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阶层在你身上的烙印,比你想的深多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信大家已经从很多地方,看到了无数篇讨论《欢乐颂》的文章。不可否认,这部得到广泛好评的良心剧,从剧情制作、演员演技、现实反映以及逻辑合理性等方面,都已经超过了许多国产都市剧。

  

  我看过的剧评中,有从人物感情谈起,讨论都市人的爱情纠葛该如何安放的文章;也有从本剧一大明显特征——“阶层分化”这个角度,谈论社会阶层流动性日渐僵化的文章;还有文章从智商、情商乃至个人实力的方面,剖析像邱莹莹一样智商不足、情商不够的人,被双商奇高、实力超群的安迪彻底碾压,该是多么悲催的一件事。

  但似乎很少有文章,从各个阶层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相处模式的角度,来对这部剧进行评析。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欢乐颂》这部剧中得到什么启发。

  在《欢乐颂》中,有父母出现的人物有四个:

  

  

  曲筱绡:

  中产阶层以上的富人阶层家庭出身,标准富二代,父母白手起家创得大笔家产。她自小受到宠爱,走了中国富二代的典型道路——出国留学,再回国加入家族企业,背靠大树好乘凉。

  而“不典型”却又常出现在小说桥段中的一点,就在于藏在背后的”家族恩怨“,即曲筱绡需要与同父异母的哥哥争夺父亲的好感,以及家产。

  曲筱绡虽然从小得到父母极大的物质满足,但她的父亲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将家族企业的重任委以花天酒地、不学无术的儿子,而只希望女儿舒舒服服享受家里现有的富裕生活,没必要与男人去商场争夺厮杀。

  

  邱莹莹:

  中产阶级以下的劳动阶层家庭出身,唯一出场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格局比较狭窄,因此深知自己的力量无力带领家人扎根大城市生活,就将提升家庭阶层的重任交给女儿——让女儿无论如何都要留在大城市,而不要回到自己的小城市。

  最体现她父亲自身格局的一件事,无疑是在女儿遇到失恋失业的双重困境时,以为自己给她买一堆逻辑不通的成功学,女儿就可以快速成功。而崇尚成功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考,这也是知识水平有限的社会阶层常有的做法。

  

  关雎尔:

  二线城市知识分子中产家庭出身,面对要强的女儿坚守大上海的决定,关雎尔的父母心疼地表示:女孩子嘛,在父母身边找个稳定工作,早日结婚生子就很好啊,为什么要一个人在大都市苦苦求生存呢?

  他们和邱莹莹父亲的诉求截然相反,应该是因为家庭条件已经比较宽裕,父母并没有希望通过女儿来改变家庭命运或提升家庭阶层,只要求女儿在他们的庇护下,不跌出自身阶层便可。

  

  樊胜美:

  城市贫民阶层家庭出身,靠自己力量奋斗到了大城市。哥哥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父母将她这个女儿当作儿子的输血站、提款机,极尽可能压榨女儿、补贴儿子。

  她的父母在所有家长角色中,出场时长最多、戏份最重,人物黑点也最多,引得观众掀起了“心疼樊胜美、打倒樊家妈”的议论热潮。很多相关剧评,都指出了樊家父母极度重男轻女,像水蛭一样牢牢吸在女儿身上,拖得她三十岁了还是没车没房没存款,独自一人在都市打拼,现状凄苦。

  

  唯一没有受到过父母影响的人物,应该就是安迪了。她很不幸,患有精神病的姥姥和妈妈,让她的基因也潜藏着许多风险。童年时期又遭遇了外公和爸爸的抛弃,以及与弟弟的多年失散,犹如无数孤儿一样,她的命运犹如水上浮萍,看不到任何向好的可能性。

  她又很幸运,后来被来自美国的养父母收养,从此远赴异国他乡,告别了飘摇的孤儿生活。尽管童年的孤儿经历仍旧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也影响到了她与人的相处方式,以及对待感情的态度,但她终究凭借自身的先天智商与后天努力,一路奋斗到名校和华尔街,之后又回国做了高管。从财富到品味,都进入了名副其实的精英阶层。

  试想一下,如果她当年被父亲找到,等待她的结局,要么是被父亲掐死,要么遭受冷遇甚至再一次抛弃。留下的心理创伤,势必比现在还要多,身世也说不定比樊胜美还要凄惨数倍,更不一定有现在的成就。

  所以可以说,没爹妈要好过一对有问题的父母。安迪身上没有原生家庭的烙印,也避免了许多原生家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然《欢乐颂》这部剧的核心线就是“阶层”,那我们也从不同阶级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他们和各自孩子的相处模式,来看看22楼五个女孩子的不同,到底和她们的爹妈有什么关系。

  1阶层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都会不同

  你有没有想过,曲筱绡之所以总是那么大大咧咧、口无遮拦、无所畏惧,除了自身性格活泼外向,与她和她父母所处的阶层,以及这个阶层的典型思维方式,其实是有一定关系的。

  而樊胜美的思维中,存在更多的纠结和拧巴,以及无时无刻不在脑中的紧迫感和金钱的匮乏感,除了她需要用自己不多的工资补贴家里以外,也是和她的家庭所处阶层,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关系的。

  先说一个研究理论吧:

  中产及以上的阶层,由于物质富足、知识水平较高,因此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们教育孩子时,会更多地鼓励孩子做出尝试、努力试错。还通过带孩子旅行、读书、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扩展视野。

  他们在和孩子进行以上活动时,不会过分向孩子强调需要花多少钱,也不会强调“这很贵,你一定要充分利用、懂得珍惜”之类的话。因此孩子的心态也是比较轻松,能够专注于事情本身。

  而且,他们会引导孩子,怎样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自己服务,教他们代表自己的利益去争取目标。从小带他们学会以成熟的姿态与成年人互动,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诉求,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指令。

  而劳动阶层和城市贫民阶层,在生活中谈论最多的就是“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围绕“钱”来进行,而且他们谈论的钱,并非如何挣钱,而是如何省钱,或者某件事物有多么贵,以及自己有多么贫穷。他们往往太过看重钱,乃至于忽略了事情的本质,陷入“穷忙”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回到《欢乐颂》,暂且不论她们手里资产的多寡,以及家庭本身的财富状况,我们先看看曲筱绡和樊胜美处理事情时的思维差异。

  曲筱绡成为小老板后,做项目时会快速衡量需要什么资源、如何达成目标,然后会充分调动自己手头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让它们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先看这件事情要花多少钱。

  在与各色人物交流时,曲筱绡从来都是轻松自如、大方得体、从无怯场,抛去本身性格因素使然,她从小对父母的商场经历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社交技能和商场经验。在他们一家吃饭的时候,父母也会有意识地与她谈论工作的事情。她现在所具备的文化资本、社交能力、社会资源,与她父母的教育和传承不无关系。

  而樊胜美,尽管看起来气场强大,应对酒局饭局豪放自如,但她的外强中干、穷人思维,透过屏幕都能看得出来。

  我们都知道,她与父母的对话,没有一次不是围绕着钱进行的。那个被标注为“家”的电话,就如索命符一般,一次次让她紧绷神经、汗如雨下,一次次提醒着她的匮乏感。樊胜美好像永远都在缺钱,永远都在紧张明天的生活要怎样应付。

  

  可以想象,从小生活在每天都强调“缺钱”的父母身边,她的心中该有多么根深蒂固的“稀缺感”。

  有一本叫做《稀缺:我们是怎样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书,讲述的就是:

  穷人与富人的真正差异,不在于财富多少,而在于心态和思维方式。

  

  穷人只专注于自己的稀缺感,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他们眼光短浅,压根不考虑未来的事,既不舍得投资自己,也因为害怕花钱而不愿出去社交,从而无法积累自己的文化资本,更无法提升社交技能。

  他们专注于省钱,而没有时间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挣钱。只看得见眼前的苟且,不去想未来的远方。

  于是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稀缺这件事占据了大部分脑容量,所以他们永远拥有不了轻松的心态。

  樊家父母从未考虑过钱以外的事情,只专注于自己和儿子的贫穷,所以一味压榨女儿,根本不考虑女儿的未来。而樊胜美,也是永远都在感到缺钱,永远都在看着银行短信中的存款余额发愁,从未获得过曲筱绡一样的轻松心态,更没想过怎样提升自己,去获得工作上的突破,挣更多的钱。

  稀缺过度的结果,就是她认为靠工作获得事业成功是一件太长远、太难的事,而掐到一个“人尖儿”,不用自己买房还贷,似乎更容易实现。所以,我们就看到她永远都在敷面膜、照镜子,化着精致的妆容挤地铁,穿戴着A货回到出租房里最小的屋子,而从没看过她像安迪一样读书、忙工作。

  一个女人把时间和心思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而生活也会衡量你真心的付出,给予一定的回报。

  

  为什么曲筱绡能拿下一个又一个项目,而樊胜美三十岁仍然只是个普通职员?除了她们自身家庭的财富差异,更是因为她们的心态、思维的巨大差异。

  同样都是自己打拼,曲筱绡眼光长远,会考虑到公司未来的机会和收益,懂得利用人脉、资源达成目标;而樊胜美每天精打细算怎样用一万块工资养家养自己,不考虑怎样得到事业上的精进。

  她们现状迥异,也是理所应当。

  父母的思维方式,真的会在潜移默化中框定孩子的思维高度。如果父母整天在孩子耳边唠叨缺钱,强调自己的贫穷,再要求孩子一定珍惜父母的付出、将来出人头地报答父母,带领全家奔向好生活。孩子除了会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定还会继承父母的稀缺思维、穷人心态。那种情况下,他会成功才怪呢。

  当然,我并没有过度美化曲筱绡。她的举止大方、无所畏惧以及性格活泼,可以是她的亮点,可一旦过度就变成了她的黑点。

  

  她从小被宠爱到大,父母白手起家,家大业大。无奈他们的品位和教育方式还跟不上财富的增长,开得起贵族车、住得起贵族房,却给不了“贵族”式的家教,让曲筱绡的教养欠佳。

  父母无节制的宠爱让曲筱绡缺乏必要的教养,目中无人、不考虑别人感受,一切以自我感觉为前提,自恃条件富足来戳平凡人的痛处,凡事勇往直前却也容易无脑愣冲。招致赵医生的厌烦和其他女孩的讨厌,也是情理之中。

  2阶层不同会导致手足之间关系模式的不同

  剧中有兄弟姐妹的人物,有曲筱绡、樊胜美和安迪。而因为安迪并未与弟弟一起长大,而且他们也没有受到多少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和自身家庭阶层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在这里,着重分析曲筱绡和樊胜美与各自哥哥的兄妹关系。

  还是先抛出一个研究结论:

  中产阶层及富人阶层的家庭中,手足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

  而工人阶级、劳动阶级家庭中,手足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曲筱绡和同父异母的哥哥,从来都是兵戎相见、互相挖苦,虽没有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他们的确毫不掩饰对对方的厌恶和不屑。

  

  在父亲面前,两人也是明争暗斗、互相揭短。争夺父亲的家产,也互抢父亲的信任和好感。涉及到自身利益,两个人都是当仁不让,竞争激烈。虽说是同父异母只是半个亲兄妹,但他们之间的火药味也太过强烈。

  而樊胜美虽然恨哥哥烂泥扶不上墙,但无可否认,她和哥哥的关系,的确比曲家兄妹紧密,甚至到了让她失去自我的程度。

  

  哥哥结婚生子、买房求职,她都得管,就连哥哥犯浑闯祸,也要她出面收拾残局。而樊家父母,已经将女儿和儿子的地位本末倒置,把女儿看作家里的主心骨、责任人,遇事都要女儿拿钱处理。永远嫌女儿无能没钱,而儿子只需享享清福、生个孙子就已是光宗耀祖。

  曲家和樊家如此不同的兄妹关系,其实也是与父母有很大关系的。

  像曲家这样的家庭,父母为了鼓励孩子上进,往往会用一个孩子来激励另一个孩子进步。所以久而久之,兄弟姐妹之间就容易形成竞争关系。加上曲筱绡和曲连杰的两个妈有利益诉求,两人的火药味渐浓也是很自然的事。

  

  而樊家这样的家庭,因为时刻处于稀缺、贫穷的境地,父母又短视、偏心、格局狭窄,加上“我弱我有理,谁强赖着谁”的习惯性思维,就很容易认为比较强的孩子,就有义务去帮扶弱一点的孩子。这种看似紧密的手足关系,实则助长了弱的一方更坦然的索取,而令较强的一方苦闷和无奈。

  像樊胜美这样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要出人头地,承担带领全家摆脱贫困、过上好生活的重任。所以她无可避免地被洗了脑。即使心中无比想要摆脱水蛭一样的父母和哥哥,但只要他们还有所求,她就必然放不下,还是要倾尽所能去帮扶,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更加理所应当的无度索要。

  樊胜美的哥哥之所以如此无能、无责任感,也是因为被重男轻女的父母从小溺爱,也认为妹妹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樊胜美的可怜,与樊家父母兄弟的可恨,其实是互为成因的。事实上,只要樊胜美首先狠心斩断这无尽的索取链条,她的境况就会好起来,她哥哥也会被逼得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但她还是一味容忍和付出,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为她最后与母亲的争吵,以及放出的狠话,舒了一口气。

  中国有很多被压榨的女儿,而这些女孩儿,通常也会有几个樊胜美那样无能、无赖的兄弟,和重男轻女、索取成性、喜欢道德绑架的父母。曾经被广泛歌颂供八个哥哥上学成才,自己却年轻殒命的女孩儿,实则就是家庭的悲哀、社会的耻辱,那些哥哥要多自私才会让未成年的妹妹担起全家的重担?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4 09:16 , Processed in 0.0419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