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党报批部分地方政府大肆举债:虱子多了不怕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2:4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显示,36个地区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专家认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的做法较为普遍,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逐渐加大。

大肆借钱债台高筑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审计署对15个省、3个直辖市本级及其所属的15个省会城市本级、3个市辖区,共计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公告显示,一些省会城市偿债率指标偏高,2012年,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有13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债率超过20%,最高的达60.1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立对本报记者说:“如果地方政府财力的增速,也就是国有资本的增长速度,超过政府债务的增长速度,那么,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债多不愁。不过,目前缺乏配套的定量化的、体制化的制度安排。除了公共产品的财政预算外,还要建立政府举债与偿还的预算基金,即在债务背后形成一个有效的还款资金计划。”

寄希望于卖地还账

“目前,地方政府举债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只要有条件、有机会都会这么做。”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丁茂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导致地方政府大肆举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干事,但没钱。现在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尤其是地、县级政府,其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对称,要干事就必须借债。二是考虑到借的是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钱,属于“政银”合作,都是国家的,也没有放在自己腰包,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多借一些。三是寄希望用预期土地收入还债,或者招商引资后还债。其实这样做风险更大,土地市场会收得越来越紧,房地产市场只会紧不会放。预期不靠谱。四是监督不力。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体制改革远未到位,监督手段明显欠缺。

专家指出,独特的信用优势也为地方政府举债创造了便利条件。除了地方财政担保的因素外,土地等有形资产的担保也是金融机构违规放贷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也应该看到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一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有4个省和8个省会城市本级增长率超过20%;二是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务风险凸显,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等;三是一些地方通过信托、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问题突出,隐蔽性强、筹资成本高,蕴含新的风险隐患;四是融资平台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较差、偿债能力不强;五是一些地方还存在违规担保、违规融资、改变债务资金用途、债务资金闲置等问题。

借债为何虱子多了不怕咬

财经评论人杨国英曾撰文指出,在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之所以仍难消退,除与“保增长”的政绩诉求相关外,还与部分地方政府主政官员的关联利益有关。众所周知,在地方政府财政预决算体系仍不健全、招投标仍存在形式或实质的不透明之下,地方政府通过持续举债,不仅可以推动相关行政主导型投资,实现“保增长”的短期政绩,更可以由此为关联人的利益输送提供便利。

丁茂战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绩透支未来的做法不无原因。“部分地方政府的领导风险意识差,为官主要考虑当下政绩,明天之事明日再说,保不准即将升迁或调整更好岗位走人,并且越是在可见时间里可能提拔的人,借钱越无所顾忌。传统政绩导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以GDP、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为导向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在许多地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8 22:28 , Processed in 0.0400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