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62|回复: 3

官媒释放重大政策信号:从今以后不再给予海归特殊照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1 17: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京报

时代不同了,要像重视海归一样重视本土人才,要像激励海归一样激励本土人才。



招聘市场。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文 | 丁永勋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多名来自科学教育界的人大代表,都谈到了本土人才和海归不同等待遇的问题,呼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实现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一视同仁。

给予“海归”人才特殊的待遇和优惠条件,在过去是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回国的一种措施。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吸引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端人才回国。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本土人才与海归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如果继续在观念和标准,客观上对本土人才构成一种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市场的良性发展。

目前,国内外教育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量子科学、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一些领域,国内科研水平已经不比国外差;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甚至开始发挥引领作用。



图/视觉中国


可以说,在不少领域,本土培养的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科研和学术水平并不比很多海归差。对此,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固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冷落了占大多数的本土人才。

当下,在国内不少地方,“人才争夺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与之一脉相承的,就是在教育“上游”加大对人才的培养,而这首先就应加强培养本土人才。只有给予本土人才和海归同等待遇,才能更好地储蓄富足的人才资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随着这些年人才“逆差”的缩小,过去到海外镀镀金就身价倍增的预期,已经越来越淡化了,海归和本土人才,越来越站在一样的起点上。不少海归人才也发现,在国内更能发挥自己所学,更容易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活生生的应用场景,参与到改变十几亿人生活变革中去。如何利用机遇红利吸引人才,同样值得探索。

在当今信息和人员高度流动的形势下,人才流动已经更多地变成市场驱动,这个时候,人才的产出效率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公平上。一句话,要像重视海归一样重视本土人才,要像激励海归一样激励本土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1 2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海歸是在美國找不到工作,不海歸也無處去,根本沒必要高待遇。現在的海歸是在中國考不上正經大學,花錢出國混文憑的,畢業後走投無路,更沒必要給高待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2 08: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金子到处都会发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0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做法相反      苏州做法相反      苏州做法相反

   当年,中国苏州全家居民,在1969年底被迫下放到苏北农村劳动 . 那个时候,全家中很多子女是16岁左右的未成年人, 不少只能入了学校读书. 如今基本都到了退休年龄. 苏州政府竟然把留在大陆的那批子女在苏北的那段时光算作退休工龄计算. 而已经留洋的那批子女却不算作工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8 01:21 , Processed in 0.0448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