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君书》 不要奢望每个人都能分清善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09:29: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君书》——多读禁书,少受伤害!
江东酒徒
老夫今晚聊聊一本奇书——《商君书》,作者是商鞅,对!就是“商鞅变法”的那个商鞅、公孙鞅或者卫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已成为国人的一种历史常识。
但往往越常识的东西,越远离历史的真相。真实的商鞅,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改革家”,更没有“推动历史的进步”,充其量,商鞅不过是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的恐怖幽灵,是闯入人间的魔鬼!!!
我们知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这只是表面现象,是为古代的专制统治涂上的一层薄薄的温情面纱。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是法家,各朝各代都是外儒内法,儒家只是个表面粉饰物,形同现在的笔杆子,当他们忽悠不了你,哼!自然有法家的恶法对付你。而这个集恶法之大成、之顶峰、之极端的就是《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祸害中国三千年,余毒遗留至今。
有诗云“百代犹行秦政治”。这里面的“秦政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制度器物层面的,也就是郡县制;另一层则是思想理念层面的,这就是帝王统治术,集中体现在《商君书》中。
中国人的“奴性”哪里来的?始作俑者就是商鞅!
《商君书》为什么是天下第一禁书?
因为过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而且民间是禁止流通和传播的,一经抓获,死罪!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当年那个北方落后的蛮夷之国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余年间迅速崛起,最终摧枯拉朽般地统一六国?也会明白,历代君王为什么会把老百姓修理得服服帖帖,一个王朝稀松平常也是三百年!最初公开讲解这本书的人,我们也应当记住,他就是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
很多看官建议我叙述事情简单点,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此书的重点:
《商君书》是中国的传统的专制政治的最黑暗的核心,是中国古代专制君主秘不示人的他们的统治的秘诀,首先是怎么统治臣民,这就是《商君书》驭民五术:
一、愚民:统一思想。
二、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三、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四、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五、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总结一下:老百姓有很多欲望,但国家应该让这所有的欲望都从这一个渠道来实现。那就是种田,为国家打仗。你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可以赏赐你。如果你不这样做,就要惩罚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杀豪俊。所谓豪俊,就是强民,体格健壮,性格暴亢,不大容易服从的,都集中起来杀掉。留下的都是弱小之民,再以奸民统治良民。乡村选流氓恶棍做乡长村长,让他们统治善良的老百姓,国家就强大了。
怎么能让国家迅速强大?《商君书》给了答案,强国五术:
一、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
总结:国家的人民里总有强悍和弱小的,两个层次:一是体格上的,二是有思想、有知识、文化、见解的人。国家要强大,这样的强民必须消灭。
《商君书》: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去强》)
二、壹教,实行思想统治。
总结:思想统治是中国的传统。真正的愚民政策不是不让人民受教育,而是让人民只受一种教育,只接受他的教育、思想、观点。“壹教”即:用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来教导他。其他所有的思想都是邪恶的,都是异端,都应该被清除掉。
《商君书》:入使民壹于农,出使民壹于战……民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算地》)
三、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恒产,无恒心的社会。剥夺个人资产就是剥夺个人自由的条件。
四、辱民、贫民、弱民——利于统治。
总结:侮辱人民,让人民贫穷,削弱人民。
《商君书》: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弱民》)
五、杀力——发动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
《商君书》:国贫而无战,毒生于敌,无六虱,必强。(《靳令》)
总结:国家穷了更要打仗,结果是把毒转移到对方去了,国内就没有那么多坏人了。六虱,六种对国家无用之人。这样,国家就强大了。
《商君书》: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害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害,必强。(《去强》)
其实自汉以来治国无非就是用儒家还是法家,而儒法之争的真相:“以国为本”还是“以民为本”。
商鞅是法家的鼻祖,把商鞅的问题谈透了,可以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认识误区:法家是什么?儒家是什么?什么是“儒法之争”?
自汉以来,古今的学者们就已经有一种共识,认为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存在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儒法之争”;长期以来,国体一直都是“儒表法里”,也就是以儒家政治理论为外表装饰,以法家政治理论为实际统治术。
统治集团将“法家”逼入地下,只能做不能说,这就是儒家两千年来对中国政治最大的贡献。这种愚民、弱民、贫民改革的逆流,从来就没有被彻底清扫出历史舞台——被视为“儒臣”代表人物的诸葛亮,教导后主刘禅时,交待他必须阅读的书籍当中,赫然就有《商君书》!
商鞅最后的命运是在秦国高层内部权斗中被“车裂”(五马分尸),史书记载“秦人不怜”(每个秦国人都恨他入骨)。秦国虽然强大了,但是在这个强大的秦国没有一个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包括商鞅自己。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横扫天下,以一打六还完胜,法家胜利了,商鞅胜利了!!!
但是统一后的秦国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是没有不同意见的国家!看起来是盛世!看起来非常稳定!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所以,秦国最后的灭亡就是一个人喊出了一句话,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振臂一呼,秦国瞬间崩盘!
历代君主都在暗地里使用商鞅教给他们的办法来治理百姓,但毕竟商鞅说的太露骨了,这些君王们还要保留一点颜面,于是都用了儒家做了遮羞布......
不要奢望每个人都能分清善恶
原创: 孙盛起
  善和恶,看起来泾渭分明,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得清的。
  善恶不分,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恶披上了善的外衣,迷惑了人们的判断;二是良知缺失,对善恶的判断已经混沌不清;三是恶的帮凶,为了自身利益而只论得失不论善恶。
  现实中,善和恶混杂在一起,如同鱼目混珠,因此并不是那么好分辨。一个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的人,背地里干着肮脏的勾当,在众人面前却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这迷惑了无数人的眼睛。尤其当这个人扛着一面光艳又令人生畏的大旗时,很多观者的善恶观立刻会发生紊乱,甚至连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都会被颠覆。畏惧能够左右人们对善恶的判断,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斯太林曾跟贝利亚说:所有的人都向我鼓掌。我知道,我这个格鲁吉亚皮鞋匠的儿子没有那么完美。他们是怕我。这就够了。鼓掌久了,他们就会把我当成一个符号,一个正确的符号——这就够了!
  斯太林可谓道出了如何颠覆人们善恶观的真谛。
  对于个人而言,分辨善恶又是和良知有关的。如果一个人的良知本就由于某种原因而缺失,这种缺失无论是因为被生活的重担挤压得内心变得麻木,还是因为外界的灌输导致观念畸形,那么在分辨善恶时,缺失的良知会给他一个模糊甚至和常识截然相反的判断,这种判断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冷漠。只要大锤没有砸在他的身上,他永远也不会感到疼痛,这是这种人的典型特征。
  良知一旦缺失,如同打碎的镜子,复原很难。也许,真的需要大锤。可是,有良知的人是不希望大锤砸在任何人身上的。这是一种两难的祈愿。
  至于恶的帮凶,其实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分得清善恶的,他们之所以助纣为虐,在某种庇护下行恶之事,是因为他们权衡了得失,当行恶的得大于失时,他们不忌讳做任何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行恶得利,行善反而受罚的话,这种逆淘汰的状况会促使某些人罔顾是非曲直,甚至即使知道自己上了贼船,也决不下来。
  当然,善恶曲直终会大白于天下,而且终究邪不压正,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那需要时间。
  一个研究概率的科学家说,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只老鼠在键盘上无序地踩踏,都能敲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是的,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切都会明晰。可是人生苦短呀!一个人一辈子,也就几十年,在有生之年分辨不清善恶的,何其多也!
  举例:窃钩者贼,窃国者侯,这么简单的一个窃字,有些人竟然一辈子也不知道这原来是同一个字。悲乎?痛乎?
  其实,有些人对此是不悲不痛的。所以说,永远不要奢望每个人都能分清善恶。我们所能期待的,就是善多一些,恶少一些,而且行恶之人终将受到惩罚!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22:24 , Processed in 0.0567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