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下发后,执行不是一帆风顺,一胎化要进家庭,管肚子的事,谁来管、怎么管、出事谁负责,没现成答案。最先出问题的是农村,河北邢台、山东临沂、河南南阳这些人口大县,基层干部和群众冲突多,干部上门登记,村民脸就黑了,问一个出事咋办,你们赔?
这是底层真实声音,农村没社保,孩子是家族未来,没灵活空间就没退路。更现实,执行者自己也抵触,基层干部多出身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让他们劝别人只生一个,先自己卡壳。
陈云意识到这些,亲自听地方反馈,在中财办会议上说政策可以硬,心不能死。这话传到地方计生委,但控制任务不等人,压力层层下压。1979年底,四川郫县有村民躲计生办,怀孕老婆搬山里搭棚,孩子生后没登记,染病夭折。
这事没上报纸,但妇联反映到中央,陈云知道后问,这政策是不是让人把生孩子当成逃命?之后他没再提被骂的话,加了一句搞太狠也要被骂。
1980年,政策定型,地方设计生办,指标分解、奖惩办法往下压。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公开信,号召党员团员带头只生一个。信里开头就说,为了国家现代化、子孙幸福,倡导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那年冬天陈云在内部会议上发言三点:国家有权管人口,政策必须给人退路,农村不能照搬城市。这被整理成简报,下发省级计委。有些地方把一胎当成死指标,四川、江西、河南、广西出现非正式罚款,群众反应大。
1982年他批示,不能让政策变成压人方式,限制可以有,不该堵死。他知道中国必须控人口,但也清楚这不是只看数字的事。晚年他私下说,我们控人口是为国家好,但不能话说死,孩子是家里的血脉,不是数字。
1980年后,计划生育成国策,1982年写入宪法,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定为基本国策。人口增长率降下来,为经济腾飞腾空间,少生约4亿人,推迟世界60亿人口日4年。
陈云的预言应验了,政策推行时骂声不少,但长远看,控制人口是必要一招,避免了资源崩盘。1990年代,生育率跌到1.22,低于世界平均,少数民族比例升到8.5%,汉族新生儿占比降。但也带来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政策后来调整,1984年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放宽农村部分条件,如女儿户可生二胎。2013年单独二孩,2015年全面二孩,2021年三孩,加上延长产假、税收优惠。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覆盖城乡,缓解独生压力。这些源于1979年基础,确保人口资源协调。
回顾陈云那句断子绝孙的警告,不是吓唬人,是对历史的责任感。现在人口负增长,出生率低迷,又催生了,国家从控生到促生,转了个大弯。
政策得失,各有说法,但事实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强国,离不开那段严控的铺垫。未来怎么走,还得看实际,人口事关家国,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