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祺瑞在辛亥革命中的“逼宫”壮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9: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言论史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几经战和,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的北洋系达成了和平统一、清廷退位,袁世凯为总统的协议。

下一步,就是如何软硬兼施,让大清皇室下台了。袁世凯玩出一系列逼宫游戏。



枭雄袁世凯

大清帝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心要捍卫大清社稷的少壮亲贵们岂能坐视?他们怒火中烧,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散发传单,痛骂袁世凯是乱臣贼子。旗兵贵胄组成的北洋陆军第一镇更是扬言,只要隆裕太后一退位,他们就举兵讨伐袁世凯。还有人说,他们早已在袁世凯家附近埋了炸弹,随时准备除掉这个乱臣贼子。民政部大臣桂春甚至说:为了报复南方汉人对满人的屠杀,京城的满族警察和贵胄学堂的学生已经做好准备,将对京城汉人进行报复性仇杀。远在西安的陕甘总督升允此时已经通电全国,说他已经组织好勤王军队,随时准备兵发北京。从皇太极时代开始,满洲贵族就和蒙古各部结成了联姻同盟,满蒙两族可以说是亲如一家,此时满清的江山要被人篡夺了,蒙古王公也是痛如己痛!在京的蒙古王公纷纷离京,返回自己的部落,准备起兵勤王。

此时的北京城,正被一股可怕的阴影笼罩着,暴动随时都会发生。



陕甘总督升允

局势就这样僵持下去吗?难道真的要听凭这些冥顽不化的王公贵族胡闹吗?真的要血流京城,生灵涂炭吗?此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说话,给满清朝廷一个有威慑力的警告!这个人必须是手握重兵,足以震慑天下的人!段祺瑞自然是不二人选!

主张和平实现国体转型的各方力量,此时也都瞩望段祺瑞,希望这位北洋骄将能够登高一呼,迫使清廷自动下台。



段祺瑞

在这场多方参与的逼宫大戏中,段祺瑞终于登场了。1月23日,大清前敌统帅、湖广总督兼第一军军统突然从前线发了一封电报给北京朝廷。电文大体如此:

昨夜四镇参谋忽电传来,谓施统带云:“二营目兵鼓噪特甚,······一三营亦有沾染。”今晨陈统制来,······据称:“该标目兵已与革军勾通,约今夜叛去。四镇亦有,云云。”侧闻共和思想,近来将领颇有勃勃不可遏之势,征之今日事,益信其然。但瑞职任所在······惟有尽其力之所有,成败利钝未敢料也!

段祺瑞的这封电报写的很高明,一方面说清楚了前线部队官兵心向共和,与革命党暗中密谋,军心不稳;另一方面,自己又表现出会恪尽职守,但是“成败利钝未敢料也”,意思就是说军心稳不稳不是我说了算的,能不能稳住部队,我段某人心里也没底的。

这是段祺瑞在这场变局中的第一个公开政见,说话也还算客气,对满清朝廷也颇讲策略。第二日,也是1月24日,朝廷发布谕旨,告诫全国军民不要轻信浮言,更不能转相煽惑,要相信政府,要维护地方秩序。这也算是对段祺瑞所言军心动摇之事的一种回应,但是丝毫没有对共和诉求作出回应。1月25日,段祺瑞再次致电内阁,公开指责朝廷中的强硬派王公,尤其是载泽和溥伟:

恭读上月初九日懿旨,政体付诸公决。以现在人民趋向,何待再卜。不禁涕泣之久。迩来各将领不时来言,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已与各路将领熟商,始则责以大义,令其镇静,而竟刺刺不休,退有后言。昨闻恭王、泽公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要求代奏。各路将领亦来领衔。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拟即联衔陈情代奏。

段祺瑞的这封电报,亮出了硬牌,现在不仅仅是基层官兵要共和的问题,而是北洋军各路将领要共和。如果朝廷压制这种诉求,北洋各路将领就要暴动,要是敷衍塞责,北洋军就会全线溃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还和朝廷放出话来,不久段某就要和前方将领一起联衔陈奏了。



段祺瑞的电报引起了朝廷的恐惧,徐世昌、袁世凯、冯国璋及陆军部大臣王士珍等第二天立即联衔电复,劝说段祺瑞谨慎行事,不要轻举妄动 他们指出:

忠君爱国,天下大义服从用命,军人大道道义不存,秩序必乱不为南军所俘,便为乱军所胁,利害昭著,万勿误岐 我辈同泽有年,敢不忠告,务望剀切劝解,切勿轻举妄动联奏一层,尤不可发,亦不能代奏我军名誉,卓著环球,此等举动,玷辱无余,倘渔人乘此牟利,大局益不可保务望转饬诸将三思。

发这封劝阻电报的四人是北洋系最顶层的四位大佬,他们说这话不过是故作姿态,段祺瑞也没当回事儿。就在四大佬联名电报发出的同一天,段祺瑞所言的联衔通电发布。

1月26日,以大清湖广总督会办剿抚事宜、第一军军统段祺瑞领衔,北洋军统兵将领五十人,兵士四十余万人联名要求清廷宣布共和的通电发布出来了,电文洋洋千余言,语气咄咄逼人,请朝廷赶紧下旨,实行共和政体。这封电报直接指责恭亲王溥伟和辅国公载泽等几个亲贵是阻挠共和的障碍,段将军要求朝廷早点“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这封电报可以说是清廷下台的催命符,是段祺瑞手下一号智囊军师徐树铮之手笔,由段祺瑞分别通知各将领同意后列名。最初42人,最后增至50人。很多北洋系的著名将领都名列其中,比如什么姜桂题、张勋、段芝贵、倪嗣冲、曹锟、勒云鹏等人。不过在这50人中,唯独没有北洋名将冯国璋。大概是因为冯国璋攻下汉阳后,清廷封他为二等男爵,同时他又是禁卫军统领,所以没有参加这次列名通电。冯国璋这个人素来与满洲权贵交情颇深,内心对大清朝是忠贞的,清廷逊位虽说是大势所趋,但终究不是在情感上容易接受的。



冯国璋


段祺瑞的这封通电不啻是北洋系将士对清廷的宣战书,军心动摇,将领离心,据说这封电报送达内阁之时,“人人变色,无敢有异词”,五十名将军、四十余万将士,这岂能不令朝廷胆寒?段祺瑞的通电将清廷逼到了一个死角。打吧,那些八旗子弟早就被长期执政的优越环境给腐化掉了,早已没有祖宗的英气和智慧,王公贵族除了吃喝玩乐,没有几个懂政治懂军事,更没有几个能够上马提枪为皇上卖命的。一个存在了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这么一个庞大帝国的当家人,隆裕皇太后大约不是因为幼主太小,估计连死的心都有。两百多年的统治怎么就养了这些无用的人呢,怎么突然发现稍微能干的大臣都是汉人呢?可惜这一切觉醒都来得太晚了,大清国的终结只剩下一个程序了。

就在段祺瑞这封催命符发布的同一天晚上,北京城里发生了一件让王公亲贵们心惊胆寒的事情。强硬派王公的代表人物、军谘府军谘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成重伤。第三天,良弼暴死,死因蹊跷。

段祺瑞的催命电报和良弼遇刺竟然发生在同一天,这一来让清廷万分震动:一方面显示革命党人在北京皇城内外已满布党羽,可以为所欲为;一方面握有兵权的北洋军将领已向清廷敲了丧钟,奏了哀乐。



良弼,皇室中的佼佼者

大清王朝开创不易,结束也不易。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满洲权贵还想做最后的挣扎。2月1日,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提出采取虚君共和政体,就是君主还保存下来,但仅仅是个象征,绝对不干预政事。如果倒退十年,这个做法肯定会令万民拥戴,而今真的太迟了!虚君共和,不但南方不答应,北洋军都不会同意,爱新觉罗家族必须谢幕!万般无奈,隆裕太后只好做出了皇帝退位,实行共和的决定。

1912年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让他与南方协商清廷退位的条件。大清向南方,也向北洋投降了!

段祺瑞决定向清廷发动更有冲击力的进攻,2月5日,段祺瑞、王占元、何丰林、李纯、王金铸、鲍贵卿、李厚基、马继增、周符麟九位前线北洋将领联名给大清内阁发了一封电报,这是段祺瑞挑头逼宫的第二封电报了,这回目标直指一些王公亲贵,措词更为激烈电报是这样说的:

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致因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颖州则沦陷于革军,徐州则小胜而大败;革舰由奉天中立地登岸,日人则许之;登州黄县独立之影响,蔓延于全鲁;而且京津两地,暗杀之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即生,是陷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此皆二三王公之咎也。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难发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允,祖宗有知,能不痛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困兵燹冻饿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挥泪登车,昧死上达。请代奏。

段祺瑞的这封电报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清廷如果在磨磨蹭蹭,不愿下台,那段大帅只好带兵进京,和这帮王爷们好好比划比划了。2月10日,段祺瑞更把司令部迁到保定,作出进军北京的姿态。紫禁城已在段大帅的炮口之下!



北洋军雄赳赳

段祺瑞的攻势加快了清廷下台的步伐,几经讨价还价,袁世凯和王公亲贵们在退位条件上达成了一致。接着,老袁又和南方沟通了一下皇帝退位的优待问题,只要满清肯退位,这些问题都很快解决了。

2月12日,清隆裕太后率同清帝宣统退位,其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皇帝退位了,满清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至宣统退位,共计297年;自顺治入主中原,至宣统退位,则为268年。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拉开了满清王朝覆灭的序幕。在这鼎革之际,段祺瑞作为统领重兵的北洋大将,他明察时势,深明大义,先是出手安抚北方,再是接替冯国璋,出任第一军军统,结束南北大规模冲突。最后,更是三发通电,逼迫清廷退位,避免了大规模的内战,使得中国免遭分崩离析的厄运。段祺瑞实乃民国创立之头号功臣!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10:28 , Processed in 0.0401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