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部切蒂斯格爾邦選舉委員會5日宣布,獨立候選人馬杜·巴伊·金奈爾在前一天舉行的賴格爾市長選舉中獲勝。金奈爾由此成爲印度首名“變性人”市長。 選舉委員會說,金奈爾以大約4500票的優勢,擊敗來自總理納蘭德拉·莫迪所屬執政黨印度人民黨的候選人馬哈維爾·古魯吉。 電視畫面顯示,一片閃光燈中,金奈爾身披紗麗,眉心點着紅色額珠,雙手合十,不斷向支持者緻意。支持者給她戴上萬壽菊做成的花環。 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金奈爾現年35歲,來自印度最低級的種姓“達利特”,先前靠在來往孟買與豪拉的火車上跳舞賣唱爲生。“達利特”是這一種姓的自稱,意爲“被壓迫者”,上等種姓的人稱他們爲“不可接觸者”,即“賤民”。 報道說,賴格爾一些社區希望金奈爾參選市長,她于是停止賣藝,投身政壇。 “人們展現了對我的信任。我把選舉獲勝視爲人們對我的愛和祝福。我會盡全力實現他們的夢想,”金奈爾告訴媒體記者,“是公衆的支持鼓舞了我第一次參加選舉,而且我能獲勝,隻是因爲他們支持我。” 一些媒體說,金奈爾當選市長,對印度社會進步而言具有曆史意義。 9個月前、即2014年4月,印度最高法院作出一項裏程碑式的裁決,允許變性人獲得“中性人”或“第三性”的法律身份,可以在正式文件上登記這一性别,各級政府應保證他們受到平等對待。 一些緻力于維護社會公正的人士說,印度現有數以十萬計變性人,但他們的身份先前得不到法律承認,面臨驅逐、歧視、虐待,甚至被強迫賣淫。法新社說,在文化保守的印度社會,變性人通常生活在社會的極端邊緣,一些人淪爲妓女或乞丐。 現階段,承認“第三性”或在性别問題上開綠燈的國家屈指可數。澳大利亞法院去年4月裁定,法律認可“中性人”;德國2013年通過法律,準許具有雙性特征的嬰兒在登記注冊時選擇“非男非女”。另外,澳大利亞、德國和尼泊爾允許公民在護照的性别一欄打叉,等同于認可“第三性”。 |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