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8|回复: 0

俄罗斯智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5 09: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时报


  作者:李铁军

  智库一般是指由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生态等各方面问题时出谋划策的公共研究机构。与欧美那些更具有独立性的智库不同,俄罗斯智库结构复杂,既有官方智库,也有民间智库,甚至还有外资扶持的智库;既有综合性智库,又有行业、部门和专业性智库。

  俄罗斯智库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出现在苏联中后期,准确地说,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即上世纪 50年代后期。当时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联执政精英阶层,发起了所谓的“解冻”浪潮,开始认真反思国内经济和政治现实,在对外政策上,列宁主义的和平共存思想取代了斯大林时代与西方强硬对抗的方针。由于长期受困于教条僵化的官方意识形态,当时的苏共领导层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认知严重不足,客观上要求对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苏联科学院旗下的一系列智库机构由此应运而生。科学院体系内的著名智库机构包括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1956年)、非洲研究所(1959年)、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1960年)、拉美研究所(1961年)、远东研究所(1966年)、国际工人运动研究所(1966年),美国研究所(1967年,后更名为美国加拿大研究所)等。

  除了科学院体系内的智库,苏联共产党内也设立了一些分析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提升官方意识形态,使之适应新的世界水平和新时代的要求。苏共党内智库最有影响力的“三套马车”是苏共中央直属的社会科学院、苏共中央内部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专业水平和收集情报能力相对要逊色一些的是各级党校以及共青团的研究机构。此外,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也从事对策研究。克格勃不仅内部成立了很多分析研究部门,还直接管理各学术机构下设的专门研究处。苏联领导层利用这些党内智库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受当时历史的局限,苏共党内智库专家学者的主要职能是证明苏共各种决策的正确性。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智库机构不断壮大,结构更为复杂,专业分类也更加精细。有的机构专注于信息收集领域,比如全俄科技情报研究所、社会科学学术情报研究所等。有的机构专注于分析研究,比如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加拿大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等。还有的侧重于宣传职能,比如苏联新闻社(俄新社的前身)、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青年组织委员会、苏联亚非国家团结委员会等。这些机构之间为赢得对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影响力而相互竞争。苏共中央领导层对这些智库研究成果的关注度就是衡量各研究所业绩的主要标准。

  戈尔巴乔夫发起改革后,苏联智库机构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苏联政治体制面临向市场经济和民主机制转型等许多问题,戈尔巴乔夫的领导团队试图依靠那些倾向于改革的智库机构学者。一些学者被直接吸纳参与制定新的国策,在新国家机构里出任要职。比如苏联科学院经济和科技进步预测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的沙塔林院士出任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委员,负责制定市场经济转型方案;全苏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总裁扎斯拉夫斯卡娅院士当选苏联人民大会代表,成为最高苏维埃委员;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部的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院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经济问题顾问;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普里马科夫院士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阿巴尔金院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等。一些智库专家还尝试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以供选择,比如亚夫林斯基和沙塔林提出的“五百天”改革方案等。

  苏联解体过程中,苏共和苏联国家意识形态基础受到重大冲击,那些为维护和强化苏联政治体制而设立的智库机构可以说首当其冲。在当时的背景下,苏共党内智库的命运尤其令人关注。一些智库经过变更形式和地位得以保留,但在这个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研究人员。

  苏联解体直接改变了旧的智库体系。俄罗斯的国家机构都开始实施大规模改革,相应的专题分析和研究需求日益增长,新的智库机构也应运而生。俄罗斯新型智库的涌现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苏联学术界事实存在的国家垄断被打破,国家不再为政治学研究提供经费。第二,随着俄罗斯社会转向选举制、多党制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很多专业从事选举咨询和操作的智库应运而生。这些智库可以为不同阵营的政治精英代表提供服务,选择不同的政治方向。第三,俄罗斯实施私有化之后,各种商业机构登上政治舞台。从1992年起,智库开始承接越来越多的商业订单,很多银行和大公司开始积极成立自己的研究分析机构。1991—1993年间,俄罗斯社会开始出现私营的自负盈亏的智库机构。第四,各家智库在共同的研究平台上(比如内政、经济政策、外交、社会民意调研等领域)展开竞争。

  俄罗斯当代智库概况

  当代俄罗斯智库很好地继承了前苏联智库的优点,比如工作灵活积极、整合信息情报的方式、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和风格、形势分析、“头脑风暴”、“跨学科研究”等优良传统都得以延续。当代俄罗斯的主要智库可以分为三类。

  1.官方智库。 官方智库包括俄联邦总统和联邦政府组建的智库,比如总统经济委员会、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发展研究所,一些由政要领导的准官方智库,比如战略研究中心等,以及科学院系统的智库,比如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加拿大研究所、经济战略研究所等。此外,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高等经济学院、俄联邦总统国民经济和国家行政学院等著名研究型大学也都设有智库性质的分析研究机构。

  根据2012年1月1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关系项目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年度《全球智库排行》报告,俄罗斯最老牌的智库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排名最高,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



  2.学术性智库。这一类智库属于非商业的独立社会团体,侧重于学术研究,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强于实用性,一般都与科学院机构和各种学会有关联。智库经费多来自于机构和个人赞助,很多智库接受国外资助。学术性智库的典型代表包括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 “IN-DEM”中心、国家战略委员会、俄罗斯社会政治中心、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库尔吉尼扬中心等。

  3.商业性智库。俄罗斯商业性智库的客户包括政党社团、政府机构、商业机构、政界和商界精英等,主要业务包括提供竞选技术咨询、民意调研、公关服务等。商业性智库通常采取合同制工作方式,自负盈亏,商业客户较多,力求研究成果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这类智库的典型代表包括“政治”基金会、政治技术研究中心、俄罗斯政治行情研究中心、全俄舆论研究中心、“舆论”基金会、列瓦达中心、效率政治基金会、“齐尔孔”研究组等。

  当代俄罗斯正在经历一个复杂的民主和现代化进程,第三部门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政府、商界、社会和学界四者之间还没有建立成熟稳定的互动机制,所以俄罗斯智库都面临着寻求自身定位的问题。从俄罗斯当前的政治生活现实来看,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智库还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6 10:32 , Processed in 0.0591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