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5个理由 婴儿潮世代不再蜂拥入住养老社区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昨天 17:40
标题: 5个理由 婴儿潮世代不再蜂拥入住养老社区
GO Banking Rate





示意图。Image by Tony Harding from Pixabay


[ad3]  [/ad3]



随着婴儿潮世代(1946-1964年生)步入空巢期,开发商嗅到商机,开始兴建55+社区这类专为活跃年长者设计的居住空间,通常配备高尔夫球场、健身中心,并实施「没有小孩」(no-kids)政策。数十年来,这些养老社区承诺提供无忧的退休生活。

然而潮流已经改变,理财网站GO Banking Rate报导,曾被视为理想退休居所的55+社区正逐渐失去魅力,主要原因在于财务压力。以下是五个因素,让婴儿潮世代正重新查看养老社区的生活模式。

1. 社区成本攀升

房地产价格普遍上涨,而55+社区所受冲击尤其大,涵盖泳池、俱乐部会所及景观维护等设施的业主协会(HOA)费用,涨幅惊人。加上不断攀升的房产税与维修费,每月开销足以压垮依靠固定收入的退休人士。

这些社区最初多以「辅助生活的经济替代方案」为卖点,承诺让住户可以「居家安老」;但以现在的费用来看,这项财务优势正快速消退。

2. 居民年迈 需求随之增长

数十年前首批迁入55+社区的婴儿潮世代,如今已步入七、八十岁高龄。随着年龄增长,医疗需求增加,仅邻近诊所或急诊中心已不敷所需。许多人发现自己需要辅助生活、居家护理或专业护理服务,这些不仅难以寻觅,更会耗尽积蓄。

整体寿命的延长,更使医疗支出倍增;即使那些曾期望「在地退休」的年长者,也逐渐意识到若不掏光老本,社区根本无法满足其长期照护需求。


[ad8]  [/ad8]


3. 与家人相隔遥远

这些社区初建时,许多婴儿潮世代渴望享受独立生活,常迁居至佛罗里达或亚利桑纳等气候温暖的州。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重心转移,许多人如今渴望与子女孙辈住得近些,而非相隔一趟飞行的距离。

旅行成本攀升且体力负荷增加,成年子女在父母年迈时往往扮演关键照护角色。与家人住得近、甚至同住,既能减少照护费用,在情感与经济上皆较有利。

4. 房屋维修保养开支累积

随着年龄增长,拥有房屋的负担也逐渐加重;清理排水沟、修理漏水水龙头或维护庭园等任务,很快便超出体力范围。在养老社区中,严格的业主协会规定常要求修剪草坪、外观整洁,代表住户须聘请园艺师或维修专业人员,否则将面临罚款。

对固定收入的退休人士而言,这些意外开支可能迅速侵蚀储蓄;当无法再自行处理房屋维护时,无忧无虑的屋主梦想便可能转为财务负担。

5. 转售需求趋缓

随着数十年来55+社区不断增建,市场已趋于饱和。在这些社区出售房屋可能耗时更久且需降价,尤其当年轻买家尚未进入55岁以上族群时。

通膨与利率使情势更复杂,同时侵蚀房产价值与退休储蓄。许多婴儿潮世代选择趁如今仍能获得合理价格时出售房产,而非等到财务面临压力时被迫搬迁。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