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盘点世界各地蜗居 最小的“笼屋”面积仅有2平米(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nnie    时间: 2015-10-19 20:30
标题: 盘点世界各地蜗居 最小的“笼屋”面积仅有2平米(组图)

国际在线




  据美国“科技内幕”网站10月18日报道,人们正争相涌入城市,但地球却未随之增大。这意味着,我们的公寓正变得越来越小,住宅空间也越来越紧凑。由于贫困或个人义务所限,很多人除了接受现状外别无选择。“科技内幕”网站日前盘点了世界各地最疯狂的“蜗居”。图为中国香港数百名老年人生活的 “笼屋”。(杨柳)

  




  这张图拍摄于中国上海,显示的是90岁的王存春(音)与60岁的儿子生活在9.9平方米的公寓中。(网页截图)

  




  中国最大开发商万科公司在广州举行的珠江三角洲房地产交易会上展示微公寓(网页截图)

  




  几位中国的年轻人在查看一个狭小的住宅(网页截图)

  




  就像所有微公寓一样,高效的存储让房间有一种拥挤受限的感觉。(网页截图)

  




  美国加州洛杉矶,一个住在微公寓的家庭在户主岳母的车库中准备汉堡。(网页截图)

  




  印度孟买的达拉维是亚洲最大贫民窟之一,这里居住着100多万人。(网页截图)

  




  在达拉维贫民窟,面积9.3平方米的微公寓,租价在4美元到6美元之间。(网页截图)

  




  中国香港,面积5.6平方米的微公寓,这对母子每月要缴纳487美元的租金。(网页截图)

  




  与以上的蜗居相比,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乔恩-克里斯蒂安·斯塔布菲尔德(Jon-Christian Stubblefield)居住的18.6平方米的公寓已经显得很宽敞了。(网页截图)

  




  斯塔布菲尔德2013年接受采访时称:“居住在城市核心区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网页截图)

  




  数里之外的一位韩国租户也称,18.6平方米的单居室公寓就是他恰好需要的。(网页截图)

  




  波兰华沙,一处微公寓最窄的地方只有91厘米。(网页截图)

  




  这是以色列作家埃德加·凯雷特(Etgar Keret)的家,他每年访问华沙2次。(网页截图)

  




  凯雷特将这栋公寓进行了装修,以纪念父母的家族,他们都在二战期间死于大屠杀。(网页截图)

  




  73岁的孔敬淳(Kong Kyung-soon)居住在面积仅2平方米的微公寓中,当然不包括厕所和厨房。(网页截图)

  




  孔敬淳住在韩国首都首尔繁华的江南区(网页截图)

  




  香港这栋面积约56平方米的公寓被分割成19个单元,每个仅2.3平方米。它们被称为“斗室”,甚至被称为“棺材房”。(网页截图)

  




  这栋公寓的租金每月为150美元,每个单元仅由2块木板隔成。居民们距离购物区和金融区非常近。(网页截图)

  




  香港著名的“笼屋”,实际上就是1.8米×1.8米的铁丝箱。(网页截图)

  




  “笼屋”的条件很苦,还有臭虫和腐烂气味。(网页截图)

  




  这些“笼屋”是许多人将要度过余生的地方。(网页截图)


作者: zwmpt    时间: 2015-10-19 23:46
地狱里比这儿自由幸福
作者: willy    时间: 2015-10-20 19:04
香港的鸟笼好啊,自由的空气,民主的养分,牛逼的人生
作者: zwmpt    时间: 2015-10-20 20:43
为什么不到自由点的地方去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