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梅(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05:5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先帝的革命 情操令人感叹。

东梅(图)
信源:凤网社区


孔东梅,1972年生,母亲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1996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参与组建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创办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从事文化传媒事业。



孔东梅忆外公外婆,外婆一生人间疾苦尝遍了

孔东梅出生后被送到上海,陪伴外婆贺子珍,6岁才到北京上学。毛泽东见过孔东梅的照片,但爷孙俩从未谋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直至1979年9 月7日,她在毛主席纪念堂见了外公第一面。“前一天,外婆去了。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妈妈哭了,我没有。就觉得躺在那儿的老人,是一个伟人,我又是这么一个特殊的人的后代。”

说起外婆贺子珍,孔东梅的声音明显低了下来。“以前对她的报道有,但老把她塑造成那种扛枪的女战士、女英雄、女神。这种英雄式的、脸谱化的人物,不是我想要做的。不管是外公,还是外婆,首先我就要他们是一个人。外婆一生,人间疾苦尝遍了。她这一生,分分秒秒都在忍受当中,都在折磨当中。”这时,孔东梅苦笑了一下。

那么多孩子,有的丢了,有的死了,然而,自己丈夫……又没有。30多岁开始就这样。”沉默。“外公的人格魅力,很难超越。他们是患难夫妻,在外公最不得志的十年,外婆为他生了六个孩子,大小产加起来,可以算十个。长征途中,她还生过一个孩子,刚生下便受伤,中弹。你想,她的生命中,还能再容下其他男人吗?”

毛泽东初恋表妹王十姑

在《改变世界的日子》中,王海容提供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王海容:“那个王十姑怎么样了?”王海容根本不知道王十姑这个人,回家后便去问自己的长辈,这才知道:王十姑是她爷爷王季范的妹妹,和毛泽东是姨表亲,从小都在外婆家一起玩,一起长,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曾谈婚论嫁。如果他们俩成为夫妻,就是所谓的“中表婚姻”。

但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不合,亲事不成。毛泽东当时只是一个少年,根本回天无力。后来,王十姑在本县定了亲,丈夫姓赵,她出嫁那天,毛泽东还作为娘家人给她抬箱子。此后家里给毛泽东订了亲,妻子叫罗一姑,毛泽东不承认这位妻子,很快就离开了家乡。而王十姑则在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毛泽东一直没有得到消息。

得知十姑早已去世后,王海容告诉了毛泽东,他叹了口气:“哦……因为心情不好。”此后,他不止一次在王海容面前提到王十姑:“她是个好人。人很白,性格很好,手很细,我们还拉过手哩!”

我说服王海容打破沉默

人物周刊:当年毛泽东主席身边,有两位很有名的负责外事工作的女青年,王海容和唐闻生。她们现状如何?王海容和毛主席有点亲戚关系,您是毛泽东的外孙女,也应该和王海容是亲戚吧?

孔东梅:当时王海容负责礼宾及记录,唐闻生负责翻译;我外公接见外宾的纪录片里,这两位女青年几乎每次都出现在外公身边,知名度是很高。王海容的祖父是我外公的姨表兄王季范先生,她是外公的表侄孙女,和我这个外孙女同辈,虽然她比我大34岁,但我应该叫她“姐姐”。

王海容和唐闻生都在国务院工作,2004年,王海容退了下来。

人物周刊:她们沉默了30年,没发表过任何形式的回忆,由于你们是亲戚,王海容才愿意对你开口么?

孔东梅:不仅是亲戚,主要是因为,她看我是个干事的人。我多次劝她打破沉默写点什么,她都没有同意,最终她说:你写你的,我不写,但我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采访她十几次、筹备两年才有了这本书,它还远不能写出海容经历过的极其丰富的外交活动,只是对一些她参与的重大事件做了粗线条的勾勒,

人物周刊:为什么没提到唐闻生呢?

孔东梅:唐闻生也参与了这本书;她们俩看过书稿,提了意见,删去了不少内容。写她们那一代人有个困难,她们不但政治意识、保密意识强,而且常常觉得“我是在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工作,我个人在里面不算个什么,你就别写我了”。

人物周刊:王海容、唐闻生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

孔东梅:她们生活得很洒脱,性格很爽快。

人物周刊:主席不喜欢林黛玉型的女孩子。

孔东梅:(笑)他喜欢晴雯。

我不当官也不做生意

人物周刊:主席的第一代亲人,像杨开慧、贺子珍、毛泽民等人,可以说是“为有牺牲多壮志”;第二代亲人,身上也有很浓的悲剧色彩;你是家族第三代,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孔东梅:前两代是比较沉重;第三代很幸运,能够做回自己;不是说不用考虑自己的身份——那是不现实也不负责任的,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自己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总想着凭自己的能力,来创造自己的人生,不大考虑我是谁的后代、我有什么使命之类。到了美国后,有种彻底的自由,淹没在人海中,没人知道我是谁了,这时候反而逐步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一种家族认同感。

像我这样的,很容易有两条路,一是进入政府或大公司,当个官员或者高级白领;再就是做生意,因为你会认识很多人嘛;这两条路我都很容易走,不过我选择稳扎稳打地做文化事业。

人物周刊:交过“学费”么?

孔东梅:如果说有“学费”,那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规范的行业做法吧。

人物周刊:因为你的身份,受到过什么照顾么?

孔东梅:哪有什么照顾?社会是很现实、很实际的。当初我的公司打算叫“菊香书屋”,有关部门不让注册,我索性在前面加上孔东梅的“东”、毛润之的“润”,这才注册成功了。

人物周刊:东润菊香书屋主要做“红色文化”,你想把“红色文化”做成怎样,会使用电视、网络等手段么?

孔东梅:我做过电视,但还是更偏爱平面的、纸质的传媒。红色文化不能停留在缅怀、纪念、回忆录上面,要适应现代读者的口味,要给人较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塞给他们一些观点、结论。而且红色文化同样需要美的形式,我这本《改变世界的日子》的图片、装帧、纸张都很讲究,设计师是从国外回来的,我的下一本书会做得更漂亮。最后,红色文化也不仅仅是毛泽东。



孔东梅:追我的男人胆子要大

人物周刊:问一个敏感问题,有人追你吗?你有什么标准?

孔东梅:(笑)哎!追我的男人胆子要比较大就是了。这一部分我一般保留,我就讲讲观点吧。

我不会是那种柴米油盐、相夫教子型的,大家思想要很契合,一定要有共同语言。

人物周刊:主席好像也反对那种过日子型的小夫妻。

孔东梅:对,他和杨开慧、和我外婆都是革命伴侣,而且他也不会在乎形式的东西。

人物周刊:您现在对主席是怎样看的呢?他身上有没有您觉得不对的地方呢?

孔东梅:简单地说,我外公是个巨大的存在,影响了几代人的思维和生活。对于他身上的有些东西,只能说,在那个时代,那样做是有效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08:27 , Processed in 0.0397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