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9|回复: 0

古人的“创意发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2 08: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与传统





你知道吗?在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中,除了我们脑海中经常出现的传统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创客”的各种神奇发明也能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完这篇,你会发现:中国“文明古国”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

【红衣罗汉的“人字拖”】


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幅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菩提树下,一罗汉穿着红色袈裟,盘膝而坐,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作“说法接引”姿态。设色大胆地使用了红配绿,色重而不俗,整体和谐、典雅。注意看罗汉下方,赫然有一双人字拖,和我们穿的人字拖一模一样!



人字拖也不是黑色不是蓝色,而是与罗汉的袈裟统一的红色,这种良好的穿搭品味,今天的许多直男都学不来。

  

【东汉人的“烧烤炉”】


东汉釉陶烧烤炉


考古专家曾在鲁南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刻有烤肉串的画像石,这些庖厨图反映出1800年前鲁南民间饮食风俗。经研究发现这两幅画中所见的人物形象皆汉人,他们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



没错,这是个周朝的铁板烧架子。那会儿生铁冶炼的技术还不纯熟,上图这玩意儿还是青铜做的,就叫它铜板烧吧。其实学名叫“云纹铜禁”,说是烧烤用的,但从其工艺的精细度来看,更多是作为礼器使用。


西汉的皇家御用的炙炉


在古代,烧烤叫做“炙肉”,所谓“残羹冷炙”,说的就是这个冷掉的烤肉。


【先秦人的“蒸煮三件套”】


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


甗(汉语拼音:yǎn,粤音“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真是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


【古人“潜水装备”】



看看他们的装备:有氧气罩有潜水服,高科技啊!《天工开物》,里面有记载:“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适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毯急覆之,缓则寒栗死。宋朝李招讨设法以铁为构,最后木柱扳口,两角坠石,用麻绳作兜如囊状,绳系舶两旁,乘风扬帆而兜取之。然亦有漂溺之患。”


【汉代的“计程车”】



这个是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含金量高了,简直就是古代的出租车。据载,计里鼓车每向前走一里,车上的木人就会敲一下鼓,每走十里敲一下钟。故名“记里鼓车”。


【诸葛亮的弓箭】


诸葛连弩


诸葛亮制作了一种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汉末魏朝大发明家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十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这种机械连续发射的弩弓,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的机关枪了。


【明代坦克】



因为找不到文物的所以用了张剧照。这个“坦克”也就是戚继光在蓟州造的偏厢车。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 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明代的地雷


兵器类的还有出土的明代地雷,谁说古代打仗只拼刀剑?


【汉代的“透光镜”】


汉朝透光镜


中国西汉时期发明的魔镜“见日之光”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在宋代(公元1000年左右)即已失传。


透光镜乍看上去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但若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就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


然而大多数人知道,青铜是不透光的,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


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直到近20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才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这个铜镜在有铭文和图案处非常厚,无铭文处比较薄。因为厚薄不均匀,造成铜镜产生铸造应力,并且在磨镜时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厚处曲率小,薄处曲率大。因差异十分小,仅几微米,肉眼根本没有办法察觉。


【北宋时期的“天文台”】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了水运仪象台。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汉朝“节能环保灯”】



此物设计精巧,颇有科技含量,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妙!


【“熏香球”“暖宝宝”二合一】


陕西西安出土的鎏金镂空花鸟球形银香炉


熏香是古代达官贵人享受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不过,这种熏香球里里外外有好几层,不仅可以熏香,也可做手炉取暖,把熏香放在里层的小碗里,不论这个球怎么滚,双手怎么动,里面的熏香或者碳火都不会掉出来。



现代物理学认为,要使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是采用支点悬挂,香炉就用了这种现代机械的陀螺仪结构,要比西方达芬奇类似的发明早了一千年。


【帝王的“收纳盒”】


乾隆款雕漆百什件匣,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乾隆的雕漆百什件匣,通体以剔红装饰,花纹精美繁复,散发着富贵大气的皇家风范。这百什匣凭借精巧的空间设计,箱中套盒,盒中安屉,屉中分格,每格盛放书画、器物等珍玩。这样的一箱或一匣中,少者可纳入数件、十数件,多者达到上百件。


仔细看这一个个小格子,你会想到什么?完全就是我们的收纳盒呀~我们的收纳盒可能就放些化妆品、数据线之类的杂物,人家的收纳盒收藏的却都是钱汝诚临《赵孟頫诗帖》册、乾隆帝御笔《题浴马图诗》卷等三十馀件珍玩,均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宝贝。


【南宋时期的牛皮球靴】



这双出土的南宋球靴是用牛皮制成的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防滑鞋异曲同工啊!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战国时期皮鞜履


千万别以为皮鞋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穿上了皮鞋。这双战国时期的“皮鞜履”,憨憨而舒适的样子,难道不像白领精英必备的豆豆鞋?资料考证,战国之后皮靴盛行了两千年,隋唐宋元明几乎代代皆穿用,直到清朝才改为布制靴子。


【古时的“高尔夫球”】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



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这大概就是现代的高尔夫球雏形了。


【南宋时期的“足球”】



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南宋时期,宋代的球员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相当于今天的中超联赛。球员们团体,叫做“齐云社”,是专门的蹴鞠组织,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可是直到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才在英国诞生。


【古时的“下水管道”】


秦朝下水管道,这时的秦朝还未统一六国


曾经有人在网上晒出了伦敦150年前建设的下水道系统,至今依然运转良好的超级下水道被赞为良心工程。其实,不必膜拜别人,看看中国古代创客的智慧结晶——西安西郊出土的秦朝下水管道。


殷墟出土的陶制地下水道水管,三通结构还可以互相自由连接


没有最早,只有更早。距今3300多年的安阳殷墟发现的二十多组陶制地下管道。


位于安徽淮南寿县的水关月坝


另外,北宋时期建设的福寿沟与明朝万历年间的月坝,当中巧妙的设计丝毫不输给伦敦。寿县古称寿春,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了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



月坝不仅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而且数百年后的今天还能用。在月坝中有一个T形的大木头塞子,这是月坝设计的一个关键所在,在洪水来袭时大水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防止洪水倒灌。



位于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也是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经典之作。



北宋时期的知州刘彝设计的这条排水系统,可以让水自然流泻到江中。最神奇的是,江水暴涨泛滥,也不会倒灌入城,因为他还设计了一个配件——福寿沟的小金门。这种金门有十多个,在城内排水的时候,小金门会被推开,让污水倾泻入江。江水上涨时,又会把它关得死死的,再加上坚固的城墙,一点水都漏不进去。


【楚国人的“座便器”】



上厕所时用的座便器,是外国人发明的?楚国人早就用上了!


安吉县天子湖工业园楚国墓葬发掘出了一件腐蚀严重的木制漆器。考古人员经过仔细的还原与研究,最后制作出了一张还原图,发现原来是一个坐便器——马桶的祖宗。


更多古人“创意发明”



【游标卡尺】


东汉,铜卡尺,扬州博物馆


【分格餐盘】


越窑方格盒,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牙刷】


牙刷,内蒙赤峰辽国墓葬出土


【熨斗】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明朝手表】


三合土里挖出的陪葬物,有个像手表一样的戒指,但是这个墓是明朝的一个王爷的……


【唐朝发网】


唉!想当年真的就是中国引领潮流啊!


【唐朝提包】


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啧啧,我们的祖先真的引领了几千年的时尚啊,太有才了!


【冰箱】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釜。


【战国水晶杯】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


【隋朝背带裙】



最惊艳的,则是春秋时期的这件青铜盘。青铜器具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乍一看这盘子,和我们并没有几毛钱关系。


春秋早期,子仲姜盘,上海博物馆藏


再凑近些,看见盘子里凸起的小浮雕了吗,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连动物身上的鳞片都非常精细。



再仔细想想,在容器底部装上萌萌的小动物,这个创意有没有似曾相识?



有趣的设计不只这一处,在青铜盘的边缘,还趴着小龙呢,像不像最近流行的杯沿萌物?



我们21世纪的“创意”设计,两千年前的古人已经早早玩过啦。更高能的是,这件盘子里的每个圆雕动物,都能原地作平面360度的旋转!将水注入盘子里,就能看见鱼禽走兽游弋其间,可惜博物馆不会真的放水给人看。



看完以上这些“创意发明”后,你会发现古代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平淡枯燥,古人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迂腐。他们的生活物件,也充满着创意设计,甚至比我们的脑洞更大更逆天。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文物里处处都是高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6 10:42 , Processed in 0.0455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