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中国打算重新闭关锁国了吗?(图)
[打印本页]
作者:
rave
时间:
2015-1-30 06:51
标题:
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中国打算重新闭关锁国了吗?(图)
本帖最后由 rave 于 2015-1-30 15:35 编辑
转载
早晨习惯性浏览正能量网站,欣喜地看到一条关于您的新闻豁然登上头条“袁贵仁:决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
听说您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因此一直以您以荣,小生也是哲学系出身,人类哲学的文明之光既照耀着您的脑门子,也照耀着小生的愣头皮,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康德的道德批判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起这些来,想必您与小生俱是心有戚戚乐在其中乎哉已矣,当然,以您的尊贵身份,小生唯有仰视的份儿,隔着巨大的身份落差向您学习、模仿并致敬!
您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哲学课堂上学过西方哲学史吗?
我学过,而且学得挺具体,包括全部西方哲学家的原著选读和精读,老师要求我们读阿奎那的神学思想,因为那是唯物辩证法的起源,要求我们阅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因为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要求我们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因为那是现代公民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理论,要求我们阅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因为那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宪政思想读本,要求我们阅读罗尔斯的《正义论》,因为人人都需要公平与正义。这些书,您都没读过吗?如果您没读过,也没学过,那我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敬仰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于是乎我也准备忘了它们,忏悔并自责,我想托释永信大师的关系找到周伯通前辈,练习他发明的左右互搏拳,据说他因此忘掉了九阳真经,听说您认识大师,经常和他讨论中国价值观的问题,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我这样的人还有救吗,袁部长?
传播、讲授和批判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师在课堂上拿出一本书,把它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这算传播呢,还是算讲授呢,或者干脆算批判呢?如果我们不学习西方价值观,我们怎么去批判它们的恶毒思想呢?是否北师大的哲学系老师上课时都是满嘴大字报腔调,一脸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严肃,说到带有西方价值观的哲学家思想时全部嗤之以鼻呢?比如讲到卢梭“人民把一部分权力让渡给政府”的观点时这样说:“这是纯粹放屁,人民有什么权利?政府凭什么接受?权利干吗要由人民让渡?政府难道不就是权力本身吗?说到天赋人权的西方价值观这样讲:“这是纯粹放屁,老百姓生来就是政府的人,政府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必须干什么,说他们有天生的权力就是鼓惑人心,他们唯一的权力就是无条件服从政府的权利!。是这样吗?要不您给大家现演一下如何?我估计全国大学课堂的讲师现在都懵了,不知道自己讲的课到底算传播呢还是算讲授呢?我想打算向您老学习几个招式,万一以后狠下心来不要个逼脸了,写出一篇不辜负这个时代的暖男文一举成名,去了大学课堂讲课前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马克思主义哲学算不算西方价值观呢?
众所周知马老师出生在普鲁士,上学在柏林,老师是德国人,满脑门子黑格尔哲学,看书在英国,写作在欧洲,他爸他妈都是犹太人,信犹太教,他一辈子都没来过东方,到过中国。他这种情况和症状,是否不应该算受到西方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呢?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李大钊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东方,介绍给中国,是否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土生土长的东方价值观思想呢?请问马克思的东方哲学老师是谁?他学习过论语吗,他研究过庄子吗,他知道朱熹喜欢小脚女人吗?如果您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算是一种东方价值观,我必须再次向您的伟大致以最高敬礼,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指鹿为马了,这条成语是东方大政治家大思想家赵高同志创造的,您想必知道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这种封建士大夫都明白的道理,想必贵为教育部长的您当然更是了然于胸。韩使用一定是您的座右偶像吧,他写《谏迎佛骨表》,一脸正义地反对佛教这种恶毒的西方思想进入中国,结果被皇帝狠揍一顿,差点翘辫子,他死之后,佛教在中国越来越没影响,终于中国消声匿迹了吧?现代各级政府领导都对佛教不屑一顾是吧?少林寺应该强拆了是吧?算了,我也不托您的关系找大师了,这样对您的影响不好。
中国历史几次闭关锁国,拒绝西方思想,拒绝贸易往来,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伟大盛世,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家都明白您这是一片担心为党想,我代表我自己支持您,我发誓,我以后一定深受东方价值观影响,决不学习和传播西方恶毒思想,端正三观,反对恶俗,看到有人在大学课堂传播西方价值观及其思想的,一脚就把他踹下讲坛,鼓动学生踏上亿万之脚,把他彻底搞臭搞烂,一定要让红旗插遍全球每一个角落,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伟大的袁贵人文化之革命观,万岁!
1月29日至30日,在新华社等中国主要官方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到了袁贵仁部长在出席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曾指出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包括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高校教授:禁用西方教材进入令人为难
BBC
当中,袁贵仁提出“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的说法,出现在了新华社的报道中,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等非官媒新闻门户网站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也引用了这一表述,它成为这一消息当中的一个焦点。
不过,中国教育部的官方网站发布的文章却没有这一句具体表述。
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相关消息中,并没有提到关于“西方原版教材”使用管理或者不允许“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课堂”之类的具体字眼,而只提到了要“加强教材和课堂讲坛管理”,并且把马工程(即马列主义工程)重点教材“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使用得越多,评价越高”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猜测,这可能说明大家的议论纷纷,认为相关意见或许难以具体执行。
他说,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会认为新华社的报道“更代表官方”,但教育部官网为何没有出现相关字眼,他表示“不知道”,但指出过去一直鼓励使用原版教材的教育部现在发表这一《意见》会令高校教师“感到比较为难”。
展江说,教育部在至少最近十年一直在推进“双语教学”,在外国语类学校更是推进直接用外语教学,并且在几乎所有学科大量使用外国原版教材——“使用得越多,评价越高。”
他还说,近年教育部也选派很多年轻老师到外国——主要是英语国家——做访问学者,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他认为,相关意见给高校教师带来的困难,可能正在于中国高校对于西方教材的引进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比如说在中国,经济学(教育)基本上就是西方经济学”,他表示,在其他学科情况虽然稍有不同,但多年来都基本上大量使用翻译或原版的西方教材。在他任系主任的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导师们使用西方原版教材或直接从西方作者原文当中引用文章,在教学中的比例可能占60%到70%。
“因为在外国语类学校里面就是强调要以英语教学为主的,使用的材料不可能是以中国人写的为主。”
他还补充说, 相关意见可能来自于比教育部更高层的原则。
“但上面可能只有原则”,他说,“但是现在说要不使用那些有意识形态内容的西方教材,这个到底是谁的决定就不知道了。”
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教授表示,由于尚未详细研究清楚教育部的相关意见,因此不便向媒体置评。BBC中文网尝试联系的另外一些中国大学教授,也都没有答应置评请求。
BBC希望搞清楚,哪些教材属于教育部所指的“传播西方价值观”。这方面,展江教授表示他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相信官方会相对更重视法律和新闻专业。
“这么说的话,经济学是不是西方价值观的呢?自由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对吧?”展江说,“所以现在就不是很清楚。”
展江表示,相信教育部肯定是要有所行动,但具体会采取什么方式,目前尚未明确。
当被问到相关意见对于教育执行者来说有没有不伤害学术原则的执行方法时,展江回答:“我觉得比较困难。”
附原文:
教育部长: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
资料图:袁贵仁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刘奕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9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教育行政部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意见》是党中央立足新形势新任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做出的全面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
袁贵仁指出,《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袁贵仁强调,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建好管好用好校园网络。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方面,要把好关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把政治上过硬作为第一标准,选配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相关报道:
中办国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原标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本台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分七个部分: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
(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
(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
NNKK
时间:
2015-1-30 14:53
那么厚的脸皮都磨薄了,被骂得小脸受不了了!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