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5|回复: 0

唠叨:教育毒药or成功阶梯?(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3 02: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研究发现,中国式父母的唠叨中,子女教育问题是最经常提到的话题。图为今年2月26日,上海市天山第二小学举行“开笔礼”,为一年级学童启蒙教育“破蒙”,老师为学童们点朱砂。中新社


  【侨报记者王伶羽报道】6年前,经历一天一夜撕心裂肺的疼痛后,28岁的陈灿终于成为了一位母亲,当看到女儿妮妮的那一瞬间,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母亲,但孩子瘦小无助的模样,又不禁让她产生了巨大的疑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安稳过好自己的一生吗?


  “想不到,如今我也成了每天‘念佛经’的妈妈,”陈灿无奈摇摇头说道,今年她的女儿即将进入小学,这原本是家里的喜事,但陈灿却烦恼无比,她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向女儿进行说教,从每天记得喝水到尽快确定学习目标,每一样她都希望女儿能做好。


  这样焦虑母亲的形象,陈灿曾在自己母亲身上无数次看到,“很讨厌,很烦,”陈灿说,“但我现在能理解了,因为我也成了这样的母亲,或许这就是中国父母独特的爱吧。”


  焦虑的母亲


  尽管陈灿曾经自认为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们和父母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三观截然不同,应该活得更“酷”,但现在她也只是一个想帮助女儿走好一生的母亲。


  “快,起床了,妮妮,今天要自己穿衣服,不可以穿裙子,外面会下雨,如果你感冒了,妈妈就得送你去叔叔那里打针,那样妈妈和爸爸上班都会迟到,没有钱,以后谁给你买小猪佩奇?”“今天这一瓶水必须要喝完,还有今天说好了,在幼儿园门口不要哭,记得和老师说早安,要懂礼貌,你的杯子是红色的,上面有小鸭子,记住了,不要拿成别的小朋友的杯子……”


  好疲惫,像打仗一样。看着女儿哭丧着脸,被老师拿糖哄着抱进了幼儿园,陈灿终于能舒了一口气。但让她有些伤心的是,自己在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时,原本笑着的女儿突然露出了不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表情——疲惫,还有不耐烦。


  这让陈灿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家人面前一副面孔,在朋友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原因在于,不管自己多大 ,依旧被父母当作小孩。前不久她抱着女儿回娘家,刚迈入家门,她的母亲就冲她一顿嚷,“怎么穿这么少,这种轻飘飘的大衣以后不要买了,中看不中用。”


  她一急,差点要和母亲吵起来,但突然想到,自己也是母亲了,要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当晚回家后,陈灿失眠了。在她的回忆里,父母总是精疲力尽的形象,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都不断要求她做好,好了还要更好。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她,而父亲会为她制定每个学期的计划和目标。


  “因为中国人多,竞争压力大,我刚好又是独生子女,他们把我视为家庭希望,不但要让自己成为赢家,也要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在离开家上大学之前,陈灿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她学习很好,人也乖巧,成了大家口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她心里明白,自己多厌烦父母不断干扰原本属于自己的人生,多渴望远走他乡。


  “我们以后肯定不会成为这样的父母,太low了,要学习西方和孩子做朋友,要坦然面对失望,甚至是绝望,一切负面情绪的源头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在结婚时,陈灿这样对闺蜜说。


  当年,在选择伴侣上没有听从父母的指示,她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母亲第一次当着她的面放声大哭,倾诉这些年的不容易,并指出如果没有她“讨人嫌”的教育,陈灿的人生会更为艰难。


  “因为她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的可不止基因还有教育和思维方式,”陈灿说。这也在她身上应验了。尽管她曾经自认为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们和父母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三观截然不同,应该活得更“酷”。但现在她也是一个想帮助女儿走好一生的母亲。


  


  近年来,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对从小习惯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国留学生来说,如何适应来美后的“散养”生活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之一。图为今年2月2日,来自北京和纽约的小学生在纽约展示他们写的“福”字。 中新社


  唠叨成教育毒药?


  一份研究却显示,父母对他们正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抱有高期望,并经常提醒女儿这一点,是孩子成长为优秀女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式家长在当下已变为被批判的对象。网民在梳理中国父母的特征时,其中之一便是“虽然是轻言细语,但很唠叨,什么都要管”。


  陈灿们的教育方式正在遭遇包括中国教育专家在内的批判。“唠叨是教育毒药,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一定要学会闭嘴,”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还有观点认为,唠叨教育会让孩子把父母视为敌人,而不是亲人。


  大家更推崇向西方学习,和孩子做朋友,让他们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写作业,去哪所大学,和谁谈恋爱。


  在陈灿女儿所在的班级,老师也无数次在开家长会时提出家长要审视自己教育方法,不要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心急,追求所谓的赢家人生。


  但一份研究却显示,父母对他们正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抱有高期望,并经常提醒女儿这一点,是孩子成长为优秀女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女孩的“主要监护者”一般是母亲,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展现出其对女儿的高期望值,孩子们便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其实,很多情况下,即使违背父母意愿,我们也要设法去做自己坚信是最有益的事,但无论我们如何对父母的建议避之不及,仿佛它们都会影响到我们的选择。””研究团队的带头人Ericka G·Rascon·Ramirez博士这样写道。


  换言之,如果你12岁的女儿朝你翻白眼并且还说类似“啊,妈妈,你真的很烦”的话,那在潜意识里,她的真实意思便是“谢谢妈妈的忠言,我会接受它并在今后规范我的言行。”


  陈灿也抱着一样的观点,她与曾经长时间对抗的母亲站在了统一战线上。即使她的女儿开始在她唠叨时捂耳朵、发脾气、甚至是扔玩具。


  “总是有很多人和我说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但我认为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孩子也不同,不是我不相信我女儿,是我觉得至少在她读大学以前,她需要我这样的陪伴,毕竟女孩子要面对的诱惑和陷阱太多了。”


  “我只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里,当她遇到困难时,或者要做错误选择时,我曾经的唠叨都能在她耳旁响起,告诉她这样做不可以。”


  华裔学霸:好成绩离不开父母中国式“唠叨”


  在近日的Eden Park荣誉颁奖仪式上,新西兰华裔学生Henry被评为2017年剑桥国际考试中新西兰最杰出的学生。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Henry Chen表示,“虽然出生在新西兰、接受西式教育,但我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父母的传统中国式 ‘唠叨’。”


  1995年,Henry Chen(陈述韬)的父母从厦门移民新西兰。Henry和双胞胎哥哥Kevin出生在奥克兰。在Henry 3岁的时候,一家人便搬到了Taranaki的Stratford小镇。在那里,父母经营着一家便利店,Henry就在这个小镇长大。


  在Taranaki,Henry就读于教会学院St Joseph小学。由于St Joseph小学涵盖了8年级的课程,所以Henry在Stratford High School 只读了9年级课程。后来,父母为了Henry兄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举家搬回了奥克兰。


  “我父母希望搬到奥克兰顶级校区,这样能够为我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其实,他们在我小时候就想这样做了,但我没有同意。不过上高中后,我自己也意识到必须到一所更有声望的高中读书,否则,我现在也不会在悉尼学习我喜欢的课程。”Henry说。


  现在,Henry已经开启了他在悉尼大学的学习生活。他正在攻读医学双学位,“我想当一名外科医生,或者神经外科医生。”


  “如今回想起来,父母的中式传统教育却对我帮助很大。小时候在家里,我基本上都用普通话与父母交谈。但由于我出生在新西兰,慢慢地我就更习惯讲英语。”Henry说,最开始父母很希望自己说中文,但后来还是更习惯说英语,“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没有中国同学,我也没有任何说中文的朋友。”


  Henry表示,父母都来自很严格的中国式家庭,因此他们也总是希望我努力学习。“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父母强迫我学习,后来我从学习中找到了成功的满足感后,我就非常愿意主动学习。”


  不过,Henry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制定严苛的学习体系,“但他们的教育方法绝对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要求我努力学习,做到最好。”


  “如果没有他们的不断唠叨,我不会意识到,努力学习和坚持不懈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回报。父母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Henry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7 21:15 , Processed in 0.1264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