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约会到就业?年轻人用交友软件滑出职场新人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三分之一的交友软件用户曾利用交友软件进行职业相关活动。示意图。(美联社)





根据雅虎新闻网(Yahoo)报导,ResumeBuilder.com最新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交友软件用户曾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职业相关活动,包括拓展人脉、寻找推荐人,甚至获得面试机会。近半数受访者表示,这样的行动源于艰困的就业市场,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确实因此受益。

ResumeBuilder.com首席职涯顾问Stacie Haller指出,「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尤其是高收入族群,正把交友软件当成社交网络工具。像Raya、The League这类平台,让雄心勃勃的用户彼此交流,模糊了社交圈与职场圈的界线。LinkedIn竞争激烈,而交友软件则提供了更个人化的方式,帮助人们创建关系、达成目标。」

这股趋势反映了社交与职场生活日益重叠的现象。随着在线平台功能多元化,原本为浪漫设计的应用程序,也自然演化成新的职涯链接管道。

为职场人脉而「滑」:交友软件的新角色

调查显示,Tinder和Bumble是最常被用于职场社交的交友软件,其次为Facebook Dating。

在曾为职业目的使用交友软件的用户中,高达88%成功创建了职涯相关联系;其中超过一半曾线下见面,其余则维持在线交流。成果如下:

.43%获得导师指导或职涯建议

.39%拿到面试机会

.37%收到职缺线索或推荐

Haller解释,「在交友软件上,人们更容易展现个性与脆弱面,这有助于创建信任与真诚的交互,也让对话自然转向职场话题。」

四分之三的用户表示,他们刻意与特定职业或产业的人配对;三分之二则主动接触心仪公司内部员工。一位受访者笑说,「我把个人档案写得像履历表一样,结果真的拿到主管信箱。」另一人简洁形容,「怪,但有效。」


native advertising




交友软件的职场进化

事实上,这股风潮早有迹可循。Bumble早在2017年就推出Bumble Bizz,主打职场链接功能;The League与 Raya则吸引了大量志向明确的专业人士。

ResumeBuilder研究显示,这些用户的主要目标并非直接求职,而是扩大人脉:

.63%想拓展职场网络

.42%期望获得职缺线索或推荐

.40%希望拿到工作机会

.38%寻求导师建议

.34%期待与招聘主管见面

Haller认为,「在社交资本决定成败的产业中,把一场配对转化为职场链接,是一种策略性的人脉经营。而且,确实奏效。」

一场咖啡约会带来的面试

32岁行销协调员Stephanie原本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使用交友软件。

「我已经滑了几个月,越来越厌倦。每次约会都像在重播,什么都没结果。」直到她配对上一家心仪公司的员工。

「我们聊了几天,他约我喝咖啡。我鼓起勇气说,其实我对他的公司很感兴趣。」对方答应帮她转交履历,一周后她便接到面试通知。虽然最终未录取、约会也无结果,但这次经验让她改变想法,「非常时期,就该用非常手段。」

为何「职场滑」成为趋势

Haller认为,这股现象源于经济压力与社交疲劳。「年轻专业人士承受着巨大的出头压力。传统社交场合拥挤、缺乏人情味;相较之下,交友软件更轻松,也更真诚。」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交友软件,是因为「个人链接」仍是最有效的求职方式;也有人坦言,因市场低迷或竞争激烈而转向这些平台。

Haller补充,「当系统看似失灵,人们就会创造新途径。他们并非放弃LinkedIn,而是扩大寻找机会的范围。」

模糊的爱情与工作界线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种做法。有人觉得被请求提供职涯协助会尴尬,但更多人认为,这只是现代工作与生活界线模糊的体现。Haller强调,「只要开诚布公、态度尊重,用交友软件创建职场关系并无不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起点。」

Stephanie也认同,「如果有人因为我谈职涯而反感,那也代表我们价值观不同,算是一种筛选。」

在变动时代创建新型人脉

如今的职场链接已与十年前截然不同。混合办公、组织精简与产业活动减少,让人更难结识同业或导师。交友软件反而填补了这个空缺,它们本就为「认识新朋友」而生,快速、轻松,且以共同兴趣为基础。

对许多人而言,这正是把随意对话转化为实际机会的契机:一场配对,可能带来导师、合作,甚至工作邀约。

爱情与职场的交集

事实上,这种交集并非新鲜事。早在影集《无耻之徒》(Shameless)中,角色Fiona Gallagher就曾通过交友软件寻求理财建议,当时被视为玩笑,如今却成了真实写照。

现今的交友软件早已围绕「个人品牌」运作,用户标示职业、展示成就,真实感成为关键货币。无论是寻找浪漫还是职场机会,最终都在于创建真诚的链接。

一种全新的成功故事

虽然多数人下载交友软件仍以爱情为目的,但「职场滑」的兴起揭示了这些数字空间的灵活性。Stephanie说,「一开始确实觉得怪,但那次咖啡聊,比我投二十份履历都更有效。」

对越来越多用户来说,这样的成果足以让他们继续滑下去。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12 02:14 , Processed in 0.0562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