8月30日的倒数阶段被C-17撤离出境。

至于多纳休少将本人,不仅得坐镇部队断后的一切后续,还需要一直与「神学士的指挥官」保持联系。除了确认神学士部队将确保机场周边安全与「不妄动」之外,当最后的C-17准备起飞之前,多纳休还得拨打那通足以加载史册的尴尬电话,亲口通知神学士(Taliban,另译塔利班):「美军已经履行约定...现在就将全军撤离了。」

直到最后的这架C-17飞离阿富汗领空后,美军中央司令部才与五角大厦连接召开国际记者会,证实已提前完成阿富汗总撤退。而多纳休少将「最后一位离开战场」的夜视照片,也才由美国国防部发给各大国际传媒。



(路透)

多纳休少将的「断后身影」,虽然是美国军官传统素来强调「身先士卒」的武德符号,但在20年的苦战一场空后,这张最后的撤军照片却给美国舆论更多悲凉的观感。特别是在几天前,于826喀布尔机场自杀炸弹恐攻中阵亡的13名美国将士灵柩,才在极端哀戚的气氛中被空运返国。但移灵过程中,亲自前往现场向殉国官兵致敬的美国总统拜登,却与多名悲愤难平的阵亡官兵家属有着极为尴尬的紧张磨擦。

像是一直无法接受儿子——20岁的陆战队准下士杰瑞德.舒米兹(Jared Schmitz)——在喀布尔机场爆炸中身死,成为最后一批阿富汗战争阵亡美军的老父舒米兹,就非常不满拜登在将士遗族见面会上的表现,他认为:总统一直在讲他死去的长子波.拜登(Beau Biden),强调自己很明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椎心之痛。但波.拜登是退伍多年后死于脑癌,整个状况根本与阵亡将士八竿子打不着,

「他是美国的三军统帅...我们需要的才不是他的空洞情感安慰,而是他对于混乱撤军政策的负责交代!」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导,激动的舒米兹爸爸,是总统慰灵会场中让拜登最尴尬的一环,他一度拿着儿子的遗照对着总统大吼:

「不准你忘记这些人的名字!不准你忘记我儿子死去的面孔!不准你此生胆敢忘记我儿子与他身边12名阵亡将士的名字——你起码该了解这些死去年轻人们生前的故事。」

报导表示,拜登对于老舒米兹的呛声似乎也动了火气,现场也直白地回嘴:「我确实知道他们的故事。」事实上,在慰灵会场里,每一个阵亡遗族对总统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有些家属与拜登相拥而泣,但也有的人根本不愿见拜登。复杂、悲伤却显无可奈何的气氛,亦也是美国舆论对于阿富汗终战撤退的感官缩影。


(美联社)





虽然在美国政坛中,有不少评论者认为2021年的阿富汗撤退大混乱,或将成为压垮拜登政治影响力的「吉米.卡特时刻」——这里指的是前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与随后的1980年德黑兰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中,混乱失态的灾难式应变,最终导致民心尽失,让他在1980美国总统大选惨败给了雷根,输掉了连任机会。

但反面意见则认为「拜登与卡特的处境不能胡乱相比」——毕竟是拜登的执政任期才刚刚开始;而伊朗危机爆发时,卡特却已进入连任选战时刻。更何况德黑兰的灾难应对,只是加剧了美国选民对于卡特政府的无能形象,真正让民主党惨败的主因,仍是当年的本土经济问题,毕竟外交与国际战略很难单一左右美国的选战风向。

像是《金融时报》就举后来的雷根总统为例,强调雷根在「1983年贝鲁特美国军营爆炸案」的应对,比今日更是荒腔走版,「但只要时间对、经济好、下一个战略假想敌的设置明确,当代与后来的美国,也并没就当年被炸死的241美军陆战队大兵,为难雷根作为『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的政治记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8-31 11:0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今后,美国人应该谨慎用兵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8-31 11:0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应该首选斩首战术啊。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兵一个,将一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7:14 , Processed in 0.0408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