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讀書 努力愛 拿了商品就走的Amazon Go未來商店 太陽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08: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紐約時報》選讀
《紐約時報》2016年度十大好書
閱讀《紐約時報》2016年12月5日
年度最佳書籍,由《紐約時報》書評版編輯評選。
《小炸彈聯盟》(The Association of Small Bombs)
卡蘭·馬哈詹(Karan Mahajan)著
維京出版社(Viking),26美元。
馬哈詹的這部機智、非凡、出人意料的小說入圍了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小說開篇描寫了德里一處市場發生了一起由克什米爾人製造的恐怖襲擊,接著記述了受這場襲擊影響的人的生活。其中包括在襲擊中失去年幼的兒子的迪帕和維卡斯·庫拉納(Deepa and Vikas Khurana)夫婦,以及兒子的朋友、在襲擊中受傷的曼蘇爾(Mansoor)。後來,曼蘇爾自己慢慢有了一種政治恐怖主義的想法。正如故事所表明的那樣,炸彈襲擊過後,一切都回不來了:我們的人性、政治乃至信仰。
《北方海域》(The North Water)
伊恩·麥圭爾(Ian McGuire)著
亨利·霍爾特出版公司(Henry Holt & Company),27美元。
在一種野蠻、殘酷、無情的意象推動下,麥圭爾講述了19世紀一名有鴉片癮的愛爾蘭外科醫生的故事。在一艘駛向北極的捕鯨船上,這名醫生偶遇了一個惡性精神病態者。麥圭爾用冷峻而錯落的抒情風格描繪了色彩豐富甚至有饒有趣味的暴力,同時又暗示了一條通往歷史小說的道路。想像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和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在某個破敗的港口相遇,並不友善地向對方慢慢點頭致意的情景。
《地下鐵路》(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著
道布爾戴出版社(Doubleday),26.95美元。
憑藉一個既單純又大膽的形象,懷特黑德想像出了一個奴隸藉助地下鐵路逃往北方的故事。鐵路上還有火車頭、火車車廂和列車長。通過微小的視角轉換,小說(國家圖書獎虛構類獲獎作品)進入了以奴隸製為題材的敘事新領域,或者說真正值得說的新領域:美國的創始原罪,以及黑人的歷史經常被白人講述者盜取的多種方式。
《素食者》(The Vegetarian)
韓江(Han Kang)著
黛博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譯
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21美元。
韓江這部小說令人不安。故事中,一個看似普通的家庭主婦——丈夫說她「各方面都非常普通」——在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後成了一名素食者。在這名家庭主婦的自我剋制變得越來越嚴重和超現實的過程中,韓江用寓言故事的形式來對順從和顛覆進行了探討。簡潔、優雅的翻譯把最初的韓語變成了犀利、生動的英語,保持了韓江對在一個兇殘、血腥的世界裡是否有可能存在真正的清白的敏銳探索。
《戰爭與松脂》(War And Turpentine)
斯特凡·赫特曼斯(Stefan Hertmans)著
戴維·麥凱(David McKay)譯
眾神圖書(Pantheon Books),26.95美元。
作者赫特曼斯的祖父是一名畫家,一戰期間曾在比利時陸軍中服役。受祖父的筆記本和往事的鼓舞,赫特曼斯對權威敘事、虛構和猜測相結合進行了探索,行文生動流暢,讓人想起了W.G.塞巴爾德(W.G. Sebald)。赫特曼斯走訪了影響他祖父作為一個丈夫、父親和藝術家的發展的地方,並將老人的故事穿插在對這些走訪的描述中。這是一部關於回憶、藝術、愛和戰爭的巨作。
《在存在主義咖啡館裡:自由、存在與杏子雞尾酒》(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
薩拉·貝克維爾(Sarah Bakewell)著
他者出版社(Other Press),25美元。
蒙田的傳記《如何生活》(How to Live)的作者又創作出了一部極其簡明易懂的作品。本書如同一幅肖像畫,存在主義和現象學泰斗齊齊現身:薩特、波伏娃、加繆、雅斯佩斯、梅洛-龐蒂、海德格爾和其他多位歐洲作家及哲學家。30年代初期前後,故事被分成了兩個陣營,波伏娃等最終證明或多或少正確的人,以及海德格爾等證明錯了的人。在最令人興奮的一些章節中,貝克維爾熱情投入地記述了一些複雜的哲學思想,甚至是那些最後讓她感到反感的思想。此外,傳記性的事實極具吸引力。比如,我們從本書中得知,在試用了墨斯卡靈後的數月裡,薩特認為有「像龍蝦一樣的生物」在跟蹤他。
《暗錢:激進右翼崛起背後的億萬富翁隱秘史》(Dark Mone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Billionaires Behind the Rise of the Radical Right)
簡·梅耶爾(Jane Mayer)著
道布爾戴出版社(Doubleday),29.95美元。
1980年,查爾斯和戴維·科克(Charles and David Koch)兄弟決定把自己的大量財富用來幫助保守派當選,進入各級政府。現在的美國政界大不一樣了。梅耶爾用了五年時間研究科克兄弟的活動,這部調查充分、記錄完整的著作,便是研究結果。行動非常隱秘,要發現它的運作絕非易事,但梅耶爾的成果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很難被超越。
《被驅逐者:美國城市中的貧窮與利益》(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著
皇冠出版(Crown Publishers),28美元。
2008年5月,德斯蒙德搬進密爾沃基一個活動房車停車場,後來又住進了極其貧困的北城的一處出租屋。當時還是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的他勤奮地用筆記的方式,記錄瀕臨被驅逐的人們的生活:他們的房租占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但租來的房屋客觀地說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經過嚴謹的研究後寫成的這部著作體現了德斯蒙德對這個人群的同情,並再次將「剝削」這個概念引入了有關貧窮的討論中,呈現了驅逐如何會像關押一樣,給一個人的生活打上烙印。
《在暗室中》(In The Darkroom)
蘇珊·福盧迪(Susan Faludi)著
大都會圖書(Metropolitan Books)/亨利·霍爾特出版公司,32美元。
2004年,當福盧迪得知與自己關係疏遠的老父親做過變性手術時,一段緊張的關係開始恢復。她的父親舉止暴力並且充滿矛盾:身為匈牙利大屠殺的倖存者卻痴迷萊尼·李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還用刀刺傷她母親正在交往的一名男子,並以此事為由拒絕支付贍養費。在這本豐富、搶眼,最終體現出寬容的回憶錄中,長期以女權主義新聞報導聲名遠揚的福盧迪試圖讓史蒂文(Steven)和斯蒂芬妮(Stefánie)和解。前者是作為曾經的專橫家長的父親,後者則是老去後的作者自己。
《歸去:父親、兒子和他們的土地》(The Return: Fathers, Sons and the Land in Between)
希沙姆·馬塔爾(Hisham Matar)著
蘭登書屋(Random House),26美元。
馬塔爾的父親賈巴拉·馬塔爾(Jaballa Matar)是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Col. Muammar el-Qaddafi)領導的獨裁政府的著名批評者。1990年,流亡在外的他遭遇綁架,並被移交給利比亞政府。賈巴拉是否在六年後的一起監獄大屠殺中遇難無從得知,他完全消失了。2012年春天,希沙姆·馬塔爾回到利比亞,度過了一個短暫的蜜月。那時,卡扎菲已被推翻,當前這場內戰尚未爆發。這部非凡的回憶錄是對那個時期的再現,同時又遠不僅限於此,它還有著對藝術帶來的慰藉的深思、對威權主義的分析和慷慨激昂的哀悼。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cn.nytstyle.com/culture/20161205/10-best-books-of-2016/zh-hant/




《紐約時報》選讀
努力愛,哪怕死亡終將到來
羅傑·科恩 2016年12月5日
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過在她父親即將去世時前去探望的情景。他患有重度阿茲海默氏症,茫然地盯著她。隨後他說:「你回家了。」
「是的,爸爸,」她說。「我是你的女兒。」
他說,「我過去管你管得太嚴了。」
家,以及家的構成元素,堪稱最強烈的記憶。讓我們在垂死之際感到後悔的不是愛得太多,而是太過嚴厲。如果我們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唯一的困惑會是如何找出時間向足夠多的人表達愛意。我們活著的時候總是忙東忙西,臨死的時候總是有太多感悟。
現在是12月,一個糟糕年頭的最後一個月份,我相信自己不是唯一一個對即將甩開2016年感到慶幸的人。它是多年來最糟糕的一年,是定期提醒人們人群之中潛藏著猛獸的一年。
對我來說,則是美國及歐洲掀起駭人的政治風暴,家中又有人生病的一年。而且我發現自己最近總是不停地想起我愛的人,想起生命的脆弱以及它的細微之美。
本週,我聆聽了一位發明家的弘論,那是一個頗為出色的人,堅信人類很快便可以長生不老,只要再跨越幾道醫學上的橋樑就能做到。他一直在服用大量藥片,以確保自己或許可以於2030年左右抵達那些橋樑中的第一道。說實話,我對長生不老不感興趣,儘管它在矽谷是熱門話題。
每當想起長生不老,浮現在我腦海中的畫面都是這樣的:炎熱的一天,正午的陽光永恆地照耀著。那陽光非常刺眼。你無處可逃,看不到任何景緻,也感覺不到解脫。
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是清晨和黃昏:影子很長,可以形成對比、提供庇護、勾勒輪廓。死亡便是影子,它讓存在有了形態,讓愛有了迫切感,讓生命有了光彩。無限的生命只能充滿無藥可救的乏味。
正如《傳道書》(Ecclesiastes)所言,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穫所栽種的亦有時。第一片亮綠色的葉子會在春天抽出,到了秋天,乾枯的褐色葉片則會隨風飄落在巷子裡。我發現,如果無法接受這種循環,就很難有內心的平和可言。
但這絕非主張人們應該在這個死亡販子紛紛出動的季節束手迎接死亡的到來,不論是生理上的還是政治上的死亡。相反,此刻應該咆哮,應該聽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的話:「咆哮,咆哮於光之消散。」
我的另一位朋友一直在和癌症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前不久,他把自己在98歲的父親去世的幾個月前與其共進午餐的情形講給我聽。這位朋友強忍著眼淚回憶,他父親在午餐快要結束的時候探過身,說道:「你知道的,我不想在得知你一切都好之前死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由兒子埋葬父親,而非由父親埋葬兒子。
可是,天下的父親總要等很久很久,才會對兒子感到放心。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那種影響和辛酸是壓倒性的。
我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今年95歲,我的母親患有躁鬱症,於17年前去世。父親在給我的信中曾這樣談及母親的離去:「殘忍的魔鬼一直冷酷無情地撕扯著你媽媽和我之間的纏綿愛意,我知道這些魔鬼不會很快就讓我的靈魂得到解脫。作為一個能力有限的凡人,我曾想方設法地保護、珍視和支持她。唉,可是到了最後,對你媽媽來說,死亡才是唯一一個可以保護她免受絕望困擾的天使。」
我們天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往往和我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離得最近。我會永遠感激於可以看到自己的天才老爸卸下心防。
父親的兄長、我的伯父伯特(Bert)於三年前去世,享年95歲。他曾經為這個突然變得頗為脆弱的自由世界而戰,作為南非第六裝甲師第十九野戰醫院的一員,在義大利各地的戰場上留下足跡。如果還活著,他肯定會被2016年噁心到。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1205/do-not-go-gentle/zh-hant/


《天下雜誌》選讀
Amazon Go未來商店 讓你拿了商品就走
作者:張詠晴編譯
電商巨擘亞馬遜明年即將開第一家實體超市,不開則已,一開就要讓零售業出現天翻地覆的革命。在Amazon Go裡,你真的可以拿了就走(Grab-and-Go),排隊付錢的經驗將成過往雲煙。
首家Amazon Go商店主打「拿了就走」技術,顧客從架上拿了需要的商品後,真的可以大剌剌、頭也不回地走出去,再也不用排隊等付錢。
Amazon說,Amazon Go會使用類似於自動駕駛車的技術,利用感測器、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判定消費者把哪些商品放進了自己的包包裡。
總部設在西雅圖的Amazon持續致力挺進蘊含8000億美元商機的美國食品和飲料市場,而目前生鮮服務Amazon Fresh和一小時到貨的Prime Now服務,只讓Amazon嚐到這塊市場的1%甜頭。
Amazon Go先遣商店今天就開在Amazon的搖籃西雅圖市中心試營運,現在店裡販售的大都是預熱食品和餐點DIY組合包。到了明年,Amazon Go就會正式營業,讓顧客前往「取貨」。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746



《鏡傳媒》選讀
全球最大!摩洛哥太陽能電廠 改寫全球供電前景
文 | 劉瑞芬
製造iPhone的蘋果、全球最大搜尋引擎谷歌、最大電子商務亞馬遜,除了都是科技業中佼佼者,三家各擅勝場的巨擘還有什麼共同點?
答案是這三家公司都投資了太陽能和風力等再生能源。
隨著建造太陽能電廠的成本迅速滑落,全球各地的太陽能電廠正越蓋越大,其中,北非的摩洛哥正在興建一座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廠,占地相當於200個足球場。目標除了大幅提高再生能源在摩洛哥的占比,希望日後能出口電力至歐洲。
位於阿特拉斯高山(High Atlas mountains)山腳的瓜札傑特(Ouarzazate),這個綽號「沙漠之門」的城市,因好萊塢巨片《神鬼戰士》(Gladiator)在此地拍攝而名聞遐邇,如今,這不毛之地成了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的一大生產基地。
一年享有330天日照,摩洛哥要把此地豐沛的天賜資源──陽光,轉換為潔淨能源。距離瓜札傑特10公里的努爾太陽能電廠(Noor Ouarzazate Solar Complex),正在重塑這個世界的能源前景。
電廠第一期──努爾一號(Noor 1)已投入生產,乾涸的紅土大地上,豎立起一排排彎曲的鏡面,每一片如同巴士大小,綿綿無絕,總涵蓋面積約140萬平方公尺。
這個太陽能電廠採用的並非常見的太陽能光電板,而是更為昂貴、尖端的聚光太陽能熱發電技術(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CSP)。利用反射鏡面,將太陽能集中,太陽的熱能把合成油加熱至大約攝氏400度,過程產生高壓水蒸氣,驅動渦輪引擎,因而產生電力。
在陽光普照的日子,這些閃閃發亮的藍色鏡面緊緊追隨著陽光而移動,整齊的行列,像是巨大而奇異的向日葵花田,又像是科幻小說中的外太空異世界。
「從早到晚,電廠持續運作,甚至在入夜後仍能供應電力。」負責工程規劃的布爾庫庫(Tarik Bourquouquou)指向兩座巨大的鋼製高塔,裡面含有一種超高溫熔鹽,可儲存白天生產的熱能,在夜裡用電高峰時間,可繼續轉換成電力。
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上,宣布該國將提高太陽能、風電和水力發電的比重。
半年前,努爾電廠第一期開始運轉後,生產的電力已超過預期,讓摩洛哥大受鼓舞。以往97%能源必須仰賴進口的摩洛哥,如今預計到2020年時,太陽能將生產580百萬瓦(MW)電力,滿足該國14%的電力需求,並盼望在2030年前,透過可再生來源,自行生產52%的能源。
「這項投資案對摩洛哥和老百姓意義重大,可加強能源安全、創造更潔淨的環境,也能鼓勵新產業,並創造就業,」世界銀行西北非主任Marie Francoise Marie-Nelly說。估計這電廠每年可減少好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61205int-morocco-solar-farm/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日頂尖數位藝術團隊teamLab即將來台 繼承日本美學又賦予新意 互動數位科技讓參觀者成為藝術的一部份】
成軍15年的日本teamLab團隊,匯集藝術家、工程師、CG動畫師、數學家、建築師與網頁設計師等專業人士,跨領域合作創造全新型態的數位藝術。他們所創造的數位科技藝術,在全世界引起熱烈討論,例如2015年在東京的展覽,就吸引將近50萬人次觀展。同年於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展出之作品更獲得「BEST PRESENTATION」獎。teamLab最近在首爾進行一個常態展,同樣吸引爆滿的參觀人潮。《文茜的世界周報》採訪團隊黃惠玲、彭智宏,特別為大家帶回來完整的報導。
這是一個絕美的世界,由數萬顆小燈點燃的宇宙。走進宇宙深處,發現繁星、極光,如此燦爛宏偉,也難怪地球由此爆炸誕生。
這是日本數位藝術團隊teamLab的作品,33萬顆LED燈泡,串成460條燈管,參觀者還可以藉由多媒體互動投影,下一場流行雨、製造一道彩虹,或者熄滅整個宇宙。
teamLab的計畫主持人佐佐木靜香表示,「我認為 (參與)是我們的藝術最美的地方,在傳統藝術中,你只是一個藝術作品的觀看者,你只是看著它,就是這樣而已。但在我們的作品中,你會變成藝術的一部分,跟你在同一個空間裡的觀眾,可以欣賞你和這個作品,你自己就積極參與了藝術。」
成為藝術的一部分,與藝術發生互動,是teamLab很重要的精神。於是,玩跳房子時,地上的螢幕會隨著改變,牆上的畫面在人影流動之後,會擾動飛鳥和蝴蝶 然後下起一場雨。
甚至,你也會驚喜發現,地上有個豐富的生態系,如果停住不動,腳下會有花朵盛開,你離開之後,繁花散落。偶爾還會游來一隻巨大的五彩鯨魚,一起嬉遊,創造繁華世界。
teamLab是創辦人豬子壽之在東京大學研究所時就成立的團隊,目前有400位來自世界各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他相信,數位藝術能夠擴展藝術與美的領域,因此teamLab的作品既從日本文化汲取養分,重現高度平面的日本傳統繪畫觀看世界的方式,又借助科技,探討美學、人與自然的關係。
其中一個作品藉由觸摸天上掉落的文字,從指尖創造整個宇宙,從手指之處,為山、為水、為一盆火、為一隻動物賦予形體,在法國舉辦的歐洲虛擬實境比賽獲得大獎。
豬子壽之認為自己永遠是個國小四年級的男生,作品多是又藝術又充滿童趣的元素,他經常被問到這是藝術還是有商機的未來呢?
他說,「以產業上來說雖然可能沒有output,但實際上可能成為未來指引的事物,都會被歸類到藝術這領域,倒不如說,希望藝術能作為一個容器,接受這個概念吧。而那是因為社會總是想邁向未來的」
teamLab的作品既充滿童趣,又別具意義。在《Sketch Town》這個作品中,小朋友可以掃描自己畫的汽車,在大螢幕上,平面靜態的車子變成會跑的車、會跟人互動的城市,一旦怪獸來襲,還可以跟同伴一起 發射飛彈,解救城市。這種團隊互助合作,是另一項日本重要的文化。
佐佐木靜香說,「你要跟別人一起創造一個更大的城市、蓋更高的樓、更快的火車。要讓遊戲更有趣,你就得跟別人一起創造,這是這個遊戲的精神。」
teamLab自許是「屬於未來的公司」,所有的作品發想 「一定要好玩 有樂趣」,就像充滿想像力的男孩,不斷尋找科技與藝術、創新最美好的那一面。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5 13:30 , Processed in 0.0411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