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特朗普认为台湾不重要,这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好时机吗?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16 小时前
标题:
特朗普认为台湾不重要,这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好时机吗?
来源:观察者网
10月底11月初,中美对弈在元首会晤后进入了新的赛季:跌宕起伏之后的暂时平稳期。如何预判中美关系下一步的走势?中企出海欧美还有戏吗?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日本新首相口出狂言,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作为一位在台湾出生的人,如何看待台海局势?近日,刘扬声做客观察者网【思想者茶座】,跟大家分享他的看法。
很多人熟悉刘扬声,是2019年3月半岛电视台的那段采访,他精彩回怼主持人关于所谓“中国破坏国际秩序”“中国军费远超印度”的刁难。这条视频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这些年,他在国际舞台上,不卑不亢为中国发声,然而这对他来说,只是“副业”。
点击查看大图
半岛电视台主持人:军费开支跟人口有什么关系,印度比中国人还多,军费开支只有中国四分之一。刘扬声:他们倒是想投入更多。
刘扬声出生于中国台湾,在美国接受教育,1975年获得纽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上学期间,因为反对越战、参加保钓运动,以及亲眼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就果断放弃台湾身份和美国绿卡,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之后,在联合国体系工作15年。1990年至2000年,又转战国际知名投行和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和顾问。2003年,回到北京创办浩然资本。
数十年间,从台北到纽约再到北京,刘扬声见证了中美关系从解冻,到合作,再到“脱钩断链”的时局变迁。最近他频繁往来于北京和中东,关注点放到中国与全球南方。以下是他对时局的独特观察。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中国现在不是特朗普主要目标了,因为他从中国捞不到什么钱”
观察者网:中美首脑会晤刚刚结束。从今年4月中美之间激烈碰撞,到如今达成阶段性共识,听起来双方对结果都评价挺高。您以前说过,中美脱钩断链是100%不可能的,看起来您的预言很准。这次会晤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最终接受了必须要在更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打交道的现实?回顾这半年多来的中美博弈,你有什么想法和感悟?
刘扬声:一句话,中国的实力又更强了,美国的实力又下滑了,这次中美之间达成的所谓协议,其实就是退回到一年以前。甚至,不仅是退回到一年以前,对美国来说就是认输了,特朗普完全没有达到打压中国的目标;同时,美国意图通过施压让全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的目标,也没有达到。
点击查看大图
11月初,刘扬声做客观察者网【思想者茶座】
现在美国人自己都看得出,特朗普认输了,而且也不可能再有其他新的招数,因为他能用的招数都用了。如果再用新的花样,中国还有充分的准备,可以跟他对抗。
所以我觉得这次特朗普的全球贸易战,闹得股市上上下下波动很多次,炒期货或者对冲基金投资人,加大杠杆买股市,或涨或跌,都赚了钱;但这对美国政府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其实特朗普的全球贸易战,并不完全是针对中国,美国实在是没钱了,国债已经接近40万亿(注:2025年10月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为38万亿美元。),如何还债?这很可能导致美国整个金融体系崩盘——美元霸权归零。在这种情况下,他从一开始搞“对等关税”的目的就很明确——他最近还讲过,你看关税让我们政府收入增加了多少——其实就是去抢钱。
特朗普不仅靠关税,还从其他地方抢钱,因为他必须填补这个有史以来全人类史上最大的财政窟窿,而且美国债务还在不停增长。我觉得这是特朗普最头疼的事。
比方说,美国欠下40万亿美元的高额负债,新发的国债谁买?中国肯定不会买,中国还在抛售。连美国的死党英国都在卖美债了,日本也许会买一些,但美国每一年就要增加2万多亿美元的债务,日本是买不起的,我觉得这是美国最大的风险。目前美国搞稳定币、比特币等这些虚拟货币,是希望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财务问题。
所以,我认为,中国现在不是他主要目标了,因为他从中国捞不到什么钱了。
欧美恢复到野蛮丛林竞争状态,中企投资要三思而后行
观察者网:所以您觉得,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那样:特朗普想通过打贸易战,吸引中国企业到美国去投资,帮助美国再工业化?
刘扬声:那是一种说法。比方最近阿联酋的几个王储说要出资1万亿美元去美国投资。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时候也说要让沙特阿拉伯去美国投资,让沙特阿拉伯买1000多亿美元的商品,但最后只买了不到20亿美元。所以,很多说法都是拍脑袋决策。
点击查看大图
阿联酋今年3月承诺将在未来10年内对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随后,特朗普承诺每年批准向阿联酋出口50万颗英伟达先进AI芯片。
中国怎么可能在美国做大规模投资?首先美国没有足够的人才,工程师都是华裔,科学家也是从外国来的;第二,美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破旧。没有人才、没有基础设施,有的就是印出来的钞票,想重新搞工业化太难了。一个国家去工业化之后,要再工业化非常难,估计要好几代人才做得起来。
我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去工业化之后,能够很快再工业化。美国的去工业化问题非常严重,它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现在中国是第一,日本、韩国、德国都比美国强。如果连产业工人都没有,要再培育出一代产业工人来,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去积累。所以,美国要想恢复工业化,很难。它在高科技领域会有一些革命性突破,但这些成果要真正商业化,进入市场,对不起,美国没有这个可能,很可能最终还是中国变成最大的生产商。
前几年,特朗普向台湾施压,迫使台积电将制造工厂搬迁到美国亚利桑那州,但至今一拖再拖。不仅是缺乏人力资源,从台湾引进的工程师过去之后,美国工会认为这违反移民法。
除此之外,在中国建一条宁德时代的生产线,需要10个月,在德国要42个月。德国已经失去了全球竞争力,所以现在不仅是美国,德国也慢慢开始去工业化,这个速度非常快。因为欧洲的能源和原材料太贵了,他们不要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反而花几倍的价钱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这不是自杀吗?高昂的能源费用,最终一定会让德国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观察者网:去年被称为企业大出海元年,也有一些人分析说,中国终归要走日本企业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路,去美国投资,因为关税战背景下靠中国生产,全球贸易的模式不行了。
刘扬声: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签了《广场协议》之后,大幅增加对美投资,但是有几个特色:除了投资汽车厂是为了躲关税之外,其他的大部分是收购,买第五大道办公楼、高尔夫球场,投资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或者房地产。有人宁愿出大价钱买,美国企业何乐而不为,当然卖了。
中国不可能做这事儿。中国在全世界的投资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一个是制造业。像中国去欧洲投资,大部分都还是投资制造业,或者基础设施。在非洲、中东、南美,大部分是基础设施投资。
制造业是中国的强项,收购不一定是中国的强项。另外,收购要小心。像荷兰政府冻结安世半导体这种事,以后可能还会再发生。最霸道不讲理的,就是美国人。如果你在美国收购了企业,分分钟给你没收了,就跟印度政府一样,那你怎么办?
点击查看大图
荷兰政府明抢安世半导体,给中国企业出海敲响了警钟
再比如,俄罗斯在欧洲银行的存款,在俄乌战争之后全部被冻结。现在欧洲正在讨论一项计划,打算利用这些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
所以,在这种野蛮丛林规则之下,要去欧美国家收购企业,都要好好考虑一下。他们把金融和商业作为政治武器,过去这种事发生在一些落后国家,现在欧美国家也这么干了,欧美也恢复到了野蛮的丛林竞争状态。
美国打压中国近十年后,东盟与中国联系更密了,下一步会是非洲
观察者网:所以说欧美市场对中国企业已经成为高风险的投资目的地了,而南方国家成了更有希望的投资目的地,对吧?目前西方的保护主义,似乎并不能阻碍中国企业出海的潮流。
刘扬声:对。我简单说一下东盟这11个国家,原来美国怀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将来取代中国的供应链地位。
但是经过近10年对中国的打压,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些国家的经济跟中国绑得更紧,因为东盟国家不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他们是中国供应链的一部分,也许帮中国企业生产一些零配件,也许做一些小组装,也许最后贴个牌,标上“越南制造”。现在他们对中国的供应链、经济基础依赖得更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更强。因此,过去10年来,东盟跟中国的关系更密切,政治关系、外交关系、经济贸易都更紧密了。
我认为,下一步会是非洲。非洲现在跟中国的关系,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更密了。因为美国忙于中东事务,抽不出手来,对非洲完全不理不管。特朗普说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说非洲那些国家是“粪坑”(shit hole),而且是公开在电视上讲的。
所以,特朗普对非洲根本不在乎。如果美国没有制造业,非洲的矿产资源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除非美国的采矿企业要去非洲。但是中东的石油天然气,对美国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卖钱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很有价值。所以美国对中东看得更重,尽管以色列在那里闹得天翻地覆。
非洲正在崛起,原来90%多的非洲人是没有银行账户的,不能转钱,不能做商业运营,但是中国的华为、中兴和4G网络、甚至5G网络在非洲部分地区普及后,非洲人开始用智能手机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做资金交易,经济发展速度就快了很多。所以我觉得,今后5到10年,非洲会有快速发展的可能,而且跟中国也会绑得更紧密,因为中国需要资源,同时中国制造和基础设施能够帮助非洲快速发展。
中美关系还会反复,但每过一年,中国实力会更强
观察者网:对,我们再回到中美谈判,您觉得达成阶段性缓和后,未来中美关系怎么走?是出现一个新的上升期,还是会反复?
刘扬声:肯定会反复,但原来的反复是每隔几年,现在是一年一年来。这次达成的关税暂停也是一年期。
但每过一年,中国的实力会比前一年更强,美国的衰退会更加速。到明年这个时候,美国中期大选已经结束,我们要看看特朗普情况怎么样。而且美国国内有很多矛盾,这些矛盾会更尖锐化,现在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走了。
另外,金融危机泡沫会不会爆发,通货膨胀能否改善,美国债务问题还能维持多久?所以到明年这时候,主要的问题不会是中美之间的问题,而是美国内部的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
11月12日,特朗普签署临时支出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结束了史上最长的43天停摆。
美国的政客还会继续用中国议题搞内部斗争,但是中国的实力每一年都在增强。美国持续这样下去,每年可以谈的条件越来越少,因为国力越来越弱。所以我觉得,中美关系会有不少起伏。但是,特朗普,你来吧,我们可以对付。
台湾岛内民心在变:美国靠不住,开始思考“和平统一”
观察者网:有没有一种可能:特朗普希望中美之间稳定下来,这对我们处理台湾问题会是个好时机?
刘扬声:作为一个台湾出生的人,当然是希望两岸统一越早解决越好。这也符合刚才说的中国实力增长和美国实力衰退的趋势。
我在台湾有很多亲戚,六七年前还在讲美国实力太强了,中国大陆无论如何都是扛不住的,美国会保护台湾的。两三年前又换了一种说法,说维持现状就够了,这就已经退了一步了。他们现在已经在讲,什么叫“和平统一”这些问题了。
这就表示台湾岛内的民心是在变化的。而且,台湾也好,全世界民众也罢,都看得出美国人是靠不住的。
特朗普这个大嘴巴总统,可以早上说一件事儿,下午就推翻,而且他要抢钱,抢得最猛的是向美国盟友。还要求每一个盟友,包括北约国家、日本、韩国等,将GDP的5%用作军费,还必须买美国的东西,这不就是抢钱吗?所以作为美国的盟友,很多人相信这句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很危险的,但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
MAGA是什么意思?就是完全以美国为中心,它才不管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美国搞对等关税的时候,最先折腾的就是加拿大、墨西哥等这些美国最紧密的盟友。所以我觉得台湾老百姓,如果还看不到这一点,就真的是傻了。
根据我的接触,全球南方国家都看得很清楚,因为我最近跑中东跑得比较多,还有非洲和东南亚,他们的上层领导都很清楚,美国靠不住。所以,我觉得台湾地区很可能有一些突破,甚至不需要武统,和统都可以,可能会有一些突破。
美国能做什么,敢做什么?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已经在塑造全新的多边主义。大家利益相同的,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上合组织原来主要任务是反恐,现在也搞经济合作、基础设施、贸易金融。金砖原来就是高盛分析师编的故事,到现在金砖国家不仅是一个组织,连金砖银行(新发展银行)都成立多年了。
这些新的多边主义组织,加强了中国的实力。而且南方国家的利益都相近,看法也越来越接近,战略上是走同一个方向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能做什么?想再卡中国脖子,不怕。澳大利亚说,我不卖铁矿石给中国了,巴西说我们有的是,而且非洲有几个新矿也勘探出来了,品质还非常高。所以澳大利亚的矿石公司最后没有办法就同意了,还答应了用人民币定价和交易,这不是挺好的吗?
"对特朗普来说,台湾不重要,他不信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那一套”
观察者网:形势都在向我们这边发展。像前几天特朗普的亚洲之行,跟日本首相亲密会晤,声称要加强日美同盟。最近这个日本新首相在台湾问题上胡言乱语,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您怎么看?特朗普二次执政以来,他对台湾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比较模糊,外界有不同的说法。根据您的观察,美国的台湾策略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扬声:当然,美国在后头撑腰还是很明显的。在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之后,全世界都看得出美国是认怂了,已经放弃了他们原先4月开始攻击中国的目标。所以,美国只能够偷偷摸摸小敲小打,但又想再折腾一下;自己折腾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之下,当然就把日本推出去了。
日本情况也比较复杂,但日本总有一些势力,可以在某些问题上站出来,采取不同于美国的立场。比方说,比美国更凶悍,比美国更反华。在这种情况下,日美两边一拍即合:美国要日本在对华问题上搞点小动作,日本正好有一股势力也真的想搞小动作,想在世界舞台上找到存在感;而且还显示日本是独立决策,跟美国的立场不一样。
日本这是自讨苦吃。我觉得日本这股势力就是小丑。中国哪里把它当回事,如果要当真,你看吧,几分钟就能把它给灭了。
讲到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最简单的说法,特朗普纯粹是交易型人格,他以前是做房地产买卖的,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交易。他也明白为什么他应对中国时,嘴上很厉害,实际上是慢慢往后退,因为他看到美国实力不行,美国没有打压中国的实力了。在谈判过程中,如果你没有实力,只能大嘴巴左讲一些右讲一些,到最后要做决策的时就退缩了。
另外,我的感觉是,特朗普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态度:台湾没什么,台湾是小事儿,反正美国不可能去占据台湾,而且台湾的那些高科技工厂、人才可以拉到美国去,股权大部分是美国投资基金的,所以台湾对特朗普来说,不是一个重要的事儿。
有些美国的战略评论员说,台湾是遏制中国势力往外扩散的楔子,就是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理论,但特朗普觉得这些都是垃圾,他是不相信的。他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钱,特别是现在政府发不出薪水,他压力就更大了。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对台湾的态度是这样,其实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点击查看大图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率先向盟友开刀,其中包括传统盟友加拿大。图为10月22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称不能依赖美国,加拿大计划让非美出口翻一翻。
为什么我觉得特朗普不会对台湾有任何实质动作?因为特朗普主义者不像美国民主党,还讲意识形态,还讲面子,对盟友绝对不能先开刀;特朗普不同,他在关税问题上先开刀的是盟友,所以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观察者网:所以这就很好解释,好几轮中美谈判都没有提到台湾问题,因为台湾问题不再是什么中美问题,而是真正回归为中国自己的问题。前段时间,国民党选出新主席,11月1日全代会通过的党务报告明确,国民党坚守“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愿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主席郑丽文的演讲,在社交媒体上到处传播,看得出支持者激动,马英九在现场眼泪都出来了。
刘扬声:对特朗普来说,台湾的事太小。我刚才讲了,无论台湾的老百姓也好、精英也好,对美国会做什么,对台湾的支持态度,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刚才讲到,特朗普觉得费劲去处理台湾问题不值得。我有一些比较熟悉的台湾朋友现在都在看,和平统一会用什么样的模式?比方说“一国两制”如何贯彻?现在已经开始在谈这个问题了。
一旦谈这个问题,就表示“和平统一”已经提上议程了,两岸多谈多商量,很好。我觉得国民党也好,其他的一些岛内精英也罢,现在也已经在开始考虑这些操作性的问题了,而不是理论性的东西,那就表明,“和平统一”已经变成一个很现实的可能。
点击查看大图
郑丽文:只有接受“一个中国”,才能确保台湾的生存
我觉得,美国不仅是什么都做不了,甚至什么都不敢做了。不仅美国,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中国在制造业、在军事、甚至开始在金融方面,实力越来越强,跟5年、10年前根本不能比了。
观察者网:所以看到台湾的一些网红,原来是绿营的,来了大陆以后也在发生转变。
刘扬声:对。绿营转蓝营的步骤都省了,直接转红。任何有大脑的人都看得出,这是没有办法抵抗的事儿,这是潮流,这是趋势,归根结底特朗普是一个看实力的人。
加大与全球南方的经贸联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观察者网:我们再来聊一下未来。未来几年,中国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怎么追赶,如何去应对中美竞争。大家都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我们的经济发展搞上去。最近,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公布出来了,不知哪些领域让您印象比较深刻?您在1975年放弃美国绿卡,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举动,说明您一直对中国有很强的信心,您认为应对美国竞争,我们的信心底气在哪里?
刘扬声: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上很多经济体绑得越来越紧。但现在欧美和中国搞脱钩,若近若离,不再绑得那么紧了,这对我们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我们不再去依赖别人,但另外一面,必须把国内的消费拉起来。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喜欢省钱喜欢存钱,银行里面302万亿的存款在那儿,就算是利息只有零点几,也要存款;就算是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家日子都过得很好的时候,也要存款。不像美国人,有60%的美国人,还没到周末,就已经把下周的钱都花掉了,用信用卡透支花费,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但是如果钱全部留在银行里,不能提高生产力,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觉得中国经济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内循环要加速,二是要加大跟全球南方的经贸关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看欧美市场。这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没那么容易,因为过去连中国的智库或研究院,都只研究欧洲和美国。
比方说,前天我约了多位大使在北京吃饭,这些大使都来自南太平洋岛国,他们想组织一个新的协会,叫岛屿国协会。他们现在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特别在能源问题上,岛屿国家不可能建大的电网,因为这些国家都是由很多小岛组成的,像马尔代夫大约有200个小岛上有人居住,居住如此分散,不可能建大的电网,怎么办?用中国的技术,分布式能源、光伏、风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https://www.guancha.cn/liuyangsheng/2025_11_18_797368_s.shtml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