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这是中国挑战美国深空探测领导地位转折点”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2025-3-16 00:26
标题: “这是中国挑战美国深空探测领导地位转折点”
来源:观察者网

取回人类第一批“火壤”,是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要计划,中美的动向尤其令人关注。

“中国邀请世界参与火星任务,而NASA因特朗普的削减计划举步维艰”。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3月13日注意到,中国天问三号火星任务已向国际科学项目开放申请,有望在2028年发射探测器,2030年前后携带样品返回地球,越来越有可能在火星取样返回的竞赛中拔得头筹。有业内人士直言,这可能是中国挑战美国深空探测领导地位的转折点。

3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了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天问三号) 国际合作机遇公告。根据公告,天问三号探测器由着上服组合体(着陆器、上升器、服务器)和轨返组合体(轨道器、返回器)组成,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2030年前后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公告称,此次合作机会面向国际社会开放,欢迎国际合作方与天问三号任务开展系统级、单机级合作,鼓励国外有关科研机构与国内有效载荷研制单位联合研制的形式参与遴选。意向书征集工作直到今年6月底,确认搭载项目的时间为10月。

根据合作要求,搭载项目应符合天问三号总体科学目标,也可以是其科学目标的补充或延伸。项目的科学探索和工程技术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香港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钱煜奇分析,这一公告表明天问三号正在按计划推进。“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将在深空探索领域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钱煜奇还列举了中国近期的其他太空成就,比如完成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

去年9月,我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实施时间,将由2030年前后提前至2028年前后。

去年11月27日,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说,天问三号将于2031年前后采集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其第一科学目标为寻找火星生命痕迹。本次任务计划一次实现“着陆-采样-返回”,因此,着陆点即为采样点。

美国和中国是仅有的两个将航天器降落在火星上的国家。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2022年进入休眠之前,在火星表面实际工作了358个火星日,远超设计寿命90天。

而另一边的NASA,火星采样任务进行得磕磕绊绊。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3_14_768392.shtml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