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国不小心飙了一个英文 结果却遭到了一通白眼(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8 18: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墨尔本留学圈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么些年留学生和英语的关系的话,估计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都会是“相爱相杀”。

毕竟是从打定主意要出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算是和英语彻底🔒了。

从此无论是申学校、搞移民,来自英语这一块越来越高的要求就总是如影随形,陪伴我们走过了留学路上的每一个时期。

然而,在回国之后,很多留学生从英语身上感到的却是真实的尴尬...

有的时候,身披留学生的身份,我们说英语的这项技能会被列为一项才艺,从家庭聚餐的日常展示、到婚礼、典礼上突然被cue到的“表演”。

明明不想说,却突然就塞过来一个麦克风,真的是每一次都让我们尴尬到窒息...

而有的时候,明明我们依旧是不想说,但突然就有那么几个词死活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一个不留神那些不听话的单词就是突然蹦出来了...

却又被一通白眼,被无情的归为装B...

“唉哟哟,这出个国连个话都不会说了?”

“不就懂两句英文么,得瑟什么。”

“别再跟我说英语了,OK?”

每当这个时候,真的都是满脸的尴尬,搭配一肚子的委屈...

其实出国出的久了,每当回国的时候,我们真的就会发现自己在“语言切换”的这个环节,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我们真的发毒誓,这只是切换失败,这不是装B。

下面我就来帮大家总结一下,有哪些情况真的是属于“劳资不是故意的”:

我第一见这个词/东西的时候就是看的英文啊!

即使我们伟大祖国现在已经足够International和Fashion了,但很多东西其实国内根本就没有,那么这种时候硬要让大家查一个甚至创造一个中文翻译就显得有些useless和unnecessary了。

比如说一些吃的东西,什么Mac & Cheese了,Nachos了,kebab了,还有澳洲神酱Vegemite了,这些东西我在出国之前都从来没见过啊,更别说知道中文是什么了。

还有就是一些在学校学到的新姿势,比如Mood board,Activity cost driver,Negative house什么的,这些东西就没在中国学过不知道中文咋说啊!

在国内的小伙伴们你们别笑,甚至有些东西,即使就是在中国遇见的,他也没有个中文名字(或者在你刚知道他的时候没有)。比如像NBA,KPI,iPhone之类的。

“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有人知道是啥吗?

说英文就都知道了,就是mp3。

中文翻译太绕道了,而且也不准啊!

这一类的词语里面的“扛把子”应该就是presentation了。

这个词有道爸爸告诉我说是“展示、描述、陈述、介绍”的意思,但实际上同学们都知道,这几个词加在一起才基本上是presentation的真正意义呀!

有的时候这个这个词会被翻译成“演讲”,但每当想到演讲,小伙伴们脑子里恐怕出现的都是这种场景。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用中文准确的表达presentation的话,恐怕得要说:

“拿着事先准备好的ppt上台先花个几分钟结合ppt给下面的老少爷们儿们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然后再等个几分钟看下面有没有不懂事的人向劳资提问。”

虽然这样才是相对准确的,但显然不如直接说“我做了个presentation”简单,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更简单的用“pre”。

还有比如说Drive through需要翻译成“劳资开着车去麦当劳的小窗口和小姐姐点餐顺便搭个讪,然后等拿了东西就走”。

Exclusive date翻译成“我同时约了十几个小姐姐但最后发现其中的小岳岳最对我的胃口,所以我决定只和她不可描述”。

以上的中文翻译显然都不如英文简明和准确。

好多说法在国外呆久了真的会习惯啊!

这种词是最容易引起国内小伙伴误会的了,因为这些词大多都能找到准确的中文翻译,但留学生们还是更习惯使用英文。

比如说essay,assignment,deadline,quiz之类的,因为身边所有的人对这些词都是只说英语的,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习惯了。





久而久之,留学生们就会觉得这种词用英语说起来要比中文顺多了,也就懒得去想怎么中文怎么说了。毕竟大家都这么懒,凭什么只要我动脑子啊喂!

相信小伙伴们即使连city这么简单的词,也觉得要比市区要顺口吧。





小调查,同学们是说“我明天要去一趟city”的多,还是说“我明天要去一趟市区”的多?

有的词用英文说确实会比较爽啊!

这种词在中国也非常常见,比如说大家最爱说的Sxxt(小朋友们别学)。这个词说出来时候那种爆破音的快感基本上不输“吃柠檬”啊。

我们作为非母语者听起来还没有那么刺耳,爽!

还有就是游(wang)戏(yin)玩(shao)家(nian)们常使用的“奈斯”(nice),这比一句“打得好”听起来有气势多了。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老外们在遇到以上三种情况的时候一样也是束手无策的。

你怎么让一个在中国说惯了煎饼果子的外国留学生重新接受“mung bean pancake with fried dough sticks serve with sweet bean sauce and diced green onion”的说法呢?






很多从中国传到外国去的东西也大都使用着音译的名字,比如Bok choy,dim sum,Wok什么的。

还有就是一些中文词汇也无法十分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出来,比如中国式“关系”,如果仅仅翻译成relationship那不免也太简单了,所以老外干脆就直接说“Guan Xi”。

你无法想象我在听到自己老师说出那句“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hinese society is Guan Xi”的时候有多震惊。

所以说,以上的这些情况都属于international的problem,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留学生才有的烦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中英掺杂着说(zhuang)话(b)呢?

首先就是不要像这篇文章这样,总是用没有必要的英语去替换一些词。

也就是说,一些词明明用中文表达更加简单明了,却偏偏用英文。这样说话的话是真的会let听你speak的people感觉very难受了。

更具体一点的例子就是白云大妈给黑土大叔打电话时说的:“哈喽啊,饭已OK了,下来米西吧。”

还有就是要区别对待你的谈话对象。

如果和你聊天的一样是有留学背景或者说长期使用外语的小伙伴,掺杂一些英语就完全无所谓了。就算全程用英语。。。这个好像只有在说人坏话的时候好用。

但如果和你聊天的人并不懂英语,为了能够让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话,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还是尽量的控制一点,把能翻译过来的话就都翻译了吧。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篇文章是不是能在你们受委屈的时候给你一个安慰的抱抱呢?

“你look!这篇文章say了!我talking的时候中文mix英文不是showoff,是正常的habit!“

哼!劳资才不是smart ass!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2-29 04:52:55 | 只看该作者
BS. 大爷我在美国呆了20年,回国半个英文都不说,很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2-29 08:44:23 | 只看该作者
说明你本身要不是中文很烂, 就是很懒. 如果两者都不是, 那就是假洋鬼子.
出国快30年了, 回国从来不带英文. 因为中文在中国朋友范围内完全可以表达一切. 当然, 那些常常把 OKOK带着的人就有点儿恶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2-29 09:27:1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在装X,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的母语一辈子不会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10:29 , Processed in 0.0896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