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浑水泡面”——谁打了谁的脸? [打印本页]

作者: rave    时间: 2014-8-6 10:00
标题: “浑水泡面”——谁打了谁的脸?
孟尧 共识网 2014-08-06

今天上午来上班,椅子还没坐热,打开微博关注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的情况,结果发现了一位发表致歉声明的人。我还以为自从习大大反腐以来,广大官员及时抵御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提升了道德情操摆正了三观,于是站出来给人民道歉呢,结果不是。有点小失落的时候,发现这位致歉者是环球网要闻部主任郝珺石——啊,真的吗,这个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事情比官员道歉更喜闻乐见。

8月6日上午9:25,这位在微博为@paingod的环球网领导在微博上发表致歉声明:   

原来这是一场关于”浑水泡面“重大事件的严肃讨论。浑水泡面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到底有多重要,值得一位喉舌为它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了搞清楚个中逻辑,我们不得不从头看起。   何为“浑水泡面”?   8月4日13:04,腾讯新闻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云南重灾区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图)》,内容为:“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第二天,腾讯拍客已经到达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这里食物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浑浊,洁水有限优先供应伤员,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图为救援人员排队等候水开泡面充饥”。   

这则新闻显示来源为“腾讯拍客 李强”,图片上也打有“腾讯图片”的水印。从文章的发表时间来看,这是最早发表的。最快转载的是中国日报网:1个小时之后的14:15,中国日报网上出现一篇略微修改了标题的《重灾区龙头山镇物资缺乏 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的新闻,随即,这篇新闻被其官方微博账号@中国日报 发表在微博上,图文并茂,大锅里沉淀出的一滩黄色的杂质,颇具视觉冲击力,官兵们舍己为人、不畏困难的精神,简直不要太正能量哦,赢得了上千转发量。之后,各个网媒,如新华网、中国广播网、中新网等等,都纷纷跟进,在16点左右完成了洗稿式转载——何谓洗稿式转载呢?比如,虽然中国日报网转载时标注了来源为“腾讯新闻”,但是之后,转载新闻的其它网站会有意无意地注明来源为上一家网站(我相信大多数是编辑偷懒所致),并去掉文章中“腾讯拍客 李强”的字眼以及图片上“腾讯图片”的水印(这个大概是为了误导读者新闻是自己原创),而非最初的来源。其实这个现象嘛,在中国网媒上存在已久,甚至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新闻都是这么转来转去、改来改去而产生的。在这次事件中,大小乌龙不断,堪称媒体之间的撕逼大战,容我稍后为您一一道来。   

浑水泡面错在哪?   

事情的发展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当天(8月4日)晚上22:17,微博用户@辣椒三舅 发布一条微博,对官兵只能以浑水泡面表示质疑。他罗列出的新闻报道表明,中国军队是有能力在野战中配备、使用净水装置的:      

那么,为何在地震救灾中不用此类装置?网友们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军队有净水装置而不用,新闻媒体此举是以新闻之名行宣传之实;二、军队后勤保障部门颟顸无能,不给救灾官兵提供净水装置。针对这两种可能性,网友分别对新闻媒体和军队后勤部门提出激烈批评。其中有代表性的微博,一条来自微博用户@王亚军在北京 :      

还有一条来自微博用户@五岳散人 :         

撕逼大战   

质疑归质疑,毕竟谁也没有到达现场去亲眼看一看,到底是真还是假?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媒体还是军队?大家都期盼着一个权威的、可信的说法。这不,一向对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怀有高度责任感的环球网,站出来了:           

环球网的基本立场很明显是:中国军队很强大,你们网媒很龌龊。在网媒批评者中,有点引人注目、简直是引人侧目的是,上文提到的环球网要闻部主任,郝珺石,微博id为@paingod。根据他对发布此新闻的媒体不遗余力的嘲讽和批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先生当时是认定了“浑水泡面”是假新闻,而认定为假新闻的依据是:此新闻来自腾讯。其中有一些污言秽语请读者启动脑屏蔽……         

天啊,是跟腾讯有多大仇。但是,从这位先生的立场上,很容易明白这种表态的原因:说军队后勤不力,简直就是打《环球时报》以及环球网的脸嘛;为了力撑人民军队,环球网不去现场求证、甚至连拍摄者都不去核实追问、仅凭某一个人的一句话就称这条有图片有视频的新闻是假新闻,并由领导同志出面打了所有参与转载的媒体的脸(郝珺石在微博的个人资料中注明自己:“特长:打脸”)。   

本来应该是站在同一阵营中的官方媒体同志,作为曾转载“假新闻”的一员,被环球网这么一说,伐开心,要爆料。   

今天凌晨1:39,微博用户@王小米粒儿 (微博认证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主持人)说:      

这位记者所供职的@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 引用了她这条微博以及先前中国之声所发“浑水泡面”新闻的截图,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用意了:“环球网,你才发假新闻,你全家都发假新闻!”当然,不能说得这么直白,所以,中国之声发了一条很理性的长微博,指出:“道听途说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新闻媒体的操作方式。我们本无意与无知言论纠缠,但谣言的传播会造成公众对灾情和前方物资情况的误解;虚假新闻四个字对记者是奇耻大辱,真实是所有媒体都应坚守的底线。”总结就是两个字:呵呵。         

一看打脸打到自己人,环球网肯定很冤枉,它心里在呐喊:“我是说腾讯啊!腾讯啊!”郝珺石先生很不幸地成为了必须站出来表态的人,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致歉声明。   然而,在这件事情当中,腾讯表现出非常冷静的样子(也许是稀里糊涂也说不定)。“浑水泡面”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腾讯网似乎没有什么表示,唯一做的就是跟着别的媒体转载新闻,好像这事儿跟它没有关系似的。这让笔者不禁联想到之前的一条国外新闻:一个旅游团发现一名女成员失踪了,找了半天才发现这名妇女在跟着大家一起找,她表示不知道找的是她本人……咳,别说我是过度联想,证据在此:      

大家来找茬吧——经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条新闻中的图片上没有“腾讯图片”的水印。是谁去掉的,已无法追踪,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照片被PS了:      

PS得这么草率,拜托上点儿心啊!还有腾讯,这种程度的PS都识别不出来,还以为是人家的新闻对吗!拜托也上点儿心啊!   哎……八到这里,笔者表示好累,总结一下就是——腾讯发布新闻,媒体和军队后勤部门被网友打脸;环球网火速“辟谣”,直斥媒体作假,腾讯以及一众网媒被打脸;央广中国之声记者现场求证,环球网要闻部主任承认错误,发表致歉声明,反过来被打脸……冤冤相报何时了,企鹅在一边看热闹。有网友评论道:“官媒朋友们,挥舞你们的双手撕打起来好么”。   

这次事件暴露出媒体的层层洗稿转载,造成了新闻来源的模糊,也造成了追溯真相的不便;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人员,不多方求证而偏听偏信就会犯下错误;无论是转载、还是宣传、还是辟谣、还是所谓打脸,下手之前,请三思,再三思,举头三尺有搜索引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就是这么回事。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