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十个历史真相竟骗了中国人上千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23:5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古代的和尚不吃“荤”真的指不吃肉吗?

这种看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说法,现代汉语中,“荤菜”也代指肉类食品,其实,这种看法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错误,实际上,不单是古代的和尚和道士不吃荤,连士大夫也不被主张吃“荤”。

这种“荤”,您要以为是肉类,那就错了。“荤”的偏方是草字头,是一种植物。在周礼中,“荤”是特指一些类似于大蒜、葱、薤、韭菜和芫荽(香菜)这样的特殊的蔬菜,因为它们吃到嘴里,嘴会产生异味,十分不雅,所以不被士大夫所喜爱和接受。

后来,礼崩乐坏,士的地位下降了,成为信奉儒教的知识分子的代称,因此不食“荤”也成了士人主张的一种君子之好。


2、古代的正史全是为“帝王将相所立”的被篡改的假史吗?

这种看法盛行于一些偏激的愤青和历史爱好者心目中,受鲁迅先生的言论的影响,很多人产生了这种不被毛泽东所认同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古代的史官,最早设立于夏朝,到了商代,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最早的历史记录是指奴隶制王朝对祭祀大事和国王国君出行的记录,比如甲骨文,比如春秋时秦襄公的石鼓文(唐时发现于陕西扶风县周原)。

因为它是记录性质的东西,所以都是据实书写记录。到了封建王朝建立后,尤其是汉武帝设立刺史一职加强封建王朝的监察工作后,史书成为了监察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的一个中央监察机制的重要工具。祖制中,皇帝也不能要求史官在自己去世之前公布对自己当朝时期的历史记载,否则会被定下违反祖制的罪过,不能入太庙。

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齐太史前赴后继的故事。“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杼)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明代的“倭寇”是日本鬼子对中国的一次残暴的侵略?

倭寇之患前期的确是日本的浪人、海盗和末路武士引起的,但是中后期,真正的倭寇却大多是中国人自己,这些人被 明朝政府称之为假倭,正史记载抗倭名将俞大猷感叹说假倭居然占到了自己所杀倭寇的八成到九成,实在是中国人抢杀中国人,铁板钉钉的人民内部矛盾。不过还有一些倭寇,实则是荷兰人和葡萄牙的海盗。

4、青铜器中的鼎,相当于现在的锅?是拿来煮肉的吗?

记得儿时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里面的注释说鼎相当于现在的锅,并且一般拿来煮肉。这个看法,相信很多人都曾见过,并且认为是真理,实际上这次小学课本编纂中一个很弱智的错误。

鼎,在商周的青铜文化鼎盛时期是重要的礼器,却不是拿来煮肉的锅。在祭祀活动中,祭司们会把事先就煮熟的肉,放入鼎中,然后鼎下加添了香料的柴火,持续加热,以帮助碎肉保持温度,让祖先和天神可以吃到热乎乎的碎肉,保佑国家的风调雨顺。

人家肉都事先煮熟了,你能把鼎当成是做饭的锅?在这么一个小细节上都误人子弟,更何况我们课本里记载的其他内容呢?

5、中国人不用西式刀叉吃中餐?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刀叉这个东西是西方人吃西餐时才用的东东,在近代以来西餐传入中国后,拿刀叉吃饭牛盘和匹萨成为一种国人小市民眼中的 时尚,让人不得不感叹“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其实用刀叉吃饭的国人如此崇洋媚外,却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在古代中国人也拿刀叉吃过饭。

在河南安阳阴虚以及陕西、河北的很多历史遗存中,出土了一套叫“匕”的青铜器——没错,正是“匕首”的“匕”。这是一种贵族用的食器,外形像今天的刀叉,是用来将釜(锅)中的肉切碎,然后插入自己的容器里食用的。这正是刀叉的雏形。

6、日本人居然吃生鱼片?生吃?

很多人对日本人生吃鱼而感到惊讶和不解,甚至将其视为变态民族性的体现,但殊不知,生吃鱼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美食——鱼脍。不单是鱼,很多肉类,古代人都有生吃的吃法,被成为“脍”。

中国人自周朝就有吃生鱼的历史记载了,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因为曾经落后于商人的周人认为肉被做熟后,会失去生肉的鲜嫩,因此索性凉拌吃生。一直延续到后世,在唐代,鱼脍由遣唐使带入日本,成为今天的日本主食。

7、相扑是日本人的传统体育活动?

身边的很多人对日本相扑唏嘘不已,其实这种体育活动是由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这种体育活动盛行于古代中国的军旅,尤其是边关将士中,不单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锻炼将士的士气和好胜心,一般获胜者可以被领兵将官赐美酒和肉类若干,大快朵颐。

8、古代的科举制度真的是万恶吗?

这种说法盛行于现在的中学历史课本,影响了很多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和确立于唐朝。最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进士两个门类。

进士科侧重考察三点,分别是诗词歌赋的创作、对儒家经典的个人解读以及时务策。前两者不必解释,而时务策是指考官会出一些朝廷当下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或者重大决策,让应试者据此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举出一些地方治理的案例,让应试者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述。

这一制度在清末八股文时代仍然可见。并且,古代的读书人在被授予进士后,并非直接获得做官的资格,他们还要进入中央的翰林院作为翰林,成为朝廷的文秘人员,负责处理和起草一些文书典籍,锻炼其实践经验,之后达到要求后,才能被吏部授予实缺,外放地方做官。

9、李广真的因功高盖主而不被汉武帝封侯?

民间一般认为李广对汉朝抵御匈奴的贡献很大,匈奴对其闻风丧胆,李广功高盖主,功劳超过汉武帝本人,因此武帝封无可封,只能压制他,不给他封侯拜相,甚至将其害死!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此狭隘?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杜撰出的误区。

李广在汉景帝时期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小将,是秦国骑军名将和奠基人李信的后人,在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中作战勇猛,因此被举荐,进入朝廷的视野。他一生最高的实授官位不过是太守,是地方的边疆军区的一个军政官员。太守秩比两千石,并非高级统帅,没有资格被封侯,再者,李广一生在与匈奴的交战中虽然也有亮点,但是这无法掩盖他败多胜少的现实。

10、古代的史官地位都很低吗?只是一个掌管祭祀和写史的皇帝的弄臣?

这种说法实在是业余,多的不说,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在唐代,宰相不只一个,而是多个,而一般如何区别哪一个是政事堂的首相?一般,如果皇帝要求一个宰相兼修国史的话,那说明这个宰相的地位和能力是众相中最高的!由此可见修史的重要性。房玄龄身居首辅二十多年,堪称唐初第一相,而唐初的国史主要由其牵头编纂。史官的地位和记史的地位可见一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23:40 , Processed in 0.0417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