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9|回复: 0

洪晃:80后90后应该有韩寒这样的价值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1 02: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31日9时,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女士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洪晃定义生活新理念”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访谈。今天来到现场的这位嘉宾,她有一些特别,说她特别,是因为在她身上的身份实在是太多了,并且每一个身份她都演绎的特别充分,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介绍。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节目来一同走进这个个性十足的时尚女人——洪晃。欢迎您洪晃老师。

  [洪晃]:谢谢。

  [主持人]:在刚开始也提到了,洪晃老师身上的身份特别多,CEO、时尚杂志的主编、演过电影、当过主持人,还出版过自己的作品。这么多的身份当中,您最偏爱哪一个?

  [洪晃]:可能我最偏爱的是写东西,就是爬格子的那个人。



  [主持人]:作家。

  [洪晃]:说作家吧,好象显得特别大。其实我觉得,作家是要能写出比较长的东西的,我好象两千字以上的东西就没写出来过,所以,我觉得,我就别当作家了,基本上就是爬格子就行了。

  [主持人]:短小精悍的这种。您对自己的定义是怎样的?这么多跨界的身份。

  [洪晃]:我觉得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玩,也比较调皮的一个人,似乎有点“不务正业”,所以不成大器。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挺有声有色,生活也比较有意思,我觉得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典型的事业型的人。

  [主持人]:洪晃老师太谦虚了,我们知道您有一个杂志《iLOOK 世界都市》,1996年就创刊了,一直到现在,现在一直努力着为我们国人传递一种现代化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您说您爱玩,不太从事事业,但是在玩当中为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期刊,它要传递一种您的什么样的理念呢?

  [洪晃]:《iLOOK 世界都市》不是我创刊的,创刊人是一位非常美丽的上海女士。当时她创刊这本杂志,是为了把国际上的时尚信息带到中国来。也就是几经周转,到最后这本杂志变成我是它的掌门人。我对时尚其实没有一种酷爱的心情,接手这个之后,也就一直把它经营到今天。大概是五六年前,我们有一个生存危机,就是因为作为一本本土的杂志,没有任何外刊支持和“洋干妈”的本土的时尚杂志,其实生存是很困难的。因为时尚的话语权不在中国人手里头,在伦敦,在纽约,在米兰,在巴黎,人家说了算。所以,从做媒体来讲,人家说了算,咱们这里没有话语权。这个对我们来讲,就变成了一个生存危机,就是在你没有话语权,没有影响力的情况下,比如说你要采访国外的设计师,人家肯定不会给你一个采访,因为你要解释半天,你这个ILOOK是干什么的,是中国的,是本土的。后来我们想了想,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设计师,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让中国的原创设计也出声,不要在国际的时尚的舞台上只有法国的声音,只有米兰的声音,只有纽约的声音,但是它应该有中国的声音。所以我们就说我们就做中国设计吧,这个是在差不多2005年,当时一位主编跳槽去了一个国际刊物之后,我们就决定干脆就改了它的定位,让它集中报道中国的设计师。所以,对于我来讲,做ILOOK的平台,主要还是希望我们通过这本杂志,能够更多地推出介绍中国本土的原创设计。但是我们走上这条路,说老实话是逼出来的。

  [主持人]:刚才您给我们介绍大概《iLOOK 世界都市》发展的经历,从中我们也听出了时尚界在中国发展的曲折的历程。您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在《时尚在中国》发表了一篇文字,在这里面说到,在过去的 20年,中国自己的时尚真的很惨淡,几乎没有声音,也提到了这一点,中国时尚从发出自己的声音,到让这个声音占据主流,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目前我们处于这个过程的什么样的位置?

  [洪晃]:我觉得首先我们在这个过程处于刚刚开始的一个阶段。中国只有服装工业,但是没有时尚工业。时尚本身是讲究设计和品牌的,但是,中国,我们大部分的服装加工厂是给外国品牌做加工的,做代工的,他们很多现在在开始转向,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品牌。但是,品牌的建立,我觉得都不是特别成功。品牌的宣传力有很多很多方面,咱们也就不细说,但是总而言之,在中国的本土的,原来做代工的这些老板,转成品牌之后,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他们特别会做分销,就是销售打开渠道什么的都没有问题,有很多大的国内的品牌,一开店就是全国几百间店、两千多个店,二三级城市、三四级城市都是布满的,迅速铺开,业绩也非常好,都赚钱。一说这牌子吧,就没有什么力量。比如说我要是出去送人,我特想上你的节目,或者我特想对你好一点,我碰见过一个老板,他自己跟我说,他说他出去的时候,他送人,他自己的品牌,他说他特意识到这个人重视不重视这个礼物,他要是给他外国的牌子,人家都会打开看一看,这个牌子不错,哪怕是没听说过的牌子,都很欣喜,说这是哪来的,怎么着,给我介绍一下。如果他拿他自己的牌子给了这个人,这个人看一看,谢谢,打开车后备厢往里一扔,这个老板就说,我知道他拿回去不是给他司机就是给他底下的助手,就分掉了,不会真的留在身边。这个就是他的苦衷,他就说为什么我的牌子的价值做不起来。我觉得是挺普遍的一个中国的做外单的企业转向成为做品牌的话,走到的一个挺窄的路上,就是这个品牌到最后有点卡壳。

  [主持人]:怎么样拓宽这条路呢?在您看来,怎么样打破这个瓶颈?

  [洪晃]: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里面,它的模式和中国的领导模式是有关的,它是一人作主的,就是说企业家是一言堂,他是慈父,所有的都是他说了算。实际上,真正要做一个品牌,它是需要聚力的,就是我觉得,企业家怎么样和最好的设计师合作,这是一门功课。设计师要学会尊重资本和尊重他的老板,企业家也要学会尊重设计师的设计。这件事情做得最好的是和我同行的一个老板叫张龙江,他有和我们的薄荷糯米葱专卖店差不多的店,我看了他的团队和他团队的关系,我说他理解这一点,他有他自己的品味,他知道怎样引导他的设计师,同时他也知道怎样给他的设计师留出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我们看到的很多案例都是设计师和老板闹翻,扬长而去,说你不尊重我,你要改我的设计,或者是老板说,你这个小白眼狼,我把你养大了,给你提供了平台,你现在忘恩负义。这个关系永远是处不好的,我觉得做品牌,这两个都需要,你需要商业的头脑,你也需要原创的设计。原创的设计在中国和商业的头脑怎样结合,这个我觉得是我们特别大的一个课题。

  第二个,我们在意识上,就是在宣传上,怎么样对一个品牌,品牌是需要讲故事的,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是有点像史玉柱那个模式的推广方案,比较粗糙、暴力,就是到中央台,所有的时间段都能看见,之后给你一个特别特别简单的一句话,什么送礼要送脑白金,不管你买不买,你都知道这件事情,相对来讲有点粗暴。对于一个品牌来讲,它有很多细节的故事,它设计的故事,它的来源,它必须把这个彻底给递出来,光靠让大家记住你的名字这件事情,可能不足以让一个以设计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品牌,在社会上树立起来。所以就有很多树立品牌的手段,建立品牌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渠道,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影响着中国时尚工业的发展。实际上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服装工业,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服装市场。服装工业我们是世界上数一的,对于服装市场来讲,可能我们的规模也是全世界第二了,在你有那么大的制造能力,这么大的消费能力,可是你没有自己的品牌,我觉得这是一个必须要纠正过来的。

  [主持人]:这两个很大的市场中间没有一个衔接的东西。

  [洪晃]:你的市场卖的是别人的品牌,你的工厂制作的也是别人的品牌,等于你的工厂制作完了之后,贴上别人的标签,转了一圈,这里面最大的利润是品牌占有的,但是你自己就推不出来这个品牌,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时尚市场上让利让得最大的一个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很多产业链里面的利润环节都没有留在中国,全部是流失的。

  [主持人]:我觉得洪晃老师刚才讲了两点特别关键,一方面对内,我们自己的团队如何来配合,更让它聚力。第二,我们在宣传上面应该更多细化,而不只是宣传,点到为止,大家知道为止。但是我想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就是我们国人的一种意识,普遍的一个大环境。就像您刚才举例子说,一个企业老板,如果我送给他一个国外的品牌,这个品牌甚至他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会觉得这个品牌可能很高端,很好,这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意识。

  [洪晃]:是。大家都会这么说,所以所有的好多中国品牌,特别可悲的起一个假了吧叽的外国名字,叫得中不中洋不洋,彻底一个四不象的品牌,你就觉得你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说中国人喜欢买外国东西,不喜欢买中国东西。咱们就往回倒,倒到1980年的时候,没人知道外国品牌,它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占领了你的消费理念、占领了你的生活习惯,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你时尚思维里面最顶端的,金字塔的最顶尖的部分,你都让给它了,它怎么做成的?倒退到 1990年,你去问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天天在嘴上喊的这些外国品牌,没有中国人知道,而且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文化背景过来的,它怎么做成的啊?就是我们现在有很多对奢侈品的叫骂,我觉得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向它学习,它怎么占领你的脑子里的位置,它怎么在你的时尚金字塔里面成为最顶尖的。

  [主持人]:想想是这么一个道理。忽然就被别人给占领了。

  [洪晃]:你为什么做不成,你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同样感动你自己的同胞、你的国人,同样文化背景的人,让他们认为你是他最想要的。这个里面,我是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去反省的一件事。

  [主持人]:这中间迅速被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奥秘,或者说核心点在哪里?

  [洪晃]: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特别简单,像ILOOK这么多年,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做本土设计师,但是我们所有的广告来源都是国外的奢侈品。有的时候,就挺逗的,因为我自己去跟他们说我要改版的时候,我也心里颤,我就觉得,我跟他们说,我不以它为中心了,我要以中国的原创为中心。我就特别怕他们说,那你还找我来要广告干什么。你都原创了,你找那些原创的什么。所以我就得跟他解释,我说我觉得我的生存空间不在于和谁去竞争,对西方的时尚在中国的销售的或者是做市场的这种理解,我想把重心放在中国的设计师这个方面。他们就鼓掌。我就特别奇怪,所以我就说,我说你们为什么,他们说我们觉得这一点和我们不矛盾,而且这是我们必须要支持的。大家对一个国家,对它自己原创的理解越多,越有我们在这个国家,因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原创,所以,理解原创的人越多,我们的市场就越大。

  [主持人]:才会理解他们。

  [洪晃]:才会理解我们,而不是简单地说我拿一个包,这个包就是一个名牌,这样能说明我的身份。这样的消费,我们是做买卖的,这样的消费,我们不可能拒绝,我们不可能审问顾客你为什么买这个包,你是为了腐败,或者是为了什么,你的用途是正当的,我们就卖给你,不是正当的就不卖给你,这不是一个做买卖的。我们特别愿意看到中国原创的增长,因为懂得原创的人越多,欣赏原创的人越多,我的最理想的客户就越多,所以我们肯定支持你。当然他们是在特别大预算里面很小的一部分给我们,但是我们很满足,因为我们是一本小杂志,但是我必须说,他们不是特别急功近利,不是特别既得利益,因为真的它投我们这么小一本杂志,能够给它的品牌带来的利益,我自己有时候都不算太好意思,就觉得,我能给你带来什么呢,他们就说,你不要以为我会把很大的一个宣传的推广的预算会给到你这儿,但是同时我们肯定不会漏了你,因为我们支持你的存在,你的存在是对我们长远来讲希望看到这个市场发展的。但是你要是和中国的老板谈。

  [主持人]:他马上就会变脸了。

  [洪晃]:他马上就会说,你的发行量是多少,我干吗投你,你这个太少了,根本不行。

  [主持人]:他把眼前的利益先放在现在来计算。

  [洪晃]:他对他的品牌的价值观念,你要做品牌,你的价值观念必须和利润稍微远离一点,你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它是能够推出的,它不能只是钱,而它必须要比钱再高级一点才可以。但是我们的企业家还是比较“脚踏实地”的,非得是一个季度里面不能实现利润的东西它是不做的。

  [主持人]:我想洪晃老师也说到一点,对于时尚的理解,它真的不是浮于表面的一种穿着、色彩的搭配,可能是对于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共享。

  [洪晃]:我觉得其实大家都觉得时尚是一个特浮浅的东西,特外在,一帮子女孩子天天在那搞来搞去,臭美、臭显摆。实际上,你想一想,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就是通过他穿什么衣服,你要是真是看见一个人穿的西服革履的,他对你的举止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如果说这个人穿的是一个夏天的大裤衩,一个篮球背心,你可能也就特放松。实际上他的服装在影响着人们对他的看法和别人跟他交谈的一个举止。这个中间是肯定有这个影响因素存在。特别逗的,我那天在新西兰大使家吃饭,他们还是比较随意的,说我们今天都把西装的外套都脱了,因为比较热,就前几天,大家就脱了外套,就放在那,就看见大使里面穿了一个短袖的衬衫,其他的在那的外国人都穿的是长袖的衬衫,在那有一个中国的,我觉得他是官员,就和大使说,我太高兴你穿短袖了,他说因为太热了,我们中国人里面全穿的是短袖的,但是脱了衣服发现你们外国人都很规矩地穿着长袖的,你们不热吗?大使说,我们热,所以我穿短袖的。但是一桌里面的其他的外国人全穿的是长袖的。所以你从大使穿短袖衬衫和他和中国官员跟他对话的沟通,你就知道一个短袖衬衫让他走近了一步,实际上服装有的时候是能起很大很大作用的,它在文化交流,它在各方面,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最近彭丽媛出去。

  [主持人]:有很大的文化交流作用。彭丽媛捧出了“例外”这个品牌。怎么看待这个名人效应的影响?

  [洪晃]: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一直是想请中国官员,尤其是出头露面的官员和官员的领导的夫人们,重视中国品牌,因为我觉得,在任何国家,作为他们的位置,他都有这个义务的,我认为是一个责任,他必须是要穿中国品牌的。他必须是要有这个义务把中国的原创的品牌的优点传播到世界上去。所以,我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也希望看到更加普及一些。

  [主持人]:我们刚才一直在谈您从事的时尚工作,谈完工作我们来转换一下话题,看看生活中的你。我们知道社会一直充斥着浮躁、物欲横流的现状,前不久又有一个影片《小时代》的上映,可能对80后、90后的这一代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大家一时间众说纷纭,您是如何来看待这样的一个影片?

  [洪晃]:我是没看这个电影,所以真的不敢胡说八道。没看的东西不好评论。郭敬明的小说我不能说认真看过一本,但是我翻过一本,但是是很好看的,就是很快地就能够翻阅过去的这样的很痛快的小说。我也理解它为什么非常流行,因为它真的是表达了中国很多青少年的物质的一个梦,就是这是他们梦想的一个生活。但是我个人觉得,郭敬明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小说,娱乐性非常强,但是含金量比较低,就是他不会给你生活中任何启发,他只是让你简单地找到了一个你生活中和一个文学着作的共鸣,就是一个对物质和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主持人]:您觉得,80后、90后应该有什么样的一种价值观?

  [洪晃]:我觉得他应该有韩寒这样的价值观。因为韩寒是一个80后,我是特别喜欢韩寒的所有的博文,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是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不仅他的现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中国所有的现状,然后,他能够有一个态度出来。这个态度虽然是一个批评的态度,但是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第一,他没有移民,第二,他没有任何时候表示对中国文化的排斥,崇洋媚外这事可真赖不着韩寒,韩寒从来没有任何这样的表达,他真的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更适合新一代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80后,我觉得不光是沉醉于自己的小日子里面,小时代、小日子、小欲望里面,他是有一个对整个社会,我觉得我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要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我觉得韩寒是有社会责任的。

  [主持人]:在您的作品《无目的美好生活》当中写过一句话,生活的乐趣都在过程里面,而目的只是长长过程之后那一秒钟的高潮。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从这句话当中,我们读出来,就是对现在社会当中蜗居、蚁族,您是怎么看待?如何衡量这种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或者是感情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洪晃]:我觉得中国人把物质生活给看蹩了,在大量的媒体宣传和一切的对豪华、奢侈的吹捧之后,让人家认为,第一,好的物质生活要多。有一个笑话,酒来两瓶,摔一瓶,喝一瓶,这就是好,这就是牛,就是充分占有。这是一。第二,要复杂。这一道菜是怎么怎么弄出来的,又是什么深海的,又是怎么怎么着的,怎么怎么深海捞出来的,怎么运到这儿来的,这瓶酒是法国哪个庄园的,全都是这样的,要复杂。越多的人经过这个过程,越牛。或者是说我们家的厨师,或者说这个饭店的厨师,那是多少多少个星的,米其林的星,其米林的星也好,反正就是要有星,要得到这个星要经过什么什么,过程复杂就好,繁琐,越繁琐越好,越多越好,越繁琐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还有一个,越贵越好。这就把我们所有对物质的理解全部框住了。实际上,我觉得,要享受生活,必须有一个更宽的对物质的理解,比如说,越少越好,你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包吗?你有两个好用的,不就可以了吗?你可以换,等你把这两个用的腻了,你再去买这个,不是越多越好。我看到很多有钱人家的人,真的可以一个柜子全部是包的,你真的需要吗?

  [主持人]:她觉得这样才能展示我作为女人的幸福感,要什么有什么。

  [洪晃]:这就是对幸福感一个非常狭隘的理解,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高消费这样的理解。可是我觉得,真正你最快乐的时候,不是在你买第100个包的时候,你的老公可以给你一张卡,你任意刷,买到第100个包的时候,你的快乐已经非常低了,但是你永远会记住,你买第一个包的时候。

  [主持人]:那个时候的那种期待。

  [洪晃]:你那个时候的快乐可能是这么多,但是当你买到一百个的时候,它已经是这么多了。你怎么控制你自己的快乐,当你每一次消费都能够很满的话,就是不要买那么多,所以少就是好,不是多就是好,这是一点。

  [洪晃]:第二,简单是好。比如说,现在所有人天天在外头那么高级的餐厅,什么都有,到最后你问问这些老板,他们最希望是什么?回家喝碗粥。人到最后喜欢的东西是特别简朴的,特别和自然相接近的,不是那么复杂的,所以你问米其林是几个星,现在酒店也要五个星、六个星、七个星,实际上没有意义的。你如果能把自然里面最好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给你的消费者,就OK的。其实他们喜欢的是这个。虽然我们现在市场上嚷嚷扰扰,有很多噪音,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中国人最糟糕的消费观点不是在于它的这些东西,是喜欢攀比,看见别人有了,他必须得有,他要是没有,他觉得没面子,实际上他已经忘了他自己实际上要什么了,很多时候他不要那么繁琐的东西,特别简单的一碗粥,特高兴着呢,比他去吃牛排、西餐要开心得多的多。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得稍微回到我们老祖宗的生活方式上头来,就是相对来讲,就是相对来说和自然更接近,更加简朴。因为你要想一想,我们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是很简单的一个社会,打一瓶酱油,酱油瓶子都要留着,再去打,重复利用,这是多好的习惯,这是外国人现在提倡的习惯,因为他们要求环保,所以,等于我们应该回去再看一看我们文化里面其实有很多是非常适合于21世纪的,比如说,特别接触自然,特别好的一个事,我第一个工作是在国际广播电台,我们家住在史家胡同,国际广播电台在复兴门那,我是每天骑车去上班。如果现在去欧洲的城市,特别是德国的城市,你会发现,大部分人虽然西服戈履,跨着一个横跨包,都骑着车。我再想一想,想当年的中国,没有污染,但是大家都是骑车,而现在,你突然间觉得,这不是我们的看家本事吗?优良的传统。怎么现在变成他们家的事了?怎么变成他们骑车,我们现在还在开车,我们还有污染,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想一想我们过去的这个样子,但是我觉得很多特别好的80后,都在回到骑车,已经开始践行绿色行动了。我觉得这一点是特别好的一点,我们能够回到我们原来简朴的生活当中去,提炼出来我们今天需要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这个是属于当代中国的,它不是外来的,它是我们结合了全球化的环境和中国当代的需要,和我们的传统,再新组织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觉得中国特别需要有这么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推出。因为没有这个推出,我们到最后全都会被呛死。

  [主持人]:物质生活占据着一个基础性的作用,起着这样一个作用。但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的精神生活,这在生活当中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影响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精神状态的物质。我注意到,在采访之前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洪晃老师的经典语录,我发现有很多,每一句话仔细看来,都像是说了一个道理,很透彻,很直截了当点明了你心中的那一点。但是这些话都离不开一个主题,就是爱情。洪晃老师经历了过往以后,现在如何看待这一话题,我们觉得您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很透彻、很明白了,但是现在是享受其中?

  [洪晃]:我觉得大家特爱谈爱情,因为这也是一个中国人的误区。有些东西是不能谈的,因为好的爱情都是私密的,不可能是公开的。你看着那个轰轰烈烈的,都在公众眼底下的,很多东西,咱们都知道,有些时候是作秀,它不是真的,真的爱情是不经晒的,一晒,一曝光。

  [主持人]:晒幸福、晒恩爱。

  [洪晃]:这个是不能晒的,就和穿鞋似的,这个鞋,你看着美得一塌煳涂,但是实际上穿的那个人,脚已经疼的快掉眼泪了。这都是有可能的。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是觉得,过分的谈爱情的这件事,会让大家失去对爱情的享受。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对爱情的一个理解和他对爱情的标准,他愿意爱谁,他愿意爱什么,他愿意被谁爱,这个标准都不一样的。所以你要如果说把它统一化、标准化,天天在媒体上谈爱情应该是这样的,爱情应该是那样的,实际上你是毁灭了所有人有自己独立爱情观的机会。你要是毁灭了他有独立爱情观的机会,你就毁灭了他所有可能去爱的机会。

  [主持人]:我记得我看过一个采访,采访一位年过古稀的女士,她在对着镜头的时候说起她的另一半,潸然泪下,那种感情感觉特别真切,特别透彻,这位女性的名字叫章含之,我觉得到了那个年龄,她依然说是相信爱情。这样一种对爱情的理解,您是如何来看的?

  [洪晃]:我觉得我妈妈和我完全是两个人。我觉得我身上有她的很多优点,比如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我也有她很多缺点,比如说她脾气也不算太好,我脾气也好不到哪去,我身有很多她的优点我也没有继承,比如她是很美丽的,我不是很美丽的。毕竟到最后我们俩是两个人,而且她和我的时代不一样,我觉得,她是真诚的,她的表现全对她来讲是OK的,但是对我来讲,就是不适合的,而且不OK的,你不会看见我会像她那样在电视上面表现的,我肯定跟你说,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可以谈的事,我不觉得,我应该去给爱情做定义,我觉得,我尊重我妈妈的爱情,我也尊重所有人的爱情。就为了这个,我觉得不应该有任何媒体说爱情应该是像章含之那样的,爱情应该是像洪晃那样的,爱情应该像姚晨那样的、王菲那样的,或者是怎么样的。我觉得你一定启发每个人是去,大家都知道,如果这个社会充满爱的话,这是一个更好的社会,这是无疑的。每个人如果能够发现他自己的爱情,这个社会才会充满爱。每个人都装着去用别人的方式去爱的话,这个就是一个充满了伪君子的一个社会,就是很假的一个社会,反而他是没有爱情的社会了。

  [主持人]:说到母亲章含之女士,我知道您形容的一句话,说从漂亮和深度而言,没有一个人能与她去比拟的。可以看出来,您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和融洽关系是非常好的。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很多孩子与自己的父母之间的沟通是很少的,或者是说,很难去沟通的。您这么样一个思想开放的,刚才您也说,和母亲完全是两个人,她的那一套生活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您,但是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很好的沟通关系?在您心里是怎样看待的?

  [洪晃]:其实我们两个沟通也不是特别好的,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特别逗。有一次三八妇女节,我妈妈给我打一电话说你回家一次,说BBC要来采访咱们俩,关于中国妇女,尤其是母女关系,今天怎么样。我说那好吧,我就回家了。BBC的人就在那采访,就问我妈妈说,你知道吗?中国的传统的居住方式是大家庭居住方式,就是四世同堂,你看你现在一个人住在这么一个大院子里头,你女儿也住在她自己的公寓里面,你对这样的生活变化怎么想?我妈妈就特别体面地说,当然了,我还是很想我女儿的,但是我特别意识到她应该有她自己的生活,她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头,不仅对她好,对我也好。我这样的话有我自己的空间,我也并不希望她搬回这个院子里头来住。我当时就说,我妈真是太了不起了,太牛了。他们就问我,你怎么想,你妈妈刚才说的?我说我妈妈太了不起了,我都不知道我妈妈是这么一个思想观念。采访完了,BBC走了。我妈看着我说,刚才那是说给他们听的,不是说给你听的,你什么时候搬回来,我正要跟你谈这个问题呢。我跟你说,你就说好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你给我搬回来就行了。我说哦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很可爱的母子交流。但是不管有什么样的话,大家是说出来的。

  [洪晃]:我妈妈是很有幽默感的。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洪晃老师在这么短时间内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谢谢洪晃老师。

  [洪晃]: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刚才和洪晃老师短暂的交流当中,让我想起来前两天一位女作家说的话,她说,一个女人一定要努力活的通俗,而不该庸俗。我想在今天的谈话中,我找到了这个对通俗的定位。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8 03:57 , Processed in 0.0806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