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如何丢掉中国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2:22: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之间进入一段微妙博弈阶段。蒋介石言行不一,一方面大谈和平,另一方面却在暗中蠢蠢欲动,不断调整部署军队。仅以东北为例。东北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早在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就认为,如果我们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毛泽东的这一席话,说明东北的战略地位在当时独一无二。这一点,蒋介石也看得明白,从一九四五年起,蒋介石在东北的行动部署日益频繁,而这是将和平推向内战的一剂强力催化剂。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上旬和中旬,美国动用三十一艘运输舰艇,将国军的两个军分别从九龙和越南海防,运送至秦皇岛登陆。登陆之后,两支部队接连攻占了山海关、绥中、锦州等战略要地,注意,这些地方早在国军攻占以前,就已经被八路军解放了。因此,国军这一行为无异于赤裸裸的挑战。一九四六年,国军再次做出言行不一的举动:一方面,他们要求苏联军队暂时缓和从东北的撤军行动,另一方面,他们要求美方出动更多海军运输舰艇,配合国军登陆。一句话:国军正在快速增强自身在东北的硬实力,从而掌控现实的话语权。


到了一九四六年三月左右,国军已经有大约二十五万大军,部署在东北的沈阳、鞍山、营口等地,其中意图已经昭然若揭:突然占领东北全境,造成既成事实,把中国这块战略要地收入囊中。

面对国军的各种举动,我方始终在努力寻求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可能性。可见,谁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一目了然。但是,和平需要实力,一切和平都不过是实力均衡的表现。为此,我们在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将原先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同时,为了在与可能到来的与国军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要求东北民主联军:在我方已经退避三舍,退无可退的前提下,如果敌军还要进攻,就坚决打击、彻底歼灭敌军。显然,这一战略,已经仁至义尽,它深刻而现实地展现出我军为了能够为了和平,做些什么。

然而,国军一错再错,毫无收手之意。纵使双方已经在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七日,达成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纵然在这协议之中,分明写道:(军事三人小组)应该力争使得双方停止冲突,并作必要的以及公平的调处。国军方面却毫无争取和平之诚意,在这一协议墨迹未干之时,命令杜聿明指挥新一军和七十一军,从沈阳向北推进,并且命令他在四月二日以前,务必占领四平。同时,要求美军继续协助国军运送军队,增运五万国军进入东北。


对于国军各种言行不一,毛泽东早已料到。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同时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应该可以反映出毛泽东这一时期的主要心态。然而当时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内战愈发不可避免了。一旦爆发内战,双方在硬实力方面的差距,不可不察。我们先看国军。

一九四六年六月左右,国军兵力总数约为四百三十万人。包括陆军的正规军和非正规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以及后方部队(例如军事院校部队,后方机关部队,等等)。蒋介石对于自己拥有的武装力量十分自信,在这年六月的一次大会上,他说:我们军队的长处是我们有特种兵、海军、空军,而对方没有这些兵种。由此可见,就大面上来看,国军不仅在普通陆军的数量上更占优势,而且他们兵种多样,拥有大量我军根本没有的兵种,这些优势甚至无法仅从数量方面衡量。

拥有制空优势的一方,作战效率必然大大增加。例如,当时我军后勤补给的手段,以各种人力运输方式为主,以极其有限的机械化运输为辅助。运输速度慢,运送量小,效率也比较低下。这种后勤运输方式,一旦遭遇敌军空袭,几乎不堪一击。原因简单:相对于我方的后勤机动速度,敌军空军机动速度极快,一旦获得准确情报,即可迅速飞抵并且破坏我方的后勤补给路线。


国军不但兵力雄厚,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美国的鼎力相助。毛泽东在一九四六年下旬已经充分看到了国军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种种优势,尤其是美国大力支持这一优势。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助的重中之重。例如,一九四五年,蒋介石曾经同意宋子文的建议,由宋子文利用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的机会,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协商中国所需物资及黄金运送至中国的问题。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物价续涨不已,美军要求支付月增,而其对我物资与黄金之运送以及空运陆运工具,皆不能如约履行。到了这年五月,宋子文与摩根索达成协议,美国从五月开始,连续向中国运送黄金近九个月,价值约为一亿八千九百多万美元。还向中国供应了约一万五千吨布匹。总之,仅仅经济援助这一方面,在一九四六年上半年,美国就向蒋介石提供了总价值约十三亿五千万美元的各种物资。

经济援助之外,美国还向蒋介石提供了各种其它形式的援助。例如,美国前后为国军训练了大量技术军官,总数达到十五万人左右。美国为国军陆军装备了整整四十五个陆军师,为空军配备了九百三十六架各类作战飞机,移交了一百三十一艘各式舰艇。随后,美国国会又考虑通过一项援助蒋介石的法案:《继续对华军事援助法案》。当对华援助进入美国立法环节后,援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改变。但美国还未止步,就在美国国会审理这项法案时,美国又准备将价值达到二十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以仅仅五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蒋介石。


相反,我军当时仅仅拥有一百二十七万军队,而且装备物资水平,远远不及对方。不过,众所周知,越是压力巨大,毛泽东的心理状态反而越是平静。内战爆发之际,面对四百三十万国军,毛泽东丝毫没有畏惧。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毛泽东曾经对于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之下,我方应该何去何从,做出了一次风轻云淡的正面回应:

蒋介石虽然人多势众,但是我这里也有十四个字,可抵百万大军: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接着毛泽东继续说:我们正在准备一切(办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借此以争取和平。蒋介石虽然有美国人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

毛泽东这十四个字,重点落在三个方面:民心、军心、经济,言简意赅道尽了所有问题,运筹帷幄,羽扇纶巾,坐镇中军,遥领八方,大师形象跃然纸上。


很多人不明白,内战之初,蒋介石分明优势显著,为何却在短短几年之内,被我方如摧枯拉朽一般连根拔起。其实根本在于:民心向背。毛泽东和蒋介石对这四个字的领会,完全不在一个境界。两人都学马克思,两人都读王阳明。但是毛泽东对民心所向的领悟,已经渐入圣人境遇。反之,蒋介石则始终没有真正在仁心与天下万物为一体这个境界,领会民心。这种质的差别,使得毛泽东已入文王之道(王道),蒋介石则终其一生,都在霸道这个境界理解民心向背。

这种差别,看似很虚,其实非常现实,因为它能通过现实行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感性的人的活动)体现出来。比如,一九四六年,在面对内战爆发的既成事实面前,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后来,毛泽东在这一年八月对美国记者斯特朗说:俄国沙皇、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以及日本的帝国主义从表面上看都是很强大、很可怕的,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从本质上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在谈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时,毛泽东说:原子弹当然是一种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显而易见,毛泽东真正领会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角这一崇高境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眼光自然极为长远,绝不可能为眼前一点困难吓到。相反,从蒋介石这一时期的各种讲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骨子里就根本不相信人民,看不起人民,他真正相信的是霸权,强力,武力。比如,前文已经提到,蒋介石并没有认为,真正的优势应该是争取人心所归,他认为国军的特种兵、海军、空军,才是取胜的关键,他根本不明白,任何武装力量都不能在现实里脱离群众而存在,军队也要吃饭穿衣,如果不能吃饱穿暖,甚至根本没有作战能力。然而吃饭穿衣,根本离不开群众的劳动。


当然,毛泽东虽然极为重视长期战略问题(民心),也很重视短期战略问题以及战术问题(军心、经济)。在确保争取一切能够争取到的民心后,毛泽东提出了军事方面的意见。他认为,军事方面注意两点:第一,一般要通过运动战战胜蒋介石;第二,要集中优势兵力,集中六倍、五倍、或者四倍于敌的兵力,围歼敌军一个旅或者一个团。这两方面,是毛泽东在长年指导作战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读者应该知道,在面对军事实力远超自己的敌人时,毛泽东基本秉持了这两条作战指导方针。

通常来说,当敌人兵力雄厚,装备优良之时,我军不宜与敌人展开正面战和阵地战,因为这不利于我军保存力量,也不利于削弱敌军。相反,我军应该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比如一九四六年初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方针),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运用这些指导思想指挥了一次次伟大的战役。成功使得敌我军事力量,迅速发生转变。


毛泽东的十四个字,除了民心、军心,还提到了经济。当时,解放区的经济条件的确十分困难,蒋介石控制了全国几乎所有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还控制了全国百分之七十六的土地和百分之七十一的人口。这意味着,当时几乎所有主要的现代工业,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与此相反,解放区不仅没有控制什么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许多地区的生产方式甚至相当落后,通过手提、肩扛、大小推车运输物资的情况比比皆是。然而面对如此悬殊的物质力量对比,毛泽东却依旧保持着乐观和自信,他曾说道:

经济方面必须要作持久的打算,必须十分节约地使用我们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力戒浪费。要努力生产,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要艰苦奋斗,军民兼顾。

一席朴实的言语,却让我们能够看见这位伟人的深邃智慧:实事求是。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各种困难,非常现实地提出两步走方略:第一,节约已经有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第二,努力提高生产率,自力更生。圣贤之道果然只是简易工夫,只要实事求是认清现实,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一步一步提升己方实力,就可以了。

最终,在毛泽东等人的英明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精诚团结、自力更生之下,我们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历史正在重演!,,,,,。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13:11 , Processed in 0.0423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