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度的控制欲,父母必须越过的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14:4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瑕






育是一个陪伴生命成长的过程,绝不是一个控制孩子长大的历程。现在,一种“病”在越来越多的父母,特别是妈妈中蔓延,成为亲子关系最大的毒瘤。它就是父母过多的控制欲望,虽然它披着温馨和真诚“爱”的外衣,却让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这是一件我亲身经历的过度控制孩子的案例,妈妈的过度关心和“爱”,却变成了孩子抑郁的原因。

三年前夏令营,一位来自南方的中学生宣,一报到就坐我身边和我聊天。看他高大魁梧,开朗活泼,在没竞选的情况下,就让他做了小队旗手。他一听,高兴极了。别看这是一个临时官衔,孩子的积极性确特别地高,除了出门美美的高举起大旗外,还非常积极地帮助其他队员。

在同学、老师眼里,这是一个阳光的孩子。一日,和他闲聊起妈妈,他突然脸色一变,说别和我提她,然后就哇的哭了起来,声泪俱下,痛诉他的家庭经历,讲的咬牙切齿,甚至说有时候他都想把妈妈给杀了。

母子间竟如此“深仇大恨”?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听着他的哭诉。

他说,他在学校无论什么大事小事,妈妈都会去问老师校长,随便做什么,都是妈妈找人在学校安排。在家里也是这样,从小所有的事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告诉他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妈妈工作很忙,平时就是动嘴唠叨,特别烦人。

现在他已经根本不听妈妈的了,妈妈要求什么,他不做什么,甚至会和妈妈大吵。每一次老师找他谈话,他都认为是妈妈让老师这样做的,要不然在家里发生的事老师怎么知道。这些事情,让他在老师同学面前很丢面子。他感觉唯有游戏里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天地,能够找到成就感的地方。在家的时候,他会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游戏里,不管父母如何生气,他依然我行我素,打游戏已经成为他抵抗妈妈的武器。

听到他的哭诉,我很难把这些故事的人物和我面前的这个阳光开朗的男孩联系起来,原来在家的他是如此的叛逆?!

因为父母有联系群,我和这位妈妈私下进行了交流。在询问孩子在家表现时,谁知妈妈和他儿子一样,不提及还很开心,一提及就也开始痛诉孩子的不是,懒惰、打游戏、对妈妈顶嘴,上课不听课、睡觉,不整理房间,总之如今的她对孩子无计可施,父母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即便是来夏令营,也是父母“逼”来的。

这个“逼”来的孩子在营里表现“可圈可点”,却在妈妈眼里“十恶不赦”。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活动结束孩子回家后,这位妈妈经常和我进行交流,我常对她提出的问题给予分析与建议。常常我在夜半时分收到这位妈妈给我的长篇留言,大体都会首先述说自己如何难过,付出那么多,孩子不领情,对于孩子,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有放弃的念头可毕竟是自己儿子呀,寻求我的帮助。每一次的留言,几乎都会告诉我,她找人安排孩子进了某个老师的班级,孩子还是不听课,安排保姆给孩子做的食品,孩子不吃就是打游戏。让孩子去参加什么活动,孩子就是不去。

单看问题母子间似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同时满屏里这位妈妈一直又在说她这么做都是对孩子负责的爱的表达:我那么爱他,为儿子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可是我怎么安排,他都不听,不做,不愿……

同一个孩子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宣在营里活动期间,也会偶打游戏,当我每晚收掉他手机时,他都照办了,并没有抵抗。在洛杉矶参观游戏公司,专门找了设计师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告诉他们设计背后的故事。现场提问时,宣非常积极,还提问了不少问题。

那一次的参观对他触动很大。他告诉大家,他的理想是未来做设计游戏的工程师。他还单独询问我,如果他将来来美国留学,学习计算机软件我能帮助他吗?我答应他说,只要他为目标理想努力,我会一直跟踪并帮助他做到我能做到的一切。他很开心,我们相拥着在夜色中的公司大楼前合影留念。

在总结会上,整个小队都选他作为代表发言,宣的一段话说的特别感人。他告诉他的队友:“虽然自己现在还处在表现不好的阶段,但是相信,我会按照自己的理想愿望去努力,相信你们能看到!”那一刻我感动了,拿手中的水杯和他干杯说,相信你会更好地成长。

我经历的这个案例,这孩子本性是开朗和活泼的,他现在的逆反,不仅是处于青春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妈妈控制欲的抵抗。可是,让我难受的是,回家后的他又“变”回去了,而且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三年了,如今这孩子初中都没正式毕业。

这期间,即便我大量和他妈妈交流,推荐心理医生,帮助他妈妈寻找推荐不同的适合的新学校,给予大量建议,给予她我资源里的不同校长联系方式让他给孩子尝试,可是终因为不是这位妈妈眼里认为的“应该”,而一次次流产。后由国内专业机构诊断为抑郁症目前停学在家吃药,我最后看到的孩子相片是一个因药物身体虚胖爬在电脑桌瘫软着睡着了景象,看着这张相片屏幕后的我流下了眼泪。

多么可悲的一个现实!在这里,父母将控制欲发挥到了极致,让孩子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自己亲手制造了家庭的悲剧而不自知。

在很多家庭中,我们这样用爱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少吗?!

其实,这也是一个教育的普遍问题,有理念的问题,有心理的问题,更有文化的问题,是一个物质和精神深度交织在一起的问题。

我们离不开控制,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步走出控制的过程。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个妈妈犯的错误,就是忘记了孩子必然要成长,必然要长大的基本规律。她把自己的孩子一直控制在婴儿期,也将自己的育儿观念一直锁定在婴儿期。

诚然,控制欲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如果人类完全失去控制欲,我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所有的事情都会无法预知,所有的时空都会变幻莫测,所有改造这个世界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有序,得益于对基本规律和规则的物质规范;我们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正常繁衍生息,也得益于人类社会的自我控制。

回到人的成长过程,一个人的长大,无论是“育”还是“教”,这里面都含有基本的“控制”因素。可以这样说,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从“翩翩少年”到“蓬勃青年”,一个孩子的出生,成长,如果父母不能给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不可控,那无法想像这个孩子是否能存活下去。即使是在原始社会,父母和长辈们也必须保证给孩子最起码的安全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有控制的欲望和行为并没有错。有时候,必要的控制,既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须,也是教育内在的要求。譬如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的惩戒等。

从“按时喂奶”到“添加营养”,从“ 穿衣保暖”到“点滴成长”,从家庭到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父母特别是妈妈为孩子操碎了心,也付出了一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父母,特别是一些母亲将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关怀发挥到了极致,忘记了孩子的成长,甚至忘记了自己,和孩子在心理上形成完全的共生关系,将控制孩子好像就在控制自己,不仅认为理所当然,而且毫无知觉。这个案例的妈妈事实上已经变成了这样。

但是,和父母的控制欲望相对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伴着身体能力,思维水平,知识眼界的扩展,也是一个自我控制欲逐步生成的过程,孩子也希望能够以某种形式控制自己的生活。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的控制欲望不进行调整,必然会和孩子的控制欲发生冲突。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和孩子吵闹冲突,其实就是两种控制欲在斗争。案例中的那个妈妈,从家里管到学校,让孩子无法实施自己的控制欲望。所以,最后孩子把游戏作为自己能够掌控的领地,控制欲发挥的地方也就很正常了。

在夏令营的日子里,之所以这孩子表现良好,是因为在这里,他获得了表达自己控制欲望的渠道,得到自由表达的尊重。离开妈妈的日子,让他体内可以自我掌控自己的控制欲得到了释放。当回归校园,妈妈无处不在的控制让他窒息,当无法抵抗的时候,他只能游戏里寻找自我,在忧郁中折磨自己。

知乎里有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一个网友面对父母强力的控制欲怎么办的回复得到众多年轻人大赞。他认为对待控制型父母需要做这三点:“第一,不和他们有超过三天的来往。第二,挣足够多的钱。第三,一定要反抗,不要惯着父母。”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份抗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提高,有一个控制欲此消彼长的过程。父母要伴着孩子的成长,逐步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让孩子逐步成为自己。杜绝过度控制,这是每一个父母必须跨越的心理门槛,特别是对于那些“特别负责任”的父母。

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教育规律最大的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脐带剪短,母乳断掉,孩子分室而居,最后远走高飞,成家立业的过程。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从父母的控制中慢慢放手的过程。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这是一种亲情的悖论,却是教育的真谛。跨越过度控制,减少控制欲望,不是选择,而是必须。

中华民族是高度重视教育和亲情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中,特别重视家族的成功,重视对孩子的塑造,重视父母的责任。而在责任的履行中,我们的父母恨不得为孩子的成功设计好一切。就像案列中的这位妈妈一样,选一个孩子的学校,都要自己首先满意,最终让控制变本加厉,贻误了孩子的成长。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责任的形式对孩子的控制。同时被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理直气壮的强化。

在许多中国父母眼里,我生了你,你就是我的,我要为你的终身发展负责。我过的桥比你走得路都长,我的经验比你多很多,我说什么你就得按照我的做,特别的“自信”自我的经验。就像这位案例中的妈妈,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完全是从自己的标准出发,以为为孩子做了最好的安排,事实却走到了问题的反面。有的父母别说孩子小的时候,即便孩子长大还依然如此。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很多孩子连大学专业都必须听父母的,即便找朋友结婚了,还在控制着孩子,这也成为很多婆媳之争的矛盾原因之一。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爱的形式对孩子的控制。同时被我们少子和独生子女的社会进行了水到渠成的强化。

如果纵向考察,可能没有那一个时代的父母比现代的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孩子很少和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的父母太害怕孩子的成长出现些许的闪失,因为一旦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失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用尽了所有的精力,也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却让控制越来越紧。就像这位母亲,不可谓不爱孩子,但当她为了孩子的教育,一次次请求校长和老师帮忙的时候,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反抗,走向了爱的反面。

这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孩子成长。同时越俎代庖,超位越位成为控制的常态。

生活中有些父母常常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把孩子当成是生命的下一段延续,希望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生命中的遗憾。还有不少父母疼爱孩子,急于帮助孩子,企图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来规避孩子人生路上可能遇见的风险。于是,父母开始对孩子有诸多不合理的期望,开始接管孩子的生活,甚至开始安排他的终身。但别忘了,我们可以控制为孩子做事,却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终究是要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父母,放弃过度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退出。放手不等于不爱,不等于不关心,不等于不帮忙。放手不是快刀斩乱麻,而是循序渐进与孩子成长相伴的过程。放手不是“不管你”,不是放弃爱,而是从孩子的身边“抽离”出来,只在他需要的时刻提供关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时候给他及时的帮助,而不是代替他们的成长。

现代心理学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手段。抛除观念、文化和情感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看,过度的控制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如果说合理的控制欲是人类的本能的话,那么过度的控制欲就是一种“疾病”。不管这样的父母愿意不愿接受,正确面对一定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认为,一个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控制欲强是内心恐惧的表现,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但并不是每一个控制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于是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些极端的人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也恰解释了那些过于焦虑的父母,控制欲都过强。

这是一位研究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心理学分析。她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比较强的人。大学的时候,她曾经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年级第二的成绩保送了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因为对心理学的钟爱,她跑到导师办公室说要退学然后学心理学。她的母亲知道这消息后几乎是要疯了,母亲没有想到一直都基本按照她和父亲期待的人生轨迹前行的自己,突然来了这么大一个转折。

那时候,她妈妈经常打电话跟她说:“因为你,我昨晚又失眠了。”或者“因为你,我又病了。”或者“如果你不这样,我的心情就会好很多,我就不会失眠或者焦虑了。”她妈妈总希望通过改变她,来改变自己的情绪。当妈妈觉得焦虑的时候,那是因为“我让她这么担心”;当她觉得愤怒时,那是“我惹她生气”;而当她觉得沮丧时,那是因为“我让她失望”了。因为妈妈无法控制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所以妈妈那一段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只有你改变了,我的心情才会变好。

这位研究生的妈妈和前面案例中的妈妈有些一样。都会唠叨说:“我那么爱他,为他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对孩子做了那么多,可是他不听,他不做,他不愿……。”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为孩子做得最多也最累的那一些父母,同时,他们也是最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父母。同样,他们也让自己陷入一种无端的忧郁和心理纠结中。曾经一个爸爸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女儿由于成绩优秀,获得了被当地保送上研究生的资格。但是,女儿却希望去参加考试,去上海上一个她心目中更好的大学读研究生。在确定要不要保送资格的那一天,女儿打过电话和爸爸商量。“知子莫若父。”作为父亲,他深深地知道,女儿目前的能力考上那个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她极力鼓励女儿珍惜保送资格。他说,当时就差一句“你肯定考不上那所名牌大学的那句话了”。可是,他依旧尊重了女儿的决定。

最终的结果,如他所说,女儿没有考上那个心仪的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后被调整到一个偏远省份的农业院校。他后来这样告诉自己的女儿,当时爸爸是看着你跳进坑里的。但是,我没有办法去阻止你,因为你不尝试,永远会有遗憾。如果不留遗憾,就必须面对风险。

后来的女儿又考入北京的研究院读博,现在已经是大学的副教授了。他告诉我,我们比孩子早出生,有责任把经验、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但是,面对未来的社会,我们永远没有能力为他们安排好一切。

面对过度的控制欲,这位父亲的做法值得借鉴。面对孩子的成长,他保持了一种合理有度的控制和交流。而两位母亲,却在过度的爱的安排里迷失了和孩子的正常关系。作为一个认真而负责任的父母,如果因为过度的控制,和孩子闹到了水火不容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反而求诸己,认真审视一下是不是自己有了心理问题,先救治自己呢?

超越过度控制欲,是每个父母都必须越过的坎。

无论在理念上,文化上,还是心理上!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8 19:14 , Processed in 0.04838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