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社会活吃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1 16:0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过,有一种单位,三分之一人做事,三分之一在闲混,还有三分之一人嘲笑做事的。而其中做事的又被嘲笑的,就是那没编制的那三分之一。

  说白了,这样不是一个正派社会应有的样子。关于正派社会,马格利特这样说:

  

制度上不羞辱所有人。



  清华北大的优等生都往街道办挤,背后站着的就是向往编制的庞大人群,站着的就是一个拥有权力就能摆平人生很多困境的复杂社会。

  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才会有研究生在参加完一个有事业编制环卫工人的考试时说:

  

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是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死在编制里”的价值支撑,不是环卫工人职业价值本身,而是事业编制的魔力。

  然而,过去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最大的动力,就是有大量没有选择“死在编制里”的人们!他们昂首阔步,奔向市场,在各自领域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比如,1992年,受南巡讲话的影响,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纷纷主动下海创业,俞敏洪、任正非、王石、陈东升、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等,不断创造市场的神话。

  余杭街道办招8人,全是清华北大博士硕士!我可以理解,但绝不激赏。

  说实话,今天的中国,包括一些所谓的清华北大的名校生,正在成为把创新埋葬在编制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只知道选择追逐体制的红利,沉醉在权力自肥和既得利益的幻觉中,而没有真正“释放自己”的动力和勇气。

  年轻人没有真正的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这才是一首时代改革和创新的沉重挽歌。

  
  鲍勃迪伦这样说:

  

没有人是自由的,甚至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



  要体验到飞在高处的自由自在,惟有唤醒年轻人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

  清华北大博士硕士,在学历标签符号上,是闪光的。

  不过,这些往街道办挤的高材生,还是让我想到了北大图书馆前那只惨遭绝育的北大公石狮子。

  关于北大公石狮子的梗,这里我不多说,大家到网上查。

  但我一直觉得,那个北大曾经引以为傲的谈资,曾经精神壮阳的载体,曾经莫名移情的物象,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连根拔走了,是一个“把根留住”而不得的隐喻。

  清华与北大,五十步笑百步,都正在丢掉了什么?大家可以想想。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

  

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百年孤独呀。鲁迅先生。

  这些年,一些名校传统沦陷,精神不断矮化的事,真是伤尽人心。

  连北大的钱理群先生都说,现在大学只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了。

  我经常在一所中学听校长和老师们的讲演,我能听到的是,他们从来不讲分数和升学,他们只谈情怀,只谈报国!

  每次都让我感动到想哭。

  当然,这个学校在分数升学上,恰恰又是顶级的。

  我在清华北大闲逛的时候,耳边总是回落那些闪耀群星话语,他们有蔡元培、胡适、蒋梦麟、傅斯年等: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我在人格志上,无数次引用电影《无问西东》的图片和话语。比如: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说实话,想到上面这些人物,想到影片里的场景,再想到清华北大博士硕生拼命往街道办挤的样子。

  我理性是能理解与尊重,但是,我的情绪体验也有一种强烈的反胃。

  我知道,扎堆挤进街道办之前,每一个清华北大博士硕士都在勇闯权力场!而不是造芯片!

  这确实不是一个需要羞谈权钱的年代,但是,当权力和金钱就这样赤裸裸地召引着时代精英,我还是不寒而栗,我还是感觉糟心呕心。

  我想骂一声,一纸狗日的编制,一点权力的梦想,为什么就是会让那么多人放不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13 17:44 , Processed in 0.0599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