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5|回复: 0

老百姓四处讨生活怎么就成了他们的政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2 0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早,看见了这么一条新闻:据河南都市频道去年报道,邓城镇有6万多人,其中2万人靠祖传炸油条手艺,外出经营早餐摊,每年能带回来近9个亿的收入。近日,邓城镇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炸油条大赛。一位在山西经营早餐点的参赛选手介绍,炸油条搭配卖稀饭、胡辣汤、包子,一天毛收入500元左右,一年能挣一辆小轿车。另有一位参赛选手说,“我下学就出去跟人家学炸油条,学了三年,自己出去创业,走南闯北走了好多地方,挣到了钱,在家里盖了房子,在市里买了房子,自己又买了一辆车,还有几十万块钱存款。”【天佑私人微信号:hulanpangzi24】
一看这个新闻,我立刻有了一种大海的感觉——想吐。从表面上看,两万人一年赚九亿,合每个人一年才赚四万五,不多啊。比大妈买煎饼月入三万、烧饼大叔买七套房和女博士开拖拉机种田一年收入一亿靠谱儿多了。
可是,细分析一下这条新闻的问题就大了去了。首先卖油条不能是流动摊贩,现在各地抓流动摊贩严着呢,他们必须要租店面,而且必须是两个人,因为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至于新闻里说的那个在山西经营早餐点的参赛选手所说的还搭配卖稀饭、胡辣汤、包子,这样的早餐点至少就需要三个人。
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个每天毛收入500元的早餐点的经营情况。假定一个油条加一碗稀饭或者是一碗豆浆销售价按三块钱算,这可是按深圳我家楼下早餐店的价格算的。如果房租按每月2000元算,说实话,我没问楼下卖油条的早餐店的房租多少?估计不止2000,我这样算是为了好算。加上水电费,他每天的硬性成本大约是100元。深圳是不许经营者住店里的,经营者实际还要另租房子住,我们就算他们住在店里,房租不算。即便如此,如果油条加豆浆的成本按一元算,他每天要卖250份早餐才有这个收入。说实话,每天早餐经营时间最多三个小时。他们两个人一个小时需要接待八十多名顾客。平均不到四十秒就要接待一个客人。大家觉得有可能吗?
我是每天早上都要在外面吃早餐的,因为我要走路,一般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纯卖油条豆浆的早餐店深圳没有,这种店一般也是搭配包子(外送的)和稀饭一起卖。我从没见过一个两公婆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接待一个客人的店,注意啊,我家就在地铁站附近,周围还有四个大商场。我家附近算是人流比较多的了,那个在山西的早餐店经营者每天如果要有500元毛收入,那么,他必须是在车站附近经营。而且,店面要很大,店租也要很高,而且人员也绝不止两个。这样,他一天的营业额恐怕要几千才行。有这样的早餐店吗?
我家附近的早餐店一般是卖粉或者面的,经营者至少是两个。但是,这种店的存活几率非常低,我家附近早餐店大约有二十多家,但是,一直在经营的早餐店只有三家,其余的早餐店基本上几个月就换人,譬如春节后,我这个花园周围店铺原有的长沙米粉、重庆小面、淮南牛肉面,福建沙茶面、桂林米粉店、陕西肉夹馍就没再开门。如果赚钱他们岂能不经营?而且,早餐店有很多时候生意还要受天气乃至各种政治环境的影响,这样,他们每年的经营天数都要大打折扣。深圳这边一般不会像外地到有检查或者开什么会时就让早餐店关门,但是,因为台风或者是春节,早餐店的经营时间估计最多十一个月。这样,他们如果年收入平均四万五的话,那就要月收入至少五千。
还是回头说邓城镇这个事儿,即便是你这里的民众出去卖油条每人每月平均真的有五千块的收入,这事儿跟你政府有关吗?你骄傲什么?每人每年赚四万五很多吗?你没有给你的民众创造能让他们能在本地就业的机会就算了,他们撇家舍业的去全国各地讨生活,居然成了你们的政绩?怎么着?他们每年每人在外面辛辛苦苦地赚了四万五,这也成了你邓城镇的GDP?即便是邓城镇的这些乡亲真的每年都能刨回九亿元,他们都能把这钱花在你邓城镇?他们的孩子不上学?他们坐车不花钱?这事儿与你邓城镇政府有毛关系?
算也行,你别吹牛好不好?那新闻里有个参赛选手说自己在家里盖了房子,在市里买了房子,自己又买了一辆车,还有几十万块钱存款。说实话,我很怀疑他不是卖油条而是卖白粉的。你想啊,咱们就按两公婆一个月毛收入一万算,他们不养老人、不养孩子、不买新衣服、不生病、过年不回家,仅仅他俩自己的吃饭,每月需要多少钱?不仅能在老家盖房子,还能在市里买房子,还有存款?我真的晕死,我这个所谓的作家不但没存款,这个月还有好几千信用卡没还上呢,买早餐的那儿来的几十万存款?
炸油条那个新闻还有个可笑的说法,邓城镇的两万人都是靠祖传炸油条的手艺外出经营。祖传?邓城镇这些人的老祖宗都是炸油条的?如果都是炸油条的,冯小刚的《1942》就是造谣,当年也不存在大跃进饿死人和文革时代吃不饱的事儿,人家河南人整天吃油条,连馒头面条都不吃,对吧?祖传,祖你个头!
最近我们不断看到大妈卖煎饼月入三万、烧饼大叔买七套房这类的新闻。这是为什么?官媒为什么要报道这些?其实,这是官媒有意的,这叫做舆论导向。他们为什么要定向引导?这里面反映了一个目前就业不足和底层员工收入微薄的事实。这跟前些年高喊“双创”是一个路数,就业数字不好看了,于是就鼓捣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去创业。我当年就说过,一个年轻人,靠父母的积蓄出去创业,没两年折腾光了。他不仅失去了老老实实打工提升自己的机会,还对未来的人生产生了怀疑,让他去创业的人是不是缺德带冒烟儿?现在“双创”不提了,又整天报道卖包子卖烧饼卖油条赚钱,目的很明确,让某些没有职业或者是收入微薄的人去开早餐店。这更缺德,这跟喊“新时代上山下乡”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就业统计数字好看。当然,有的牛吹得实在不靠谱儿,譬如女博士开拖拉机种田一年收入一亿,想想都是扯犊子,如果种地赚钱,别说一年赚一亿,就是年入十万,邓城镇这两万农民披星戴月地跑出去炸油条干嘛啊?他们闲的?这样的定向引导,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给别人挖坑,这已经不是舆论导向的问题了,这根本就是在图财害命。
现在的政府宣传这类事例其实根本就是没找对就业不足的病根子。就业不足根本就是现在税负太高、房价太高、人工太高、国企垄断的石油、水电、煤气、通讯等硬性成本等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如果你减了税、让民营资本进入现在的垄断行业形成竞争就会让石油、水电、煤气、通讯等关系到国际民生的硬性成本降下来,企业自然就盈利了,盈利了就会请人,这样就业率就上去了。当经济一片繁荣,还用得着你们用“大妈卖烧饼月入三万”、“烧饼大叔买七套房”、“女博士开拖拉机种田年入一亿”这种诱饵去骗小白鼠吗?
最后,我很想对邓城镇政府说句话。你的民众满世界去炸油条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们如果有坐在办公室叹空调,或者是在电视机里的那种干净无比的生产线前装配高端产品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两公婆每天都要披星戴月地起床早做准备,然后收入还那么微薄?他们已经很艰难了,你们就不要在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汇成的河流中开着游艇欣赏社会主义的美景了。你们做点实际的,把他们的社保和医保解决了吧,行吗?
20180408002510.jpg 201507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8 00:48 , Processed in 0.0465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