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一个大人物的身后,都站一位伟大的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04:2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母亲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孩子,母亲迅速成长,日益强大,用柔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片坚实的天空。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孔子之母


孔子的母亲叫颜徵在,是他父亲叔梁纥的小妾。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在他年老之时娶了少女颜徵在,生下一子,取名孔丘。


孔丘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颜氏受到大房歧视,连为叔梁纥送殡都不让她去。不久,他们母子就被赶出了家门。


孔母很有志气,带着儿子搬到娘家曲阜去住,并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抚养儿子。据说孔母的父亲是饱学之士,她自幼跟父亲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见识,具有很高的修养。


回到曲阜之后,孔母从她父亲家搬来大量书籍,特意选了一间房子做书房,准备等到孔丘满五岁之后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启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孔丘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


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使孔丘不到十岁已经学完全部启蒙功课。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送到学堂学习)。孔丘十岁时,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


孔母深谙学习的最好导师在于兴趣。由于他们家住的地方与宗府相离不远,所以每到祭礼的时候,她都会想办法让孔丘前往参观。所以,孔丘自小就对祭礼非常熟悉,受此影响,他常常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来模仿祭礼过家家,还模仿着上香、献爵、祭酒、行礼、读祝等。


孔母还让儿子学习周朝的各种礼仪,让他经常观察贵族习礼的活动,培养他从事这种活动的兴趣,以便将来从政治国,辅佐明君。


孔丘十七岁时,孔母因过度操劳早逝,终年不过三十四五岁。在当时,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举动。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孟子之母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之,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这段话讲的是“孟母三迁”的事: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独自抚养幼子。他们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为丧葬跪拜痛哭这样的事,还常常以此为游戏。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把家搬到街上。新家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于是,孟子学会了鞠躬行礼及进退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应该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三字经中有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贪玩习惯。有一天,孟子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他回家时,孟母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剪成两段。然后对孟子说:“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小事,怎能有所作为呢?”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孟子被母亲的行为震撼,从此孜孜不倦,日夜勤学。


孟母在为子择师上有她坚决的主张,亲自寻觅,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当时孔子的孙子子思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孟子十五岁时母亲的鼓励下,由邹城来到了曲阜拜子思为师,正式接受儒学思想的教育。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对左右说:“孟孺子性乐仁义,言称尧舜,世所稀有也。”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五年,学问德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寡母带幼子,常常容易极端,或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孟母教子是很严的,但严而不厉,是她对儿子的教养是充满智慧的,她找到了教育的根源,寻佳境、觅良师、言传身教,使孟子早早就找到了学问的真谛。


胡适之母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十七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的续弦。胡适的父亲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五十出头便离开人世 ,剩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二十三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个人受气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大嫂二嫂跟他母亲年龄相当,她们经常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母亲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胡母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严厉目光,就吓住。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胡母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对胡适来说,母亲既是慈母严父,又是良师益友。胡适三岁前,母亲就让他认字,学了大约有一千字。五岁时,母亲便把胡适送到私塾念书。为了让儿子多读书,家境窘迫的胡母还额外多交学费请老师为胡适讲书。她叮嘱老师教胡适时,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这使得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孩子更扎实。


胡母得知邻人家中有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对此胡适感慨道“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胡适十三岁时,胡母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尽管是年轻守寡带大的儿子,深明事理的胡母送儿子远行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后来,胡适去美国留学,七年间,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


胡适曾经回忆,他留学期间母亲患了重病,她担心自己会一病不起,因此特意照了一张相,收藏了起来。为了不影响儿子在美国读书,她嘱咐家人说:“我若一病不起,不可将此事告诉我的儿子,仍要请人按月写信给他,做出我还活着的样子。待他学成回国时,把我的这张照片给他看,就如同见到我本人一样。”


胡适终究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1918年的11月,胡母在家乡病逝,胡适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的母亲一定是了无遗憾的,她用尽一生培养的儿子从来没让她失望,她付出的所有心血都已经得到回报。儿子功成名就,母亲安然瞑目!


周恩来之母


周恩来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他不到一岁的时候,最小的叔父病重。这位叔父新婚不久,尚无子女。为了给弥留之际的叔父一点安慰,也因为民间的“冲喜”一说,周恩来的父母将他过继给了叔父。


没过多久,叔父去世,周恩来便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当时,陈氏才22岁。陈氏娘家虽然贫寒,但也是书香门第,她自幼熟读诗书,喜欢书画,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并且性格温良,待人诚恳。因为年轻守寡,她谨守妇道,从不出门,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


嗣母陈氏对周恩来要求很严格,四岁起就教他识字,五岁就将周恩来送进私塾。每天黎明就把他叫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识字,教儿歌背唐诗。


陈氏去世前,母子俩几乎一天都没有分开过,她的一言一行对周恩来的性格、学识和修养影响很大。后来,周恩来回忆母亲,曾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激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陈氏在领养周恩来时,还为他请了一位乳母蒋江氏。乳母带给周恩来另一种见识,她让周恩来了解到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蒋江氏告诉周恩来瓜是怎么种出来的,稻谷从播种到变成大米要经过多少程序。她还带周恩来回到自己乡下的家里,让周恩来结交到一些穷苦人家的伙伴,体会到农民耕耘的辛苦。


在乳母身边,周恩来享受着最朴实、无私的母爱。乳母虽没有文化,但她在哺养周恩来的过程中,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行善积德的美德,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他。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也是大家闺秀,在娘家排行十二,颇受父母宠爱。她容貌出众,善于处事和理财。周恩来虽然过继给了叔父,但是跟生母还是住在同一个大宅院里。万氏管家,各种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逢年过节的应酬事项都由她承担,而她做这些事的时候,经常把周恩来带在身边。


耳濡目染,生母的精明干练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对周恩来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从生母身上学到了宽容大度和善良周全,以及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周恩来说:“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我的性格里有她的一部分。”


周恩来何其幸运,生命中遇到这样三位母亲,虽然生母和嗣母在他少年时都因病去世,但是她们所做的一切让周恩来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她们共同铸就了周恩来近乎完美的个性,成就了一代伟人!


电视剧《那时花开月正圆》里周莹在筹建女子学堂时说:“我觉得女子更应该受教育,男子读书只惠及他一人,而女孩都会做母亲,女子受了教育会惠及子女,甚至整个家族。只有女子受教育,家国才有希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孔子、孟子、胡适、周恩来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视孩子的教育,她们凭借自身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养抚育孩子成长,既惠及子女,亦惠及国家。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7:05 , Processed in 0.0674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