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加坡流行用“手機處方”買中藥 引發系列問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00:4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手機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各種便利,卻也給傳統中藥店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與不便。原來,新加坡越來越多年輕顧客喜歡用智能手機把藥方拍下來,再憑手機内的藥方去抓藥。
  不過,不少藥材店業者卻申訴靠手機屏幕配藥有其不便,還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與隐憂。新加坡中藥公會在綜合會員所反映的意見後,同意中藥店業者的顧慮,建議會員在面對手機配藥要求時審慎行事,也籲請消費者抓藥時最好用回傳統的文本藥單。
  最先提出手機配藥會引發連串問題的是在四美經營藥材店的中藥公會文書洪專強。他經常遇到顧客把藥單儲存在手機,要求他根據手機内的處方來配藥。不過手機屏幕和字體小,抓藥時還得不斷觸屏以防止畫面消失,而手機裏有許多個人資料與隐私,他擔心在觸屏時,不小心觸及個人隐私或删掉對方的重要資料。
  洪專強說:“手機是個人财産,我是不敢把顧客的手機拿到藥格子前抓藥,隻能放在櫃台上來回跑,還得不斷觸屏,這使抓藥時間加倍。”
  中藥公會副會長曾傑盛經營蔘茸行40多年,本身是經驗豐富的中醫師,對抓藥向來持有一定原則,那便是處方必須清楚明了與合理,他才會幫對方抓藥。
  如果看不清楚方子内容,或認爲用藥太重,比例不對,消費者吃後可能有不良副作用,曾傑盛會婉拒對方。例如大黃吃了會讓人拉肚子,如果處方中的大黃份量太多,他會拒絕抓藥。
  業者擔心不小心删掉客戶手機内其他資料
  手機抓藥還涉及處方出處的問題,有些人是拿了朋友傳來的處方到藥店抓藥。曾傑盛說,如果處方是一般的養生湯料,或清熱解毒的一般安全方子,那不管處方來自何處都無所謂,但如果是針對特定病痛的就要小心,因爲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而中藥有寒、熱、溫和平的區分。
  中藥公會總務蕭和平說,配藥時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和小心審慎,用手機屏幕呈現藥方不但字體小,經常不能完整閱讀,還得重複觸動手機以觀全貌,确實會增加配藥員的工作負擔,也會增加出錯概率,對業者和消費者都不利。
  另外,手機是個人貴重物品,可能儲存許多重要的個人信息。蕭和平指出,業者在使用顧客的手機閱讀藥方,确實有諸多不便。
  他指出,正式的紙本藥單有用藥者、醫師和診所的資料,還有完整的處方,包括煎煮和服用方式和禁忌等,可作爲日後查閱的依據。收錄在手機内的處方,即便有類似資信也難以爲據。
  中藥公會署理主席吳文昌說,按中藥調劑員的基本工作要求,對處方标示不明、或對配伍的藥物有疑慮,如涉及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和“十九畏”等,都應該向開方的醫師求證,或拒絕配藥。用智能手機抓藥,很可能因要滑動手機才能檢視下一味藥材,而忽略了配伍禁忌,從而犯下錯誤。
  他解釋說,中醫藥學認爲有些藥物如果配在一起使用,會增強其毒性反應或産生不良副作用,服用後會影響人體健康,例如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和芫花等,曆代著名醫師因此根據配藥時的禁忌,編出“十八反”和“十九畏”,提醒配藥者要留意某些藥是不能配在一起使用的。
  蕭和平說,綜合上述原因,中藥公會籲請消費者不要因爲智能手機帶來的便利,便舍棄安全合理的文本藥單。他說,作爲個人病曆和治療過程的記錄,善用現代科技,如緊急時出示沒帶在身邊的處方給醫生或醫師參考,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公會不鼓勵公衆平時到藥店配藥時,以手機藥單取代文本處方。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11:09 , Processed in 0.0657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