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孩教育,怎样性价比才最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5: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认为教育孩子,无论是用钱也好、不用钱也罢,都用从教育的思想观念着手:

  1.焦虑正在教育中蔓延:

  十年前,我父亲就对我说:“你们这一代,比下一代又要差上很多。你看,这一代的人,才读小学一年级就排满了,哪怕是暑假,早上六点钟就把小孩打醒来,早上来我这里学围棋,下午奥数,晚上英语,一点都没浪费。”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了一下一个搞教育的朋友,发现如今十年过去了,家长依旧没变样,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不管小孩喜欢不喜欢,先学了一大堆再说。而当初发奋学各种技能的小朋友,也没有比现在的过得更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教中学大专就能教了,现在突然发现,研究生都挤破脑袋想进中学,当初拼命学的东西、考的证书,在社会中根本用不到。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资源在于你的稀缺性,而不在于你掌握的多少,在此不细谈。

  焦虑正在整个社会中蔓延:厨师们为了最短时间内做好一个菜不断往食物里添加各种调味剂,医生还没等病人屁股坐热就赶着走,现在轮到教育了,恨不得让小孩子一下子学遍天下所有神功。

  我们的家长思维里,有两个是永恒的主题:一个是“急”,一个是“贪”。这种情绪不仅仅在任何行业中都到处在蔓延,还在教育当中:“再不学XX就迟了,别让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是急,实际上很多所谓“起跑线”都是商家自己划的,恨不得在肚子里就开始学习了。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落后于人,什么都比别人强,一下子先来四个,再不济,想想,至少也可以左右大脑一同开发,比什么都学要强吧?这个是“贪”。

  事实上,哪怕是大人,你能够做好一样都已经不错了,又何况于小孩子?你不可能要求他既是文学家又是音乐家,既是数学天才还是跆拳道高手。先切掉一些不必要的,就能省下很多钱了。

  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学,哪怕是他样样都喜欢、样样都想学,也要告诉他:有取有舍,这才能做到有所收获,否则就什么都得不到。这样一下来,实际上大部分钱都省了。

  2. 只为看得到的东西买单,看不到的东西不愿意买单。

  我小时候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愿意为小孩看得见摸得着的零食,不愿意买书。甚至有些家长还说“不买工具书以外的书”、“不买课外书”、“闲杂书等一律买盗版”等等奇葩的言论。愿意买游戏机,不愿意买游戏。(以前花几百买个任天堂红白机,只买一张卡带,只能拿着跟人换着玩)愿意花钱吃饭喝水,不愿意花钱来一场亲子互动。

  甚至同样的类品中会出现这种情况,朋友在面临家长咨询时,家长因为时间问题跟小孩报不了某知名学校的班,朋友建议他报网上像“哒哒英语”一样欧美外教一对一的网络课程。家长的回答是:“网上的东西摸不到看不着,靠不住。”最后报了一个三流的学习小班,跟着老师学语法去了……

  实际上,虚拟体验在给人的幸福感上不仅不比实体物品差,而且更好。美国进行过一项成年人的调查,调查他们购物的花费是多少,包括买冰箱和租房,以及买酒和艺术品。当研究院把这些消费与幸福联系在一起时,只有一项关联。不是冰箱也不是酒,这些实物,而是研究员自定义的“休闲”的体验类产品:旅游、电影、体育赛事、健身等。在休闲项目上花更多钱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更高。(结论摘自《花钱带来的幸福感》一书)

  就我个人而言,课外书籍,这些家长和老师统统反对、视作洪水猛兽的东西,少时带给我的快乐,简直是成吨的。至今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仍然是儿时看的充满想象力的机器猫大长篇《大雄和云上王国》、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系列》、以及后来看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一本书的价值,都浓缩了很多人一生的精华,而我们花在上面的几十块钱,相对于这些经验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般人从小到大买的书,一万块钱都不到不了。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书都不一样,带来的快乐也不一样,像我现在再看《机器猫》、郑渊洁之类的,就再没有意思了,这个钱真没啥好省的。

  建议实在舍不得买书的家长可以考虑购买Kindle之类的电子读书设备,我小时候买本漫画,10几20块钱,半小时就看完了,现在的电子书的成本摊薄了以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哪怕跟我小时候的物价相比。

  3. 少买间接受益的教育,多买直接受益的。

  什么叫间接受益的?比如希望学了这个东西“锻炼心性”、“陶怡情操”、“开阔视野”的,像我之前学过书法,家人学的理由是“培养定力”,一坐就能坐下几个小时,希望我不要“猫弹鬼跳”,然而学了几年以后发现并没有定力,定力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不仅仅跟家庭的教育有关,还跟人自身的健康、饮食结构等综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我有个朋友家里跟我一样,让她学习小提琴,希望她能由此“陶怡情操”,但是学完以后发现还是脾气很暴躁。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脾气性格这个东西跟原生家庭很有关系,往往家长脾气暴躁,小孩的脾气则暴躁。家长脾气好,小孩的脾气就好。很难一下两下通过学习一门兴趣爱好去培养。总之,要靠一门课间接地培养性格,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而在实际生活中用得到小提琴的地方太少了,久而久之也就忘了。

  还有些希望通过学数学培养“逻辑思维”的,别的不说,我们是一个数学强国,考试起来分数高,但是说起话逻辑思维普遍缺乏,归根结底,数学里的逻辑和我们说话的逻辑是两码事。

  这些教育比起能直接用的来,性价比简直不要太低。比如英语,个人认为是高中六科中除开语文以外最实用的,现在出国、玩游戏、看美剧、尤其是电脑出故障时都能用到。比如游泳,基本上夏天都能用到。比如说作文,现在我对写作感兴趣,或多或少要得益于小时候参加的各种写作班以及阅读书籍。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5 00:36 , Processed in 0.039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