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英国历史学家后院建战壕 还原一战前线生活(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14-8-15 07:26
标题: 英国历史学家后院建战壕 还原一战前线生活(组图)
腾讯新闻



“那一整天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主人公保罗死后作者这样形容到。在英国萨里,确有这样宁静的前线----58岁的英国一战历史学家安德森-罗伯肖将自家的后院建造成战壕,依照历史历史,真实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前线士兵的真实生活。他与30名志愿者一起,耗时一个月,挖出200吨泥土,建造出了这个长90米的战壕,其中还包括军事长官的餐室和普通士兵的食堂。



远远看去,铁丝网环绕、用沙袋和泥土建造的战壕,同一百年前一战时英国士兵用来作战的真正的战壕几乎毫无分别。罗伯肖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向人们展示当时前线真实的战壕生活以及其中的艰苦,有许多细节是电视节目和电影无法展现的。


图为他在蜿蜒曲折的战壕中,坐在小木箱上吃饭,图中可以看出战壕内的空间很是狭窄。


这个战壕蜿蜒90多米,占据了半公顷的土地,里面建有厨房,士兵的食堂和军官的餐室。“人们认为战壕是士兵上前线去打仗之前短期居留的地方,但实际上士兵们要在里面住很长时间,可能是住上五天,然后离开二十天再回来,这样来来回回的。有个老兵告诉我,他在战壕中90%的日子是百无聊赖的,9%的日子冷得彻骨,剩下1%是害怕。”罗伯肖称。


战壕中的生活并非完全是炮火和行动,很多时间都是在读书或者是等待着什么事情发生中度过的。


安德森-罗伯肖身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装站在战壕中,向天空张望。


罗伯肖在战壕中行走,两侧是带波纹的铁板和土墙。


罗伯肖在战壕中简直像置身一战,左侧是其军装照。


在军官的餐室中,墙上挂着褪了色的照片以及一战时的地图,图中罗伯肖在炉子中点燃火焰。


带刺的铁丝网保护着这片土地,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人。


罗伯肖说,电视和电影中常常把战壕拍得太宽敞太舒适,实际上条件是十分恶劣的。


这个逼真的战壕甚至还建有铁路,位于图中左侧,只不过是模拟的。实际战争中铁路是士兵用来运送补给的生命线。图中罗伯肖正在模拟士兵用铁路运送军粮和武器。很多建造的材料用的都是都是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战马》的道具,因为罗伯肖曾是这部电影的历史顾问。


“我想展示的是战争并不只是代表着死亡和幸存者,还意味着士兵在非作战时期的生活。”


这个战壕是依据1917年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场上的战壕建造的,因为此地的土地与伊普尔的土质相似。


图片中的罗伯肖在站岗放哨,用的也是一战时期的装备。这个着迷的历史学家说,为了体验这种战时重现的感觉,他在这个战壕中住的时间加起来已经有两个星期了,但他的妻子却没有加入的兴趣。


虽然这个战壕周围有许多人家,但从未有人向罗伯肖抱怨过,甚至有的人还会在他入住战壕体验的时候泡壶茶来聊聊天。


罗伯肖邀请一些历史协会和历史学校来体验战壕中的真实生活,从生活条件和武器装备都完全依照一战时期。图中罗伯肖在用枪瞄准。


一个锡铁茶杯被遗落在战壕里,这种完全还原历史的小细节愈加增添其真实感。


自从2011年开始修建战壕,罗伯肖就卖掉了自己原来位于萨里的房子,但是他对自己的战壕工程一直没有舍弃,现在他拥有那片土地的所有权。在建造之初,他是想将之用于教育而不是参观景点,有时候也会在里面彻夜体验战场的感觉。现在罗伯肖每年会向公众开放几次,还会同学校、历史重现组织合作,作家、演员和导演还会用战壕来研究一战时期的建筑。


参观的人们常常被里面狭小的空间所震惊,这战壕才不到一米宽。他说今年这个战壕特别有意义,它纪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但也有挑战,那就是一定要保证它是真实准确遵循历史的。


一群志愿者们同他一起穿上一站时的军装,在战壕中用步枪向周围的空地上射击。


他还出了一本书,名为《战壕中的24小时:英国士兵在前线的一天》,场景设置为1917年4月,他自己连续24小时呆在战壕内的照片也出现在书中。


罗伯肖的战壕工程很是成功,今年他将要在剑桥外面指导修建一个类似的工程,叫“最怕我们忘记”,这个工程要修建一系列用于训练的战壕,且一定要保证其历史真实性。


他称还要邀请人们来一起挖,想让他们看看修建一个战壕要花费多久。


“我想要让人们知道战壕是如何建造的,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人们常常以为战争一开始,战壕就出现了,实际并不是这样。今后的几年,在历史学家的努力下,人们对战争的误解会逐渐被纠正。”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