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底气何在?(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4:2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伊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明治维新六年后的1874年,日本便派兵侵略台湾。当时日本很强吗?一个3000万人口同样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为何敢于挑战大清帝国的权威?要真正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仔细探究日本二战前的历史,才能真正得出日本侵略的原因。

  首先,日本国土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其中2/3是山地。


  欧洲几个大国和日本面积相似,但自然条件比日本好。法国耕地面积为22.7万平方公里。德国耕地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而日本只有5万平方公里左右,只占国土面积的1/8,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低。其农业发展到现在也只有稻米能自给,其他粮食都依赖进口。多山地和耕地面积小又意味着日本发展工业必然要占用到农业用地,工业化后城市人口激增又要占用一些农业用地,结果就是日本需要拿越来越小的耕地去养活更多的人口并支持工业,这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

  

  19世纪尚未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本想要靠自身市场得到发展非常艰难。日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潜力与同样面积的欧洲国家无法相比。在日本刚刚崛起之时,西方国家都有很多海外殖民地,而日本只有本土市场,本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日本本土糟糕的生存环境成为其对外扩张的动力之一。因此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就定下要夺取朝鲜和台湾作为原料产地的目标。于是,早在1874年日本就尝试夺取台湾,1878年还吞并了琉球。

  那么日本到底是弱还是强?是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去侵略别国么?真实情况是,近代初期日本大多数对外战争都是以弱击强!多次对外战争都是日本在实力不占优,甚至和对手差距极大的情况下进行的。日本国家虽不算强,但野心很大,一直以国运进行以小搏大的豪赌。古代日本都敢在中国实力大大超过自身的情况下挑起战争(万历援朝战争),虽然结果惨败。到1878年,日本工业化刚刚起步,就敢武力夺取琉球,而琉球正是清朝的藩属国。此时的日本尚没有建成近代化海军,甚至有些军舰都是租用的。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面对的是实力在自己数倍以上的俄国。1939年甚至挑衅工业产量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苏联。1941年,日本和美国工业产量差距有9倍以上,依旧敢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近代的日本在列强中属于中下水平,远不如美苏,也不如英德。

  有人用现代GDP算法估算日本的GDP在甲午战争那年也只有清朝的80%,抗战时期在工业产值上高于民国,但整体GDP差距不大。看上去日本这两次中日战争时都不占多少优势,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都曾损失惨重,第一次惨败,第二次惨胜。这又是为什么?

  《大国的兴衰》第四章,工业化和世界力量对比里有个各国工业实力占全世界的比重统计:

  

  1900年的日本就算在甲午战争后拿到了大量战争赔款去发展工业,整体上还只是清朝的1/3。所以不难推测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整体国力是不及大清国的,这也就能说明当时清朝各阶层都想不通比日本强大许多的清朝怎么会输这么惨,当时连日本人自己都不觉得能获得这么大的胜利。日本海军对北洋水师并没有绝对优势,开战前输赢尚未可知,清朝陆军的装备甚至要好于日军,清军拥有日军都没有的先进机枪,也有口径更大,火力更猛的大炮。然而战争结果却是清军一溃千里,日军侵占威海卫时,用军港内缴获清军的大炮反过来炮轰北洋海军。为什么会这样?

  下图是按照1900年英国人均工业实力100为基准做的一张表:

  

  可以从图中看出日本的人均工业实力早在1860年就和农奴制改革前的俄国差不多,明治维新后一路上升,最后在1900年已经是中国的4倍,而中国的人均工业实力在1830和日本接近,随后一路下跌,最后只和第三世界国家差不多。

  

  注意看上面2张图的读者还会发现,英国在1830年时的工业总量还不及清朝的1/3,但人均已经是清朝的4倍,且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因此那个时候英国军队全世界横行,12年后就让中国尝到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因为英国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它可以在几千公里之外动员几万人到更遥远的中国作战,清朝却在本土都指挥不好自己的军队。英国还能通过高效的税收给远洋作战提供资金保证,而当时清朝GDP是比英国高很多,政府的税收却没英国多。英国一年的军费就相当于清朝一年的财政预算。

  这些图只反映了1900年中日之间在工业上的差距,等到1937年,日本工业产值有60亿美元,而民国只有13.6亿美元,这13.6亿美元还大都是轻工业,重工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本的工业产值从1900年的只占中国的1/3发展成超过中国3倍还多,在重工业方面更是几十倍以上的差距。二战基本上是比拼钢产量的时代。

  从下图上看日本37年的粗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的1937年没有详细数据,只有34年能查到数据,仅5万吨,只相当于清末1911年的水平。在1934年和日本差了将近100倍,如此小的钢产量意味着民国是基本无法自造飞机、坦克、大炮的。

  

  更可悲的是。既然日本在工业产值落后的时候都敢和清朝决战,那么到了工业实力碾压民国的时期就更不会有什么顾虑,尤其在战争工业这方面两国间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抗。除了工业产值方面,1937年初,日本控制的地区为本土四岛+朝鲜半岛+东三省+台湾+南库页岛+内蒙古部分地区,人口约1.4亿人,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领土面积和人口,二战爆发前绝对是大国。

  (在七七事变时,日本挟红色+粉色区域的人力物力与中国开战。到了1937年底,中国中央政府连淡黄色区域都失去了,剩下的部分和日本控制地区相比,谁大谁小还难以确定。更不用说,到了1942年,日本控制了图片上所有的彩色区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庞大的农业人口以数量堆积起来的,看起来很强壮,产值是高,可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工业产值。中国本质上依旧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国。而日本看似产值更小,但通过将近30年的改革,在19世纪末已经初步成为工业国了。

  中国其实是以一个农业国的身份去和一个工业国对抗。农业国人多地大但是无法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去应战,就算军队可以花钱买好的武器,但装备再好也难以弥补士气、动员、训练上和工业国家的差距。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被废除,日本平民可以像古代武士一样有资格上战场。甲午战争时候4000万人口的日本动员了将近20万军队参战,中国4亿人口最后只动员了40多万军队,还溃败到无兵可用的情况。又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全力动员了500万军队,而日本8000多万人口,最多的时候有625万军队,还有2000万预备役。

  日本军人的平均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也都大大超过中国军人,身体素质好的优势不用说,对肉搏和行军都有利,文化素质高又能更好的理解指挥官的意图,几万日军在抗战中常常能打败十几万国军。

(右下角的放大版)

(上图为国军士兵,下图是修桥的鬼子)

  我们总说日本侵华是以小吞大,其实抗战全面爆发时日本控制区域并不小,人口也并不少。反观中国的情况,当时国共十年内战刚刚停止,国家百废待兴。

  1936年日本铁产量为309万吨,钢产量为640万吨,而中国当时铁产量不足10万吨,钢产量不过1000吨,日军舰艇总排水量190万吨,中国5.9万余吨,日军飞机2700余架,中国300余架(且多为老式的I15,I16,霍克3等),何况这只是1936,1937年战争初期的对比,越到后期差距越大。在此不得不感叹一句,工业水平差这么大,仗该怎么打。当年抗击侵华日军的先烈真的就是拿血肉之躯去对抗钢铁洪流。几乎每场胜利都要付出比对方更多甚至几倍的伤亡为代价。

  如果说战争初期国军还有小部分制空权(毕竟杭州的8·14空战,太原的9·21空战以及1938年南昌一武汉上空的4·29空战等多次空战中能取得重大战绩),那么战争中期在1940年0式战机进入中国后,可以说国军在天空上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了。

  

  (在太平洋一度让美军头疼的零式战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二战时期亚洲唯一可以自行研发飞机的国家,而且0战所配备的“荣”式发动机,在1940年和1941年这期间也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先进的。所以二战时期日本的军事工业非常强大,侵华战争时期,仅仅三菱重工就为日军制造了18172架飞机,4654辆坦克。)

  所以说,二战之中,中日双方空中力量悬殊。可以说近代战争没有制空权光靠陆军作战,要想取得胜利是必须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的。

  再来看看海军,能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死磕,想必日本海军必然不是善茬。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海军有战舰637艘、总吨位193万吨,我记得大和号就有6,7万吨。这要感谢张学良将军丢了东北,呵呵。此外,自1922年日本造出第一艘航母,到战争结束,日本一共造出了25艘航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航母数量比美军多。

  

  大和号战列舰(虽然沉的挺憋屈的)

  

  

  日本后来还敢在工业产值只有美国1/10的时候去挑战美国。下图中日本1941年的钢产量和美国比为684:7515。而石油产量,1941年日本的石油产量只有20万吨,美国是20000万吨! 竟然差了1000倍。

  

  日俄战争时期的数据更夸张:

  

  其实日本强也好,不强也罢,它都敢和强大的对手开战,日本巨大的野心和资源匮乏的狭小国土严重不符。经常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次豪赌来提升实力。赌国运这种事情,日本干了不知道多次,前面几次还都成功了,甲午,日俄,九一八事变(如果注意上面几张图上1931年和1932年日本和其他各国的钢产量变化就能发现日本其实是走出经济危机很快的国家,东北三省的占领让日本获得了大量好处),一路豪赌的成功其结果就是日本有信心去挑战10倍于自己的美国。日本在挑战美国前的成功都是通过偷袭对手,短时间内赢得几次局部战争的胜利后逼对手让步,所以日本当时想当然的认为只要在局部把美国打疼,美国就会跑过来求和,然而美国根本不按常规出牌,不惜倾尽全国之力打败日本。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日本本土生存环境恶劣;日本经常敢搞以小搏大豪赌之外。日本敢于侵华甚至挑战俄国和美国的原因,还有一点被很多人都忽视了。19世纪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时期(殖民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欧美都很有市场,许多欧洲政府高层都相信这种观念。日本明治维新后去西方考察,也认同了这种理论。在那个弱肉强食时代,一个国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像中国那样成为任列强宰割,要么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去殖民其他国家,一个国家想要自强,只有自己也变成流氓才行!日本和中国一样受过被西方侵略之苦,逆反心理却极强。讲述日本近代崛起史的日剧《坂上之云》里面就隐晦的给日本侵略行为找了很多理由,先讲日本被欺负的有多惨,不光是欧美列强欺负你鄙视你,连大清国都欺负你鄙视你。后面甲午海战的时候提到过日本怎么合理利用国际法规则击沉了高升号,射杀落水清兵后来一句没违反国际法就可以……再后来主角去西方留学时,又讲了一段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征伐史,其实就是想告诉观众:日本在那个时代对更落后的国家进行侵略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日本如果不对外侵略的下场就是和清朝与印第安人一样,被殖民甚至亡国灭种。既然欧洲人在几个世纪以前就这么流氓过,日本人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而且亚洲各国应该在日本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一起去征服欺负过你们的欧洲人!这就是当时日本人的真实想法,到后来就演变成了一套所谓大东亚共荣的理论。

  

  再翻开1890年的世界地图,你们还会发现世界已经被欧美老牌列强给瓜分光了,英国本土和日本差不多大,但是英国有巨大的海外殖民地。日本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只能从其他列强手里夺。19世纪末崛起的小国日本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扩张。所以世界另一端的德国在和日本差不多的国际环境下,选择的道路也和日本相似。

  最后一点就是地理问题。日本有了强大的海军,侵略中国非常轻松,因为中国仅有的那么一丝丝工业基础全都集中在沿海,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淞沪会战很多人说不该打,但是直接放弃上海的代价是什么?上海一丢,中国的工业实力顿时能少掉8成以上,战争潜力一下子就没了,淞沪会战拖了几个月,让上海很多工厂得以迁到内地,好歹能自制轻武器和弹药,如果连这些都造不了,战争将更加难以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日本是一个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它敢于以弱击强,即使力量不及对方也敢发动战争。而抗战爆发的1937年,日本工业实力已经远超中国,而控制的地区和人口也非常庞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亦是必然。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2:11 , Processed in 0.0438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