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9|回复: 0

中国草根移民的“五味”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3 04: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草根移民的经历和体会,我觉得五味掺杂一点都不为过。正如前阶段热播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移民家庭的例子:主人公弗兰克曾是北京着名的外科医生,移民美国后无奈当起了司机,虽然住着别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遗失了他最初的梦想。艺术源自生活,而现实中的移民故事决不逊色于电影,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微小说。

移民让我变成夹心饼

受访人:刘洋;年龄:33岁;移民国家:加拿大;出国前职业:公务员;出国后职业:公司职员

山美水美人不美,这可能是多数在国外留学工作过的人,对他乡生活不约而同的评价。谈到因国外无聊生活而抓狂的感受,刘洋似乎比其他人更有发言权。

毕业于北二外的刘洋,曾在家乡政府部门工作。为了追求从小的留洋梦,他毅然决然辞去了众人羡慕的“铁饭碗”,只身来到加拿大。凭借不懈的努力,刘洋被加拿大名校卡尔顿大学贸易专业录取。可人算不如天算,硕士毕业后他“幸运地”赶上了2007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他不得不找了份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工作,落脚多伦多周边的卫星城。一年后拿到绿卡,贷款买了房子。

按理说,故事到了这里应该算是个happyending(美满结局),可刘洋渐渐发现,这里的生活实在太无聊了。“很多人说,加拿大其实更适合老人居住,这话一点都不假。加拿大什么都不缺,就是生活节奏慢,吃饭慢,走路慢,连快递都慢……而且这里‘人烟稀少’,走在街上,我经常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毕业两年后,刘洋带着他的加拿大绿卡,重回家乡。

回国后的刘洋,犹如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老Brooks一般不知所措:买不到不含咖啡因的无糖饮料;面对车水马龙,不知该如何过街;陪同家人到大型超市置办年货时,他终于崩溃了,“我的天啊,全多伦多的人都到这儿来了吗?”

或许生活中的不适应可以慢慢调整,可入乡随俗的工作态度却很难速成。首先,刘洋发现自己在家乡已无用武之地。“我毕竟读的是加拿大名牌大学,老家关于贸易的高级职位太少,看来要想在国内发展,恐怕还要去一线城市。”

于是,他又从老家跑到北京,并很快在一家国内贸易企业谋到一份职位。不料他的海归身份和高学历,没能成为他平步青云的推动剂。相反,那种从完全不知名的专科学校毕业的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很快成了他的上司。

最终,他被这家企业辞退了。“有一单生意出了失误,是我们这组做的,但是其他组员都不承认过失,我就主动跟上司承认了。”当问及为何没像其他人一样保持沉默时,刘洋是这样告诉记者的:“我拿了公司的薪水,就有义务为公司负责!”

他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外企做贸易。做了三个月后,这次换他主动辞职。究其原因,则是国内的人情世故让刘洋喘不过气来。他告诉记者,虽然外企的竞争环境相对公平,但他还是常常被人整。怀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刘洋打算春节过后,重返加拿大。

女儿在哪,家就在哪

受访人:张阿姨;年龄:50多岁;移民国家:新西兰;出国前职业:电视台记者;出国后职业:家庭主妇

都说国外生活节奏慢、压力小,适合老年人,张阿姨却不以为然。虽然50多岁的年龄称不上老,但移民后张阿姨却深切感受到,适应能力弱给她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而说起移民动机,还要从让女儿小惠留学谈起。

全家决定让女儿来新西兰读高中时,还是幸福的三口之家。当她办好留学的所有手续、即将上路时,她爸爸突患脑溢血去世了。几经周折,张阿姨和亲戚们大会小会没少开,最终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出国,也算是完成丈夫临走前最后一个愿望。

那时的张阿姨,听不得别人说有关孩子的一切,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行,听到了就会泪流不止,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女儿在新西兰过的还不错。

由于女儿年龄小,张阿姨托中介找了寄宿家庭。所寄宿的人家既是监护人,又是保姆,女儿的吃喝住都由这户人家安排。户主夫妻俩对小惠很好,饭菜总是让她觉得可口。而刚出国的小惠觉得,妈妈交给寄宿家庭那么多钱,唯有多吃才能找补回来,结果第一次放假回家时,小惠比出国前胖了整整20斤。

小惠大学毕业后,曾提供她寄宿的夫妻俩带着孩子,举家迁往英国,并把他们经营的超市兑给了小惠和她男朋友。小惠的男友老家在江浙一带,做的是家族生意,于是他们在新西兰搞起了代销。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俩人每天起早贪黑都忙不完,再加上小惠想母心切,便把张阿姨接到新西兰同住。

张阿姨告诉记者,“我本来没打算在这长待,但父母早就不在了,回国也就我老哥一个,没啥牵挂。而且那会孩子跟我说,当时想移民还容易些,以后政策一定会紧缩,到时候想移都移不了啦。更何况我实在不想再和孩子分开,既然孩子想移民,那就移吧。”

移民初期,张阿姨还挺高兴,新西兰到处绿树成荫,感觉空气都是甜的,是躲国内雾霾的好去处。可时间一久,张阿姨就不习惯了。“除了姑娘姑爷,我谁也不认识。不在这工作、学习,没有同事同学,也没啥机会认识人。有时我真想国内的人,想我那帮姐们儿、老邻居,连原来单位整过我的人都想……”张阿姨觉得,移民还是更适合年轻人。

日本,想说爱你不容易

受访人:王吉鹏;年龄:25岁;移民国家:日本;出国前、后职业:学生

有人认为移民更适合年轻人,但王吉鹏告诉我,移民海外的年轻人也有他们的难。

吉鹏到日本前,王妈妈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出国前,王妈妈曾与发小一同开饭店,由于比较熟悉餐饮业,到日本后她一直在餐馆打工。

“当时出国就是希望能找到好的就业机会,目前来看,现实没让我们失望。中肯地讲,还是在日本的生活状况更好。在这里,只要不懒都会过的不错。像我家,虽然妈妈每天都很辛苦,要从中午工作到晚上,但我们在日本已经买两套房子了。”

凡事有利就会有弊,作为外来人口,“另类”文化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他们的大脑,本以为同为亚洲国家,思想差异不会太大,但没想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同样是谈何容易。

王吉鹏给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和日本朋友一起打球,中场休息去买水,如果在中国,朋友间一般不会要钱,毕竟一瓶水也就100日元(折合人民币7元左右),但是日本人就不会这样。好吧,既然你们如此亲兄弟明算账,那我买水的钱你是不是也该主动给我?不给钱,你是不是应该回请我啊?可日本小伙伴没有这样做。“日本是个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但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中国人很不一样,有些甚至让人难以接受,起码我这个年龄的接受不了。”

两年前,王妈妈带着吉鹏去入国管理局(ImmigrationBureau)申请入籍。但由于日本法律要求,只有在境内生活五年及以上的外来人口,才有资格申请入籍,可吉鹏当时在日本只生活了四年,因此申请被驳回。而王妈妈则是由于语言问题,未通过审核。王妈妈告诉记者,“我都一把年纪了,现在听说没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求我读写,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嘛。”同时王妈妈表示,现在“日中两国”关系恶化,母子俩的护照是永住,随时回国或者回日本都方便,慢慢便放弃了入籍的打算。

王吉鹏也认为,他现在还是学生,都能强烈感受到难以融入当地人的圈子,工作后只会愈演愈烈。日企有一套自己的工作体系,和国内不同不说,压力还很大。“想融入这个社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我不能说做不到,但是很难。”而且出来时间越长,他越眷恋自己的家乡,始终还是想回国发展。

拿什么拯救你,移民后的家庭

受访人:老李;年龄:48岁;移民国家:美国;出国前职业:房产开发商;出国后职业:不详

说起草根移民,一个难到“家”的故事最先抢占了记忆山头。

初见老李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和妈妈去机场接机,飞机晚点,一行人失望地等待。突然出口处有人与妈妈打招呼,大家立刻兴奋起来。原来,那一家三口是妈妈的老朋友。妈妈说,他们最近在办美国移民,正忙得焦头烂额。

当时听到移民,办的又是美国,我好一阵羡慕嫉妒恨啊。但当为了本期稿件再次联系老李时,听到的却是个让人出乎意料的故事。

过来人都知道,办全家移民可不是个小的工程。谁先出去,再办谁,谁最后撤;资金啊、积分啊、条件啊、缘由啊;卖房子、卖车、告别,等等等等。几年耗费的心血、时光、机票、银子,不是几个不眠夜就能商讨完的,不是几次国内外往返就能搞定的。再加上地球两边的思念、担忧,甚至恐惧,每个人似乎都经历了一场炼狱,决不是一把心酸泪就能概括周全的。

老李说,全家移民后的异乡团聚,远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天长地久,好像还没解过来乏,他和妻子就离婚了。提起这个,老李有些气急败坏地讲道,“你说,出去以后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装成一副土豪样,好像她身上有多大生意似的!人家也整不明白她有多少钱,到处都有人接待她,‘抢’她为人脉。那奢侈品买得没完没了,一般的地方人家都不去,清一色高档场所。你说这日子还能不能过?都不如不移民了,不出去她哪能这样!”

在他看来,移民难,天下尽知,而保全家庭,才是万难之首,只不过是发生的多,传出去的少。在移民家庭中,离婚的不在少数。无论是全家一起出去,还是一人先行,都很难打赢家庭保卫战。即便是胜利了,精神上完全没有“走私”的,又有多少呢?刀耕火种,等成了外国公民,家也不存在了。老李自嘲地说:“移了回民,就是到美国领了份精美的离婚证书!”他现在总是和朋友反思,这场移民到底值不值……

移民就要早做准备、一步到位

受访人:杨曼;年龄:24岁;移民国家:加拿大;出国前、后职业:学生

青少年草根移民一般走的是留学、永居,再移民的发展路线。虽然这样可以在移民前更深入了解所选国家,但无论在金钱还是时间方面,都是个巨大的开销。因此,移民加拿大的杨曼没有选择相同的道路。杨曼坦言,最初有出国的念头是她上初中的时候。但是老爸老妈合计后,发现当时出国的花销比上大学后直接办移民还大,于是果断放弃。此时,杨妈妈开始了她在异国的事业,为女儿今后移民铺路。

高中后,杨曼早早着手办理移民手续。虽然此时移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可中介机构还是不够成熟。尽管她已按材料清单做了准备,但还是经常被通知缺这少那的。最要命的是这些手续不能在当地办理,需要去北京递交,于是杨曼化身运输大队长,不断往返于北京和老家之间。而出入境管理局正式审核申请时,杨曼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

之后又经过历时两年的辛苦等待,杨曼终于怀揣着永居身份,踏入了她的第二故乡——渥太华。又过了五年,绿色的护照小本本顺理成章地躺在了杨曼手上。

杨曼的移民路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尽管整个过程耗时长,但是由于提前做了国内外的准备,因此没有耽搁计划。相反,有些同学上了大学后才着手办理,直至毕业都没申请下来,这样他们就很被动,毕业后不知是该找工作,还是单纯地等待。

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杨曼表示,有了加拿大护照,她找工作时可被优先考虑,如果想去其他国家学习、工作、生活都很方便。最后,杨曼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打算在今年圣诞节时到伦敦旅游。“听说英国旅游签不太好办,有了加拿大护照,我省去了许多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7 16:12 , Processed in 0.0423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