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南京惊现“假银行” 装潢到位引诱200人上当骗走2亿元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2015-1-22 21:41
标题:
南京惊现“假银行” 装潢到位引诱200人上当骗走2亿元
本帖最后由 casper 于 2015-1-23 16:56 编辑
南方都市报
2015年01月23日,南京浦口江浦街道的一家名为“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单位,内部刻意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模一样,并以高额的贴息款诱惑市民来存款,目前已被查封。
山寨银行内部
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合作社”,将内部刻意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模一样,并以高额的贴息款诱惑市民来存款,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近2亿元。
2014年5月,浙江杭州人王某经“中间人”介绍,将1200万元公司流动资金存进了位于南京浦口江浦街道的一家名为“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单位。这一“合作社”承诺除给予王某国有银行一样的同期利率外,每周还贴息2%。
然而,在连续获得4个星期的贴息款后,这一“合作社”没再给王某打贴息款。王某从浙江赶到南京与之交涉,结果对方不仅不给贴息款,连1200万元的存款也取不出来。2014年6月,王某向南京浦口警方报案。
南京浦口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工商营业执照上写的经营范围是农业信息咨询,与金融类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对这家“合作社”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浦口警方介绍,这一“合作社”2014年开始许诺除银行基准利率外,再给予高额的贴息。
浦口警方还介绍,这一“专业合作社”在内部进行装修的时候,完全仿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不仅柜台设计像正规的银行,还有LED显示屏、叫号机等,甚至5个柜面上都安排有穿着貌似银行统一服装的“职员”在办公。一些储户被拉来后,一看眼前的场景,就以为是正规的信用合作社。
目前,这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合作社”法人代表刘某及3名“业务经理”已被刑事拘留,一名携款外逃的女高管也在2014年12月31日被南京警方劝返回宁投案自首,另外还有两名刘某聘请的副手在逃。
延伸阅读:
这个山寨银行叫“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
2013年7月,杭州的单先生经熟人介绍,把2000万存进了一家名为“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南京盟信”),等待收回比银行更高额的利息。
到今年8月,南京盟信方迟迟不能兑付利息,单先生急了就报警了。10月下旬,南京市浦口区公安分局因南京盟信“非法集资”对其展开了调查。目前,法人曾勇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
据多位受害人提供的消息,浙江有近百人卷入该案,至今都难以讨回存款。
存款单
他把钱存进了非法集资的“合作社”早有崩盘的苗头
杭州的单先生说起这笔2000万的存款,语气里仍有很多疑惑和不解。他没想到自认为最“稳”的储蓄理财,还是出事了。
去年7月初,听了一位中间人“陈大姐”的介绍,单先生将600万存入一家叫“南京盟信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的机构,因为不了解这家合作社,谨慎起见,他只存了定期三个月。
三个月到期后,单先生又将这笔钱转存了半年。随着信任感的不断增加,在今年1月和5月,单先生再次追加存款1300万和100万。
但之后不久,单先生发现此前转存半年的600万已经到期想转出,但南京盟信却无法兑付,询问后得到了系统升级的答复,以及该合作社法人代表曾勇“一定会兑付”的承诺。
但这样的承诺从5月持续到8月,单先生情急之下聘请了律师并向公安机关报案。10月下旬,南京市浦口区公安分局因南京盟信“非法集资”对其展开了调查。目前,法人曾勇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
拆迁款、教育基金、保险金浙江近百人卷入南京盟信案
杭州人瞿女士也是南京盟信案的受害人之一。她向浙江在线透露,“我们在南京报案的时候,受害人都相互留了电话。目前已知的来自浙江地区的受害人已经接近100人了。”
浙江在线记者向多位受害人了解到,他们存进南京盟信的金额都较高,数百万起步,单笔最高达到2000万。这些钱有的是父母兄弟姐妹等家人所有的存款,有的是拆迁款,有的是子女的教育基金,还有亡故人的工商赔付的保险金等。
“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啊”,被套了近百万的瞿女士很激动,她不敢绝望,一直相信自己的钱是可以讨回来的。
为何这么多人会将大笔的钱款存入一个不知名的机构呢?没有人怀疑过期安全性吗?记者在受害人递交给南京警方的《南京盟信存款被骗受害者请愿书》中看到以下文字,“这个‘山寨银行’看上去有模有样,还有着正规的营业执照。”
受害人瞿女士也表示,她是亲自到南京盟信的柜台去办理的存款,有大厅,有柜台,有工作人员,连存款的程序也和其他银行一样。几可乱真的外包装让她和其他受害人对这个机构放下了戒心,认为南京盟信“像银行一样正规”。
但记者调查发现,根据南京工商局的企业注册信息,南京盟信成立于2012年,其经营范围只是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经济信息咨询。
受害人陈述
“本票入账”让受害人丢了戒心存款最终进了盟信高层个人账户
除了像正规银行一样的外包装,南京盟信“本票入账”让瞿女士等人都吃了定心丸,“本票入账只有银行才能做到啊,那肯定是正规的了。”
瞿女士们所说的“本票”银行开具的一种票据。根据中国票据法第73条规定,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也就是说,本票可以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资金的直接流动。
按照受害人的理解,南京盟信既然能用本票与大银行实现资金往来,就是正规银行了。为何又涉嫌非法集资了呢?
而另一位受害人的不详细的说法也许可以解答,“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的钱都直接进了公司合伙人在银行的个人账户。”如果属实,南京盟信就只是接收本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票方,也没有直接与银行资金来往。该机构的负责人拿着本票,到银行将资金转到了个人账户上。
“大家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把自己毕生的血汗钱存在了一个‘山寨银行’。失去了这笔钱,对于有些家庭甚至是灭顶之灾”,受害人向记者陈述。
事实上,像南京盟信这样因进行非法集资的而被公安机关查处的“农村合作社“还有很多。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均曝出合作社因非法集资而被查处的新闻。
为何这么多人会将大笔的钱款存入一个不知名的机构呢?没有人怀疑过安全性吗?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这家合作社及其相关的业务信息?浙江在线将持续关注。(浙江在线 记者丁波)
作者:
Coffeemilk
时间:
2015-1-22 23:13
無奇不有只有在質劣大陸 !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