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巴,重现“80年代的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14:5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瓦那名牌店吸引了不少当地人。 (邹志鹏 摄)

  【环球时报赴古巴特派记者 邹志鹏】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日前抵达中国访问。53岁的卡内尔今年2月刚晋升为新一届政府“二号人物”,被普遍认为是卡斯特罗的接班人,因此他的这一官方访问也被认为是古巴改革“新一代”对外的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的关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被古巴称为“更新”的改革进程渐入“深水区”:今年1月1日,古巴第一部“综合性税法”的生效为该国50多年“无税时代”画上句号,被视为古巴尝试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事件;近来,古巴废除了公民出境许可制度,宣布参照“市场规律”允许民众以汽车、房屋等实物申请抵押贷款,允许公众自由上网等。但与此同时,“下海”热、“倒爷”、脑体工资倒挂也出现在古巴,令记者恍如回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一些民众也因此显现出各种脆弱心态,这些都令古巴改革遭到挑战。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再次赴古巴采访,亲眼见证正向“深水区”推进的古巴新一轮变革。

  房产热与“下海潮”

  刚到古巴,当地的老朋友奥斯马尼就急切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在哈瓦那西郊的一栋3层小楼最终以14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买家是一个有着法国籍丈夫的古巴妇女。奥斯马尼说:“原来我们的心理价位是20万美元 ……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清楚要再过个几年,哈瓦那的房价肯定还要翻上几番,问题是眼下我们各个都急需用钱。”

  最近一段时期,像奥斯马尼这种急于变卖房产的古巴人正快速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古巴国内至少有10万套住房挂出销售,当地电视台还应观众要求将部分电视时段免费用于帮助民众推介房产。在古巴,此前政府只允许业主置换而非出售房产。由于这一限制政策,古巴全国面临住房短缺的家庭多达60万户。疏解“住房难”,政府推出房产改革新政,包括允许民众购房,2月21日,古巴又宣布参照“市场规律”允许民众以房屋等实物申请抵押贷款。

  记者采访期间明显感受到哈瓦那楼市的“汹涌热潮”。漫步哈瓦那大街小巷,便能迅速发现原先“一尘不染”的街道两旁时不时能看到窗口挂有“房屋出售”字样的告示板,一些小区还能找到简易的房产传单。在繁华喧嚣的老城区边缘,数百人一大清早就举着写满房屋信息的告示牌聚集到普拉多大道两边的树下,形形色色的潜在买主和卖家一接头便开始就房屋价格展开漫长的“拉锯战”,场面甚是热闹。

  不过,在古巴,房地产的“热度”不如另一个词的“热度”高,这就是“下海”。许多卖房的人也是为了筹一笔资金用来“下海”。在哈瓦那老城区曼里克街,40岁出头的里纳尔经营着一家专业维修通讯器材的“手机诊所”。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对记者说,“手机刷屏收费10—40美元不等,iPhone4解锁一口价120美元……”自古巴手机买卖放开限制以来,古巴的手机用户从25万猛增至130万。由于大量从海外“辗转”得来的手机需要修理或解锁,这让里纳尔早早嗅到了商机,他毅然辞去国有部门的工作,向政府申领个体营业执照开办了这家“手机诊所”。里纳尔咧着大嘴侃侃而谈,“我这个小店每月交税85美元,税费很高,但我还是有钱挣。”他一边抱怨一边笑着说:“还是下海油水多!”

  哈瓦那大学学者埃尔内斯切向记者坦言,以前古巴人上班只要露一脸就能顺理成章地领取工资,但现在不努力工作就有失业风险;以前个体户游离于偷偷摸摸与合法之间,但现在可光明正大地发挥聪明才智为未来闯出一片天。“在当下古巴,这是最大的进步!”   

  脆弱心态考验改革

  在迅速前行的“变革列车”上,古巴民众经受着转型带来的考验。《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时时感受到普通民众的迷惑和不解。在哈瓦那新区25街,餐厅小老板科拉多指着“遍地开花”的小店铺不无忧虑地说,“生意难做啊,十几家店面抢生意,一些店面没开张几天就得关门,但很快又会出现很多新店。”

  据统计,古巴的个体餐厅在短短2年内由几家迅猛增至1600多家,其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环球时报》记者在一家名为“堂·帕尼诺”咖啡店门口瞟了一眼价格牌,一个牛肉汉堡要1.2美元、汽水0.7美元。换句话说,一名顾客在此吃顿快餐要1.9美元,是平均工资18美元的古巴人3天的薪水。不少学者质疑,在民众购买力有限的情况下,古巴经济弹簧还能扛得住多少个体户呢?

  对于如何营销产品和服务,刚“下海”的新一代古巴人“雾里看花”,让他们更迷惑的是收入的不平衡。“要说委屈,主治医生这种‘高级职位’一个月只挣到25美元……”外科医生卡萨斯对眼前的工资改革进度太慢大发牢骚。他告诉记者,现在大学教授出于生计不得不在外兼职,退休人员“钱不够花”要选择晚退……不少人都是“三头六臂”干着好几份工,不少人瞄准了来钱最快的行当——“倒爷”。在古巴,个体户一般通过国外的亲戚朋友寄送包裹进货,由此滋生了乘定期航班往返于古美两国帮人捎带包裹并收取费用的“倒爷”,当地人称他们为“骡子”。这种行当极大助长了古巴“微型店铺”的火爆。在网络不发达的古巴,网购已因此“大行其道”。据说一些古巴人连购买一瓶消毒灵都是在键盘上敲几下,过不了几天快递就会漂洋过海“送货上门”。据统计,去年一年,通过迈阿密直航哈瓦那的定期航班捎带的各类包裹价值达25亿美元。

  收入不平衡是问题,花钱不平衡更让不少人难受。漫步哈瓦那“旧广场区”,修葺一新的高级酒吧和精品店门前人头攒动。《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几家出售豪华箱包和精密手表的品牌商店,发现这里的价格和欧洲不相上下,“普通”服饰标价大多在300美元以上。英国Polo品牌店营业员对记者说,他们的主要顾客群是慷慨的古巴人,欧洲人没必要到这里来购买自己国家的名牌。

  在哈瓦那大街小巷,有关“革命”的宣传海报和卡斯特罗的画像变得少见了。在哈瓦那各大影院,每周都有4部外国电影滚动上映,古巴人只要花上1个土比索(约合0.04美元)就可以轻松观赏到外国电影,其中好莱坞电影最受欢迎。受惠于从学龄前到大学博士的免费教育,古巴青年人以前都较有文化范儿,充满理想。不过,现在的青年时兴身上文着各式图案,身着名牌T恤和紧身牛仔裤,这些被当地网络称为“Y一族”的时髦一代时常呼朋引伴,或甩上20美元门票进入“音乐之家”等高级歌厅通宵达旦,或到野外尽情High到天亮。对他们来说,时尚、电影、音乐远比枯燥的政治更具吸引力。

  当地学者称,随着经济渐趋自由化,古巴人一方面要正视市场“剪刀”逐步拉开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以前“从襁褓到坟墓的大包干福利”使人们养成脆弱的岛国心态,挫败感和不满情绪也容易滋生。在国际社会边缘游离了数十年,古巴人正努力打破孤立、寻找主流中的一席之地,而一条无形的鸿沟也正悄然划开上一代人的需求和下一代人的欲望,这无疑在一个强调人人平等的国度中成了一种终极考验。哈瓦那大学社会学家梅伦德斯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时代的不同让年轻人书写着人生的不同境遇,铸造了多元化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无可厚非。但在追求与守成之间,古巴人必须探寻出一种平衡。

  古巴变革走到“十字路口”

  眼下,古巴经济依旧处于虚弱的“十字路口”。古巴社会主义“更新”的物质支持依然不足,过百亿美元的外债还一度使得一些变革项目中断。特别是自今年3月初委内瑞拉前总统、“反美斗士”查韦斯突然病故后,离开委内瑞拉的石油援助,古巴的经济和改革进程备受考验。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古巴学者认为,在查韦斯用石油慷慨帮助了十几年之后,古巴突然发现,未能真正实现经济独立的国家随时可能处于孤立无援状态。尽管眼下查韦斯的“接班人”马杜罗以微弱优势赢得总统一职,但他没有查韦斯那般掌控本国错综复杂政治形势的能力,随着后查韦斯时代来临,古巴改革进程和对外交往也应变化。

  今年2月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造访古巴受到了高规格接待,俄承诺将免除古巴欠下的300亿美元债务,并提出向古巴提供援助以助其经济改革。5月,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访问巴西,巴西承诺扩大对古巴首个“发展特区”马列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本月17日,古巴新一届政府“二号人物”卡内尔开始其当选后的首度访华,外媒纷纷解读古巴未来的“改革继承人”将更加看重与中国的传统关系,以加速本国经济多元化。

  许多古巴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几乎一致认为,查韦斯突然离世,从另一方面看,很可能将推动古巴加速经济开放进程。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不断扩大对古投资贸易和支持,古巴正从“友好国家”的改革中汲取营养,其改革转型面临机遇。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5:37 , Processed in 0.0399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