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让中国软件打上 Created in China 的标签!
[打印本页]
作者:
沈思淼
时间:
2014-11-20 02:37
标题:
让中国软件打上 Created in China 的标签!
软件出口从低到高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劳务输出,第二个层次是软件外包,第三个层次则是知识产权出口。
现阶段中国的软件出口,基本处在第二个层次,即软件外包阶段,占据了软件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份额。2009年软件离岸外包的出口额达到63.9亿美元,占当年软件总出口额的87.9%.。所谓“软件外包”,是指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将其非核心的一些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软件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和转移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外包”业务迅速兴起。印度正是利用这个契机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短短几年迅速崛起。如今,印度已经承接了美国的绝大部分外包业务,可称得上是“软件和服务外包大国”。
软件出口的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知识产权的出口,这也是附加值最高的出口之路。这一点在美国做得最为出色。而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在核心技术、人才储备、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对外知识产权的输出上,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
那么,中国的软件出口,真的只能复制印度模式,把软件外包当作唯一的出路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印度在外包及软件人才培养等方面确实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不过,印度软件业起步虽早,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整个产业处于下游,依赖于外国的技术和市场,不能自主发展,更不能保障信息安全,这个教训是中国软件业应该汲取的。
所幸的是,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国内仍然有不少优秀的软件企业,在探索更高层次的出口路径。当外包模式成为主流的时候,他们却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另外一种可能——知识产权出口。这无疑是一条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有些企业才刚刚上路,有些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以及对于风险的错误预估最终铩羽而归,还有一些企业,经过艰苦的摸索和尝试,终于找到了适合的路径,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以金山软件为例。近年来,金山软件的游戏业务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并且已经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海外市场收入占金山软件收入的约14%,随着多款新产品在欧美等海外市场的推出,两年内,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将提升至20%。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