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谁是史上最走运的皇帝?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昨天 10:39
标题:
谁是史上最走运的皇帝?
本帖最后由 ace 于 2025-11-17 10:40 编辑
王汉周
01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平定天下的刘秀回到老家舂陵,宴请家乡父老。
喝大了,老姑妈歪着头说:“文叔小时侯老实的很,那么柔和的人,谁想到现在会当皇帝哟!”
[ad4] [/ad4]
刘秀哈哈笑:“我现在治理天下,也是用柔和之道哟!”
诸母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治天下,亦预以柔道行之。”
这个直柔,或许译为“宽容”,更为贴切。
刘秀特别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宽容对待别人,听从理性声音,做出正确决定,这是他走向胜利的真正保障。
02
朱鲔是绿林军拥戴刘玄,打击刘縯、刘秀兄弟这一政策的始作俑者,在他和绿林众将的努力下,刘玄称帝,刘縯被杀,刘秀被排挤。
刘玄称大汉更始帝,封了十三个异姓王,只有朱鲔不接受,说:“汉高帝早就有约,非刘姓不得为王。”
二百年前刘邦的独裁规定,谁还记得?
偏偏朱鲔记得,还要执行,可见他要坚持的是我们属于正统大汉。
刘秀崛起,刘玄破产;
刘秀手下大将冯异、岑彭等包围朱鲔坚守的洛阳。
岑彭当过朱鲔的部下,前去劝降,朱在城上,岑在城下,岑彭说形势这么明朗,将军为什么还这样苦撑呢?
朱鲔说:“大司徒刘縯被害,我参与其事;又再三劝谏更始帝不要派萧王去河北,这么大的冤仇,我不敢投降!”
大白话讲了,刘秀也拿出态度:“做大事的人,绝对不计前嫌。”
对着黄河发誓,对朱鲔的过去,既往不咎。(司马懿此处汗颜~)
岑彭带着刘秀的承诺到洛阳城下回答,朱鲔放下绳子:“你有诚心,就爬上来。”
岑彭撸起袖子就爬,朱鲔表示,有你这样就行了。
投降,跟着岑彭去见刘秀,刘秀优待他,封为平狄将军。
信守诺言,饶过杀兄仇人。
03
鲍永的父亲鲍宣
是对抗王莽而死的君子,鲍永受迫害,扶风太守苟谏保护他。
更始二年(25),以名父之子,行大将军事,为并州接收大员,当时刘秀是河北冀州接收大员。
世事如棋局局新,长安被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杀害。
刘秀称帝,派使者游说鲍永。
鲍永派人到长安,得到更始帝被害的确切消息,这才决定归顺刘秀。
他让手下的兵将全部解甲归田,只带着百十宾客,布衣头巾,去见刘秀。
刘秀很不高兴:“你的军队呢?”
鲍永说:“我不想用更始帝的军队为我自己求得富贵,所以我解散了部队。”
正值中原争霸大战用兵期间,刘秀的失望可想而知。
汉军进攻怀县,刘秀说:“我的部队攻打了三天没有拿下,你在关东威望高,朋友多,你去说服他们怎么样?”
鲍永单车到了怀县,和更始帝刘玄的河内太守谈判,成功说服其归降,比刘秀的部队效率高多了。
刘秀大喜,派他为鲁郡太守,照旧是个苦差,那儿盗匪多,势力乱,还是割据势力董宪的地盘。
鲍永有办法,文武全才,打败董宪手下,用计谋除掉好几路盗贼,再次出色完成任务。
刘秀没话说,鲍永任司隶校尉。
奉命出差,路过更始帝刘玄的墓,专门拐进去哭着祭拜;
到了扶风,杀了牛祭祀当年的太守苟谏。
祭祀刘玄的墓,这种事非常敏感,刘秀当年还是刘玄的部下呢!
刘秀心里不痛快:“老鲍一个使者,这样做事大家以为怎么样?”
有人点评:仁义不忘记旧友,忠心不忘记故主,这样的人是高尚的人。
刘秀觉得对,没为难鲍永。
虽然派系不同,脾气硬,刘秀不喜欢,还是让他人尽其才。
最后因韩歆的事,得罪了刘秀,到兖州任外官去了。
在其他皇帝手上,会不会早早被咔嚓了?
04
韩歆是老革命,刘玄手上任命为河内太守;
刘秀雄起,韩歆强硬抵抗,后来大势已去,副手岑彭是刘秀粉丝,劝说下归降了刘秀。
刘秀恼火老韩的立场,差点杀了他,将军们求情,饶过一命。
作为南阳名士,建武十三年(37),天下太平,任大司徒。
韩歆这个人,心直口快,经常当面顶撞刘秀,让刘秀这个大肚量的人也受不了。
一次开会,刘秀拿出隗嚣、公孙述俩人的信读给大家听,叹息说:“这俩人才华都相当好,可惜了哟!”
韩歆接口就说:“亡国之君都有才!夏桀、商纣王不都才华很高嘛!”
话中带刺,刘秀心里很不舒服。
二年后,老韩又一次上书,说天下要闹饥荒,话讲得特别硬,特别武断,刘秀更怒了。
把他免职,回南阳老家;
越想越气,又派一个使者,赶上韩歆,继续指责他,老韩和儿子一起自杀。
刘秀又后悔了,给韩家送钱送米,安抚一番。
鲍永就是拼命替韩歆解脱,被刘秀外放到兖州。
和韩歆一样,名士桓谭也因言语,差点丢命。
汉朝士大夫阶层都相信图谶,刘秀特别信,桓谭上书,表示图谶之说,不属儒家《五经》,等于说图谶不可信嘛!
刘秀很不高兴。
一次开会讨论灵台建在哪里,刘秀说:“我打算用图谶来决定,怎么样?”
桓谭沉默半天,硬邦邦来一句:“臣不读图谶。”
这不当面打刘秀的脸嘛!刘秀大怒:“老桓嘲笑圣人,准备斩首!”
七十岁的桓老叩头流血,老半天,刘秀才放过他。
贬到乡下当县丞,半路死了。
05
知识分子臭生病很多,容易看不起人,鲍永的同事冯衍,王莽时就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和鲍永一起空手投降刘秀,被刘秀凉在一边。
鲍永说现在的皇帝这么英明,咱们都有重用的机会。
冯衍讲了个故事:
有个人挑逗邻居的大老婆,大老婆骂他;
挑逗小老婆,小老婆应他,后来邻居死了,他却娶了邻居大老婆。
因为立场变了,身为外人时希望她应我,变成自己人时希望她骂别人嘛!
坚守正道,不怕没机会。
立了功,当了小官,在官场斗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刘秀一直不喜欢他,不理他,后来贬回老家,贫困而死。
大家熟悉的严光严子陵,是刘秀太学时的同学,功课很好,脾气很大,典型的狂生。
司徒侯霸和严子陵是朋友,写信问候,被严子陵嘲笑,书信报到刘秀那儿,刘秀笑了:“这家伙还是这个狂态。”
刘秀见着了严子陵说:“子陵,你就不能出来帮着做点事吗?”
严子陵说:“人各有志,尧的时代,还有许由这样的隐士,你可不要强迫人去做官。”
后来两人一起睡,严子陵故意把大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刘秀也不计较,还是让他回富春江钓鱼去也。
总体刘秀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宽容的,当然一起同过窗的感情更好,算起来死在他手下的,韩歆算一个。
[ad7] [/ad7]
06
最后讲讲老实人刘秀腹黑的一点。
建武十七年,刘秀出了个诏书,说皇后郭圣通怨气很重,后宫如见鹰鹯(凶残之人),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
郭皇后没有后妃贤良美德,却有吕后、霍家女的泼辣之风,所以废掉她的皇后之位,让她跟着二儿子中山王刘辅生活,称中山王太后。
这顶黑帽子给的太大,刘秀11个儿子,除了许美人生了一个,郭圣通阴丽华各生五个。
看上去雨露均沾,其实阴丽华后娶,就是说,越到后面,刘秀和阴丽华越亲热,和郭圣通越疏远。
建武9年(33),阴丽华娘家进了强盗,她母亲和一个弟弟遇害,大家很悲伤,刘秀安慰丽华的信中声称:本来是立丽华为皇后的,因为她谦和退让,所以只是贵人。
这不明白讲郭圣通的皇后是阴丽华让的嘛!
郭退阴进是自然进程。
郭圣通的儿子刘强见母亲不是皇后,自己还是太子,诚惶诚恐,再三请求退位。
阴丽华的儿子刘庄越来越聪明,能替刘秀解决政务难题了!
水到渠成,大哥刘强退位,四爷刘庄为太子。
总觉得这是刘秀下的一盘大棋,当年“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誓言,让他念念不忘,要让阴丽华上位。
退位的刘强、郭圣通的遭遇,是所有退位皇后和太子最好的,刘秀觉得对不起这个大儿子,爵位金钱上都给了最大的补偿,郭圣通弟弟郭况家富丽堂皇,无人能及,民间称为“金穴”。
到刘庄继位,对阴、郭两家一视同仁,钱财地位,一定均衡。
比起后世被废皇后、太子,命都是保不住的,刘秀的确是个宽厚的人。
刘邦其实最后也更喜欢刘如意,奈何吕雉不是郭圣通,最后刘如意被毒死,刘盈吓傻…
无故换开国皇后,废开国太子,刘秀这点上,赢过刘邦!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