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回归清净天然 [打印本页]

作者: ivysunday    时间: 2025-5-11 20:29
标题: 回归清净天然
回归清净天然

天际草


  曾几何时,一念起心,来红尘中辗转。茫茫的红尘,时间如滚滚车轮,碾碎了多少痴痴缠缠。想在人间觅得恒久不变的真情,如同想摘取镜中花,捞取水中月,只能徒留一些叹息,秋风吹过,那无数不眠之夜隐隐的相思苦啊,如今又何处觅得踪迹?

  一声梵音清唱,突然惊醒了沉迷的灵魂,生命禅院像一束奇异的光,直照射进幽怨的心底,霎时间清风月朗,雾霭渐消,旭日东升,光明与温暖重回大地,冰川在消融,温暖的气息催醒了日渐枯萎的心,生命的春天已来临!

  原来我们本可以生活在丽日蓝天下,自由的呼吸,尽情的绽放出人性的花朵,让心灵翱翔在无尽天空里。从婚姻中走过,知道了婚姻家庭的束缚于无奈;在地球上旅行过,就知道了国家的存在真是麻烦;走进宗教,原来都是在束缚人的灵魂;看过政党之间的较量,就明白原来都是在争夺。当这一切逐渐展露与光天化日下,才明白人从来就没有好好的活过,我们只是在苟延残喘的维持一席可怜的生存之地而已。

  明白了这一切,让我彻底走出了那风雨飘摇中婚姻的小屋,来到了生命禅院创建的第二家园,这里天蓝水清,青山绵延,花木葱茏,人人举止优雅,面上都带着和煦的春风,原来是雪峰导游创建的人间天堂,将天国的风景部分转移到了地球上!在这里,我学会了欣赏大自然随时变换的美景,纯美的友谊如清风时刻围绕在身边,那爱情的嫩芽,也悄悄破土而出,一切都笼罩在上帝、神、佛关爱的祥和的光芒里,欣欣向荣。

  一次偶然难舍的分别,突然又让我惊醒,这里是人间天堂,但还不是永久的天堂,要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必须回到永恒的天国故乡,回到千年界、万年界,最终回到上帝的后花园——仙岛群岛洲,那里才是永久真善美爱的天堂!想到上帝在关爱,神佛在护佑,导游在引领,自己却依然在我执里打转,不觉羞愧难当,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难以割舍,心灵的纠结原来只是见相生心,不能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而化引起的后果。

  再看,天依然碧蓝,云朵依然随时变幻着美景,青山依然苍翠,鲜花依然有开有败,可爱的人们依然在喜笑颜开,能生活在第二家园已经是莫大的福分,我愿意重新回归清净天然,无欲无求的顺从大道的安排,紧跟导游的引领,回到神往已久永恒的天国故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

广法草


  把修行的心和行落实到实际工作生活中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其中干好本职工作是根本,搞好周围关系是其次。干好工作和搞好关系这两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工作干好了价值就大了,价值大了人际关系就好了,人际关系好了工作就更好干了。工作好干关系融洽人就开心快乐自由幸福了,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步入正轨步入程序入了道了。

  工作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定位,二是努力程度。其中专业定位准确是前提,努力程度到位是条件。工作问题关键原因是专业定位不准确,专业定位准确程度取决于自我认知的清晰程度,自我认知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天赋就是自己的伊甸园。天赋就是上天让你降生尘世完成某种神秘的任务而赋予给你的独特的本领。也就是这个世界上这件事没有人搞得过你只有你最强的事就是你的天赋。天赋就是道安排给你的剧情任务和角色能力。找到以后把它练到极致就进入了角色状态,进入程序就入道了,只要入道了就步入正轨一切就都轻松自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人的爱好可以广博,但是工作必须专一,因为出成绩必须累积经验能力,累积经验能力必须专一才行,所以工作不能换来换去那样没法累积经验能力,干专业就像打井一样首先要认准有水的地方,然后深挖不懈直到出水为止,所以不能到处挖坑要把住一个坑深挖到底才行。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爱好特长不同,所以必须要有取舍和选择,选择喜欢有天赋的工作领域去做才不会贪多嚼不烂,样样都会必然样样不精。能力再强的人也不可能样样精,他没有那个时间精力和天赋机缘,所以专心做好一件事才最重要。

  人际关系问题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控制好自身情绪,二是满足他人价值需求。其中控制自身情绪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满足他人价值需求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根本。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关键是提升自己的本事能力和价值。长久良好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各取所需得失相等,只有对别人有价值才能关系良好,只有等价交换才能得失平衡,得失平衡才能关系融洽过多过少都不好,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资源,本事和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是群居动物,都需要沟通、合作和互助。衣食住行等都要与人打交道,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处理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都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融入集体可以不断的进步,建立舒适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集体力量就是提升自我的平台,锻炼着沟通力,合作力,综合能力。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实现双赢,才能实现一流过硬的业务水平,非凡的见识,广博的人缘,美好的未来。同时借力集体可以完善提升自己实现人生和生命的目标。

  工作一流和不一流的区别,一是思维能力的区别。二是努力程度的区别。工作一流关键在于人要一流,一流的人要有一流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的改变最开始是从思维能力的改变。只有思维能力改变了行为才会改变,进而改变事情的结果。因此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另外工作的努力程度也很重要,因为任何事情都有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天对谁都是公平的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没有人能不辛苦付出就轻松一流。干一件工作从不入流到一流有一万小时的距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作者科伊尔为了探究人类背后普遍成功的规律,走访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艺术家、飞行员、足球运动员。最后发现倘若一个人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做到一流至少需要付出10000小时的努力。

  一万小时意味着:一天8小时每周5天,你需要近5年时间。人类大脑需要大量时间,去吸收、理解一种知识,然后才能达到大师水准。在这个“一万小时理论”中,最关键的是:没有人可以只用3000小时、4000小时达到世界级,一定需要达到10000小时。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达到一流水平的必经之路必须通过一万小时的反复练习,磨刀不误砍柴工,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成功的人,哪怕你再有天赋也必须练够一万小时才能达到一流。那些真正很厉害的人,一直很努力,而且从来不着急。因为有量变才能质变,只有数万小时的练习,才能厚积薄发。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付出就想马上有回报,适合做钟点工;耐心按年度领取收入,是职业经理人;用一生的眼光去权衡,你才是人生赢家。微软创始人、电脑奇才比尔盖茨,在13岁时就已经开始接触世界上最早的电脑终端机,等他20岁创办微软时,他已经练习了7年计算机编程了,大大超过了1万小时。

  莫扎特从21岁开始,不断写出经典作品,可是背后付出的是,从4岁开始练琴,6岁前在父亲的指导下,已经练习了3500个小时。比尔盖茨、莫扎特他们没有之前数万小时的枯燥练习,就没有后面的厚积薄发。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不着急,且不会计较眼前得失。

  要想让生命永远不消失干涸,就要把仅有的生命力量,溶在整体的水流中。要在集体中锻炼成长提升完善自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为更多人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帮助,一滴水的生命,因为整体力量的汇聚,获得巨大的生命提升,从而真正的保障了生命的永恒价值,以及存在的真实意义。  




创建时间:2024/10/16
上一页 目录页下一页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