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服的來歷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05: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人的來源:
  越海东渡日出处
  日本国,这个在2400多年前还没有自己名称的岛国,却是古吴国吴泰伯世家一部分子孙在国亡家破前后投奔和赖以生存的再生之地,第二故乡。
  吴国王族和随行官员家族为逃避越国的追杀而东渡日本,由国名"吴"而得来的姓,当时日本人没有系统的服装,这些吴人带去了衣服的制作工艺,由此而产生的衣服就叫"吴服" 。吴人到达日本列岛九州时,日本正处在绳文时代的后期,约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400年。这正如唐史官金履祥在他所编写的《通鉴前编》中提到:“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日本《新编姓氏钅录》也记载着:“松野,吴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日、吴之谜(神武天皇与吴泰伯):
  据《古事记》(简称《记》)和《日本书纪》(简称为《纪》)(两书合简称为《记、纪》)记载,神武天皇是日本第一代天皇。
  《记、纪》书中有很多隐语,其中说:神武天皇是来自“高天原”,指的是古吴国。按古吴语和古日语的词义解。“高天原”不是指“天”,而是指“高于天上的地方”。这暗示“口在天上,丞之以天”的“吴”字的吴国。整句的解释,神武天皇是来自高于天上的地方,即来自遥远天一边的古吴国。另外,日本的建国纪念日与始祖吴泰伯的诞生纪念日是同月同日。据说,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阴历正月初九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这正是吴泰伯的诞生纪念日。后来日本明治天皇改为阳历的2月11日。
  “倭国”、“大和国”和“古吴国”之谜
  吴国。吴国的吴人(自称),即是姬姓华夏族人与荆蛮倭族人长期融合,混血的一种特殊标志的称呼。而日本的“倭人”、“倭国”被称及后改为“大和国”、“大和人”,日语的“和”,是“吴”的谐音。“和国”可以说是“吴国”的谐音。“大和”国只是在“和国”的前面加个“大”字,其字义,语言也是一样的。“倭”和“和”的实在人,也就是吴人,都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野史記載
  "大和"一词的来源
  据倭人自己的说法,邪马台是日本以前众多古国中的一个,在今天奈良県天理市附近。据传此国首先统一日本各地,所以日本人也自称为邪马台人。(此说并无史据,日本一直到七八世纪左右才有文字记录,此前的所谓历史都是口述的,可信度不高,难怪今天倭人删改历史面不改容!!其实他祖宗的历史也删改过无数遍)。
  邪马台这一族人,当初长得极其矮小猥琐,经常受欺负,不得已只好搬家到山上关起门躲起来,日语的“邪马”是山的意思,邪马台人就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山户”。后来读了一点汉字,知道岸北为阳,山北为阴,他们住在山北面,就把地名改的时髦一点,叫做“山之阴户”。不过这繁体的阴字实在太难写(那时候倭国的知识分子,也就是今天的初小程度),又改回“山户”。
  据中国史载山户使于东汉初年来朝进贡,光武帝见此人模样可笑,赐其“汉委奴国王印”,山户国主一看这委字,上禾下女,有饱暖思淫欲之徵,煞是喜欢,令改国号为委,今天日本有世界最贵的稻米和最多的AV女优,就是中了这委字的征兆。渐渐日本诸国都争着用这委字,并为了强调自己也是人,加上人字旁,于是这倭字就成了日本的通称。
  到了八世纪的奈良時代,日本朝廷为了与世界接轨,勒令全国各地采用汉字地名,邪马台一地就称为大倭。后来遣唐使多了,也慢慢的知道这“倭”有不妥,就改为“大和”(“和”与“倭”在日语读法是一样的)。上面说过,倭人认为自己是邪马台人,所已也就衍生出“大和民族”与“大和魂”等词语。其实无论是大和还是大倭,都隐含着贬义,但日本人偏偏要用它,而不用原来的“山户”,原因没什么的,就是崇洋媚外。要知道,当时日本的洋大人是姓唐的。
  中國古代歷史上四次移民日本的浪潮
  第一次是在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其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 (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那么,徐福求药寻仙最后去了哪儿呢?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徐福最后到达“平原广泽”之地,竟“止王不来。”据说,这“平原广泽”是今天日本的九州。在日本学术界,研究徐福事迹的学术团体、学者和专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徐福事迹的文章、著作和专著,都确认了徐福到达并开发日本事实,徐福至今也仍受到日本民众的尊崇与爱戴。
  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到6世纪)。
  在四世纪末和五世纪初以及五世纪末,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大规模迁徙日本群岛,形成两次日本史书称之为“归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祸根是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所引发的百年内战(史称“五胡乱华”),长期极其残酷的民族仇杀使大陆汉族人尤其是中原的衣冠望族不堪忍受,开始了向四周大规模迁徙的浪潮:主要是南迁江南,其次是由东北逃向朝鲜半岛,南北两路难民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最后去了日本。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日本早期史书中,对这段时间大量来自大陆的归化人到达日本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载。在日本文书中常被提到的汉族“归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东汉直(刘氏)、西文首(王氏)等人。他们大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汉族“归化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人常常自称为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裔。
  第三次是隋唐时代(公元6世纪末至10世纪初)。
  此时,隋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南北分裂状态,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了鼎盛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大唐王朝前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空前强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相比之下的日本,则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阵痛期,国势日衰,内部矛盾重重,内讧不断。大陆移民东渡热潮日趋消退,虽仍有部分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和学问僧在日本使者的劝诱下赴日,但是人数相比两晋时期已是强弩之末。相反,强盛的大唐却强烈的吸引了当时的日本人不畏惊涛骇浪,大规模派遣使节(即遣唐使)来唐朝访问学习。甚至有传说杨贵妃并没有在马嵬驿被缢死,而是随使者逃到了日本,据说日本还有人自称是其后裔。
  第四次是宋明时代(公元13世纪末至17世纪末)。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后,一直到元朝,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淡,官方往来基本停止,大规模有组织的大陆归化人移民浪潮也基本结束。有据可查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人琉球。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和服(吳服)(きもの)
  和服与吴服。
  和服,是日本人民传统的民族服装,礼服。日本的和服,出自中国的古吴国,是以吴服为的基础而成的,经过中国唐代服装的改良,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和服”就是“吴服”的谐音。吴服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后就消声匿迹了。和服的面料“和服绸”特被指定为中国的“苏州绸”,苏州成了日本千百年来购买和服绸的专买地,遗憾的是中国至今尚未找到“吴服”的样式和史料记载。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
  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春秋战国吴服和隋唐服式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现在日本人已经接受的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关西、京都为最多最好)。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纽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22:30 , Processed in 0.0629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