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5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面馆师傅秀绝技 一碗面只有一根长50米重二两(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5: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晚报


不容易,食客才找到一根面的头。


赵明曦甩面,引来路人和食客叫好。

原标题:一碗面就1根长50米

老板甩,抛向空中高3米,落入2米外铁锅

食客说,吃的是面,看的是杂技

一碗二两小面,面有多少根?这个问题,或许会难住不少重庆人。

近日,有市民致电重庆晚报称,南岸区麦德龙超市对面有个“武林高手”,做面时龙飞凤舞,一碗面端上来,只有一根。

昨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南岸区麦德龙超市附近,见到了“一根面”面馆师傅赵明曦。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郝瑶冉 文 见习记者赵方敏 摄影报道

甩面

抛向天空离地3米

“老板,甩二两小面。”昨日早晨8时,阴雨纷飞,食客陈先生踏进面馆。陈先生说,“一根面”两个月前才开,只要是回头客,都习惯叫师傅“甩二两小面”。

32岁的老板赵明曦右手端着一个直径40厘米左右的不锈钢盘,走向一口大铁锅。不锈钢盘里装着宽5毫米左右的面条,一圈又一圈平铺其上,用保鲜膜罩住,面条上有清油,白净而滑润。

放下不锈钢盘,赵明曦在离铁锅约2米远处停下,带上一次性手套,掀开保鲜膜,右手轻轻提起面条一端,左手托住另一端,双手呈放风筝的姿态。而后,右手兰花指微翘拉扯面条,绕左手三圈。突然,赵明曦右臂提起,朝天空抛去,面条在空中划出起起伏伏的波浪,最高点离地面大约两三米。就像运动员手中的彩带,赵明曦手臂一起一落间,5毫米宽的面条在空中挥舞,被拉扯成了2毫米。左右脚也跟着手臂起落跳动,像在跳舞。随后,面条稳稳落入沸腾的大锅灶内,溅起点点水花。

仔细观摩多时,记者也依样画葫芦,带上手套甩面,滑溜溜的面条像泥鳅,最多甩出40厘米,就断了。赵明曦说,当初光练习甩面,就用了3个月时间。

吃面

找到头吃到尾

8时30分,来吃面的食客越来越多,围观老板甩面的路人也越来越多。

“杂技要开始了。”58岁的邻居老江,每天上午都要在这里站上一小会儿,看赵明曦拉面。

甩到大铁锅的面很快被赵明曦用漏勺拉起,迅速放入另一个沸腾的高脚面锅内,两分钟后再度捞起,盛入麻香四溢的佐料碗中,送到食客面前。“二两小面甩60下,三两甩90下。”赵明曦说:“不管好多下,都只有一根。”

“呀,终于找到面的头头了。”李女士自称面馆铁杆粉丝,“找到头,吃到尾,慢慢嚼,比一般小面更有韧劲,味道也清爽。”

重庆晚报记者也分别亲尝了清汤面与红油面,提起筷子轻轻拉扯,面条不断,入口有嚼劲。“无论清汤还是红油,入味都不重口,佐料好像只唱了配角?”记者问。

“嘿!这个就叫看的是杂技,吃的是面本身的味道,考的就是老板的手艺。”邻居老江热心道:“面本身的麦香味有,面粉的弹力也有,爽。”

一根面,吃法有不同。赵明曦说,据他观察,性格斯文时间不赶的食客会找到头,吸起吃;赶时间的上班族大口吃;过生日的人吃,加两个蛋,寓意活100岁;情侣吃,从两端分别入口,寓意长长久久。

拉面

二两一根50米

一根面有多长?一位路过的小伙子决定买碗试试。面条端上来后,他用筷子夹起往上提,“不行,我身高不够。”这位1.7米左右的小伙子干脆站在了板凳上。“估计有2米多高了,面条还剩一大碗。一根到底有好长哦?”小伙子不禁问。

“二两的一根面,拉得宽一点有50米,拉得细一点有60多米。”赵明曦解释。

搓面

反复揉搓8小时

一碗面虽只有一根,赵明曦前后要花上十几个小时准备,面条能在空中飞舞的奥秘,全在搓揉。

赵明曦介绍,每天大概准备三、四十斤小麦面粉,下午两点左右面就卖完。卖完后,又开始准备第二天需要的面条。“在15摄氏度的厨房内,用60度温水和面一小时,顺时针揉面半小时,再用湿布盖住面团半小时。搓揉力道很重要,不轻不重拿捏得当。如此往复8次,大概揉搓8小时,面团基本做好。然后搓条,胳膊粗的粗条直搓到手指头粗细。最后用机器打出5毫米左右宽的面条来。”赵明曦顿一顿说:“机器打出面条后,再一圈圈盘在不锈钢盘上,盖上湿布。过上4个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就能拉面下锅。”

赵明曦说,只要偷一点懒,面条的弹力就达不到要求。“我最长能甩300米。”赵明曦笑道,“面粉配方也相当重要,这就属于机密了。不过我可以保证,绝对不含有添加剂。”

学面

1年学艺2年出师

这身做面功夫练了多久?赵明曦说,2011年前,他一直在成都开货车,一次与表哥在四川黄龙溪古镇看到了一根面的制作。“我从小喜欢吃面,看到这门手艺惊呆了,就想去学。”赵明曦说,“师父一开始拒绝。我不灰心,半年里每天去,最后师父终于答应了收我和表哥为徒。”

“‘一根面’是我家族牌子,源于宋朝,传到我是第五十代传人了,从和面到下锅要十几道工序。”赵明曦的师父刘建国39岁,他说,“当初不收徒弟,是怕有人学了后只为赚钱,做面时掺杂一些化学添加剂。但他俩半年每天上门拜访,被他俩诚意打动了。”

“在师父那里学了一年,他每天只说这几句话:再搓,再揉,再甩。”赵明曦的表哥李建洪说。

尽管学了一年就出师,赵明曦说,练了两年,他才真正得到师父的肯定。“2013年,师父看到我的做面手艺,终于说了句你已经出师了,这是师父对我第一次肯定,好高兴。”赵明曦笑道。

“有些吃过他一根面的顾客,到黄龙溪来吃我的一根面,批评我的面没有他的做得好。”师父刘建国说:“这个我信,答应让他学,就是看中他人品好、老实。他学的时候也肯吃苦、爱研究,对得起我‘一根面’招牌。”

一“面”之缘

“一根面味道好,寓意也美好。”因为面,赵明曦遇到了他现在的女朋友。

去年上半年,出师后的赵明曦,到重庆长寿古镇开了“一根面”面馆。

去年农历八月十五,26岁的重庆女孩甜甜(化名)正巧从主城调回长寿工作。“当天晚上,六点到长寿,七点在古镇吃面。”甜甜说,“第一感觉,这一根面太实在了。那天店里没多少人,我们随便聊起来,还互相留了电话。后来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人就像他面一样,实在。”

甜甜说:“我们交往大半年了,有时会埋怨他太老实,一点都不浪漫,像块木头。不过,正是他的木头性格,才让他做出的面条和人品一样实在。”

“我最大的梦想,是把一根面在重庆好好做下去。”两个月前,赵明曦把店面搬来了主城南岸区。他说,下个月,他想把面店开到沙坪坝磁器口古镇去,让一根面也成为重庆旅游的新亮点。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16 02:59:45 | 只看该作者
饿了!好想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15 21:35:20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有机会一定去尝尝。

    现在的机器压面,虽然提高了生产力,但永远取代不了手工面。更何况象“一根面”这样经过了几十代人的刻苦钻研,和代代相传的绝活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15 17:34:24 | 只看该作者
敬佩 敬佩,应该多付钱消费,才能保留、传世下去这个国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09:33 , Processed in 0.043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