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女子图鉴:住在纽约的中国女生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4: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ce 于 2018-7-10 06:35 编辑

 纽约三大愁:工作、身份和男人




  


  Catie是朋友圈中名副其实的社交queen。


  人赢的标配了简直是。


  更何况,在纽约,


  喜欢social,擅长networking的人,


  会少走很多弯路。


  因为你不知道在rooftop偶遇的


  那个眼神深邃的帅气小哥,


  竟会是叱咤华尔街的大牛。


  日后,他又能够为你带来怎样的资源。


  所以,虽然本科在国内念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


  学习也比较菜。


  但Catie自从来到纽约后,


  虽然对专业课也没有特别重视,


  却也是靠着广泛的交际,


  一步步走向人人艳羡的精致girl。


  起码是表面上。


  


  图源:pngtree


  毕业后,


  当其他同学还在家吭哧吭哧一封一封投着简历,


  Catie已经过上了她向往已久的曼哈顿忙碌的白领生活。


  没错,人脉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虽然一时工作有了着落,


  但这家公司却不能为Catie sponsor她未来所需要的,


  那一张合法留在美国的工作签证。


  “骑驴找马呗,也总比闲着在家强。”Catie心想。


  


  图源:Pinterest


  表面上的云淡风轻和释然,


  背后却是只有Catie自己知道的内心的焦灼。


  她想留在纽约,只想要纽约。


  如果回国,


  她深知自己的本科学历并不能让她在北上广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且国内竞争之激烈,她是有所耳闻的。


  回老家?那更是她根本不会去考虑的一条路。


  既然已经出来了,见过更大的市面,哪里还有回去的道理?


  更何况,纽约是她从初中开始做的一个梦。


  她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就是《欲望都市》,


  翻来覆去十几遍的那种。


  纽约的女人那么美,那么精致;


  纽约的生活那么丰富,那么耀眼。


  纽约是毒药,但她偏偏爱上这一口。


  


  图源:indigofragance


  和公司的上级argue签证的事无果,悄悄投出去的简历也都石沉大海。


  平时觥筹交错认识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没什么卵用。


  要怎么办?能怎么办?


  “我一定会留下。”Catie暗暗发誓。


  纽约的姑娘很难脱单,毕竟男女比例太过失调。


  但神奇的是,


  Catie却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身边的追求者就没断过。


  这其中,有个叫Mike的人,对Catie穷追猛打。


  火热的爱情攻势让身经百战的Catie都曾直呼夸张。


  虽然其貌不扬,


  Mike却是很小就随爸爸妈妈过来美国的新移民。


  “正好最近空窗,要不试试?”


  Catie动了心。


  但没想到,仅仅过了两个月,


  Catie发现,自己怀孕了。


  孩子是Mike的。


  曾经追求的时候海誓山盟,


  但人渣现出原型也就只要一秒钟。


  Mike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语塞。


  沉默了一会儿,Mike叹了口气,


  “我还这么年轻,根本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啊。”


  


  图源:Favim


  所以最后,


  到头来,还是只有Catie一个人承担。


  到头来,在纽约,热闹都是别人的,Catie还是孤单的那一个。


  到头来,不知是不是努力错了方向,Catie最后握在手里的,竟什么都没有。


  酒吧里,一杯一杯的买醉,“我一定会留下。”


  既是一种执念,也是Catie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所谓的稻草。


  “感谢纽约,我终于找到了我。”


  


  来纽约念书以前,Grace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


  从小学时代开始,她就是那个坐在路边鼓掌的姑娘。


  不漂亮,成绩不突出,也并没有什么亮眼的特长。


  可是,Grace又不想辜负爸妈的期待,


  毕竟谁都想成为让家人骄傲的“别人家的孩子。”


  努力,争取,拼搏,却也不见有多大起色。


  “我是不是不够好”


  “我要怎么做你们才能更喜欢我”


  “我是不是天生就什么都做不好”


  渐渐地,束缚Grace的枷锁越来越重。


  她也愈加小心翼翼。


  时间久了,Grace本能地想到了逃避。


  她想要换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与过去的人生告别。


  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不安分与不甘心,终究发挥了作用。


  “我并不应该是一个平凡的人啊。”


  来到纽约后,生活也如往常一样平淡。


  每天Grace都过着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


  但你要相信,命运真的很神奇。


  而且通常改变你命运的大事件,在发生之前,


  是不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通知你,“注意,我来改变你的人生啦!”


  而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你做了那个影响深远的决定。


  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学院的课被cancel了。


  无事可做的Grace决定还是去岛上溜达溜达。


  在一个路口停下来等红灯,纽约街头的车川流不息。


  Grace的目光被一辆出租车上的广告所吸引。


  那是一家舞室的广告。


  身材姣好金发碧眼的小姐姐,


  和肌肉线条明显的帅气小哥哥,


  不管是谁都会想要多看两眼吧。


  但真正打动Grace的,


  是他们所散发出的气场:自信又健康。


  像着了魔,Grace立即走向了广告里的那个舞室。


  


  图源:Pinterest


  还是有一丝胆怯的。


  毕竟Grace在此之前从没有过学习舞蹈的经验。


  而且舞蹈又很需要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


  错过了最佳的训练年纪,


  “现在的我还可以吗?”


  Grace问出了她的疑惑。


  报名处的老师说,


  “来,我们去随便看一间教室,不过要快哦。”


  教室里,一排排对着镜子舞动汗水的人儿。


  他们肤色各异,高矮胖瘦,各不相同。


  有还在上学的小朋友,


  有青春正好的少男少女,


  有来这里忙里偷闲的上班族,


  也有发色微白肢体并不那么协调却还是尽力做到标准的阿姨。


  “在这里,大家都只是喜欢跳舞,没人在乎你之前是什么水平,只要从现在开始跳就够了。”


  这就是纽约,喜欢什么就去尝试,去做,去争取,


  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是初出茅庐而嘲笑你。


  因为大家都太忙了,忙到没空关注你。


  


  于是,每周3个晚上的舞蹈课成为了Grace最期待的事。


  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只要音乐响起,全部烟消云散。


  也许是天分吧。


  虽然起步晚,但Grace进步神速,


  老师经常把她当成模范生,让她在全班面前示范和表演。


  每每表演完,同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Wow,good job Grace!”


  \"You are the dancing queen!\"


  从出生到现在,


  Grace第一次成为舞台中央闪光的焦点,


  而不是坐在旁边鼓掌的人。


  再后来,


  Grace跟随舞室的老师,去参加过音乐节的开场表演,


  也在Bryant Park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上,


  为夏日纳凉的人演绎hip-hop独有的cool范儿。


  因为跳舞,Grace认识了很多纽约当地的好朋友。


  留学生总是喜欢扎堆在中国人的小圈子,


  但Grace却因为跳舞,见识了更真实的纽约,和更多面的美国。


  更别说,几年下来,Grace的口语简直不能更流利。


  不论是课上的presentation,


  还是课余参加的networking活动,


  亦或是找工作时的面试,


  突出的口语能力让Grace游刃有余。


  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在纽约,我可以想到什么就去做,却不用担心会被人judge和嘲笑。”Grace说。


  “你可以说是这个城市冷漠吧,


  因为每个人都只忙着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care别人是什么样。


  但也正因此,


  我在纽约过得自信又自由,舒心而坦荡。”


  这份自我认同与自我和解,于Grace来说,迟到了太久。


  好在,它终于来了。


  29岁,变成想要的自己了吗?


  


  没来纽约之前,


  Amy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别人口中的“女强人”。


  Amy小时候的梦想是在29岁之前跟爱自己自己也爱的男朋友结婚,


  生两个宝宝,在家安逸地享受生活。


  为什么一定要是29岁?


  Amy说因为自己的妈妈就是在29岁时结婚生下的她。


  29岁,听起来就是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合适年龄’。


  在国内的top5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Amy顺利的拿到了纽约一所大学的offer。


  专业是奢侈品管理,虽然她是数学专业出身。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为自己做过选择,这次,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领域。”


  但奢侈品与时尚行业并不像想象中的全是blingbling的小星星。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没有像鸡汤写的那样快乐且一帆风顺。


  性格内敛沉稳的Amy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如何让迈出自己的comfort zone。


  学会社交、拓展人脉似乎是时尚行业相当重要的软实力,


  而这个能力,就算是门门成绩A+也教不会的。


  Amy开始硬着头皮尝试跟各种挑剔又势力的人打交道。


  一开始,她甚至特意跑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翻遍知乎Quora,


  为的只是了解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跟同行的人们做elevator speech,


  每次出门与人见面前,她甚至需要先在家一字一句的打好草稿,


  再对着镜子不断纠正自己的表情、发音和手势。


  毕业后,Amy选择留在纽约‘试试’。


  “我想不出比纽约更适合经营时尚品牌的地方。”


  日复一日的练习没有白费,


  Amy朋友圈里的合作伙伴分组人数渐渐多了起来,


  她也开始渐渐不需要打草稿就可以跟第一次谋面的人们中英文无缝转换。


  两三年后,Amy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络时尚平台。


  白天她穿着让脚生疼的高跟鞋,


  像所有纽约客一样走路带风的穿梭在曼哈顿的街街巷巷,


  跟客户和商业伙伴开会打电话吃饭,


  晚上回家缩在床上敷着面膜赶稿赶文案修照片。


  “说什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纽约的每个人都见识凌晨三点的曼哈顿。”


  也有坚持不下去冒出回国乖乖找份稳定工作念头的时候,


  也有搬家搬到崩溃想着’有个男朋友就好了’的时候,


  也有遇到刁钻客户气到抑制不住想脱下高跟鞋狠狠扔到他们脸上的时候,


  可谁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呢?


  不管是在纽约、上海还是北京。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五月。


  五月并没有什么特别,即使是六月飞雪Amy也依然过着她忙碌的日子,


  可今年的五月不同,


  她29岁了。


  Amy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日宴,其实也没有特意隆重,


  只是邀请着邀请着,来的朋友就到了几百号人。


  在朋友的欢呼拥簇下吹灭了生日蜡烛,


  Amy很开心。


  衣着光鲜、事业小有成就、住在曼哈顿中心的高级公寓里,


  Amy是公司里许多后辈心目中的偶像。


  可似乎什么都有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Amy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写在日记里的目标,


  29岁,变成想要的自己了吗?


  是的吧。


  Amy的妈妈每次跟家里的亲戚聚会时都会把女儿自己在纽约打拼出一番成就的励志故事讲个345678遍。


  有个这么努力出息的孩子,是一家人的骄傲。


  但没到末了,


  妈妈还是会不知出于谦虚还是真心地补一句:


  “这个孩子啊,什么都好,要是有个男朋友,就更好了。”


  每次听到这句话,平日能说会道的Amy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笑笑。


  但现在Amy心里拟好了一个给自己的完美答案:


  我把用来谈恋爱的时间花在了努力工作上,才有了现在的事业。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会给你响应。


  因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有得就必定会有失。


  如果小时候的Amy问现在的她,


  为什么要来纽约?还会选择现在的事业吗?


  Amy一定会告诉心中那个小小的自己:


  虽然纽约磨坏了无数双自己喜欢的鞋子,


  但纽约磨砺了她的心。


  


  这颗火热又坚强的心,


  日后将带她去往任何她想去的地方。


  “在这里,我是普通人,可我不普通。”


  


  Olivia最喜欢的美剧是《Gossip Girl》。


  这个既纸醉金迷又狗血烂尾的启蒙剧陪伴了她整个青春期,


  绯闻女孩是她对纽约的最初印象和最初向往。


  中央火车站的穹顶,Met门口前的楼梯,中央公园的喷泉和纽约黄的Taxi,


  似乎身处其中,就会变成偶像剧的女主角。


  但是Olivia明白,电视剧总归是电视剧。


  自己也不是十六七岁每日做梦的小女孩了。


  所以,


  当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外企做了几年后的Olivia得知自己被公司派去纽约分部工作时,


  并没有夸张地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她只是觉得,去纽约工作就可以顺便亲眼看看电视剧中的场景了,


  蛮好。


  当她落地JFK机场时,打开手机对着机舱外拍了一张照,


  上传朋友圈时的配文是:


  “平安抵达纽约,有没有推荐的纽约美食?”


  


  Olivia每天的生活依旧如在国内一样,朝九晚六。


  工作并不轻松,需要应符和处理的事情似乎比在国内的时候还要多,


  每天回到公寓恨不能倒头就睡。


  男朋友在国内,在这里认识的人也基本都是一起来的同事。


  Olivia空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打卡纽约有名的美食。


  从号称打飞的来纽约也要吃的米其林餐厅到隐藏在东村的小居酒屋,


  Olivia每周都会打卡一两家checklist上的餐厅。


  一个寒冷的冬夜,大概是纽约二月大雪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吧,


  Olivia和室友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裹着最厚的羽绒服,


  坐地铁辗转将近一个小时,去打卡了一家日式家庭餐馆的寿喜锅。


  看着氤氲着的锅气和咕噜噜翻滚的肉片和豆腐,


  只是喝了小半瓶温热的sake,


  Olivia却有点醉了,


  “要是以后真的生活在纽约也很不错。”她对室友说。


  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Olivia打算利用年假回国,


  说实在的,在飞机上Olivia兴奋得都都没能睡着,


  因为,终于可以回国了啊。


  身在异国,


  越发想念国内遍地开花的苍蝇馆、快到飞起的淘宝和异地了很久的男友。


  刚回国的那几天,


  Olivia还是开心的,忙着调时差忙着约饭忙着见朋友。


  但当那股新鲜劲儿过去,她突然觉得心里空空的,


  明明之前那么想要回来。


  当年假结束,第二次回到JKF机场时,


  Olivia人生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觉,


  明明在异乡,却有了回家的感觉。


  Olivia想,


  这个城市并不只属于上东区的明星富豪和布鲁克林的rapper及逐梦者,


  这个城市的大多数都是像自己一样的人,


  在世界上最fancy的城市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但是如果换成一个不那么fancy的地方,


  他们却也许无法再心无波澜地甘心于普通。


  今天也许普通,


  但谁知道眼前的这个普通人有一天会不会变成他人口中的逆袭传奇呢?


  似乎只要在这里,就有着无数的可能。


  


  这里足够大,大到可以盛下任何一个人的或现实或渺茫的梦想。


  这里足够小,小到没有人会去Judge你的梦想究竟是现实还是渺茫。




  


  原创: Kelly&Claire 北美留学生日报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7-10 06:38:46 | 只看该作者
替你稍微缩短了一点标题, 方便在主页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20:29 , Processed in 0.0459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