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在百年前,美就曾狂热地推行过移民限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00: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穆令”,暂时禁止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也门等7国旅客入境,在美国乃至全球引发激烈争议。不过在美国历史上,这一幕并不罕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将“限穆令”比拟为百年前通过的、被称为“目的不是规范移民、而是排斥移民”的“1917移民法案”。在那段特殊的岁月中,美国排外主义者同样打着“本土优先”和“美国第一”的旗号,但最终结果却与这种移民政策的初衷大相径庭。





保卫“纯正血统”的美国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个氛围非常诡异的社会:一方面,这个新兴大国急需人口和劳力,而如此大量的人口、劳力只能来自移民,让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先来一步”的欧洲裔、尤其西欧及北欧裔移民又对其他“落后地区”移民小区的膨胀惊恐不安。当时美国新移民主要来自东欧和南欧以及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说英语,主要信仰东正教、天主教和东亚的传统宗教,很多人只受过很少的教育甚至没有受过教育,这一切都与当时已经成形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旧移民”唯恐丧失自己在美国的主导地位,于是他们利用在美国政坛和社会上的优势地位,不断试图通过立法限制“不受欢迎的移民”。


1882年,美国政府宣布对移民征收臭名昭著的“人头税”。1884年,美国又成立了以“甄别移民”为诉求的“限制移民联盟”。这个组织最初将矛头对准南欧移民,声称这些人“种族劣等”、“一旦大批涌入,在失业率较高时会滋生犯罪”。


这个组织和随后涌现的大量类似组织吸引了许多白人“精英”,他们印刷宣传品,游说政客,鼓吹“新移民”愚昧无知,并且天主教徒较多,他们的存在会使信仰新教、“纯正血统”的美国人被淹没。于是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通过层层立法,一步步把“经济上不受欢迎的人”(包括契约劳工、靠社会救济的人、乞丐、职业乞讨者和游民及不能随同的16岁以下孩子)、“智力不受欢迎的人”(包括白痴、无行为能力的人员)、“生理原因不受欢迎的人”(包括患有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人员)、“道德和精神上不受欢迎的人”(包括犯罪者、多配偶者、妓女、精神病) 都列入“禁止入境”名单中。

“识字法案”正式出炉


在20世纪初,恐惧“黄祸”、担心亚裔抢走自己饭碗的情绪在美国社会蔓延,这无疑让主张排外的组织和政客看到了突破口。当时针对亚裔的歧视性法案早已层出不穷:1870年“归化法”禁止华裔入籍且不允许任何华裔女性入境;1882年《排华法案》索性禁止任何华裔进入美国。美国觉得日本“更文明”,但仍于1907年向日本施压,达成日本主动限制向美移民的“君子协定”。


不过这些限制都比不上1917 移民法案。这是美国第一个严格限制移民的法案,全面禁止除日本及菲律宾以外的亚洲人移民美国。


1917移民法特别规定所谓“不可接受的亚洲禁区”,包括中国和印度支那半岛在内的大半个东亚、东南亚都被纳入“禁区”范围。该法还将人头税提高到8 美元, 这在当时是个天价。而在所有条款中,争议最多的就是“文化测验”。早在1896 年,共和党就提出应该禁止那些“既不能阅读也不能写作的人进入美国”,该提案甚至在两院也获得通过,只是时任总统克利夫兰行使了否决权,才让这个排外法案未能生效。


然而利用文化测试限制新移民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1911 年,美国国会一份长达42卷的报告宣称,统计数据显示,新移民文化素质低下,因此犯罪率远高于本土美国人。从1913年开始,国会两次提出基于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申请来美国的16 岁以上移民应能看懂英语或者其它语言。尽管时任总统威尔逊曾两次行使否决权,但美国工人组织和农场主的代表在白宫前激烈抗议,他们认为新移民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并加重社会的负担。美国教育界同样大都支持文化测试,认为未受教育的外国人很难融入美国社会。尽管也有该法案的反对者,但他们主要是企业主,担心新法案会限制廉价劳动力的引入,影响从中压榨血汗钱。


在这种特殊氛围下,美国社会利用文化测试限制移民的呼声几乎取得绝对优势。最后国会在1917 年2 月以2/3 多数推翻了威尔逊的否决,正式通过了1917移民法案,俗称“识字法案”。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17年移民法通过后,意犹未尽的美国排外主义者又在1921年推动通过《紧急配额法》,规定以1910年人口普查时的数量为基准,对各移民来源国赋予每年不超过3%的移民限额。该法案的初衷,是让美国社会的种族结构永远维持在排外主义者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比例上,因为今后不论引进多少移民,只能按部就班照比例分配,北欧、西欧移民就可以永远占据垄断地位。该法案还特别强调“1917年移民法所规定亚洲禁区继续有效”,也就是说中国等国连一个“配额”都分配不到。


随后1924年移民法的限制更为变本加厉,不仅将配额上限下调至2%,更规定自1927年7月1日起每年移民总数不得超过15万。该法案核心是把原本作为临时措施的“排斥亚裔”“国别歧视”和“配额”法律条文化和永久化。但此时美国社会舆论一边倒地倾向“保持美国人同质化”,因此法案顺利通过,并由柯立芝总统签字实施。由于1924年新移民法将日本国民也纳入不得移民美国之列,等于单方面废除“君子协定”,引起日本政府、民众的强烈抗议,导致美日关系的紧张,个别激烈的抗议民众甚至在美国驻日使馆前自杀。


耐人寻味的是,当时支持排外者的口号正是“本土优先”和“美国第一”。


二战爆发后,美国这种蛮横和一厢情愿的移民甄别成为笑柄:被“优先引进”移民的来源国成为敌人,而被阻止、限制的移民来源国却成为可靠盟友。更重要的是,事实证明一个人是否“安全、可靠、高素质”,和其肤色、族裔、来源并无直接关系。


痛定思痛的美国社会终于开始反思。1943年,《排华法案》被废除;1952年,《移民和国籍法》生效,禁止亚洲人入籍、设立“亚洲禁区”等条款被废除,建立在“配额”基础上、试图保持西北欧白人后裔“永久支配地位”的1921/1924年移民法成为历史。但一直到1968年6月30日,美国移民的配额制度才被彻底取消。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15:31 , Processed in 0.0398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