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來自一個傳奇的家庭:蘇州貝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13: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貝聿銘,100歲了。
他來自一個傳奇的家庭:蘇州貝家。歷經四個朝代,富了14代:最終八十高齡從美國回到蘇州,老家獅子林早已上繳公家,上百親戚衣衫破爛的來見他,他老淚縱橫。2006年他在蘇州留下「蘇州博物館」,罕見找了姪女、姪子,從加拿大、香港回到蘇州經營專賣店,他不想自己和故鄉的緣份,再被毀了一次。
貝家,是蘇州赫赫有名的姓氏。
根據貝聿銘傳記中的介紹,貝氏族人,是在元末戰亂中,來到蘇州的。
他們靠行醫賣藥起家,到了乾隆年間,貝氏已經成為蘇州四富之一。離蘇州博物館300米,就是蘇州最著名的園林獅子林——也是貝家的老宅。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到蘇州均指定住在獅子林,至今,園中乃留有乾隆「到此一游」的「真趣」匾。貝聿銘在這園中,曾經珍貴的留下一張翩翩少年照片。
別人都說,富不過三代。按照這個說法,貝聿銘算是富十五代。
這位十五代,把貝氏家族的榮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貝家最為興旺的支脈,是同為第十三世孫的貝哉安和貝潤生兩支。他們的六世祖是親兄弟,兩人同為貝氏餘脈,卻都不以醫藥業成名發家,貝哉安被稱為「金融世家」,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
貝哉安本來是可以中舉走仕途的,20歲,他已是蘇州府學貢生。父親的忽然去世,使得貝哉安放棄了「學而優則仕」,全力打理父親留下的產業。由於他善理財,人緣好,獲得了知縣吳次竹的賞識,聘為幕僚,被時人稱為「錢谷師爺」。
1915年,貝哉安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他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後來在蘇州成立分社,任經理。貝哉安的頭腦好,教育更好,他的五個兒子,個個做銀行,個個有出息,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貝哉安的三子貝祖詒,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
貝祖詒東吳大學畢業後,娶了清朝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莊氏為妻。莊氏擅吹笛子,虔心向佛,夫婦伉儷情深。他們生了六個孩子,三男三女,貝聿銘是長子,生於1917年4月26日。
1930年,莊氏因癌症去世,留下了年僅13歲的貝聿銘和弟弟貝聿昆、貝聿樅以及三個姐妹。為了盡快從喪妻之痛當中解脫,銀行派遣貝祖詒出訪歐洲。
這是一次命中注定的出訪,40歲的貝祖詒在歐洲邂逅了21歲的蔣士雲。
當時貝祖詒40歲,而蔣士雲僅21歲。
貝祖詒很傷心,蔣士雲當時亦很失意。這位外交家的女兒是當年名動北平的江南名媛,有粉絲在報上發表花痴文,這樣描述她的美麗:
蔣四小姐的美點,在於動作的姿態。凡是她一舉手一投足,不論拿起個杯子來喝茶,或低垂了螓首咽食東西,一個極小的動作,也都有一個動作的姿態,真如春雲幻變。尤其是在她玉指夾著了香煙,在遐思休憩的時候,她的右肩微聳,左斜垂,手指卷握了個空拳,掌心仰天,香氤繞繚,在蜷擁成勾的眉發間,那迷蒙的眼睛,幽然神往,真好像酒醉了的玉環,朝霧罩籠了黛山一般。
這樣美麗的蔣四小姐,當時輸給了「趙四小姐」——是的,她曾經和少帥張學良戀愛,差一點終成眷屬。在聽說了趙四小姐的故事之後,蔣四小姐傷心欲絕,並且及時中止了這場不靠譜的戀愛,前往歐洲求學。
蔣四小姐當然不會料到,與張學良的失之交臂,也許是上帝對她的眷顧;她當然更加不會料到,她和趙四小姐,將會在幾十年之後,再經歷一場大戰,那時,她將成為勝利者,張學良對唐德剛這樣評價自己的歷任女友:
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的妻子,貝太太(蔣士雲)是最可愛的女友。我的最愛在紐約。
蔣士雲和貝祖貽,一對傷心人,他鄉故知,居然碰出愛的火花。
雖然蔣士雲的父母非常反對這門婚事,自己的千金寶貝居然去人家家裡做六個孩子的後媽。但最終,他們還是順從了女兒。
1932年春,貝祖詒和蔣士雲在巴黎舉行了婚禮,這場婚姻非常幸福,蔣士雲陪伴著貝祖詒,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貝聿銘的夫人陸書華是衛斯理學院校友。因為天生低調內斂,她的故事一直不為我們所知,連她的閨名,也一度被寫作盧艾琳或盧愛玲(英文名Ellien Loo)。
根據《紐約時報》2014年6月25日的陸書華訃聞報道,陸的家世比貝聿銘要顯赫很多。她的家族譜里,有唐紹儀這樣的大人物(是陸舅母的父親)。
《三聯生活週刊》採訪了貝聿銘的兒子貝禮中,在他的回憶,陸夫人是貝家的主幹。她積極推動家庭成員的聚會,對於貝聿銘的作品,她也經常能給到很直率的評價——她在哈佛學的是景觀設計,但她選擇做個普通家庭主婦,生一堆孩子,跟著丈夫滿世界跑,每次陪著丈夫出席活動,低調而得體。
《紐約時報》訃聞:
她對丈夫和家人的支持是他們最為珍惜的。她為丈夫的事業提供了明智的忠告,同時,這些忠告現在聽來都是溫暖而幽默的。在大家的心裡,她永遠是那麼優雅和知性。
一開始,貝聿銘並不打算從事建築。
他的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做個銀行家——像他的弟弟們一樣。但他拒絕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家族的商業背景,對於貝聿銘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覺得他不是藝術家風格的建築師,他擅長交際,擅長揣摩客戶的服務。
比如,在甘迺迪國家圖書館這個項目上,賈桂琳·甘尼迪本來的人選有好幾個,貝聿銘在對這位第一夫人的性格研究方面,下了不少心思。他重新佈置了自己的事務所,弄來花花草草,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西裝筆挺,儀表考究。相比之下,另兩位候選人則堅持「做自己」,他們以為只要看作品本身就夠了。結果,貝聿銘贏了。
有人問貝聿銘,他的項目收費總是昂貴。貝聿銘的回答是:
I. M PEI(pay), not I.M FREE。
他始終強調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在路易斯·康的兒子為父親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我的建築師》(My Architect)中,貝聿銘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問:你的成功率很高?
回答:是的。但可能是因為我更加耐心,因為我是個中國人。
事實上,貝聿銘曾經有考慮過回中國,他的父親阻止了他。
這個一念之間的舉動,讓貝聿銘和貝氏家族的命運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貝氏家族是中共上台後最早一批捐獻財產的,銀行交出去了,電力、燃油和染料的經營權移交了,在法租界南陽路170號的貝家花園洋房搬空了,獅子林一晚之間遣散了32位僕人,然後也上交了。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逃脫反右的厄運。
貝聿銘的族弟貝重威,因右派入罪判刑22年,發配到黑龍江勞教。妹妹貝聿琳想方設法弄了點白糖寄給他。後來,他對大家說,要是沒有這白糖,他肯定已經自殺了。
貝聿琳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她的銀行家丈夫儘管自降工資,仍然是「歷史反革命」,每次參加批鬥會回來,貝聿琳就對丈夫說,對你就一個要求,不要死。他的女婿梁成錦回憶,有一次,他從批鬥會回家,孩子們看他掛著大牌子,就幫他摘下來,掛牌子的鉛絲把他勒出了深紫色的印記。大家都很難過,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他自己卻「一彎腰從菜籃子里挑了幾棵開著黃花的菜芯,又順手從地上揀了一個瓶子,插好了往桌上一擺」,他說:
有花就有春天,有花就有希望!
不是所有人都有贝聿琳夫妇的坚强意志。
貝聿銘的九姑姑貝娟琳嫁給了吳同文,後者在岳父的幫助下成了上海灘新一代顏料大王。貝小姐的嫁妝之一是上海的綠屋,曾經被稱為遠東第一豪宅——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鄔達克。1966年,吳同文和他的姨太太在綠屋自殺了。文革結束後,有關單位表示要歸還綠屋,貝娟琳拒絕了,她說,就算換了房子,他們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
1974年,貝聿銘夫婦跟隨美國建築師協會代表團第一次回到蘇州老家。他面對的是「100多位穿著破舊藍黑衣服的親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事後,貝聿銘對同事說:
我在他們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優越感。
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可以是我,我可以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一切都是歷史的偶然。
--取材自《山河歲月》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12:16 , Processed in 0.0405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