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仓央嘉措三百年 [打印本页]

作者: mani    时间: 2015-1-19 03:59
标题: 仓央嘉措三百年

在藏族的传说中,格鲁派佛法权威的象征班禅与达赖,都是神佛转世。班禅是阿弥陀佛的转世,达赖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观世音菩萨的转世。有一天观世音对佛陀说,虽然我超脱了生死的轮回,但是众人还在人世业火中挣扎,我要重回人世,拯救众生的灵魂。佛陀准许了观世音的请求。

于是他穿越西方极乐世界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四色莲华,七宝阁楼:穿越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穿越青藏高原上翠蓝的天空,微醺的阳光,流逸的云团,徜徉的鸟群,澄澈的清风,最后降落到斯巴宰杀小牛时铺下牛皮的平坦大地上,为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消灾祈福,消减尘世业火的煎熬。人们称他为达赖佛,将身体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

多年后有个孩子懵懂的来到这个尘世。又多年之后,他才明白身负着神圣宏达的使命。

人们说,他是佛。

人们说,他是仓央嘉措。

那一年·初生

1683年(藏历水猪年),西藏纳拉活域松(现西藏山南县)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斯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莫测而多厄的命运会伴随着他短促的一生。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他睁开眼,看到的第一眼看到的是彩虹横贯的天空,花雨弥漫,明亮的日光充盈视线,眼前一片洁白花海,以为身处梦境。身畔一对相依相偎的男女,眉目亲切充满怜爱,他们凝望着他,欣喜与满足,仿若望着世间最美的珍宝。

那一日,他出生莲花隐地。

那些年·少长

他与天空相视,那天空无限深邃与洁净的蓝穿透他宁静无边的心,彼此拥抱互相温暖。日升日落,光影岁岁,他爱着淡远的山峦,爱宁静的夜湖,爱他阿妈的怀抱。晨光暮光与我的眼眸交接而过。他凝望着远方,懵懂静好。

那一梦·宿命

“我已灭度后,一百十二年,较我甚殊胜,名为莲花生。”

那一夜,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传说中的莲花生大师,足踏莲花,由远方而来。他看不清他的面容,只听得他缥缈悠远的声音:”世间种种变相,皆有起源,来与去皆是命中定数,不可参度。”

他离开家乡,去往一个遥远的地方,他踏上路途,山长水长,第一次看到青山以外的世界,江水悠悠淌过红尘,红尘朦胧,他心朦胧。一对白鹤悠悠飞过天际,它们停在不远处的山巅,驻足凝望着他,是的,是在为他送行。

“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无人替他解答……

那一参·孤身

那些年措那湖不再寂寞,因为有了一个小孩嬷嬷地陪它。那些年这个小孩一个人在湖边,望天望湖望自己。他孤独,他想家,他参禅参佛参神机。他参不透自己,参不清内心。

后来,他的阿爸去了(逝世)。

那一悟·情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之滋味,只有历经之人才深有体会。他后来无数次回想,如果没有当初一抬头,那个红衣姑娘就不会撞进他的眼中。更不会被她那一点点进心里。

那一悟,他们情起相爱。

那一故·情起

他见到了想见的人,离开了不愿离开的人。人世之初,他却仿若历经人世沧桑,不经意间就这样老去了。有谁还记得,那个曾经盼望回家的少年,一夜间天地变幻,成为别人口中的转世灵童,从此失去自由。

秀丽山河,他仰起脸,青山在他脚下,红日为他照着前方的路,西北、西南、东方的海岸... ...他终于明了,他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世人仰望的”活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

十五岁的他,登上布达拉宫,成为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

那一枷·思念

做活佛寂寞的日子里,他哼起家乡的朴素歌谣在山顶遥望远方。他看的不是风景,在那时刻,他透过层层虚空,思念的目光直达他远方的爱人。

他问佛:如果遇到可以爱的人,却有怕不能把握该如何?

佛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可他何时,才能再见他思慕的姑娘。

那一醒·惊变

曾几何时,他仰赖那个人。又曾几何时,他憎恨那个人。这所以的爱恨如今都随他的离世终结,桑结嘉措。

二十三岁,他成为六世达赖的第八年,第巴桑结嘉措被蒙古王拉藏汗杀害,西藏为第巴统治的年代成为过去。拉藏汗攻入布达拉宫,他被拘禁于日光殿。从他拒绝受戒起,世间有无活佛已成空谈。拉藏汗不断制造谣言,攻击桑结嘉措,布达拉宫从未有一日陷入这般内忧外患的境地。

他们都是可怜人。他与桑结嘉措携手走过许多年,不论对错,都奉献了一生。

那一夜·羽化

他看天,有风,有云,有日光。

他看地,有数,有花,有生命。

青海湖,他最后的地方,他从湖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少年长成青年,一身袈裟,眉目依旧。好像很多年前他就是这样,在这苍茫世间行走,看过一些景,恋过一些人,那些最美的时光,依旧用生命的痕迹记得。

再回首,又一次于无声的黑暗中梦见,隔着二十四年的光阴。该来的总要来,一场轮回。人生总要经历几度轮回,十二复十二,弹指一瞬间。他微笑着闭上眼睛,门隅的春天百鸟飞舞,花如朝霞;布达拉宫屋檐的白雪映照出晨间最迷人的霓虹;大昭寺闭目诵经的喇叭们,虔诚地面朝佛祖,深深膜拜;佛祖微敛双眸的悲悯面容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安静而安详。他的身前,白衣如莲的男子,回眸一笑的容颜与我相望,那么近,那么远。

浮生如梦,一场人生。最美是他的一生,仓央嘉措。

后记

1706年(藏历火狗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后有说到五台山弘法,直到乾隆年间才圆寂。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