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慰年:举国经济体制的迷津与出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07:28: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主体经济是农村集体经济和城市国有经济,包括城市部分集体经济和少量个体经济。1956年完成的人民公社化,实现了农村的土地国有制;1982年宪法,又进一步将城市土地彻底国有化。中国建立了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土地国有制。
   中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国有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城市,开始也未触及国有土地制度。1993年11月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才真正从结构上瓦解中国固有的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土地国有制。
   分税制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确立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将水中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收和管理。
   分税制启动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土地财政的实质,是国有土地制度下国有土地所有权与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权的分离。这是形式上国有、实际上地方政府所有,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双极土地制度”。中国从哪个时候开始,进入政治上中央集权、经济上地方分权,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分离,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联邦时代”。
   在分税制的新税制下,中央政府通过小进大出的国际贸易加入全球化的经济大舞台,央行获取外汇收入,以人民币支付出口企业;同时,中央政府也通过央企直接介入经济,垄断石油、电力、通讯、铁路等关键行业,与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争利;地方政府则通过分税制开启土地财政大门,直接介入地方经济,并利用分税制和双极土地制度,通过土地财政急剧扩大经济实力。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举国经济体制”。
   不断增长的中央外汇收入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结合,造成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秘诀在于城市国有土地资本化、金融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化并受地方土地财政裹挟被纳入城市化、资本化、金融化轨道,二者结合,造成2二十多年的经济持续发展。
   由于中央与地方法律权限模糊不清,分税制把国家和地方政府置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权限混淆的状态。分税制的首创者吴敬琏认为,分税制实行上没有清晰的前提,没有划分清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分配。这两项本应清楚界定的法权,都被刻意地回避了。
   分税制从经济结构上开启中央和地方事权和税权的分离。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税权的权限没有清晰的法律界定,造成中央政府利用外贸出口迅速赚取外汇,地方政府则利用土地财政迅速坐大,催生出中央层面的货币泡沫和地方层面的房地产泡沫和开发区泡沫。
   目前中国的泡沫经济问题,源于半国家主义的政治体制与半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主导半市场经济的“政府-经济共同体”的“举国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正是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介入经济的举国经济体制;目前的经济乱象,也是源于这个经济体制。
   半国家主义与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国家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大形势下结合的产物,这种国家取向的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而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哈耶克的陈述中,被称为典型“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结合体”。哈耶克的这种论断,自然不为中国主流学者接受。不过,主流学界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变革,尚没有充分认识,因而无法建构一套可以清晰了解中国现状并能够前瞻性预测未来的理论体系。
   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形态是一个政治经济矛盾的综合体。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府主导经济,土地国有,资本流通和人民巨大的财富欲望,把中国带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没有办法解释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像一个魔幻的泡沫,因为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被越吹越大。
   在国际市场出现衰退的时候,这种制度没有成熟的国内市场的支撑,只有凭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经济泡沫、货币泡沫不可避免;政府-经济共同体的举国经济体制,使得泡沫的外表具有纯粹市场经济所不具有的弹性和刚性,政府与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泡沫破裂将会惊心动魄。
   目前中国的主流学者全面肯定举国经济体制,而不总结其得失。半资本主义是不是更有效的资本主义,要从历史的、未来的角度看。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是国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变体,它会不会超越传统的资本主义,成为一种更新的、更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回到国家主义的老路。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会把中国带到什么境地,是值得思考的严肃的问题。
   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地方政府使用权的两极土地制度,是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和地租的收取者,出于财政利益的需求,大兴土地财政,固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也同时带来不受制约的政府官员迅速被财富腐化的政治问题和社会贫富急剧分化的社会问题。
   黄生认为,“目前的国有企业经济,已经完全丧失了活力,已经找不到任何的出路了。中国继续发展国有经济,那么经济一定没有任何前途。国有经济只能靠垄断才能生存,而垄断一旦遇到产能过剩,那么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东北告急,中国告急!》)
   一些学者,把中国的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归类为当年把美国带出大萧条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些学者把一度美国采用的凯恩斯理论的资本主义归入国家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它跟中国的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有何异同?只有通过横向对比,通过差异性比较,才能找到二者之间的本质不同。建立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战前德日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国家资本主义强调国家直接介入经济,经济基础不是私人所有制而是国家所有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对社会经济实行调控,以减少贫富分化、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
国家资本主义,得益于举国体制,促进经济短时期迅速超过传统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而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国家资本主义甚至通过领土和资源扩张的方式扩大经济发展,走上对外侵略道路。张建刚认为,由国家垄断的集权资本主义是对人类文明具有潜在威胁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及其发展状况》)如果说传统资本主义因贫富严重分化造成人力资源萎缩、经济无以为继,国家资本主义则因经济过渡膨胀造成资源透支,经济也无以为继。两者都不能维持内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市场繁荣的时候,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制度可以借着国际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借助重商主义,到国际市场获利,并借助国家金融管制,将外汇放在中央银行的蓄水池,而不用于孵育国内自由市场经济,使国民真正富裕起来。这种经济模式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或“半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不是建立在自由经济和私有财产的基础上,是一条不可持续的经济道路。同时,由于政治与经济深层结构的冲突、新的经济细胞与原来政治组织的冲突,必然发生内生型的制度不兼容问题。
   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也是内部矛盾生长的过程。矛盾就是裂缝。这个裂缝,有社会的断裂,上层领导精英和下层民众断裂;有经济的断裂,国有企业与民有企业的断裂;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与普世价值的断裂;政治的断裂,左中右三股力量互不相让。目前中国出现的普世价值派和毛左派的意识形态分裂,就是源于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前者是毛左的土壤,后者是普世价值派的根源。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断裂不修理,会造成无法弥合的社会族群的分裂。
   概言之,中国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分税制,进一步解构建立在单极土地制度基础上的国有工业和在集体所有制名义下的国有农业。通过分税制改革,中国土地制度完成转型,变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双极土地制度;形成在双极土地制度基础上的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举国经济体制。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以这种举国经济体制,跟有着几个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博弈,演出最不可思议的一场经济大戏。
   举国经济体制的道路,既是捷径,也是迷津。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举国经济体制固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货币泡沫、房地产泡沫和开发区泡沫,带来财富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双极土地制度开启了彻底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结构的“基因改造工程”,也给中国的未来带来极大的政治风险和变数;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如何继续扩大这个工程,通过改革找到社会和政治改造的路径,而不是被急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所压垮,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本文摘自《半资本主义与中国的未来》一书)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29 19:06:33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才是评判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3:19 , Processed in 0.0525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